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批判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思考

2010-09-06 07:36布丹丹
文教资料 2010年24期
关键词:文化生活

布丹丹

摘 要: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为大学生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日常生活批判视野中的大学生日常道德和道德教育的局限及其批判反思,要求大学生道德教育从自在自发的日常生活走向主体自觉的文化生活,引导大学生树立人类意识和全球意识,这是大学生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日常生活批判 大学生道德教育 主体自觉 文化生活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哲学理解模式,首次将与人们生存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作为理论切入点,并对现代社会日常生活世界全面异化的实质进行了解剖和批判,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生活实践观和异化理论及其批判精神,成为当代批判和改造现实世界的重要思想武器。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形成是哲学向生活世界回归的直接结果。“日常生活批判代表着回归生活世界,是把关于人和世界的本性的形而上的理性追求和关于人的现实存在的文化批判结合起来的新的哲学范式”[1]。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就是生活世界理论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或特殊表达方式,侧重点是传统文化模式的转型和现代性的生成问题。同时很难把日常生活批判与生活世界理论完全作为不同的理论体系,离开生活世界理论的基本范式,很难真正从根基上确立起日常生活批判理论。[2]当前德育理论界也积极倡导“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但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并不完全等同于向日常生活世界的回归。面对复杂的社会变革和社会生活的挑战,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日常生活批判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一、“日常生活”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

何谓“日常生活”?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之一、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家赫勒把“日常生活”界定为“同时使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的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属于“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领域”。[3]她还强调日常生活在人类社会历史中的本体论地位,认为日常生活是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的基础,是其它非日常社会生活的基础,同时还是人性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基础,给人以意义支点和精神支柱。日常生活的“自在”特性使之成了以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实践为主导的领域,在稳定和不变的基础上具有了经济性和实用性的显著特征。整个日常生活结构和图式本身的抑制创造性思维和实踐的惰性成为赫勒批判日常生活的主要局限及其造成的异化的着手点。

我国日常生活批判专家衣俊卿教授认为:“日常生活是以个人的家庭、天然共同体等直接环境为基本寓所,旨在维持个体生存和再生产的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的总称,它是一个以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实践为基本存在方式,凭借传统、习惯、经验及血缘和天然情感等文化因素而加以维系的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领域。”[4]日常生活是凭借实用主义、可能性原则、模仿等各种归类模式,以及重复性实践与思维的自在运行领域。同时它是由传统习惯经验和血缘天然情感等因素维系的自发性和非理性的自然运行领域。日常生活的基本框架包括赖以维持人基本生存的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与之相对的非日常活动则是同社会整体和人类存在相关的旨在维持社会再生产和类的再生产的各种活动,除了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领域外,还包括科学、艺术、哲学等精神生产和知识领域,具有自觉性、创造性和流变性特征。

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发展导致的深刻社会变革中,各种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并存,人们在道德上面临着种种困惑,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处在青春的浮躁期,社会转型与个人成长交错,必然出现许多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大学生道德教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道德不可避免地具有自在自发性,不经过反思直接从常识或日常生活的各种习俗和规范中产生。受日常生活经济性、实用性的影响,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还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特征。特别是日常观念活动以非创造性和重复性为本质特征进行思维活动,限制大学生对更高道德境界的追求。日常生活的道德还受到传统习俗、血缘、人情等天然情感等因素支配,大学生道德规范被制约在“无所不在的人情化文化模式”[5]中。

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进行的道德教育具有日常生活的一些特性和局限性。首先表现在道德教育方式的“集体无意识性”,道德的习得并不是源于个人后天经验或自主学习,而是源于特定群体长期的文化积淀而形成的自发的集体心理状态。[6]日常生活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集体无意识”的支配,在长期集体生活中形成非系统化的道德教育,具有自发性和非反思性。其次表现为道德教育内容的习俗规范性。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的众多行为习惯、规范及传统文化习俗等都成为其日常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并形成一定的价值规范体系。最后道德教育目标的实用性。“实用主义”作为日常生活的基本特征之一,导致人们往往只考虑事物的经济性、实用性,而不去思考发生原因或创新发展。同样,日常生活中道德教育目标指向实际功效,不假思索地接受各种日常习俗和规范以维持个体生存。

二、日常生活批判的视野

赫勒认为自在的日常生活虽然具有在人类存在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本体论意义,但是重复性思维和实践的日常生活结构和图式具有的保守性和惰性限制了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侵蚀创造性实践和创造性思维领域。所以赫勒提出了扬弃日常生活的异化而转向日常生活人道化,其核心是使日常生活的主体同类本质建立起自觉的关系,使个体再生产变为自为存在进入自由自觉的状态。使日常生活人道化不是一般地抛弃日常生活结构而是通过以主体自身的改变去改造现存的日常生活结构,使个体再生产与类本质建立起自觉关系,知道何时可以凭借日常生活结构与图式而活动,何时应当中止实用主义过于一般化重复性思维、重复性实践而求助于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她指出了一条反异化的道路:首先要努力促成主体非异化的日常生活的产生,即要求日常生活的主体由自在向自为迈进;其次要让异化的日常生活转变为“幸福生活”、“有意义的生活”。[7]

