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中委托代理问题

2010-08-23 08:44周东升穆瑞田
关键词:钢厂钢铁行业代理人

周东升,穆瑞田

(河北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北唐山,063009)

钢铁行业中委托代理问题

周东升,穆瑞田

(河北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北唐山,063009)

钢铁业;市场秩序;产能调控;委托代理

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及其上游原料市场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如铁矿石市场秩序混乱、钢铁产能调控不力、市场集中度低等。其中,委托代理问题是目前钢铁行业中若干问题的主要原因,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分析市场运行中的问题,可以找出问题症结所在,从而为政府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实施合理的规制政策提供理论指导。

委托代理理论是制度经济学契约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研究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指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根据一种明示或约定俗成的契约,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服务,同时赋予后者一定的权利。授权者就是委托人,被授权者是代理人,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理论是建立在非对称信息博弈论的基础上的,从非对称性信息发生的时间看,可以发生在委托人和代理人签约之前,称之为事前非对称,若发生在签约之后,称之为事后非对称,研究此两类问题的模型分别成为逆向选择模型和道德风险模型。可见,委托代理理论的核心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明确“交易关系”,即明确委托人和代理人以及二者之间的权责关系;二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消除道德风险。这样,才能在保证在信息不对称和利益相冲突的情况下,促使代理人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其中,逆向选择是指在委托人无法识别代理人的条件禀赋时,次优代理人通过一定手段获得代理资格,从而出现“次优资格”取代“更优资格”;道德风险是指在利益冲突的状况下,代理人并未从委托人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行使代理职责。

目前我国钢铁行业存在三大问题,一是铁矿石资源供应保障能力不足,二是铁矿石市场秩序混乱,三是钢铁行业集中度低,其中,铁矿石市场秩序和钢铁行业低集中度问题是由市场中委托代理行为造成的。

一 铁矿石市场秩序问题

1 形成和发展

2003年,我国进口铁矿石1148亿吨,超过日本成为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2004年进口铁矿石2108亿吨,同比增长4015%,伴随着进口数量的上升,铁矿石贸易企业数量也不断增加,截至2005年,从事铁矿石贸易的钢厂和贸易商达到500多家,市场已经出现长协矿价格与现货价格倒挂现象,铁矿石倒卖现象逐渐严重。2005年2月28日,中钢协和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联合颁布了《铁矿石进口企业资质标准和申报程序》,开始实行铁矿石进口资格认证管理,同企业建立了“委托—代理”的交易关系,目的有二,一是规范铁矿石进口秩序,治理无序竞争进口的状态,为铁矿石谈判提供有利的市场环境,二是制止铁矿石资源流入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钢厂,或者提高其采购成本,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此后,铁矿石进口资质企业由523家降到112家,包括70家钢厂和42家贸易商。

在下游钢材需求旺盛时期,钢材价格转移能力较强,增加的原材料成本可以通过钢材产品定价转移给下游行业,最终转嫁给消费者,因此,在市场繁荣时期,国内缺乏铁矿石资源的中小钢厂可以继续扩大现货矿采购,将成本转移给下游行业,而且还有一定的盈利空间,此时铁矿石需求旺盛,加之协议矿份额有限、现货矿供不应求,部分贸易商囤积居奇,将现货价格拉高后再销售给内地中小钢厂,协议价格与现货矿价格出现较大差距;同时,社会投机资本跨越政府规制条件进入铁矿石贸易环节,炒作铁矿石现货价格,从中牟利。在现货价格脱离协议价格高企的情况下,一些大中型钢铁企业将部分协议矿投放到现货矿市场销售,利用资质条件,从中谋取利益,完全违背了资质申请中的约束条件。

在下游钢材需求低迷时期,钢铁公司执行“以销定产”的生产策略,根据市场需求和库存状况决定生产活动,此时,上游铁矿石资源需求降低,价格回落,这正是国内钢厂在铁矿石谈判中压低合约价格的好机会,不过,BA I(巴西、澳大利亚和印度)矿业公司也会采取适当的策略为铁矿石价格谈判提供环境,策略的重点就是现货市场,只有现货市场稳定,才能在经济低迷时达成同样可观的协议价格,其操纵手法主要有:

1)减少现货供给,通过所谓的国内交通障碍、自然不可抗力、矿难事故等名由减少现货市场铁矿石供给,遏制铁矿石现货价格下降的趋势;

