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肥胖性脂肪肝患者系统健康干预的效果分析

2010-09-07 08:14周海荣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28期
关键词:脂肪肝血脂体重

周海荣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

单纯肥胖性脂肪肝患者系统健康干预的效果分析

周海荣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

目的:探讨对单纯肥胖性脂肪肝患者进行系统健康干预的效果。方法:将80例单纯肥胖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非干预组(40例)。非干预组给予常规降脂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以饮食和运动干预为主的系统健康干预,6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系统健康干预后干预组患者体重、腰围、血脂下降程度显著优于非干预组(P<0.01或P<0.05)。结论:系统健康干预能减轻患者的脂肪肝病情,利于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脂肪肝的不利影响。

单纯肥胖性脂肪肝;系统健康干预;效果分析

脂肪肝是一类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储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肥胖是造成脂肪肝发病的首要原因。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脂肪肝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脂肪肝患者约占人群总数的10%,已经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1]。脂肪肝分为两大类,即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在我国非酒精性脂肪肝占多数,其中70%为单纯肥胖性脂肪肝,各类脂肪肝均有发展为肝硬化、肝癌以及肝功能衰竭的危险,因此,脂肪肝的防治研究受到了普遍关注。但是,目前尚无确切有效治疗肥胖性脂肪肝的药物,根治方法至今鲜见,甚至在防治中还存在有一些误区,如过度节食、饥饿、滥用减肥药与降脂药等,不但未能缓解脂肪肝,反而增加了肝脏纤维化的危险。为探索对单纯肥胖性脂肪肝患者进行系统健康干预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笔者对2007年6月~2008年3月在健康体检中发现的单纯肥胖性脂肪肝患者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健康干预,并对相关数据资料整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6月~2008年3月在社区体检中,经B超与血脂检查确诊为单纯肥胖性脂肪肝患者80例。所选患者中轻度肥胖(超出标准体重的21%~30%)25例,中度肥胖(超出标准体重的31%~50%)47例,重度肥胖(超出标准体重的50%以上)8例,上述患者均符合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2]。并排除严重心、脑、肝、肾等疾患以及内分泌疾病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继发性肥胖患者。将80例患者随机以单双号法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各40例,干预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37.17±6.40)岁;非干预组男 19 例,女 21 例,年龄(35.21±7.20)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腰围、体重指数、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非干预组采用常规降脂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系统健康干预,方法如下:

1.2.1.1 健康教育 向患者宣传脂肪肝的相关知识,如脂肪肝的病因、好发人群、防治方法、危害性等,使患者了解到肥胖是导致脂肪肝发生并加重发展的直接危险因素[3]。单纯肥胖性脂肪肝属生活方式疾病,目前常用的应用保肝降脂药物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脂肪肝,更重要的是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开展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和行为矫正治疗等。治疗必须持之以恒,方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健康教育的方式可采取现场讲解、问卷调查、家庭互助等形式,每月以电话随访的形式了解患者饮食及运动情况,并进行针对性指导。在干预研究的过程中,要求患者以记录生活日记的形式进行自我监控,家庭成员予以协助,及时记录下每日饮食摄入量、运动量、体重变化值等,以取得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配合,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管理。

1.2.1.2 饮食行为干预 ①制订饮食处方。 多数肥胖性脂肪肝患者存在食欲旺盛,食量较大,饮食结构不合理、脂肪,糖分摄入偏多等问题。制订饮食处方时,先确定患者每日所需热量。以轻度体力劳动者为例,每日所需热量=30 karl/kg×标准体重(中度、重度体力劳动者可分别以40 kcal/kg、50 kcal/kg进行计算),其标准体重=(身高-100)×0.9(kg)。 开始阶段饮食可按标准体重计算,之后逐渐递减,并维持在控制水平。轻度肥胖者热量摄入多控制在1 100~1 600 kcal/d,中、重度肥胖者则应给予低热量饮食,热量摄入多控制在600~1 100 kcal/d,重度肥胖伴有代谢紊乱疾病者,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综合干预,给予极低热量饮食,热量摄入多控制在600 kcal/d以下;调整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各营养素按比例摄入,其中糖类占50%~60%,蛋白质占15%~20%,脂肪不超过30%,以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的清淡食物为主;合理分配一日三餐,1 d的食物按1/5、2/5、2/5的比例进行分配,应做到“早餐吃好,午餐不过饱,晚餐宜少”。②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如忌油腻、煎炸类食品,少吃高糖分食品、肉类,禁烟限酒,避免暴饮暴食、多食少动、进食速度过快、睡前进餐等不良习惯。非干预组患者继续原有饮食习惯。

1.2.1.3 运动行为干预 根据个体化原则为患者制订运动处方。①运动方式。选择大肌群参与的节律性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划船、爬山、骑自行车等,也可根据体质与个人爱好等辅以力量性运动、球类运动等。②运动强度。可根据体质和年龄选择不同强度的运动。实践证明,中等强度的运动能有效地消耗脂肪和能量,有利于减轻体重和血糖、血脂的调整。因此,推荐患者选择中等强度的运动,相当于最大心率的60%~80%,从最大心率的60%的运动量开始,逐渐增加[4]。运动中可根据心率变化监控运动强度,运动前后心率变化≤20/min为低强度,≤40/min为中强度,≤60/min为高强度。③运动频率和时间。在日常活动的基础上,每周运动3~5次,每次运动时间为40~60 min较为理想。④注意事项。强调运动疗法与饮食疗法平行进行,增强疗效;运动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始时运动强度较低,时间短,之后逐渐增加强度,延长时间。

