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新思考

2010-08-15 00:48李春贤展金霞彭喜保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党执政执政党依法

□李春贤,展金霞,彭喜保

(山西大同大学,山西 大同 037000)

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新思考

□李春贤1,展金霞1,彭喜保1

(山西大同大学,山西 大同 037000)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关键是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增长新本领,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继续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真正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一、执政理念的转换

思想和理念是行为和方式的先导,执政理念是执政党执政过程中一个带有根本性和方向性的原则问题,是执政党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仅直接决定着党执政的目标、方针、政策,同时也影响和左右着党执政的方式。中国共产党 1949年成为执政党以来,从毛泽东 -邓小平,从江泽民-胡锦涛,中央三代领导集体,都在积极探索,奋力实践,致力于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党。由此,形成了很多正确的治党理论和执政理念,制定了一系列的治党规定,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正确理念,使党的执政理念不断完善、成熟、升华,逐步形成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党建理论体系。回顾过去,到今天共和国已走过了近六十年的艰难历程,可以这样讲,共和国的前三十年,由于种种的历史原因,我们的国家不是在法律的轨道上运行,而是在单纯的政治轨道上运行。

党的十二大召开前,邓小平就此提出了一个对党的建设全局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到底我们的“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算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根据这样的思考,党的十三大鲜明地提出了党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表明我们党把执政党建设问题提上了法律化的议事日程,反映了我们党在执政党建设问题上理念和认识上的再提高。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铭记邓小平关于“常委会的同志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的政治交代。1989年 12月,江泽民就强调:“我们党是执政的党,党的领导要通过执政来体现。我们必须强化执政意识,提高执政本领。”从江泽民到胡锦涛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积极探索,与时俱进,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2000年 2月,江泽民同志提出了 “三个代表”的要求,阐明了我们党为谁执政,应该怎样执政,为什么执政,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是党的意识形态、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2004年 9月,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为标志,这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次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主题的党的中央全会,是在我们党执政半个世纪以来第一次以中央决定的形式,全面而系统地总结了党执政的主要经验,科学而深刻地阐述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2002年 11月,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鲜明地提出了三个观点:一观、二线、三执政,即:科学发展观,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主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为今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指南。

二、执政制度的完善

实践证明,一个执政党无论是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还是党风廉政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都需要有一个配套完善切实有效的制度作保障。制度建设应该是执政党建设的重中之重。

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制定了一系列的治党制度,对党保持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国共产党强调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制度建设的任务。现在的问题是,建设什么样的制度,才能使执政党充满执政活力,消除执政惰性,焕发执政生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三执政”:

第一,科学执政制度。什么是科学执政?一是执政党正确行使执政权,二是严格界定政权界限。按照宪法规定,我国执政党行使权利的界限是止于制定大政方针和干部任用,而地方党委的权力界限是止于贯彻落实党的大政方针和任用本地干部。而现实的情况是,从中央来讲,执政党行使权利的涵盖面宽泛无边,“党管一切”的做法,使政治领域 “一花独放”缺乏活力,难以形成 “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自由,又有纪律、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同时,“以党代政”、“党政不分”的做法,窒息了其他主体的活力。

第二,民主执政制度。一个国家的政治文明程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民主政治水平,而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水平如何,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执政党能否实现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而民主执政的关键是能否做到广开言路、党务公开。

第三,依法执政制度。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文明建设,都离不开法制建设,法制水平是用来衡量政治文明程度的一个显著的标志和尺度。离开了法制,政治文明就是一句空话,就失去了保障。在我国,依法行政的口号几乎家喻户晓,但人们大多数是从规范各级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行为的层面来理解。何谓依法执政呢?依法执政是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的一个基本政治原则。这个原则可以被看做是我党继确定“必须在宪法与法律范围内活动”的政治规范后,在党政关系、权法关系领域,更加符合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的一种新提法和新定位。这一原则,不仅强调了执政党的守法问题,而且特别包含着党政关系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内涵和发展方向。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经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并依法施政。

三、执政原则的升华

执政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原则和宗旨,也是我们党的建设的基本目标和根本原则。

大凡世界上任何一个执政党都希望自己长期执政,都在想办法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强化党的执政地位。但是,在实践中我们看到,虽然所有执政党主观上都一样,结局却大相径庭。有的党迅速地获得了权力,却同样迅速地失去了权力,甚至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连点痕迹都没有留下;有的党夺取政权的道路十分艰难,但丧失执政地位则是昙花一现之间;有的党长期执政,看上去地位不可动摇,却在短时间内全线崩溃,让几乎所有人都始料不及、瞠目结舌;有的党执政看似勉强,但却长期执政,后劲十足。那么,决定执政党地位牢否的关键是什么呢?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党从执政到失政的表象看,无规律可循,但却包含着一个博大精深的哲理和颠扑不破的真理,这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唐太宗的高参魏征曾说过:“民可载舟,亦能覆舟。”我们不能忘记,也永远不要忘记李自成的教训。郭沫若在《甲申三百年祭》一文中下了一个结论:“李自成集团陷于失败的根本主观原因是因胜利而骄傲自满,脱离人民,腐化堕落”。毛主席当即批示要求将此文印发给中央每一位领导同志,并希望同志们以此为戒,不要重蹈李自成的覆辙。1949年 3月,毛主席在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前曾意味深长地说:今天我们是进京赶考来了,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绝不当李自成,我们希望考个好成绩。小平同志说的好,衡量一个执政党一切决策的标准是什么呢?这就是看,看什么呢?看: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中国共产党从 1921年成立——1949年执政,共 28年;从 1949年执政——2009年今天,共60年。今年是共和国成立 60周年。88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打江山不易,坐江山更难。无论是 28年的奋斗史,还是 60年的执政史,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是什么呢?这就是:武装斗争、统一战线、群众路线。建党 88年来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同样党执政后的最大的危险也是脱离群众,而脱离群众最大的危险就是腐败。因此,必须清醒地认识这一点,这一点对于执政党来说至关重要。

抓住解决党和人民群众联系这个根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才是有意义的。离开了这个根本,党建就是空谈,就没有前途。

改革开放三十一年来,我们党始终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为切入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抓住党的建设这个关键不放松,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综合国力大增,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人民得到实惠,社会安定团结,政通人和,成就巨大,举世瞩目。2008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3位,对外贸易总量稳居世界第 3位,1.9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高居世界第一。尽管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困难还很多,制约我们发展的因素也不少,但是,我们相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开拓进取,团结奋斗,就一定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江泽民.江泽民文选 (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Think ing 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ing Party in the New Period

Li Chunxian,Zhan Jinxia,Pen Xibao
(ShanxiDatong University,Datong,Shanxi,037000)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starting from a new historical point is key to continuously study the new situation,solve new problems,create a new mechanis m,and develop new abilities,thereby making the strategic planning of the ruling party and the system more perfect,making the rulingwaysmore scientific,and making the ruling foundation more consolidated.

scientific governance;democratic governance;administration by law

本文责编 安春娥

D26

A

1008—8350(2010)01—0024—02

2009—10—10

主要

李春贤 (1960—),男,山西万荣人,山西大同大学,教授。

猜你喜欢
党执政执政党依法
依法保护生态环境要坚持“抓小打早”
习近平关于“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重要论述的内在逻辑与创新价值
为常委会依法履职当好参谋助手
牢记使命担当 依法履职尽责
依法履职尽责 献计振兴发展
浅谈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党的宗旨
通过延安整风运动看党执政的合理性
执政党道德形象的塑造
论参政党建设与执政党建设的同一性和差异性
略论陈云执政党党风建设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