2)制造虚假进口量攀升,通过与内地钢铁企业私下签订销售合同,或以未知性质公司名义进口铁矿石,造成铁矿石需求稳定的假象;

3)控制海运市场,设法拉升海运费,拉高现货市场铁矿石到岸价格;

4)设法控制不完全信息市场,掌握我国钢铁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指标(生产安排、炼钢配比、采购计划、库存、月消耗),从而在铁矿谈判中取得主动权。

各个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都以自身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符合企业本质属性,不过,“委托—代理”制度下企业行为搅乱了铁矿石市场秩序,铁矿石市场出现畸形的二元市场机构;转移定价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导致社会福利大量流失;不公平的国民待遇导致国内市场主体缺乏协调和联盟,产业竞争力下降,产业安全荡然全无。

2 理论分析

主导铁矿石进口资质审查的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分别主管钢铁企业和矿业企业的资质审查,取得资质的代理商为国内铁矿石需求企业代理进口铁矿石资源,并收取一定的代理费。在铁矿石资源炙手可热的情况下,中钢协实行资质审查,委托企业实行代理职责,解决了部分钢厂铁矿石资源紧缺状况,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列的问题,第一,将会导致权力资源集中,代理人逆向选择,争取获得代理进口铁矿石的资质条件,权利寻租的可能性存在,一旦发生权利寻租,道德风险的监管也就名存实亡;第二,显失社会公平,权力资源流向主要国有钢厂和实施“逆向选择”行为的贸易商,政府以显失公平的手段来进行市场调节,必定要造成一部分无辜企业利益受损,也为国内钢厂不结盟埋下了制度性原因;第三,在事后信息不对称和缺乏正向激励的情况下,代理人道德风险行为普遍发生,大型钢厂在内地市场倒矿,贸易商在港口囤积铁矿石,炒作铁矿石价格,高额收取代理费和回扣,内地市场铁矿石资源资源流向不明;同时,中小钢厂抬价抢购铁矿石,委托人没有设计合理的契约约束来监督代理人潜在的道德风险,使得内地铁矿石市场秩序一片混乱,铁矿石代理进口制度在运行中漏洞频出。由于制度和机制的基础和反映关系,制度设计存在缺陷,机制运行必要出现漏洞和混乱,因此,造成我国铁矿石进口市场现状的根本原因是委托代理制度存在缺陷。所以,要想解决目前铁矿石进口市场存在的问题,就要从契约理论的角度出发,确定合理的交易关系,选择有效的契约约束,来保证市场有效运行。

二 钢铁行业集中度问题

行业集中度低是我国钢铁行业一直存在的问题,2005年,前十位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35149%,2006年上升至37156%,2007年又下降至36179%,2008年,在山东钢铁集团和河北钢铁集团成立的背景下,集中度上升至41116%,该集中度指标上升,并不是在中小钢厂产能减少的情况下实现的,而是中小钢厂产能继续增长,大钢厂在行政力量推动合并下实现的集中度上升。中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低既与行业发展自身规律有关,也与行业中的委托代理问题有关。

1 问题原因

(1)经济基础

在经济繁荣时期,作为钢铁需求大户的建筑业、汽车、机械行业目前正处于行业的成长期,产品产量持续高速增长,带动钢材需求持续扩大;在下游行业持续繁荣的背景下,国内钢厂产能快速扩大,大中小型钢厂全面开工,此时,旺盛的市场需求为国内落后产能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小型钢厂产能完全释放。在经济低迷时期,下游行业进入市场调整阶段,经济活动规模减少,钢材需求量下降,由于钢铁企业高炉生产的连续性,企业的生产活动对市场行情的反应较慢,企业面临较大的库存压力,此时,大部分钢厂已经暂停高炉运转,去库存化已成为大型钢铁企业的主要目标;中小型钢厂规模较小,库存压力较小,可以利用自身较小产能的优势满足市场小额订单量,不仅能较早实现去库存化,而且根据市场零星的小订单持续生产。

