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2010-08-31 09:15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7期
关键词:高三障碍中学生

朱 冰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 杭州 310053)

高中生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朱 冰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 杭州 310053)

高中是从少年走向青年成熟的关键阶段,由于学习压力的加大,部分学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抑郁障碍,文章通过对高中一、三年级学生的抑郁障碍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目的是了解青少年产生抑郁的原因,以期为高中生的抑郁障碍发生的防治提供参考。

高中;抑郁障碍;健康行为指导;心理咨询

高中是从少年走向青年成熟的关键阶段,随着生理日趋成熟而心理完善的剪刀差,加上直面高考的高中学习生活压力增大,面对激烈的竞争,如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会造成心理压力的增加,继而出现心理障碍,甚至严重精神疾病。患有抑郁障碍的青少年有着高比例的复发,发展为慢性进程,有转化为成人阶段情感障碍的可能。论文对高中一、三年级学生的抑郁障碍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目的是了解青少年产生抑郁的原因,以期为高中生的抑郁障碍发生的防治提供参考。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调查对象为市中县中各一所高一、高三年级各十个班共1220名学生,其中男生685名,女生535名,年龄16-19岁。高一男生338人,女生274人,高三男生341人,女生267人。

2.方法

(1)阳性筛选。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由专门训练人员进行测评,症状按l-4级评分。经检查无漏项,无重复后收回分析评定。

(2)相关因素调查。该次调查从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2]中选出与青少年显著相关的9项,包括明显的学习压力或考试失败、学习兴趣减退(丧失)、日均睡眠时间、人际关系紧张(受欺负歧视)、家庭失和、经济困难、情感障碍、受到批评、健康状况等,均为负性因素。影响程度分为:0级,无影响;1 级,轻度;2 级,中度;3级,重度;4级,极重度。

(3)抑郁障碍的定义。论文中所用的概念“抑郁障碍”是指SDS得分≥41作为抑郁症状检出标准。

(4)调查方法。在老师的带领下分小组进行现场调查,统一调查方法和指导语,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独立填写问卷,问卷当场收回。和班一起集中发放问卷,学生根据指导语独立答卷并当场收回。

(5)统计分析。所有数据用统计处理软件STATA 6.0,进行描述性统计,ⅹ2检验和t检验。

二、结果

1.抑郁情况。309名学生存在抑郁症状,占总人数的25.33%。169位女性(占31.59%)和140位的男生(占20.44%)有抑郁症状,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一112人(18.30%),高三(32.40%),高三年级明显高于高一年级,之间的抑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负性生活事件因素影响抑郁发生程度。比例最高的是学习压力或考试失败,其次因素是学习兴趣减退(丧失)及受到批评,见表1。

表1 负性生活事件因素影响抑郁发生程度单位:例(%)

三、讨论

国外文献报道青少年抑郁症状出现率为25%-50%。国内曾有研究发现20%-44%的中学生出现抑郁症状。该研究发现,肯定有抑郁症状的检出率是25.33%,高三达32.40%。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的关系已被大量的研究所证实,但由于评定工具、评定时间、评定指标等的不同,各家报道相关性结果有差异。

该研究经多因素分析,能影响中学生抑郁症状发生的因素依次为学习压力或考试失败、学习兴趣减退(丧失)、受到批评、同学关系紧张(受欺负歧视)、睡眠时间、健康状况、情感障碍、经济困难、家庭失和等因素,说明抑郁症状的发生并非单一因素而是多方面的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所致。调查发现,中度以上抑郁障碍的学生学习成绩在班级排名大多在10之前或30-45名,前10名的学生时时有紧迫感,生怕被后面同学超过不能保持先进,一旦受到老师批评心理难以忍受,而30-45名的学生在高考希望的边缘,或者说是努力一下有希望进入好一点高校,但当学习成绩长时间难以得到大的提高时,便背负长时间的心理压抑而更觉学习任务繁重,一旦负担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能力,这种负担就会转化成学生对学习,甚至对生活的心理压力,最终对学习和生活悲观、失望,走向全方位的自我封闭。50名以后学生高考成功希望较小或者再努力也难以进入好校,故心态反面相对宽松,形成抑郁的可能性相对减少。

与同学关系紧张(受欺负歧视)、相处不融洽,既可能是本身性格的差异,也可能是家庭环境所造成的消极生活态度的原因,既有学习成绩不佳而缺乏自信,也或是青春期发育对自我的不认同,这些混杂的因素在心智尚不十分健全,不能正向调节的中学生面前能起到很大的负面影响,而这种人际关系的不良则会进一步加重学生的心理压力与负担,从而增强了患抑郁障碍的风险。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和增长知识的特殊时期,充足的睡眠对他们很重要。根据我国教育部和卫生部规定,中学生睡眠时间应达到9 h。调查显示,睡眠时间不足或严重睡眠障碍比例高达87.2%,高一平均睡眠时间只有6 h,高三的学生只有5.1 h。近年来,许多研究提示了睡眠时间与学生抑郁障碍的相关性,该调查表明睡眠时间与抑郁障碍的所患风险存在负相关,即每天睡眠时间的减少,所患抑郁障碍的风险升高,表明了保持充足睡眠是避免发生患抑郁障碍的重要保护因素。

高中是人生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成长中的青少年面对校园学习生活压力和相对复杂的人际关系,都会形成无形的压力,因此要开始学会思考。面对压力,有的人通过合理的调节就适应了,慢慢走向成熟;也有的人惊慌失措,甚至用错误行为方式来排解自己的烦恼,应付遇到的困难,日久便形成心理障碍。提倡老师教书育人并重,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不要囿于学习,多开展生动活泼、适合青少年成长的课余活动,使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同时,学校适时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行为指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减轻或消除学生学习困难,融洽人际关系,达到消除或缓解青少年抑郁症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1]季建林.医学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20-223.

[2]向东,士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106-107.

[3]周琳琳,范娟,杜亚松.上海市中学生抑郁症状现状及其与生活事件关系的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杂志,2009,(3)133-135.

[4]朱伟昂.长沙市示范性中学学生人群抑郁障碍的发生及影响因素评价[J].医学临床研究杂志,2009,(7):1246-1250.

[5]雷声,董霞英.高中各年级学生SAS、SDS测评与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4):278-279

G63

A

1673-0046(2010)7-0099-02

猜你喜欢
高三障碍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跟踪导练(四)2
高三·共鸣篇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
跨越障碍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我把高三写成诗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