衣俊卿教授指出,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基础和沉重的传统日常生活结构,至今在文化层面上阻碍着中国的现代化,如“在现实生活中盛行着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和官僚主义,连哲学和艺术这种最需要自觉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也成为按固定模式和框架进行归类与复制的重复性活动,现代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理性、法治、主体性经济,而在我们的市场经济建构时期,盛行的则是经验、人情和无主体的平面文化模式”[8]。所以,日常生活的批判重建是中国现代化文化转型的重要任务,核心是人自身的现代化,走向现代社会的自由自觉的非日常主体。通过日常生活批判使文化启蒙同现代教育结合,把现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内化为人的内在素质,取代传统的经验主义文化模式;逐步从体制上确立起理性化、法制化和民主化的社会运行机制,改造中国民众的自然主义文化模式;倡导以理性、目的性、竞争、参与为特征的现代生活方式对传统日常生活方式的改造,确立理性、科学、主体性、创造性和法治性的文化模式。

日常生活批判的视野也提出了大学生道德教育走向自觉的文化生活的要求。大学生道德教育要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展开批判,“积极参与、干预并超越日常生活,使日常生活朝着可能生活的方向转化”[9]。一要批判日常生活以及日常道德的自在自发性。日常生活中的道德的非反思性及无意识的口耳相传阻碍了自觉的文化精神和道德信仰的传递,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这就要求大学生道德教育使之认清日常生活中道德的非反思性、自发性,并且打破其传递的无组织性,走向自主自觉的道德生活。二要批判日常道德的实用主义,转变实用化、功利化的思维方式,纠正像“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之类的日常道德观念,引导大学生走出自我利益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三要批判日常道德的自然情感特性,从这种“人情化的文化模式”走向一种新的道德生活方式。

三、建立大学生道德教育主体自觉的文化生活

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视野要求大学生道德教育对日常生活展开批判,进一步培养大学生从日常自发主体上升为自觉主体,建立自觉文化生活的道德教育模式。大学生道德教育是以现实生活世界的大学生主体为教育对象,对教育对象现存状态的真正把握是道德教育针对性开展的关键。大学生道德教育是把道德理想转化为大学生自觉接受与践行需要的过程,教育本身只是引导、启发,真正的现实是出于道德教育自身的内在需求。日常生活批判所揭示的是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自我批判和觉悟,大学生道德教育同样要培养其自觉的自我批判意识。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关注人的日常生活世界,关怀人的生存和发展,要求道德教育深入受教育者生活的现实世界层面、对人本身的关注和深层启蒙,唤起主体的能动性、自觉性,实现人的本质的真正回归。日常生活批判不仅体现了传统向现代化发展的要求,还体现了对现实生活中各种社会现象的认识、批判及对未来的追求。所以,大学生道德教育应打破依据预先设定的原则进行教育的方式,将他们的成长置于日常生活的批判中,培养其自觉克服理性与情感、工具与道德、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找寻到现实的未来人生之路。而“这种意识生活的领域远远不是由纯粹的思想和明澈的理性所独占之地,它同时也是人的犹豫难断、失误堕落、异化和道德冲突昭然若揭的居住之所”[10],所以将日常生活批判引入大学生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传统与现代、科技与人文的结合,工具理性与道德理性的平衡,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走向合理化的必由之路。

自觉的文化生活是大学生道德教育自身的根本需要和超越日常生活及日常道德的导向。大学生道德教育走向自觉文化生活要求大學生实现自由自觉的存在,即不仅要认识到自己的生存,而且要认识到应该怎样去生存,追问生活的意义,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这也正是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意义所在。高校德育要让学生形成自己的道德判断,使他们认识善、恶,区别有意义和无意义的生活,从而走向自由自觉的道德生活。还要引导大学生树立超越日常生活层面的道德理想,没有理想也就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全球化发展导致的人们生活方式甚至伦理问题全球化,也必然要求道德教育自觉意识到这种全球性,引导大学生树立人类意识、世界意识、全球意识,通过公民教育、全球伦理、环境教育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观念和责任意识,是大学生道德教育主体自觉的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总之,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视野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要回归生活,关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生存状态,以人为核心,确定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和培养其主体自觉性,在走向全球化的社会转型中开拓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新思路。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日常生活批判的结合,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在社会浮躁中培养求实精神,在社会多样化中实现自我定位,在各种文化思潮的交流和撞击中进行理性选择,在自主创新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2][5][8]衣俊卿.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人民出版社,2005:8,127,348,5,

[3]赫勒.日常生活.重庆出版社,1990:3.

[4]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33.

[6]荣格,李德荣编译.荣格性格哲学.九州出版社,2003:16.

[7]赫勒.日常生活.重庆出版社,1990:291.

[9]冯建军.主体道德教育与生活.教育研究,2002.5.

[10]林同奇.人文寻思录:当代中美学者思想辨析.新兴出版社,2006:102.

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度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课题“日常生活批判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思考(课题编号:DJ201020)”成果。

猜你喜欢
文化生活
谈苏南城镇的文化生活状态
《文化生活》“综合探究”课的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以《文化生活》为依托开发校本课程的研究
将上林地方习俗融入文化生活教学的必要性探究
浅谈高中学生对政治理论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