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拨手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30例

2010-09-08 12:11彭德峰李珍斌黄冈卫生学校附属医院骨伤科黄冈438000
陕西中医 2010年7期
关键词:熏洗骨性手法

彭德峰 李珍斌 黄冈卫生学校附属医院骨伤科 (黄冈 438000)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0A)又称退行性关节病,它是以关节软骨发生弥漫性龟裂、纤维化、脱失以及因骨组织增生性变化而形成的病理特征的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快,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65岁以上的老年人约为 80%均有骨性关节炎表现[1]。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中老年人一种常见的膝关节疾病,其导致的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仍没有一种可靠和肯定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我们采用手法弹拨联合中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选择 2007年 4月~2009年 4月在我院就诊的 KOA患者 60例为研究对象,均符合诊断标准[2]。入选患者年龄≥38岁,一月内未采用任何手术和药物治疗。排除标准:年龄在 38岁以下;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关节间隙显著狭窄或关节强直者;关节内有游离体或半月板损伤者;膝关节骨折、肿瘤、类风湿、痛风、结核及化脓性感染者;有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及肝、肾功能不全者。60例患者中,男 29例 ,女 31例;年龄 39~81(平均 68.5± 11.3)岁;病程 5个月~12.7年,平均(2.4±1.1)年;发病部位:左膝 21例,右膝 25例,双膝 14例;病情程度:轻度 18例,中度 39例,重度 3例;临床分期:早期 17例,中期31例,晚期 12例。60例患者按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0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弹拨手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①弹拨手法治疗:患者俯卧位,患侧大腿下段前方垫枕,使膝前悬空。术者立于患侧,先用拇、中指按压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三阴交等穴,然后弹拨绳肌和腓肠肌,其中绳肌肌腹重点弹拨,2次 /周 ,每次每膝治疗 10~15min。②中药熏洗治疗:中药熏洗方由归尾、红花、苏木、白芷、姜黄、灵仙、羌活、五加皮、海桐皮、牛膝、土茯苓、乳香、花椒、透骨草等组成。熏洗方温水浸泡 20 min后,加热煮沸后,将患膝用毛巾覆盖后置于距离熏蒸锅上方约 50cm处熏蒸 30 min,药汁温度降到 40℃左右时,浸泡洗浴 20 min,1次 /d。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给予西药伊索佳(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1粒 /次,3次 /d;局部贴敷膏药 (复方辣椒碱贴 ),l贴 /次 ,1次 /d。

两组患者均配合功能锻炼:嘱病人行压腿锻炼,病人坐位,两腿稍稍分开,在股四头肌不收缩的前提下,尽量将膝关节置于伸直位。然后上身前倾,两上肢伸直,尽量以两手去触摸患侧足趾,3次 /d,5min/次。以上治疗方法均以 5周为 1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

临床症状评估标准:对患者膝关节治疗前后的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稳定性等情况的变化进行评估,按 Hss膝关节评分标准方法制定膝关节痛评估表进行评分[2]。

疗效标准[3]临床控制:症状消失,功能活动正常,病情轻重程度积分 0~1分。显效:症状基本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正常,能参加正常活动和工作,病情轻重程度积分下降> 2/3。有效:疼痛基本消失,关节屈伸活动基本正常,参加活动或工作的能力有改善,病情轻重程度积分下降>1/3。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者。临床控制、显效、有效三者之和为计算总有效率的依据。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 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见表 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临床症状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改善(P<0.05)。 结果见表 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分)

表2 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治疗组(n=30)对照组(n=30)临床症状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疼痛 12.34± 0.43 22.57± 1.14▲△ 11.65± 0.81 15.39± 1.46▲功能 9.13± 0.25 19.46± 1.76▲△ 9.20± 0.52 13.08± 1.47▲活动度 8.26±0.42 15.75±2.21▲△ 8.22±0.19 12.95±1.59▲肌力 7.79± 0.62 11.41± 1.39▲△ 7.84± 0.77 9.17± 1.79▲屈曲畸形 7.60±0.14 9.16±0.14▲△ 7.74±0.93 8.67±1.35▲稳定性 8.13± 0.43 9.82± 1.44 8.14± 0.54 9.74± 0.86

