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010-08-23 08:44赵建炜王晓玲
关键词:外语教学母语跨文化

赵建炜,王晓玲

(河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唐山063009)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赵建炜,王晓玲

(河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唐山063009)

跨文化交际能力;目的语文化;母语文化;课堂输入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21世纪大学生所需的一种能力,是一种双向交流的能力。它不仅包括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还包括对母语文化的显性认识。然而,当今大学生普遍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从大学英语课堂输入角度,即教材和课堂教学两方面,分析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受到高度重视。2000年5月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和2004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都提到了在外语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和内涵

1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

跨文化交际能力指的是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所需的能力和素质(陈俊森,樊葳葳,钟华,2006),是一种双向交流的能力,不仅包括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还包括对母语文化的显性认识。

2 跨文化交际能力与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是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首次提出的。他强调社会语言能力即恰当使用语言的能力。其后,此概念不断得以丰富。Canale和Swain把交际能力分为四个方面: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应对能力(Ca2 nale and Swain,1980,胡文仲,1994)。此种分类方式被外语界广泛采用,成为交际教学法的主要理论构建。

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国内外学者提出很多模式。

文秋芳(1999)在对交际能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模式。她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跨文化能力包含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策略能力。交际能力包含敏感度、容忍度和灵活性(陈俊森,樊葳葳,钟华,2006)。

赵爱国,姜雅明(2003,p229)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分为三个方面: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行为能力。语言能力指语音能力、词汇能力、语法能力和语义能力。语用能力指语境能力、语篇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和社会悟力。行为能力指社交能力、非语言交际能力和文化适应能力。

对Fantini来说,跨文化交际能力涉及以下三方面:

1)与人建立和保持关系的能力

2)交际中尽可能减少缺失和曲解的能力

3)为了共同的利益和需要进行合作的能力。

(张红玲,2007)

Byram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由四方面组成:语言学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语篇能力和跨文化能力。跨文化能力包括对交际双方的了解,理解新信息的技巧,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对自己和对方进行比较和评价有积极的态度及评判和政治意识的培养(Liddicoat,2003)。

因此,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两个不同却又紧密相连的概念。

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初级目标,它只针对目的语,以目的语文化为核心,提高目的语交流的能力。交际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学生只有拥有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才能在此基础上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高级目标。在交际能力的基础上,超越目的语单一文化,培养学生与多种文化交流的能力。在国际合作日益密切的今天,用英语交流不仅会遇到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还有以英语为第二语言及以英语为外语的人。因此,接触的文化也是多种多样的,仅仅了解目的语社会文化是远远不够的,要针对不同文化群体,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言行,提高在不同文化环境下的交流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当今社会大环境下培养21世纪外语人才的需要。

二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目的和意义

1 英语作为外语(TEFL)的教学

传统的外语教学,即TEFL,将英语作为外语教授,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传统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是以目的语文化为教学内容,且教学的目的是达到英语母语者的流利程度。

2 英语作为国际语(TEIL)的教学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交流的广泛化,传统的外语教学方法不论从手段上,还是从目的上已经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新时代的需要。在新的国际环境下,英语作为通用交流的媒介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其中不仅包括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更多的是以英语为外语的人,他们代表不同的文化。所以单纯教目的语文化并不能满足与来自不同国家的英语使用者交流的要求。教学的目的也不再是培养英语能达到母语者水平的外语人才。如今英语为全球通用语言,教学就应围绕培养能与不同文化背景的英语使用者交流这个中心,将英语作为国际语教授,即TEIL。TEIL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具有不同的语言、文化行为的未知情景中使用英语”(Kirkpatrick,2002),培养具有跨文化能力的人。

3 英语作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载体的教学

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中,使学生了解母语文化和各国文化的多样性是教学的关键。这是因为要想穷尽世界各地英语使用者的文化背景是不现实的。因此,只有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才能达到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跨文化意识是人们对自身、本族文化和异族文化的感知”(杨盈,庄恩平,2007),其中包括:

1)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而每个个体都与本民族的文化紧密相连,这些民族特性与年龄、性别、宗教起源、道德背景和社会等级联系在一起(Mckay,2002,P83)。也就是说,每个民族的文化本身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一概而论,除了不拘泥于英美文化,还应谨慎概括其它文化的内容,以免误导学生。

2)对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认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比较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即意识到文化的多样性,以及母语文化也是国际交流中涉及到的一种文化。准确把握母语文化有助于认识其它种类的文化,对不同的文化进行比较、思考,从而形成客观的态度,这是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所应具备的一种素质。

三 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调查

虽然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受到外语界的普遍关注,但实际教学效果却不能令人满意。实践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学英语课堂输入的调查研究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问题

