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昙待“骚客”

2010-08-17 10:08刘诚龙专栏作者
中国报道 2010年8期
关键词:纳兰容若门楣萧伯纳

刘诚龙 专栏作者

与人聊天是大苦事,也是大乐事,大苦的是逢知己的少,不投机的多,而更大苦的是,虽然不投机,但他既然来与你聊,谁半句打得住?得与其千句万句聊下去!咱们中国是礼仪之邦,碰到你烦之人来聊你烦之事,你都得打起精神,奉献万分热情,以示素养深厚。鲁迅先生是反礼教最坚决者,但这个人情礼数一直不敢反,萧红曾说:鲁迅先生半个生命都耗费在无端聊天中,每天总是有一拨又一拨人来找先生扯白话,先生不好拒绝,耐性奉陪到底,先生作文,只好轮到半夜三更鸡叫头遍;大概这种人情最具“普适价值”吧,大作家萧伯纳据说也为其所苦,人情往来没有尽头,他每欲作文,则在门楣上书大字:萧伯纳已死;等大作作毕,再书门楣:萧伯纳已活。

清朝有名王昙者,待客甚是古怪,他将来客分为两种,一是扰骚之客,他峻拒不理;一是楚骚之客,他无比热诚。王昙憎爱分明,爱所爱,不掩饰;恨所恨,不兜转。遇知心人,三天三夜长谈不歇气;碰无聊客,他一句不说,转身走人,不管礼仪不礼仪,不管人情不人情。王昙造了一间屋宇,名呼为烟霞万古楼,这楼的奇特之处是:没有梯子。王昙居于此楼上,一般不下楼,纵是吃饭事,他也叫人用竹篮兜住,用绳子吊上去,“饮馔皆缒而上”;碰到仆人通报客来,王昙纵身一跳,从楼上跳下来,楼下不设凳不设椅,两人就站着谈,谈得不入港,他撇下来客,纵身一跃,跳到楼上去了。客人好没意思,只得“逡巡自去”。

生客不邀自至,无故闯来吸茗,不啻渎神,为王昙所不喜;而旧朋串门喝茶,不亦快哉?或新友来,谈一句两句,引为知己,也要做促膝彻夜谈。碰到故人新友可做知己之人,王昙则是死霸蛮把他往楼上引,煮壶烹茶,温酒碰杯,不谈尽兴不放其归。楼无梯,如何引人上楼呢?“则怀臂挟与俱升”,张开手臂,将朋友置于腋间,连己带人,飞身入楼,“挟持”而入楼的,“必倾谈屡日夕”,没谈三天三夜,你别想回家去!“仲瞿之与未尽,客欲去,未由也。”谈兴已尽,他再把人挟到腋间,纵身跳楼,把人送下楼来。王昙与纳兰容若最是心契,那次

大作家萧伯纳据说也为人情往来所苦,他每欲作文,则在门楣上书大字:萧伯纳已死;等大作作毕,再书门楣:萧伯纳已活。纳兰容若来访王昙,两人谈了几天几夜,无任何俗人来打扰,无任何俗事来烦忧,想来,他俩过的实在是“天上人”的生活。

或谓,王昙一个读书人,哪能飞檐走壁?何况带人飞身上楼!王昙既是文人,也是武士,他武功相当了得。据说他在和当政之一次宴会上,表演武功,将和吓了个半死。和做生日酒宴,张筵为寿,文武百官,都抓住机会,大拍马屁,王昙也入贺,席间,王昙说“:中堂耳目之娱备矣,然某尤以为憾。公孙大娘之技,此鲜传者,如有之,亦千古佳话。”和拿出一剑,递与王昙舞,王昙持剑,手一扳,剑折为两半;和又递一剑,王昙拿剑在手,轻说道“:废铁也!”折断扔地;和拿出出自日本之“宝剑”,王昙笑了笑说:这剑还差不多,说罢,将和做镇宅宝的宝剑,折弯了,和失色,王昙轻笑着说:“中堂惜之耶?”又把折弯的宝剑拉直,还与和。

遽然遇所爱见之人,是人生一快;毅然坚拒所不爱见之人,更是人生一大快;偶然酒逢知己,是人生一快,断然剑指奸邪,更是人生一大快,王昙此生所过者都是这种快意人生。

而王昙虽文章了得,武功超群,却不为君用,据说他除了剑术之外,还能作“掌心雷”,“一举手砰訇作响”。有此奇人有此奇功,却不被君主所喜,“仁宗皇帝斥其诡异”,据说还要以“左道惑人例治罪”,后来经人斡旋,“遂放归”而“废弃终身”。

王昙放归,未颓心志,起了烟霞万古楼,读其爱读之书,作其好作之文,会其欢会之友,聊其喜聊之天,逃了名教羁绊,脱了世故滥调,往来皆同道,那日子多逍遥。王昙有友名舒铁云者,曾做一联赠王昙:菩萨心肠,英雄岁月;神仙眷属,名士文章。既慨叹沉雄,又歆羡超然,道着了王昙心处,最是知人。

猜你喜欢
纳兰容若门楣萧伯纳
萧伯纳幽默化解打击
纳兰容若是怎样成为一代文青男神的?
萧伯纳与小女孩
青莲冷暖有谁知——读《纳兰容若词传》有感
萧伯纳戏猜年龄
馨香纪
萧伯纳戏猜年龄
家训挂门楣 家风润人心
人生若只如初见
——感悟纳兰容若
公子的才情与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