呋塞米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

2010-09-14 06:17徐彤彤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呋塞米氨茶碱雾化

徐彤彤

(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浙江温岭 317500)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一般由气道慢性炎症病变引起的支气管高反应,在外源性和(或)内源性刺激因素触发下而导致广泛的、可逆的气道狭窄所产生的临床综合征[1]。近几年,多数学者认为哮喘是一种多细胞、多因子介导的慢性气道炎性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气道的高反应性和气道阻塞。治疗重点已从单纯缓解气道平滑肌痉挛转为以预防、治疗炎症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2]。

治疗哮喘常用药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氨茶碱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主要用于急性重症发作期的哮喘患者全身给药与缓解期的局部吸入治疗。但是持续应用糖皮质激素会有很多不良反应,如视敏度改变、青光眼、生长抑制、骨质疏松,甚至骨折[3],尤其老年人、婴幼儿和妊娠期妇女最好不用此药。氨茶碱能抑制磷酸二酯酶,提高cAMP水平,对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4],使平滑肌张力降低,减少介质释放,并提高膈肌收缩力,阻断腺苷受体、拮抗腺苷的致哮喘作用。由于氨茶碱用药剂量个体差导较大,且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临床监测非常必要,用药不方便,故当今已不属于首选治疗药物[5]。β2受体激动剂扩张药,主要与气道平滑肌细胞膜上的β2受体结合后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增加细胞内cAMP含量,导致支气管扩张;作用快而强,主要用于急性哮喘和呼吸困难[6]。长期应用β2受体激动剂,可抑制β2受体的反应性,使药效降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1~8月入院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100例,均为中轻度患者,中度54例,轻度46例;男58例,女42例;年龄17~81岁,平均43岁。全部病例均符合1992年全国哮喘病会议制订的《支气管哮喘定义,诊断,严重度分级及疗效判定标准(修正方案)》。按其发作程度为随机分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的基本情况、发作严重度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别给予吸氧、氨茶碱、沙丁胺醇、地塞米松。它们的使用量为:氧流量3~5 L/min;静脉滴注氨茶碱 0.20~0.70 g/d;雾化吸入沙丁胺醇750 mg/d,分2次吸取;静滴地塞米松 10~20 mg/d。治疗组按照患者具体情况,分别给予超声雾化吸入呋塞米20~30 mg,同时配有生理盐水5~10 ml。治疗前及治疗后 5 h,3 d、7 d测FEV1,记录各种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疗效判断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治愈标准为哮喘症状已转为阴性,无临床症状;显效标准为哮喘症状由重度(中度)变为轻度(阴性),FEV1改善≥30%;有效标准为哮喘症状由中度(轻度)变为轻度(阴性),FEV1改善≥15%;无效标准为症状及体征无变化,甚至继续恶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100例患者吸入呋塞米前后FEV1的变化见表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有较快好转,见表2。治疗组不良反应少,仅有2例发现咽痒现象,1例发现口干。

表1 两组雾化吸入后不同时间FEV1的变化(±s,%)

表1 两组雾化吸入后不同时间FEV1的变化(±s,%)

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组别 n 吸入后30 min 吸入后3 d 吸入后5 d对照组治疗组54 46 76.5±15.4 74.9±15.3**63.2±14.6 69.3±15.4**60.1±13.2 65.6±10.6**

表2 雾化吸入后不同时间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哮喘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多数人认为,变态反应、气道慢性炎症、气道反应性增高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参与哮喘的发病过程。呋塞米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与腔腹侧的Na+-K+-Cl-同向转运蛋白的阴离子部位结合,降低同向转运功能,减少氯化钠和水的重吸收,达到强效的利尿作用。在哮喘患者中发现呋塞米可以改变气道渗透压,可诱发支气管痉挛,并由此发现速尿对多种渗透及非渗透刺激原有支气管保护作用。

3.1 气道炎症

气道慢性炎症被认为是哮喘基本的病理改变和反复发作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不管哪一种和哪一期类型的哮喘,都表现为以嗜酸粒细胞和肥大细胞为主的多种炎症细胞在气道的浸润和聚集。这些细胞相互作用可以分泌出数十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当机体遇到诱发因素时,这些炎症细胞能够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引起气道平滑肌收缩,黏液分泌增加,血浆渗出和黏膜水肿。总之,哮喘的气道慢性炎症是由多种炎症细胞、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参与的,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使气道炎症持续存在。其相互关系十分复杂,有待进一步研究。

3.2 呋塞米作用机制

多位学者对呋塞米对支气管哮喘治疗的功能进行研究[7-8],发现呋塞米可能作用机制为:①呋塞米有直接扩张小动脉,减轻心脏负荷的作用。同时通过支气管黏膜吸收可扩张局部小动脉,降低毛细血管静水压,从而使气管肿胀减轻。②作用于抑制性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神经系统,使之释放具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作用的神经递质如血管活性肠肽及一氧化氮等。③通过改变细胞内外的Na+-K+浓度,间接影响气道上皮内迷走感觉神经末梢的敏感性,减少气道内感觉神经末梢冲动的传入,抑制气道中神经肽类递质的释放,抑制迷走神经刺激受体,防止黏膜水肿。

3.3 呋塞米使用注意事项

首先,由于呋塞米利尿作用迅速、强大,因此要注意掌握开始剂量,防止过度利尿,引起脱水和电解质不平衡。呋塞米在20~40 mg剂量才会产生抗哮喘作用,所以要根据患者个人差异,选择性入药。其次,夜间发作或者加重的患者应在晚上八九点进行雾化吸收,效果较为理想。第三,有报道称呋塞米与山莨菪碱合应用时,临床疗效更显著,起效快,可获局部有效浓度,为哮喘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1]钟南山,府军,朱元珏.现代呼吸病进展[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613-614.

[2]刘又宁.浅谈支气管哮喘治疗的几个问题[J].中华内科杂志,1996,4(35):219.

[3]陈传英.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进展[J].广西医学,1997,10(5):819.

[4]王华光,王鹤尧,龙江.支气管哮喘治疗的现状及新进展[J].临床药物,2009,3(6):26.

[5]周尔祥,张乾忠,傅文芳.实用儿科疾病诊治进展[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35.

[6]黄晓春,于翠香.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进展[J].临床荟萃,1997,12(17):770.

[7]熊瑛.速尿吸入治疗夜间发作性哮喘13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6,16(4):236.

[8]江山平,李建国,曾志勇,等.吸入呋塞米对支气管哮喘病人气道反应性的影响[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0,19(6):46-48.

猜你喜欢
呋塞米氨茶碱雾化
高渗盐溶液联合呋塞米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病人体重和血清肌酐水平的影响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哪些情况需要雾化治疗?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静脉泵入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80例观察
托拉塞米与呋塞米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比较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观察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的对比观察
持续静滴氨茶碱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分析
解读DeVilbiss TTS智能雾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