(2)产品结构因素

国内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近年来持续进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加大高端钢材加工品的研发投入,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中高端的板带材、特殊钢材等高附加值产品占企业产品结构较高的比例,部分特大型钢铁企业,例如宝钢、鞍本、武钢等,板带材和特制管材分别占产品结构的82%、9412%和6615%,中型企业的高端钢材占产品结构的比例也在40%以上,这些高端产品主要满足汽车、船舶、机械等对钢材有一定质量和性能要求的行业需求,而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需求的低端螺纹钢等长线材主要由技术势力较弱的中小型企业提供。在经济繁荣时期,各个钢厂产能释放,产量同步增长,而在经济低迷时期,作为靠投资拉动的中国经济,中央财政投向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型水利工程、国家特殊项目工程等对中低端长线材需求量最大,对高端高材需求不足,甚至几乎没有需求,高端产品结构性和阶段性过剩超过了低端产品。此时,中小钢厂在经济调整时期产能增长快于大型钢厂。

如表1,以粗钢产量计算,2007年粗钢产量同比增长1612%,其中,规模小于200万吨的钢厂和处于500万吨至1000万吨之间的钢厂产量增长居前,分别增长21%和1911%;大型钢厂和中小型钢厂产量增长居后;2008市场出现调整后,规模在1000万吨以上的钢厂产量出现负增长,而小型钢厂粗钢产量依然保持1117%的增长速度。

表1 不同规模企业粗钢产量及增长率(万吨,%)

(3)调控难题

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规制是淘汰落后产能的主要手段。2005年,发改委颁布了《产业机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和《钢铁产业调整政策》,提出了2007年之前淘汰300立方米以下的高炉和20万吨及以下的转炉和电炉设备的规划。此后,相关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年年不断,具体的措施和手段也不断完善。然而,发改委几次采取钢铁过剩产能调控措施,均未取得明显成效,已有的中小钢厂数量不减反增,产能比重保持稳定。仔细分析各主体间的交易关系,我们可以从中小企业等市场主体行为中找到最终的原因:

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措施具有行业规范效力,对中小企业有一定的约束力,不过,“一刀切”的淘汰机制并不能将中小型钢厂全部淘汰掉,国家淘汰200立方米的高炉,中小企业就扩产为300立方米,淘汰300立方米的高炉,企业就扩产为400立方米,结果是产能不断没有减少,反而不断增加。

表2 钢厂高炉设备生产情况

从表2中看出,2004年,全国300立方米以下高炉91座,年产能173613万吨,300~999立方米高炉231座,年产能10766114万吨,在2005年“一刀切”措施实施后, 2007年,全国300立方米以下高炉54座,年产能1529万吨,较2004年减少1119%,300~999立方米高炉309座,年产能15892万吨,较2004年增加4716%,上下临界(300立方米淘汰标准)产能比值由2004年的612上升到2007年的1014,可见小型钢厂打“擦边球”生产,大部分产能聚于临界线的上边界,随着淘汰标准提高而同步上移,这就造成了大型钢企产能没有减少,小型钢厂产能却不断上升的局面,从而出现钢材产量阶段性过剩的矛盾。

2 理论分析

发改委以社会管理者的角度看待行业和社会利益,是从大局出发,着眼长远,但具体实施操作的地方政府更加关注地方的经济增长和自身的福利待遇,作为调控代理人的地方政府和委托者中央政府存在较大的利益冲突,尽管发改委同各地方政府签订了“淘汰落后产能责任书”,对代理人的代理工作实施约束,但委托代理主体之间的契约建设仍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首先是激励约束不完善,责任书中强调地方政府调控效果作为政府工作业绩的考核,但经济增长的业绩对代理人的影响更加重要,职权的正面激励也是由地方上级政府控制而不是委托人直接决定,即中央政府对代理人的正面激励不足;其次是执行力不强,委托人应当对代理人的行为进行定期监督考核,并全面落实激励措施,但目前为止,发改委还没有发布过一次钢铁产能调控工作的报告,而且对自身工作进展状况讳莫如深,表2数据表示,小于100立方米的高炉产能在2007年出现报复性反弹,较2004年增长了619倍,表明政府调控工作不彻底,调控效果出现退步,即委托人对代理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激励,契约制度实施缺乏的有效的执行力,调控难以取得理想效果。

三 发展对策

1 完善企业退出机制

钢铁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而中小钢厂又属于资金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固定资产规模较大,在地方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企业退出面临多方面的压力。政府应当提高对退出企业的转移支付额度,降低企业退出成本;拓展民间投资渠道,合理引导退出资本再投资;完善职工社会保障制度,妥善解决职工再就业问题;培育多元经济增长点,找到经济发展的替代部门,保障经济稳定发展。

