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罩在全身麻醉中的应用及护理

2010-09-07 05:20孙广军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28期
关键词:喉罩全麻插管

刘 云 ,孙广军

(1.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手术室,辽宁大连 116031;2.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麻醉科,辽宁大连 116031)

喉罩在全身麻醉中的应用及护理

刘 云1,孙广军2

(1.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手术室,辽宁大连 116031;2.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麻醉科,辽宁大连 116031)

目的:探讨喉罩在全身麻醉患者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和术后清醒情况,为麻醉期间的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烧伤植皮手术72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喉罩全麻组,B组为气管插管全麻组。麻醉过程中记录诱导后、插管时、术毕清醒拔管前各点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及患者清醒拔通气道前的反应。结果:A组患者置入喉罩时血压及心率与诱导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诱导插管时血压、心率较诱导后显著增加(P<0.05)。组间比较,在诱导置入通气道时,B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显著高于A组(P<0.05)。清醒拔出通气道前,B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显著高于A组(P<0.05)。说明B组患者在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较A组患者剧烈。清醒拔出通气道前,B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显著高于A组(P<0.05)。B组患者清醒拔通气道前烦躁不安及躁动表现明显高于A组。结论:喉罩组在麻醉过程中较插管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轻微且清醒痛苦少。

喉罩;全身麻醉;应用;护理

在全身麻醉中保持气道通畅的主要手段是进行气管插管,但气管插管会对声带和气道造成机械性损伤,并且易造成血流动力学的变化。随着现代麻醉学的发展,要求麻醉安全的情况下,患者损伤更少,痛苦更小。因此,喉罩的出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麻中保持气道通畅的手段。多年临床实践证明,喉罩是全身麻醉患者安全有效的呼吸道管理工具之一[1]。本研究通过对喉罩在全身麻醉中应用的临床研究,探讨这一麻醉技术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和术后清醒情况,为麻醉期间的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烧伤植皮手术72例,ASA分级Ⅰ~Ⅱ级的成年人,男 48 例,女 24 例;年龄 23~62 岁,平均 45 岁,体重 48~67 kg。手术植皮面积在3%~5%。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6例。A组为喉罩全麻组,B组为气管插管全麻组。

1.2 麻醉方法

术前常规禁食水8 h,麻醉前30 min肌注苯巴比妥钠0.1 g,阿托品 0.5 mg。 患者入手术室后监测 Bp、SpO2、HR。 开放静脉通路,A、B组均静脉注射芬太尼 2 μg/kg,异丙酚2 mg/kg,维库溴铵0.1 mg/kg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成功后,以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0 μg/ml)和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2 ng/ml)维持麻醉。术中根据手术进行情况,间断给予维库溴铵2~3 mg维持肌松。手术结束前5 min停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当患者能呼之睁眼,呼吸频率超过12/min且呼气末二氧化碳在正常范围内时,拔除气管导管或喉罩,观察5 min后送回病房。

1.3 观察指标

在个体用药量相同的情况下,记录诱导后、插管时、术毕清醒拔管前各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及患者清醒拔通气道前的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置入喉罩时血压及心率与诱导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诱导插管时血压、心率较诱导后显著增加(P<0.05)。组间比较,在诱导置入通气道时,B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显著高于A组 (P<0.05)。清醒拔出通气道前,B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显著高于A组(P<0.05)。说明B组患者在插管时和拔管前血流动力学变化较A组患者剧烈。见表1。A组患者有2例发生烦躁不安及躁动,B组有13例发生烦躁不安及躁动。B组患者清醒拔通气道前烦躁不安及躁动表现明显高于A组。

表1 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及拔管前心血管的变化(±s)

表1 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及拔管前心血管的变化(±s)

时间 A组HR(/min) MAP(mmHg)B组HR(/min) MAP(mmHg)诱导后插管时清醒拔管前71±7 73±3 94±8 83±6 84±4 93±7 70±6 81±8 106±6 82±5 93±7 102±9

3 讨论

Brain所发明的喉罩是根据解剖人体咽喉部结构所研制的一种人工气道,它不接触声带,不像气管插管那样对声带和气道造成机械性损伤,并且血流动力学反应轻微[2]。与面罩相比,它更能使气道管理得到保证。喉罩经过20余年的临床使用,已经证明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全身麻醉中。特别是在困难气道中,当气管不能显露时,喉罩能建立通气道,也可用于引导放置气管插管[3-4]。从而保证了临床麻醉的安全。

全麻气管插管期间由于机械刺激喉部和气管的神经末梢,而引起交感-肾上腺素的应激反应,表现为平均动脉压升高,心率加快,血浆中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生长激素等均升高[5]。而喉罩正好克服了以上缺点,本组资料结果也证明喉罩组在麻醉过程中较插管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轻微,且清醒痛苦少。并且在多次进行全身麻醉患者由于其清醒舒适和术后咽痛轻,强烈要求使用喉罩进行全身麻醉。

4 护理

4.1 术前护理

术前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向患者解释有关手术和术后问题,用浅显的语言解释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术中、术后治疗及护理中的相关问题,详细介绍麻醉后反应和注意事项,特别是以往做过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如烧伤后多次植皮者)可向患者说明喉罩清醒舒适和术后咽痛轻的优点,取得患者的配合,减轻患者的恐惧和焦虑。交谈中注意患者的言谈和面部表情,真正掌握患者的心态,适当给予心理疏导,只有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才能确保术中配合默契。

4.2 术中护理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首先建立静脉通道,尽量选择上肢较粗直的外周静脉。静脉穿刺完毕后,配合麻醉医师进行静脉复合麻醉置入喉罩。摆体位时,应注意各管道通畅,由于喉罩本身特点,固定没有气管插管牢固,因此,在进行操作时动作要求轻柔,特别要保持头部位置固定。加之手术过程中也可能变动体位,此时更需要和麻醉医师密切配合,加强体位护理。

4.3 术后护理

喉罩全麻后患者清醒舒适,可以在很浅的麻醉状况下拔出,患者迅速清醒并能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大大减少了患者躁动坠地的风险,这就需要巡回护士与麻醉医师用明朗温和的语言给患者以安慰,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术后1~2 d,回访患者,直接观察患者术后恢复状态,了解患者术后镇痛情况、局部刺激、术后不适等护理问题,给予术后康复指导,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1]毛鹏,薛富善,李成文,等.食管引流型与标准型喉罩通气道在全身麻醉患者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22(9):643-645.

[2]Brimacombe J,Keller C,Fullekrug B,et al.A multicenter study comparing the proseal and classic larygeal mask airway in anesthetized,nonparalyzed patients[J].Anesthesiology,2002,96(2):289-295.

[3]王俊科.临床麻醉手册[M].5版.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63.

[4]姜绍升,曲晓云.喉罩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73,75.

[5]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554.

R614.2

B

1674-4721(2010)10(a)-069-02

2010-07-13)

猜你喜欢
喉罩全麻插管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奶牛子宫角和卵巢子宫静脉插管方法的研究》图版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探讨第三代喉罩在腹腔镜胆囊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