1 对现行大学英语教材的调查

教材是外语教学中最主要的资源,在教学中为教师提供指导原则,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教材的内容应满足学习的需要,尤其是在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材更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将教材作为研究对象之一,目的是考查教材中提供的文化内容是否能满足跨文化交际教学的需要。笔者选择了《大学英语》、《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新视野大学英语》和《大学体验英语》作为研究的样本。这四套教材全部由教育部推荐,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根据笔者的调查,《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中,英美文化占95%,印度文化占215%,德国文化占215%。《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中美国文化占46%,中立文化占33%,法国文化占8%,希腊文化占8%,加拿大文化占4%。《新视野大学英语》中英美文化占67%,综合文化占17%,中立文化占10%,意大利文化占3%,中国文化占3%。《大学体验英语》中英美文化占58%,中立文化占21%,综合文化占13%,意大利文化占4%,澳大利亚文化占4%。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到在现今大学生使用的英语教材中英美文化仍占主要部分。其次是无法识别文化类型的中立文化。综合文化中虽提到多样的文化,但多是列举性的一带而过。其他文化类型所占比例微乎其微。

2 问卷调查

笔者还对30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共由三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表1)收集了教师的基本信息,其中60%的教师没有接受过国外培训,说明大部分教师没有亲身体验外国文化的机会。仅凭自己的理解和二手资料教授学生文化,使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准确呈现外国文化。教师文化意识的淡薄造成学生文化意识的缺乏,从而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第二部分(表2)教师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解的分析分为五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即教师对课堂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的理解中,有53%的教师认为在外语教学中教文化和教目的语同等重要。73%的教师认为文化教学应融入语言教学中。通过对第一方面的分析可以说明教师对外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把握得较准确。第二个方面教师对跨文化交际教学的理解中,对于将跨文化交际教学等同于将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观点,有27%的教师同意,27%的教师不同意,20%对此题不置可否。50%教师同意将英语作为国际语教学。也就是说,教师们对跨文化交际教学和将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关系尚不十分明确。跨文化交际教学即将英语作为国际语教学与将英语作为外语教学有不同的教学重点和目的,因此教学的手段各不相同。对此问题认识不清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严重不良影响。第三个方面教师对跨文化交际教学内容的理解中,对于跨文化交际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有43%的教师认为文化知识的补充最重要, 30%的教师认为文化多样性的教授最重要,有50%的教师认为文化意识的培养最重要。对这方面的理解将直接影响教师课

表1 对调查问卷A部分教师信息的分析

表2 对调查问卷B部分教师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解的分析

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第四个方面教师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交际能力的认识中,47%的教师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同于交际能力,说明教师对跨文化交际能力与交际能力相混淆。对概念的理解偏差将导致教学手段和目的的差异,进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第五个方面教师对跨文化交际教学中文化教学的认识中,有50%的教师认为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不应等同于传统文化教学,67%的教师认为这样的文化教学还应包括非言语交际。教师对跨文化交际教学中文化教学和传统文化教学的关系认识基本正确。

根据综合分析,虽然从数字上看,教师对某些方面的认识是正确的,但前后作答的问题相互矛盾,例如大部分教师对跨文化交际能力与交际能力相混,将两者划等号。这表示教师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文化教学中会使用传统的文化教学方法,并将两种教学方法等同。因为传统的文化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却有50%的教师不认为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等同于传统文化教学。前后矛盾的作答表明教师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其教学的理解存在误区。

第三部分(表3)对于教师如何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分为六个方面分析。第一方面考查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处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有63%的教师从不只教语言,57%的教师经常教文化。这说明在课堂上教师意识到不仅应教语言还应教文化。第二方面考查教师如何教外语。37%的教师有时将英语作为外语教学,30%的教师通常情况下将英语作为外语教学。也就是说大部分教师将英语作为外语教学,即TEFL。将英语作为外语教学是传统的外语教学方法,并不能满足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因此教师无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第三方面考查教师教何种文化。57%的教师通常教英国文化,53%的教师通常教美国文化,53%的教师有时教其他种类的文化,50%的教师通常教中国文化。数据显示,大部分教师主要教英美文化,其次是中国文化,有时教其他种类的文化。数字说明教师教学的重点仍在英美文化。而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学生接触多样的文化并了解母语文化。第四方面考查有多少教师在教学中教授非言语交际行为。33%的教师通常都教此类内容。非言语交际行为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方面考查教师为什么教文化。27%的教师通常是因为个人兴趣,30%的教师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53%的教师完全取决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37%的教师有时是因为教材中包含了文化信息,40%的教师通常是因为自己熟悉所讲的文化。传统文化教学中,教文化是源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因此大部分教师还是没有脱离传统文化教学的影响。显然用传统文化教学方法无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第六方面考察教师教文化的目的。43%的教师的教学通常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47%的教师通常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且,大部分教师的教学目的既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又是培养交际能力。显然,两种教学目的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对两种教学目的的关系并不十分清楚。

表2 对调查问卷C部分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分析

跨文化交际教学视所有文化为同等重要,并强调母语文化和其他文化的比较。而现今,教师的教学仍围绕培养交际能力,使用传统文化教学方法,强调英美文化,这必然造成与跨文化交际教学的目标背道而驰。

