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0-09-07 05:20董建临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28期
关键词:心肌炎病毒性心电图

董建临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二医院,湖南常德 415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董建临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二医院,湖南常德 41500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将78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营养、补充能量、维生素、抗心律失常、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P<0.05)。治疗前后治疗组的心脏收缩指标射血分数(EF)、心排血量(CO)、每搏量(SV)均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在改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临床症状、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等方面有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中西医结合;病毒性心肌炎;治疗

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在不断上升,已成为心血管疾病中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多发于青壮年,病死率高,且许多患者留有后遗症,具有较高的复发率。目前现代医学对该病的治疗还不理想,本院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78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为研究对象。78例患者的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研讨会上制定的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1]。将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组39例,其中,男24例,女15例,年龄14~51 岁,平均(32.3±3.7)岁。 心电图显示:心律失常为 ST-T改变14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7例,频发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5例,阵发性心动过速7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6例。对照组 39例,其中,男 27 例,女 12 例,年龄 15~49 岁,平均(31.7±4.1)岁。心电图显示:心律失常为ST-T改变17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6例,频发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7例,阵发性心动过速6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用三磷酸腺苷20 mg,辅酶A 100 U,维生素C 2 g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5 d;参麦注射液20 mg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5 d,利巴韦林 0.4 g静脉滴注,每日1次,同时口服维生素B1,并给予抗感染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金银花20 g、连翘20 g、黄芪15 g、蒲公英15 g、苦参 10 g、大青叶 12 g、麦冬 12 g、丹参 12 g、防己 9 g、甘草9 g、炒枣仁12 g、柏子仁12 g。心阴虚损者加沙参15 g、紫石英15 g;阴阳两虚者加人参2 g,珍珠母20 g。有胸闷者加郁金,持续低热者加柴胡,心前区刺痛者加三七。

1.3 观察指标

记录射血分数(EF)、每搏量(SV)、心排血量(CO),并作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肝肾功能、电解质等实验室检查。所有数据输入SPSS13.0软件包,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1.4 疗效判定

症状、体征全部消失,心肌酶谱正常,心电图完全恢复正常为治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心肌酶谱有所降低,心电图大部分恢复正常为有效。症状、体征部分消失或没变化,心肌酶谱无明显变化,心电图部分恢复正常或无变化为无效。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疗效比较

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n(%)]

2.2 治疗前后两组观察指标比较

治疗组的心脏收缩指标EF、CO、SV治疗前后均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EF、CO、SV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变化(±s)

表2 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变化(±s)

组别EF(%)治疗前 治疗后CO(L/min)治疗前 治疗后SV(ml/搏)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59.35±5.25 61.06±4.89 68.95±6.23 63.52±5.31 4.12±0.54 5.35±1.12 6.97±1.32 6.04±1.45 60.42±10.22 63.21±15.29 79.47±10.76 64.19±14.75

3 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是抗原抗体作用的结果,即变态反应性或自身免疫现象,病原不直接侵犯心肌,而是在心肌表面形成新抗原和特异性抗体,在补体的参与下,抗原-抗体相互作用使心肌细胞破坏而产生炎症改变。典型的心肌炎病变是一种炎症改变,具有炎性细胞浸润、心肌变形坏死,瘢痕愈合的过程。其临床表现受病变范围、部位、程度的影响。病变广泛、坏死严重的患者多引起心脏扩大或心泵功能衰竭。轻微、局灶性病变仅引起心电活动的异常或心肌复极障碍。祖国医学认为病毒性心肌炎之发生由内因外因相互作用而成。内因为禀赋不足,后天失养而致心脉气阴不足。热毒之邪犯肺,肺病及心,进一步耗损心阴,虚火妄动,上扰心胸,则心悸怔仲,心神不安,烦躁失眠,手足心热,形成阴虚火旺,继而招致心气虚衰,不能帅血贯脉周行于身,而有气短乏力,心脏扩大,心悸汗出;气虚又致血瘀,可见面色晦滞,口唇青紫,甲绀,脉结代或细涩,最后可导致阴阳两虚,呼吸困难,紫绀浮肿,昏厥抽搐,猝然而死。此时已演变成慢性心肌炎或心肌病,伴有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或猝死等。

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应以宣清热泻火、养阴清热、扶阳救逆益气为主。中医认为此病病机:多为年轻未达筋骨隆盛,本气尚未充满之时或素体禀赋不足之人;或受温热病邪,或受湿热疫毒所致。前者表现为舌红或暗、气短懒言、神疲乏力等;后者有口干及心神不宁、夜寐欠安,脉细数,舌红少津等症。本组资料中的中药方就是根据心肌炎发病机制,辨证施治。方中黄芪具有明显的正性肌力作用,对磷酸二酯酶有明显抑制作用,同时对心肌细胞的CAMP有很明显升高作用[1],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并能抗病毒,清除体内氧自由基,能通过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活性而提高患者免疫功能[2]。麦冬有养阴清热,润肺化痰,生津清心,宁心安神的作用。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清心除烦的作用。丹参入心经,即可清心经郁热,又能通心窍[3]。对于心经有热而致的心中烦热,心悸火眠,昼静夜躁,或血热发斑等,都有较好疗效。丹参还能改善微循环,增加心肌供血供氧,增强心肌抗病毒能力的作用[4]。苦参有明显抗柯萨奇病毒及抗心律失常作用[5]。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的作用。枣仁和柏子仁都可养心安神,治疗血不养心所致虚烦不眠、惊悸怔仲诸证[6]。诸药合用,可使瘀去络通,血气流畅,脉律复常。本组资料在西药常规营养心肌、扩血管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症状、体征基本或全部消失,心肌酶谱有所降低,心电图大部分恢复正常,心肌酶谱正常。治疗组有效率达到94.9%,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收缩指标EF、CO、SV治疗组治疗前后均有明显变化,而对照组上述指标均无变化,说明本资料中的中药在改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临床症状、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等方面有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1]周爱明,陈卫庆.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2例临床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1,25(1):39-40.

[2]毛小娟.红花多糖和黄芪多糖对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1998,14(3):108.

[3]张彪.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证治叹息[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0(1):102-103.

[4]张引,白满喜,谢金荣.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对照观察[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5,21(2):180-181.

[5]陈曙霞,谢龙山,马睿,等.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中病毒持续感染及中药干预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3,1(3):129.

[6]曹洪欣,张华敏.给予聚类分析的病毒性心肌炎证候分类及证候特征研究[J].中医杂志,2007,12(7):85-86.

R542.2+1

B

1674-4721(2010)10(a)-091-02

2010-07-28)

猜你喜欢
心肌炎病毒性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思考心电图之174》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观察
左卡尼汀治疗心肌炎的临床价值及不良反应观察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急性爆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