1.2.1.4 规律生活日常生活中注意劳逸结合,起居规律,每天保证睡眠时间8~9 h;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避免生气、焦虑等不良情绪,维持机体正常的心理、生理功能。

1.2.2 评价方法

干预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体重控制情况及血脂水平下降情况,体重控制情况包括体重、腰围、BMI等指标,反映血脂水平的生化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AS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对干预组与非干预组干预后的上述指标分别进行比较。

1.2.3 统计学方法

相关数据应用SPSS12.0软件统计,各指标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后体重控制情况比较

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体重、腰围、BMI明显改善,与非干预组干预后比较,体重与腰围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 1)。干预组体重指数(BMI)较非干预组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 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体重控制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体重控制情况比较(±s)

组别 体重(kg) 腰围(cm)非干预组(n=40)干预组(n=40)t值 P值85.14±12.63 76.12±10.83 3.43<0.01 96.77±5.39 86.32±6.64 7.73<0.01 BMI(kg/m2)28.17±3.43 27.31±3.26 1.15>0.05

2.2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化检测结果比较

干预 6 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 ALT、AST、TG、TCH、LDLC明显改善,与非干预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化检测结果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化检测结果比较(±s)

组别 ALT(U/L) AST(U/L)非干预组(n=40)干预组(n=40)t值 P值86.74±5.52 52.76±5.15 28.47<0.01 42.02±3.13 30.28±1.88 20.34<0.01 TG(mmol/L)2.52±0.97 1.71±0.80 4.07<0.01 TCH(mmol/L)5.42±1.43 4.67±1.53 2.26<0.05 LDL-C(mmol/L)3.45±1.07 2.57±1.40 3.16<0.01

3 讨论

3.1 脂肪肝的发病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脂肪肝的发病原因是脂质代谢紊乱,导致肝脏内三酰甘油沉积,肝细胞脂肪变性,其生理机制是胰岛素抵抗。脂肪肝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到肥胖、饮酒、高脂饮食、营养过剩、缺乏运动等多种因素。从营养和能量的角度来说,热量摄入过多,体力活动或运动过少,导致体内热能过剩,是脂肪肝发病的根本原因。目前,对脂肪肝治疗手段较少,虽然通过饥饿、节食、空肠旁路术、胃成形术等可急性减肥,能减少脂肪变性,但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病变的发生反而会增加;过度节食会增加外围的脂肪分解,使得游离脂肪酸增加,从而抑制线粒体呼吸;空腹还会促进谷胺甘肽耗竭致使脂质氧化细胞因子介导的细胞死亡。

3.2 系统健康干预的可行性

单纯肥胖性脂肪肝属生活方式疾病,药物并不能根本上消除脂肪肝,关键在于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行为疗法理论认为:以饮食和运动为主,再配合正确的态度和群体关系,就能把错误的生活方式与习惯纠正过来,回归正确的轨道。经本次研究也证实,在系统健康干预后,多数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得以矫正,饮食结构趋向合理化,高热量和高脂肪饮食摄入明显减少,运动能力也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患者健康意识明显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增强,这将使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自觉地选择和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这一点对控制脂肪肝的病情至关重要。

3.3 系统健康干预的有效性

干预结果显示,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减重效果、肝功能恢复、血脂下降程度等显著优于非干预组。饮食与运动行为干预是对脂肪肝患者进行系统健康干预的基础内容,也是巩固疗效的关键。通过系统健康干预,既可改善患者糖、脂代谢,又能较好地减轻体重。这两者又可以降低胰岛素抵抗,提高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机体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5]。

血脂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血脂水平及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明显下降,而谷丙转氨酶是临床最常用于观察和测定肝功能的酶学指标,主要反映肝细胞破坏程度,直接与肝细胞炎症有关[6]。该指标的下降,表明脂肪肝患者肝脏炎症得以减轻,肝细胞损伤减少,从而降低了肝组织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发生率。

[1]石景森.脂肪肝防治[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3.

[2]中华肝脏病学会.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11(2):71-72.

[3]李元梅,林敏霞,石玲俐.肥胖与高脂血症及脂肪肝相关关系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3,18(2):40-41.

[4]励建安,王彤.康复医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86-387.

[5]王萍,韩俏英,梁仁瑞,等.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量化运动处方的干预效果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10):919-922.

[6]许敏昭.运动与饮食干预对脂肪肝病人血脂水平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9,23(9):2311-2312.

Analysis of effect on systematic health intervention to simple obesity patients with fatty liver

ZHOU Hairong
(Taizhou Polytechnic College ,Jiangsu Province,Taizhou 225300,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systematic health intervention to the simple obesity patients with fatty liver.Methods:80 simple obesity patients with fatty liv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n=40)and nonintervention group (n=40).The patients in the non-intervention group

routine lipid-lowering therapies,and those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ubjected to systematic health intervention additionally (including intervention of exercise and nutrition)for 3 months.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non-intervention group,the body weight,waist circumference and blood lipid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P<0.01 or P<0.05).Conclusion:The systematic health intervention can relieve the illness,facilitate the patients to establish healthy life style and reduce the adverse effect of fatty liver.

Simple obesity fatty liver;Systematic health intervention;Effect analysis

R473.75

C

1674-4721(2010)10(a)-111-03

周海荣(1973-),女,本科,实验师,从事护理专业教学工作;工作单位:江苏省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技术学院。

2010-07-16)

猜你喜欢
脂肪肝血脂体重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简单
王迎春:非肥胖脂肪肝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奇妙体验之称体重
称体重
称体重
你了解“血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