2 完善委托代理机制

解决地方政府代理行为中委托代理问题的重要举措是完善委托代理制度,即明确交易关系和契约约束,关键点有三:一是明确交易关系,准确划分委托人和代理人各自的职责和权利,避免出现跨级干预、多级领导、责任错置等管理混乱现象,做到权责对等、奖惩有据;二是完善约束制度,明确奖惩条款,奖励令行禁止,惩罚代理人道德风险行为和逆向选择行为,在制度上避免出现监管缺陷;三是建立工作信息披露制度,对企业生产和政府工作状况进行公开披露,实施社会监督,减少道德风险行为。

3 增强制度的执行力

投资家Jim O’neill认为,效果等于制度的完善性与执行力的乘积,即Q=C3 B,制度再完善,如果没有严格的执行力,那么政策的效果仍然为零,因此,在建立了完善的委托代理机制后,要增强制度的执行力,这样,制度要素运转起来才会形成没有漏洞的机制,该机制下各项政策才会得到预期的效果。通常情况下,一套制度建立时是比较健全的,并在运行中能够逐步完善,所以,增强制度的执行力是解决目前钢铁行业委托代理问题的关键。

4 提高钢铁行业整体实力

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是近期解决钢铁行业问题的重要措施,而提高钢铁行业整体实力是我国钢铁行业长远发展的关键,钢铁业整体实力发展壮大,才能掌握铁矿石谈判的话语权,占领钢铁产业链的顶端,在国际钢铁行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这需要做到几点:一、提高行业集中度,增强大型钢铁企业的行业统治力和话语权,首先在铁矿石谈判中增强中方代表的谈判力量,压制铁矿石价格脱离价值无序上涨的状况,其次运用市场规律,以企业间竞争规则来管理行业低端产能,实现产能集中与淘汰落后产能措施的市场化。二,调节钢材产品结构,目前,我国的钢材不但出现阶段性过剩,还出现了结构性过剩,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以板带材为代表的中高端钢材需求旺盛,大型企业放弃低端线材产品追求毛利率较高的高端钢材,从而为中小钢厂提供了生存空间,在下游行业调整期间,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低端线材需求旺盛,中小型钢厂对行业周期经营弹性较小,产能继续扩大,大型钢企高端产品库存压力较大,生产活动中止,对行业周期的经营弹性较高,不利于企业和行业稳定发展。因此钢铁行业在追求高度化的同时,要注意产品结构,避免行业发展出现周期性大幅波动。

[1] 王敏1中国钢铁行业竞争环境研究[D]1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61

[2] 牛建英1战略矿产资源供应安全研究[D]1武汉:中国地址大学,20071

[3] 陈其慎1铁矿石供需形式分析[D]1武汉:中国地址大学, 20071

[4] 杨正林1中国钢铁行业集中度研究[D]1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1

[5] 马康1中国铁矿业在国际铁矿石价格中的博弈[J]1宏观经济研究,2005(8):132151

[6] 郑建明1铁矿石供供求格局、中国的市场地位和博弈策略[J]1宏观经济研究,2005(8):4281

[7] 王海军1铁矿石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建议[J]1金属矿山, 2005(8):102141

[8] Drysdale P US and EU Trade Policies and EastAsia[D]1Syd2 ney:ofAustralian NationalUniversity,20071

The Study on‘trust2a gen t’Problem in the Steel Industry

ZHOU Dong2sheng,MU Rur2itian
(College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Hebei Polytenic University,Tangshang Hebei063009,China)

steel industry;marketorder;regulation ofp roductin;the‘trust2agent’

Rencently,some p roblems have aroused in the steel industry and it’s raw materialmarket,such as i2 ron ore market disorder,lost regulation in steelp roduction capacity and low marker concentration1Among them, the‘trust2agent’aspect could be the exp lanation1Therefore,it could found out the reason and theoretically guide the government to comp lete the marketmechanism and carry out regulation through analysing those p roblems from the aspectof‘trust2agen t’1

F 713158

A

167322804(2010)0420059204

2009210212

猜你喜欢
钢厂钢铁行业代理人
德国萨尔锻钢厂
德国萨尔锻钢厂
《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解读
关于印发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的通知
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简介
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简介
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推荐的2018年第四期诉讼代理人名单
“建设城市绿色钢厂及钢厂搬迁的研讨会”召开
钢铁行业PM2.5控制策略分析
2016年第一期诉讼代理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