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温室栽培香菇技术

2010-08-15 00:51徐建俊黄承健
四川农业科技 2010年4期
关键词:转色装袋菌袋

□李 彪 徐建俊 黄承健

(通联:四川省达州市农科所635000)

春节是香菇需求的高峰季节。然而香菇在低温季节很少出菇或生长缓慢,为了保证香菇低温季节供应市场,解决在低温季节香菇缺乏的弊端,我们研究提出了大棚温室在低温季节升温的技术,促进了香菇在冬季的快速生长,满足了消费需求。

一、香菇大棚温室的建造

1.地点选择 选择地势比较开阔,离水源较近,便于加热和运输的地方。一般要求宽3m以上,长度以30m左右为宜,便于加热升温。

2.大棚温室的建造 在建立搭建大棚的地方,用竹竿或购买钢架大棚进行搭建,要求大棚内高度介于1.8~2.5m之间。在大棚内用竹竿或木料搭宽40cm左右的出菇架,每架之间留80cm的走道。每个出菇架隔40cm进行分层,根据出菇架的高度确当分层的层数。出菇架搭建要求牢固,不会倒塌,能承受足够大的重量。所以在选择材料时要选择合适的材料,以免造成事故。

3.保温设施 大棚建好后,在大棚外要有相应的保温设施,但又要能够保证香菇生长所需要的光线。一般在大棚外遮盖2层大棚薄膜,在加盖1层遮阳网即可。

4.升温设施的建造 大棚搭建好后,要搭建一定的升温设施。我们采用锅炉将水加热后,将水蒸汽通过铁管输送到大棚内的方式进行升温。根据大棚的长度设置蒸汽出口的多少,一般每隔10m设置一个蒸汽出口,以利加热迅速。

5.其它设施 在大棚内要悬挂一定数量的干湿温度计,以便随时掌握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以便灵活进行调节。

二、栽培技术

大棚温室的香菇菌袋的制作与常规栽培的制作方式一样,通过适当的原材料配比,装袋、灭菌、接种、菌丝培养,在菌丝达到生理成熟,开始转色后,准备进棚出菇。一般在9月初开始制作菌袋,在11月底就可以出菇。

1.配料与装袋 原料按配方配制好后,加水混合均匀,不能使培养料有干颗粒存在,含水量达到60%后,必须马上进行装袋。装袋要求:松紧适当,要迅速,从加水到装袋完毕一般不要超过6小时,避免原材料的发酵变酸,影响菌袋的成功率。

2.灭菌 将装袋完毕的菌袋迅速地放入灭菌锅内进行灭菌,料袋装锅时要留一定的空隙,或者采用“井”字形码放,便于空气的流通,灭菌时不出现死角。一般从菌袋加热达到100℃以不超过4小时为好。所以开始加热升温要快,火要旺要猛,否则会把培养料蒸酸蒸臭。等温度达到100℃后,要用中火保持这个温度10~12小时,中途不能熄火降温。最后再用猛火攻一会,再停火焖一夜,以免影响菌袋的成功率。

3.接种与菌丝培养

(1)接种 将灭菌后的培养袋移入经过消毒灭菌的接种室,让其自然冷却。当菌袋温度降到30℃以下后,才可进行接种。接种前,关好门窗,打开消毒器,消毒40分钟。关机15分钟后,接种人员才能进入。接种时,接种人员的双手要经常用酒精消毒,除了拿菌种外,不能触摸任何东西。直接将菌种分成小枣般大小的菌块,迅速填入穴中,菌种要把接种穴填满。套外套的人将香菇外套套在接种后的菌袋外面。进行堆码的人,将套了外套的菌袋按照“井”字型将菌袋进行堆码排放,排与排之间要留走道。

(2)菌丝培养 菌丝培养指从接种完毕到香菇菌丝长满菌袋并达到生理成熟的管理。接种后7~10天不要翻动菌袋,10~13天进行第一次翻袋。此时,将香菇菌袋的外套脱去,注意通风和换气,满足菌丝对氧气的要求。还要注意培养室的温度,避免高温,以免发生“烧袋”现象。同时注意检查杂菌污染情况,及时拣出进行处理。一般培养45~60天菌丝才能长满菌袋,此时还要进行培养。等菌袋内壁四周菌丝体出现膨胀,有皱褶和隆起的瘤状物,且数量逐渐增加,表明香菇菌丝生理成熟,可以进行出菇管理。

4.香菇的出菇管理 香菇菌丝进入生殖生长后,转色的深浅、菌膜的薄厚,将影响香菇的产量和质量。

(1)转色 将达到生理成熟的香菇菌袋,搬入香菇大棚,按每层架各放1层香菇菌袋的方法摆放。我们采用不脱袋出菇的方式进行管理,即香菇菌袋不脱掉,让其自然转色出菇

(2)出菇管理 香菇经过转色,菌丝体完全成熟,在一定的条件刺激下,可迅速进行子实体的分化和生长发育。①催蕾:香菇属于变温结实的菌类。我们一般采取温差刺激,即扩大出菇棚的昼夜温差,保证昼夜的温差在5~10℃,即白天将温度拉高,夜晚将温度尽量拉低的方法,一般3~4天后,菌棒就会出现白色的裂纹,不久就会长出菇蕾。在出现菇蕾的地方,用小刀将菌袋刺穿,以利香菇的生长,对过密的原基和菇蕾,也要进行必要的疏理。②香菇生长期管理:不同温度类型的香菇菌株子实体对生长发育的温度要求是不同的。多数菌株在8~25℃的温度范围都能生长,要求空气湿度保持在85%~90%,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清新,还要有一定的散射光。温度低时,子实体生长慢,但质量好;温度高时,子实体生长快,但菌盖薄,柄长,质量较一般。③香菇的采收:当子实体达七八分熟时,菌膜破裂,菌盖还没有完全展开,边缘内卷,菌褶全部伸长,并由白色转为褐色,此时为最佳采收期。采收过早,将影响产量,采收过迟,影响质量。④香菇采收后的管理:整个一潮菇采收完后,要加大通风一次,使菌棒表面干燥,然后停止喷水5~7天,让菌丝复壮。等采菇留下的凹点发白后,就可以给菌棒补水。补水后,重新摆放菌棒,准备出第二潮菇。第二潮菇采收后,重复上述管理。

5.特别注意的问题 ①在栽培过程中,所选的材料必须没有霉烂,必须是阔叶树的木屑。②在整个栽培过程中,要注意消毒与灭菌的严格要求,提高菌棒的成活率。③在原材料的配制时,可以加入0.1%的多菌灵,降低感染。在菌棒补水时,特别是在栽培中后期,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的菌类营养液,以提高产量。

猜你喜欢
转色装袋菌袋
胶东地区设施栽培奥尼尔和米斯蒂蓝莓花色苷代谢研究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到宜阳县开展科技服务
新型液动食用菌装袋机的设计要点与应用*
香菇菌棒转色期胞外酶活性变化
安全生物转色解决激素转色的品质困扰
葡萄转色期干梗掉粒 多是溃疡病
东北林业大学成功研发“袋顶出耳技术”
板栗的塑料薄膜袋贮藏技术
固定菌袋插杆
线上称重器给食品装袋带来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