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防水渗漏原因及防治措施

2010-08-15 00:51魏英歌
山西建筑 2010年16期
关键词:防水材料防水层卷材

魏英歌

1 地下室防水渗漏分析

1.1 防水设计不合理

1)没有透彻理解“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设计原则,很多地下室的防水设计,没有考虑刚柔结合的原则,仅仅做刚性防水设计,这是目前设计不合理的最普遍、最主要的现象。2)由于对地下水的运动规律认识不足,工程防水标高确定不合理,再加上忽视了上层滞水危害,该设防的未予设防,从而造成工程渗漏。3)防水层的受力分析不能满足工程要求。例如防水设计中,防水涂料保护层往往被设计成防水涂膜层上撒砂作为与砂浆的结合层,对于1.5 mm厚的防水层来讲,当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往往形成一块带有许多凸出毛刺的硬板面,在外力作用下,防水薄膜很容易被刺穿。4)选用的防水方案没有考虑到当时的使用条件,如果与本工程的结构特点不相适应,也将造成工程渗漏水。5)结构细部防水设计不详细。如变形缝、穿墙管等细部构造不当以及选材不妥,使之成为地下工程渗漏水的主要隐患。6)周围环境变化造成渗漏。勘察时地下水位较低,因而没有考虑防水措施,工程建成后,由于生产用水或生活用水排放不当或管道渗水,从而造成渗漏。7)对地下水的浮力作用认识不足,施工中没有采取足够的抗浮措施,造成地下工程整个浮起断裂或部分浮起断裂而造成渗漏。

1.2 防水材料选用不当

1)目前防水材料市场混乱,鱼目混珠,很多单位和个人为了片面地追求利润,防水材料以次充好,使用假冒伪劣产品,更有甚者,钻规范和标准的空子和漏洞。2)随着商品混凝土的推广应用,防水混凝土配制原则难以实现。3)对新型防水材料的性能、作用和如何应用认识不清。4)材料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造成渗漏。

1.3 施工质量控制不严

1)没有领会设计意图,导致施工方案不符合设计的要求。2)一味抢工期,不考虑各种方案对防水效果的影响。3)不研究各种防水材料的性能,施工方法与防水材料的性能不匹配。4)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造成结构断裂。5)防水卷材粘结不牢,拐角、留槎接槎处理不好或防水层碰伤等而造成渗漏。6)浇筑防水混凝土时,只注重级配和外加剂而忽略了施工质量,水灰比控制不严,振捣不实,产生蜂窝、麻面、孔洞等而造成渗漏。7)变形缝或穿墙管等部位的施工,未认真将橡胶止水带、塑料止水带部位进行定位;浇筑两侧混凝土时,任意碰撞,形成止水带偏斜、搭接不良而造成渗漏。8)对混凝土浇水养护不够。9)回填土质量的好坏对地下工程的防水性能有很大的影响。10)地下工程的外墙防水难度大,因外墙距基坑护壁距离小,使防水施工困难。

1.4 重点部位的节点管理

通过对众多的地下室渗漏调查发现,95%以上渗漏都是出自以下几个部位:后浇带、施工缝、桩头、积水坑、电梯基坑、穿墙套管、穿墙螺栓、预埋件、纵横墙交接部位、板墙交接部位。

2 地下室防水渗漏防治措施

2.1 防水设计是前提

防水工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是科学地制定经济合理的防水方案,采取切实有效的构造措施,确保防水工程不渗不漏,并达到防水等级要求的耐用年限。

设计原则是根据不同的建筑和部位的具体情况采取以防水和排水相结合和以防为主、以疏为辅,以材料防水和构造防水相结合、刚性防水和柔性防水相结合,以及多道防水、多种材料复合使用的设计方法,当然要考虑到施工简便和降低工程造价的要求。只有有了正确的防水工程设计,才可能有高质量的防水工程。

对于实践中证明防水效果良好,并通过防水专家的鉴定或评估的新型防水材料和施工技术,应及时编制设计规程和标准图集,以供设计人员选用。

防水设计是保证建筑防水工程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建筑工地的设计交底中,对防水部分不够重视,今后应当作为设计审图的重要内容,共同把好设计这一关。