讨 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主要表现为疼痛与活动障碍,以轻度和中度为常见,少数为重度,偶见剧痛。疼痛多表现为钝痛,伴沉重感、酸胀感或僵滞感,患者活动不适。膝关节处于某一静止体位较长时间,刚一开始变换体位时疼痛,活动后减轻,负重和活动多时又加重。研究认为本病存在着骨内压升高和静脉瘀滞[4]。由于长期骨内静脉瘀滞而引起骨内高压,一方面骨内高压和静脉瘀滞使骨内动脉灌注减少,静脉回流受阻,氧供不足,PH值降低[5];另一方面使滑膜血流量减少,酸性滑液分泌量增多,软骨下骨和滑液的酸性改变可以降低软骨蛋白多糖的中性蛋白酶释放而引起关节软骨受到损害[6]。因此,本症的治疗应着眼于改善下肢静脉回流障碍、降低骨内压。

本病常有膝前疼痛、髌骨周围压痛和髌骨活动度减小等症状,均为静脉瘀滞、髌骨静脉回流受阻、髌骨和髌股关节高压的表现[7]。只要使静脉回流加快,髌股关节压力减小,这些症状即可随之改善。根据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我们采用手法弹拨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弹拨下肢后侧肌肉,加上压腿锻炼中的肌肉伸张,可促进静脉回流[8];中药熏洗的热效应和药物作用可使静脉瘀滞得以温通,使骨内压降低。膝关节的生物力学研究表明,膝关节屈曲角度越大,髌股关节压力越高[9]。本病因绳肌痉挛而引起膝关节屈曲。手法弹拨可缓解腘绳肌痉挛,使膝关节伸直,从而降低髌股关节压力。

本研究中,我们采用弹拨手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 93.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评分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采用本法治疗临床效果好于西药治疗。我们在临床观察中发现手法弹拨下肢后侧肌肉以后,病人常觉膝前轻松,手法可疏通气血,缓解痉孪,消除粘连;中药熏洗时虽部受热和接受药物作用远较膝前为多,但在熏洗以后,病人常觉膝前温热舒适。

综上所述,弹拨手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有效改善下肢静脉回流障碍、降低骨内压,临床疗效肯定,并且在改善功能、减轻疼痛等临床症状方面效果显著。因此,我们认为,弹拨手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好,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1]张晓哲.温针灸配合药醋外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38例 [J].陕西中医,2009,30(1):76-77.

[2]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 [M].第 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337-1339.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163-167.

[4]郭 义,李陶恺,易健健.膝关节骨关节炎中医综合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7):83-84.

[5]冯 乾.中医综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68例 [J].陕西中医,2008,29(7):816-817.

[6]王礼彬.骨关节炎 I号方治疗骨性关节炎 180例的临床观察 [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5,15(1):20-21.

[7]马红炜,李文银,杨明庭.针刀加膝眼注射施佩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71例 [J].陕西中医,2008,29(5):594-595.

[8]王兴国,李晓东,周荣兴.弹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臀后部肌痉挛患者的疗效观察 [J].中国骨伤,2007,20(12):870-871.

[9]汪永夫,章洁军 ,林伟娥.活络煎剂薰洗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 [J].中国临床康复,2005,9(6):173-174.

猜你喜欢
熏洗骨性手法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肩盂骨性Bankart损伤骨缺损测量研究进展
七步洗手法
关节镜下治疗肘关节骨性关节炎伴僵硬短期疗效观察
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8例
克氏针张力牵引固定法治疗骨性锤状指
退黄熏洗方药浴预防新生儿黄疸60例
混合痔术后熏洗方坐浴与中医护理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