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对维生素C泡腾片崩解时限的影响

2010-09-07 05:20周华杨覃志高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28期
关键词:泡腾片片剂时限

周华杨,覃志高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食品药品检验所,广西南宁 530001)

温度对维生素C泡腾片崩解时限的影响

周华杨,覃志高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食品药品检验所,广西南宁 530001)

目的:考察温度对维生素C泡腾片崩解时限的影响。方法:分别在15、25、37、45℃下对维生素C泡腾片进行崩解时限检查。结果:随着温度的升高,维生素C泡腾片的崩解速率逐渐加快。结论:维生素C泡腾片在45℃下进行崩解时限检查更科学、更符合临床用药习惯。

维生素C泡腾片;崩解时限;温度

维生素C泡腾片是中国药典最早收载的口服泡腾片,临床上主要用于改善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力[1],由于具有较宽的安全性,该药已经做到1.0 g的规格。在该药的检验过程中,笔者对其崩解时限检查所要控制的温度提出质疑,并考察其在15、25、37、45℃时的崩解情况,同时提出修订建议,现汇报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250 ml烧杯若干个,温度计(0~50℃,精密至 0.1℃),钻石牌秒表,HH-S 数显恒温水浴锅,足量 15、25、37、45℃的纯化水备用,3批维生素C泡腾片(A石药集团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批号179001002;B联邦制药厂有限公司(香港),批号18085;C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号0905036)。

2 方法与结果

2.1 标准现状

2.1.1 正文品种描述 取本品6片,分别加15℃的水100 ml,应在 90 s[2-3](3 min)[4-6]内崩解。

2.1.2 附录[3,5-6]描述 泡腾片,取1片,置250 ml烧杯中,烧杯内盛有200 ml水,水温为15~25℃,有许多气泡放出,当片剂或碎片周围的气体停止逸出时,片剂应崩解、溶解或分散在水中,无聚集的颗粒剩留。除另有规定外,按上述方法检查6片,各片均应在5 min内崩解。如有一片不能完全崩解,应另取6片复试,均应符合规定[5-6]。

2.2 实验方法

取250 ml烧杯6个,分别加入其一温度的水100 ml,置水浴锅中恒温(该温度)30 min后,各烧杯中分别投入泡腾片1片,并记录各药片的崩解时间。用同样的方法检查3批药品在 15、25、37、45℃的崩解时限,结果见表 1。

表 1 3批药品在 15、25、37、45℃时的崩解情况

2.3 结果分析

泡腾片的崩解过程同时期存在物理溶化(崩解)与化学溶解(酸碱反应,即发泡)反应,其速率遵循“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的温度与化学反应速度原理[7],只是由于药片中粘合剂、附形剂等辅料形成物理阻隔屏障,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反应速度,使得药片的崩解、发泡与温度之间不呈简单的线性关系,但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维生素C泡腾片的崩解速率均不同程度的加快。另外,温度对这3个厂家的品种的影响水平也不一致,对C厂家的影响最大(15℃与25℃之间的差距为15 s),对B厂家的影响最小(15℃与25℃之间的差距为10 s),这与平均片重是相应的(即:平均片重大者影响大,平均片重小者影响小),而平均片重与发泡剂的加入量也是相应的,也就是说,在维生素C的量固定的情况下,发泡剂的加入量越大,其平均片重越大。

3 讨论

3.1 温度的设置与选择

药典规定泡腾片崩解时限的温度为15~25℃;一般情况下,其他片剂崩解时限检查的温度均为(37±1)℃;维生素C泡腾片崩解时限检查的温度为15℃、剂量项下标明“用温开水溶解后服用[2](温水的温度为 40~50℃[5])”,基于上述 4 点,本研究分别对泡腾片上下限温度、正常的崩解温度及该药临床用药温度(取其规定温度的中间值)进行考察,以期找出温度对其崩解时限的影响规律。表1表明,由于温度对崩解时限影响很大,笔者认为药典给出如此宽(其跨度达10℃)的温度检查范围会给检查结果带来很大的误差,有时会改变结果的性质,引起争议,并且这一温度段与泡腾片的临床用药要求与习惯相差甚远,建议进行修订;同时,虽然(37±1)℃为目前大部分剂型及品种采用的崩解时限的温度,但基于大部分泡腾片在临床上要求 “用温开水溶解后服用”(也有使用 “60~70℃”、“热水”的水溶解后服用的品种)这一特点,为最大程度模拟临床上的用药情况,笔者建议以该药剂量项下标明的临床用药温度(取其规定温度的中间值)作为该药崩解时限检查的温度更科学。

3.2 崩解时限的建议

前面述及,维生素C泡腾片规定其崩解时限为90 s(3min),而附录规定为5 min,笔者未能从现有的文献(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99~2009年的所有文献)以及现有的国家药品标准中查询出该剂型对崩解时限的制定依据。一般情况下,就患者自行服药而言,10 min的配制时间是可以接受的,对于用“60~70℃”、“热水”的水溶解后服用的品种,10 min的等待时间是必需的,过多的强调快速崩解这一参数,势必使生产厂家在药品质量上的考虑顾此失彼,过多增加发泡剂的量(本次研究的3批药品,平均片重最小为3.3 g,最大为4.6 g),对该药的临床治疗带来不确定的影响因素,郑丽梅等[1]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要控制维生素C泡腾片的崩解时限为90 s,则是以降低片剂的硬度及成片效果为代价,从而提高药品在运输中由于硬度下降引发破碎的风险,笔者对上述3批药品进行片剂脆碎度检查的结果[3]批药品均全部粉碎,粉末率均在10%以上(该研究另文发表)]也证实了这一点。基于上述原因及该药的临床用药特点,笔者认为,将其崩解时限修订为与药典附录规定的5 min或更长一些时间都是合理的,而且对该药品质量的提高是有利的。

[1]郑丽梅,潘宇,屈海涛,等.维生素C泡腾片制备工艺研究[J].黑龙江医药,2008,21(3):60-62.

[2]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S].1995年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825-826.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S].2000年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792-793.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4年增补本[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29.

[5]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S].2005年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670,附录72,凡例XV.

[6]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S].2010年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902-903,附录84.

[7]刘幸平.物理化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72.

Temperature to make its effects of the test disintegration time of Vitamin C Effervescent Tablets

ZHOU Huayang,QIN Zhigao
(Nanning Institute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Nanning 530001,China)

Objective:To propose some suggestions towards examine standards about vaginal effervescent tablets in drug quality control standards in china.Methods:To systematic comprehensive analyzed and contrasted for examine standards about vaginal effervescent tablets in drug quality control standards in china on hand.Results:The disintegration rate gradually accelerated with temperature increasing.Conclusion:It is reasonable and scientific of the Vitamin C Effervescent Tablets disintegrating at 45℃.

Vitamin C Effervescent Tablets;Time limit of disintegration;Temperature

R977.2

B

1674-4721(2010)10(a)-046-02

2010-07-13)

猜你喜欢
泡腾片片剂时限
泡腾片变身“太空欢乐球”
心电图QRS波时限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一生只为这一片!盛安环保将有机酸泡腾片升级到2.0版本
辅料混合过程对片剂含量均匀度影响的差距控制
平行时空
维生素C泡腾片应该怎么喝呢?
论民事举证时限制度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与二部中片剂重量差异检查的异同分析与应用
QRS时限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