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看边说

2010-09-09 06:03编辑耿秋
中国新时代 2010年9期
关键词:古船老外李宁

编辑|耿秋

边看边说

编辑|耿秋

也说“洋楷模”

看过贵刊2010年8月号的封面故事《洋劳模》之后,觉得挺有意思,好像很少有媒体从这个角度来报道在华生活工作的那些外国人的。在某种意义上看,这些在外国人其实也是“漂一族”,无论他是老板还是职业经理人,甚至是普通员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中国已经越来越融入世界,“老外”在中国人眼里已经不再陌生,但这并不等于人们对他们没有了好奇心。对于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老外来说,如何理解中国正在发生的一切、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大多数中国人所关心的一个问题。

贵刊的这组报道,让我们从一个比较感性的视角,了解到那些把中国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的老外们是如何在中国工作与生活的。这组文章很朴实,虽然没有多高的理论、多深的哲理,但读来让人感到很有亲和力。

我个人尤其对“老外”们融入中国文化的过程感兴趣,但媒体在这方面的报道不是很多,现在很多媒体似乎普遍关心财富的产生与积累,也许,这是时代的一个特征,但其实最能吸引读者的是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人性蜕变和心智成熟的历程。财富无论多寡,不过都是数字而已,而人性的东西、心灵深处的东西,才最能让人感动和回味。

北京 林琳

国企应该铁肩担道义

你刊2010年8月号专题“古船”扬帆,读后令人振奋。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消费市场。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粮食生产历朝历代都是重中之重。正因为如此,古人才说:“民以食为天。”之所以媒体最近会热议粮食安全问题,说明粮食问题在国计民生中的地位堪称“牵一发而动全身”。无疑,食品的充足、无害、健康都属于食品安全范畴,但其中保障供给,最为关键。改革开放前,我国强调粮食生产自给自足,究其原因,恐怕当时也是出于粮食供给安全考虑的。

正因为粮食关系到国计民生之根本,所以,大型国企应该铁肩担起“为民承重,兴粮富国”的重任。在拥有众多知名品牌的京粮集团中,“古船”是最为普通百姓熟悉的品牌。据文章介绍,古船之所以能在摆脱困境的几年后就成为业内翘楚,除了古船自始至终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还源自他们众多大胆地尝试:例如,他们改变了传统的面粉售卖方式,率先在国内推行小包装面粉,引领了消费潮流。同时,他们还在业内率先推行环保纸包装袋,体现了一个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感。经过多年的发展,古船食品公司不仅自己发展壮大,还孕育了古船米业和古船面包这样的新公司。

我国的粮食生产有一批这样的国企以及民企、外企在支撑着,老百姓对国家就有了信心,同时,对食品安全问题,也就放心了。

河北 郑军威

中国需要自己的品牌

今年,有两个好消息让我深有感触,一是据李宁公司2009年的财报显示,在中国市场经历接连被对手超越的尴尬后,李宁公司终于赢得了翻身的第一战,市场份额已超过阿迪达斯,仅次于耐克;二是日前吉利收购沃尔沃,并交割完成。

这是一个中国自己的品牌成长与崛起的故事,正如《中国新时代》2010年8月号的优公司《“李宁”的英雄梦》所展示的一样,中国自己的品牌正在越来越多地与世界品牌并肩而立、分庭抗衡。这充分说明,中国的品牌走向世界,为时不远。

我们需要自己的品牌,渴望这样的“英雄”。我相信,有很多人跟我一样,不希望在若干年后,我们的孩子面对琳琅满目的世界品牌时,发现其中竟然没有一个是我们中国自己的。

曾经我们也有过很多享誉世界的品牌,但在市场经济的浪潮冲击下,有的没落了,有的被外资收购了,所剩下来为数不多。其实,一个品牌不仅需要昔日的辉煌,更需要能持续生存的能力。李宁品牌,应该属于这样的品牌。

浙江 李杭

猜你喜欢
古船老外李宁
回望祖山图
古船和木墩
Progress in quantum well and quantum cascade infrared photodetectors in SITP∗
四大古船复原“大帆船时代”
老外说汉语
重构白板舟:3D建模在疍民古船复原中的应用(英文)
吃饺子
跌宕起伏“李宁”
老外自荐当“楼长”
蓬莱古船考古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