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惊退热栓抗热性惊厥的实验研究*

2010-09-08 12:11张明霞李效忠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石家庄050017
陕西中医 2010年7期
关键词:幼鼠热性水浴

张明霞 李效忠 王 茹 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石家庄 050017)

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FS)是小儿感染高热时常见的临床症状,虽然绝大多数远期预后良好,但是有证据表明,FS儿童比无 FS的儿童有更高的癫痫发生率。镇惊退热栓是在退热消炎颗粒剂[1]的基础上提高了羚羊角的比例、同时又加入了人工牛黄等成分,旨在增强其抗惊厥效果,并将其制成肛门栓剂,以方便幼儿使用。该制剂应用于临床,对小儿外感高热惊风收到了较好的抗惊效果。本研究旨在通过动物实验观察该栓剂抗热性惊厥的效果。有关热性惊厥的动物模型很多,如可控温箱建造的急惊风动物模型[2]以及热水浴法建立的幼鼠热惊厥模型[3,4]等。本实验采用热水浴法建立的幼鼠热惊厥模型进行了实验观察。现报告如下:

1 材 料

1.1 动物 3周龄幼年 Wistar大鼠(热惊厥敏感大鼠)45只,雌雄各半,由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906030,正常喂养 3d后进行实验。

1.2 药物 镇惊退热栓:主要成分羚羊角粉、人工牛黄、生石膏、柴胡、生大黄等,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中药制剂室提供,药物含量:1.46g/枚。用前用温的生理盐水溶解至所需浓度(1m L含 3.5g中药量)。

1.3 仪器 CH-600型恒温水浴槽: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工作尺寸:600mm×300mm× 170mm,温控范围:RT+5~100℃ ,精确度:± 0.3℃。

2 方 法

2.1 动物分组 将上述幼年大鼠随机分为 3组,分别为模型组、镇惊退热栓高剂量组 (1.4g/kg)、低剂量组(0.7g/kg),每组 15只。低剂量组所用剂量是参照临床小儿用量换算的等效剂量,高剂量组为等效剂量的 2倍。

2.2 给药方法 各组大鼠均采用肛门给药,连续给药 3d,每次给药前禁食不禁水 12h。给药时轻轻按摩和挤压大鼠肛门周围,促使排出直肠内积存的粪便,然后将大鼠灌胃器轻轻插入肛门 2cm深处,将药液缓缓推入(均按 100g体重 0.4m L容积给药,模型组给等容量生理盐水),药液推入后将鼠臀部抬起并按住肛门几分钟,以防药液外漏。末次给药后 1h进行大鼠热水浴热惊厥实验。

2.3 热性惊厥模型的制作 参照文献[3,4]方法以及预实验结果稍作改动:将幼年大鼠置于水温 45.5士 0.3℃的水浴箱中,进行 6min热水浴以诱发热性惊厥模型,水深以大鼠沿箱壁站立时仅露出头部为准,实验时使大鼠进入自制的无色透明塑料容器内(由纯净水瓶改装:将底部剪掉,高度以大鼠站立后头能路出瓶口为准),使大鼠能在水中站立 (头露出水面)而又不能游动,惊厥发生后立即脱离水浴。本实验以大鼠出现全身阵挛或强直为惊厥发作。

2.4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惊厥发生潜伏期(从开始放入水中至惊厥发作的时间)及惊厥发生例数。

2.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 结 果

3.1 镇惊退热栓对大鼠热性惊厥发生率的影响 模型组15只幼鼠发生惊厥 11只(惊厥率 73.33%),而高剂量组 15只,发生惊厥 4只(惊厥率 26.67%),低剂量组 15只,发生惊厥5只(惊厥率 33.33%),与模型组比较,两给药组幼鼠热惊厥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但两给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 见表 1。

表1 各组大鼠热性惊厥发生率

3.2 镇惊退热栓对大鼠热性惊厥潜伏期的影响 模型组惊厥发生的潜伏期为(271.54± 33.27)s,镇惊退热栓高、低剂量组的惊厥潜伏期分别为(321.75±21.59)s和 (309.60± 34.43)s,与模型组比较,两给药组大鼠发生惊厥的潜伏期均有明显延长 (P<0.01、P<0.05),但两剂量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 见表 2。

表2 各组大鼠热性惊厥潜伏期 ()

表2 各组大鼠热性惊厥潜伏期 ()

SNK-q检验,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组 别 n(惊厥动物数) 惊厥潜伏期(s)模型组 11 271.54± 33.27高剂量组 4 321.75± 21.59▲低剂量组 5 309.60± 34.43△

4 讨 论 镇惊退热栓以羚羊角粉为君,有很强的镇惊退热、抗炎作用;以人工牛黄为臣,亦有很强的镇惊退热作用,以助羚羊角粉退热镇惊之力;配合生石膏专司退气分热,柴胡等既有退热作用又有抑菌、抗病毒、控制炎症作用,以达标本兼治目的。本方以镇惊熄风功效为主,热退有助于镇惊,尤适用于小儿外感高热惊风的防治,经临床观察已获得较理想效果。据悉[2]3周龄幼年大鼠,其脑发育相当于 1~2周岁儿童,是热惊厥敏感大鼠,因此以幼年大鼠诱发的热性惊厥模型与临床小儿高热惊厥较为接近。本次实验采用 45.5℃热水浴诱发幼年大鼠热性惊厥模型的方法,观察镇痉退热栓对实验大鼠惊厥发生率、惊厥潜伏期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幼鼠惊厥发生率 73.33%,惊厥潜伏期为 271.54±33.27s,而高剂量惊厥率为 26.67%,惊厥潜伏期 321.75±21.59s,低剂量组惊厥率为 33.33%,惊厥潜伏期 309.60±34.43s,实验结果表明镇痉退热栓能显著降低幼鼠的热性惊厥发生率及潜伏期,显示有明显的抗热性惊厥的作用。

[1]张明霞,李春花,许春香,等.解热抗炎冲剂的药理实验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1999,20(4):233-235.

[2]朱富华,刘爱华,毕可恩.急惊风的造模方法[J].陕西中医,1990,21(12):560.

[3]Jiang W, Duong TW, Lanerolle N C. The neropath ology of hyperthermic seizures in the rat[J].Epilepsia1999,40(1):5-19.

[4]尚莉丽,邓军霞,牛敏国.小儿回春丹预防热性惊厥的实验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4,23(4):42-43.

猜你喜欢
幼鼠热性水浴
丹酚酸B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幼年小鼠肺组织修复及脑神经保护作用的观察
关于儿童热性惊厥的20个疑问
关于儿童热性惊厥的20个疑问
冰水浴
基于STM32的恒温水浴温度检测与控制系统设计
母 爱
哺乳期母鼠饲喂过量精氨酸对幼鼠的影响
测一测 你是“热性体质”还是“寒性体质”
七氟烷对幼鼠MAC的测定及不同脑区PARP-1的影响
热性惊厥首次复发的相关因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