2.2 防水材料是基础

地下防水是依靠防水材料经过施工形成整体防水层,以达到防水和保护混凝土的目的,按照防水材料的不同,分为刚性和柔性两大类,柔性材料又分为卷材防水和涂膜防水,刚性防水又分为混凝土自防水、渗透结晶防水、水泥基止水和堵漏材料。材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尤其是防水工程耐久性,正确的选用防水材料是设计人员、施工人员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设计人员来说,选用的材料适宜,当时的一次性投入也可能比低档材料贵一点,选用了低档材料当时可能节省一点,但是使用寿命短,有可能完工后不久就要翻修,造成更大的浪费和成本增加。

对施工人员来说,怎样防止被骗,被假冒伪劣产品偷梁换柱,只有加强自身的学习,了解防水材料的性能,不断地总结经验,制定严格的采购合同。例如,笔者自己总结的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在施工现场怎样快速识别真假的方法,由于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实验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出结果,即便是出了结果,有些奸商也会中途偷换材料,为此,我总结了“望、闻、问、切”四诊法,由于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假冒伪劣无非就是从两个方面着手:胎基方面,用复合胎代替聚酯胎;改性剂方面:用胶粉或再生橡胶代替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改性剂。识别方法:“望”:看卷材表面是否平滑,没有颗粒,凡是不平滑,有颗粒,高低不平均为假冒伪劣;“闻”:SBS卷材无味,而加有胶粉和再生橡胶的均有味;“问”:问供货商生产工艺和各种技术指标;“切”:在现场取卷材切开,看切面情况,标准SBS卷材有橡胶弹性并可拉出细丝,断面均匀无肉眼可见颗粒。

2.3 施工质量是保证

通过调查发现,造成房屋渗漏的主要矛盾是施工。经过国内外的渗漏工程调查,法国西方防水公司做过调查,在发生渗漏的防水工程中,由于施工事故造成的占85%;20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的调查,渗漏有70%是由于施工不当造成的;我国也对渗漏原因做过调查,结果是:施工占 48%,设计占 26%,材料占20%,管理占6%,抓住施工这一关,还要把好设计和材料关,设计不合理,施工人员有责任会同设计人员进行洽商纠正,不能草率的照图施工,防水材料质量不合格或者是国家已经明确淘汰的材料,施工人员有权不使用;反之,即使设计上存在某些不足,材料上有些缺陷,也有可能通过精心施工,加以弥补。

2.4 节点做法是关键

显而易见,以上部位也是设计和施工难度比较大的地方,在这些地方,也不便于检查,所以导致了这些地方设计不一定合理,施工不细致,检查不到位的死角。在以上提到的部位中,在地下防水技术规程中明确规定多一道防水层,在众多的图集做法中也有详细的做法,可是仍然造成渗漏,笔者认为除了加大管理力度和检查到位以外,应当引起技术和施工人员的足够重视,同时在这些节点部位大胆应用一些新型防水材料,同时不断的改进图集的节点做法,才是解决的根本之道。例如,在这些渗漏薄弱点使用渗透结晶防水材料,确保时,堵漏宝,堵漏灵等。

3 结语

只有将地下防水工程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全面考虑,从设计阶段开始就选择合适防水体系,在采购阶段使用合格的防水材料,施工阶段选择正确的施工工法,严把施工质量关,加强对重点难点的控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杜绝地下室渗漏水现象的发生。

[1] GB 50108-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S].

[2] GB 50208-200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S].

[3] DBJ 01-16-94,新型沥青卷材防水工程技术规程[S].

[4] GB 18242-2000,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S].

[5] 袁庆伟,陈金德,罗文杰.浅谈地下工程的防水及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08,34(6):161-162.

猜你喜欢
防水材料防水层卷材
SIS在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中的应用研究
新型防水材料在建设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防水卷材
防水材料的发展及应用情况综述
◆ 防水卷材
屋顶花园防水材料选择与应用
桥面防水层的技术突破
终结卷材和涂料之争
过氧化物交联改性PE—HD/EVA防水材料的研究
简支箱梁桥防水层接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