究其原因,课堂教学中缺乏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正确导入主要分两个方面。1、当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介绍,而对于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甚少。研究与课堂脱节导致有些教师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概念根本不了解。教师只能依赖教材。教材中如没有提供跨文化方面的内容,学生便无法从教师的教学中获得这方面的信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2、有些教师将跨文化交际能力与相关概念混淆。其中包括两点:(1)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同于外语交际能力。认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培养学生与外国人说话的能力。例如,“跨文化能力主要指与外国人打交道合作的能力。”(郑立华,2005)。(2)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等同于传统的外语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只教授学生英美文化,而忽略了母语文化和其它种类的文化。此外,笔者对其他两所高校也进行了问卷调查,情况大致相同。

通过对教材和问卷的综合分析,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缺乏主要原因是教材中缺少跨文化交际的内容以及大学英语教师没有准确把握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念。而对概念的理解偏差,就会使我们离外语教学的目标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如果教材中没有提供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也没能起到弥补的作用。久而久之,这种以英美文化为主体的教材和教学导致了以下不良后果:

1 交流受限

由于教材内容很少有母语文化,外圈国家(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文化和扩展圈国家(以英语作为外语)的文化,教材中普遍缺少文化多样性的传授,误导了老师和学生,使他们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用目的语交流目的语文化的能力,以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学英美文化,与英美人士交流。学生假想交流的对象局限于英美人士,学习的内容囿于英美文化。与来自其它国家的人用英语交流时仍不知所措。

2 中国文化失语症

“中国文化失语症”一词是由南京大学教授丛从于2000年首次在《光明日报》提出的,他发现很多年轻学者英语流利,却在与外国人用英语交谈时,谈到母语文化便一时语塞,不知如何用英语表达。其原因是教学中忽略了一个事实,即跨文化交流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不仅要了解对方文化,还要能够表达本族文化。因此教材中只教授英美文化,缺少母语文化使很多学生患了“中国文化失语症”。

鉴于以上问题,要想培养当今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教材的改良。虽然一本教材不能包含所有种类的文化,至少要让学生了解跨文化不仅包括英美文化,还包括母语文化和除英美文化以外的文化内容。即使版幅有限,也可多设置些供学生思考的关于此方面的问题,目的就是让学生意识到跨文化交际中需要何种文化,何种能力。

(2)课堂教学的改善。针对提出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在上岗前应接受跨文化培训,要想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首先要具备这种意识。而目前,外语教师的跨文化意识普遍比较淡泊,他们只意识到外语教学中应教文化,对于教什么样的文化,文化教学与跨文化教学有何区别并不十分清楚。因此教师应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跨文化教学,用理论指导实践。这样以来,一方面教师的教授可以作为对教材的补充,另一方面,即使有些教材中缺乏跨文化方面的内容,学生仍可从教师那里获取有关跨文化的信息。

四 结束语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21世纪外语人才所需的交流能力,也是新时期大学外语教学的目标。拥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大学生不仅可以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轻松交流,还能与世界其它地区的英语使用者流利地沟通。而作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教材、课堂教学的内容应更加充实、完善,注重文化多样性和母语文化以及文化意识的培养,使大学生成为真正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外语人才。

[1] LiddicoatA J,Papademetre L,Scarino A,KohlerM1Reporton in2 tercultural language learning[M]1Clevendon:MultilingualMatters LTD,20031

[2] Mckay SL1Teaching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M]1Ox2 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1

[3] Xu Z C1 From TEFL to TEIL:changes in perspectionsand p ractices: teaching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language(EIL)in Chinese Uni2 versities in P1R1China1In English in Asian:communication,identi2 ty,power and education1Edited by Kirkpatrick A1Melbourne lan2 guage Australia1

[4] 陈俊森,樊葳葳,钟华1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M]1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1

[5] 丛从1“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1光明日报,2000210219(1)1

[6] 胡文仲1文化与交际[M]1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1

[7] 王振亚,交往能力与外语教学[C]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北京,1994,P5251

[8] 杨盈,庄恩平,杨建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J]1外语界,200714:13224,431

[9] 郑立华,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Z]1南京:第六届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20051

On Cultiva tion of College Studen ts’In tercultura lCommun ica tive Competence

ZHAO Jian2wei,WANG Xiao2ling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He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Tangshan Hebei063009,China)

interculturalcommunicative competence;targetculture;native culture;classroom inpu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s a competence of bilateral communication needed by college students in 21st century1 It requires students not only to understand the target culture but also the native culture1However,nowadays college students generally lack of such competence1The authorwill analyze the p roblem in cultivating students’intercultural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putof college English class2 room including coursebook and classroom teaching and p ropose some suggestions1

G 402012

A

167322804(2010)0420069205

2009207207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母语跨文化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母语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母语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