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制品标准知识

2010-09-19 02:29
大众标准化 2010年1期
关键词:餐饮具降解塑料塑料制品

塑料制品标准知识

本期的标准小课堂将和您一起了解日常用塑料制品的标准知识。

本期授课人: 质检工作者、环保工作者

参加学员: 太原市民 张大妈

知识青年 王小姐

大学生 李 明

主持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快捷化,塑料制品越来越多地用于工业制造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1月~10月,塑料制品业产量、产值保持稳定增长。数量庞大的塑料制品生产出来,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会不会有危害呢?目前我国有哪些塑料制品方面的标准,具体对塑料产业的发展和产品的应用带来了哪些影响?我们将如何解决塑料制品带来的“白色污染”?我们带您进入本期的标准小课堂,了解有关塑料制品的标准知识。

什么是塑料?

塑料是20世纪三大合成材料之一,以树脂(高聚物)为主要成分,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塑造成一定形状,并在常温下能保持形状的材料。目前绝大部分树脂和塑料来源于石油基路线,塑料所消耗的石油约占石油总量的5%。随着石油资源的减少、人们对环境保护认识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愈来愈多的塑料来自可再生资源,如生物质(基)塑料。

塑料通常含有塑料添加剂,添加剂对塑料品质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是否正确地选择、使用和适量的添加剂。根据GB/T 2035-2008《塑料术语及其定义》,用于塑料的主要添加剂有增塑剂、填充剂、润滑剂、着色剂等。

塑料制品的卫生安全性

现有的作为材料使用的已知纯高聚物对人体来说都是安全的,因此,相对来说,塑料可以说是安全的。塑料中可能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主要来自于添加剂、残留单体和小分子原料以及在加热或其他条件下分解出的单体和小分子产物。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取决于其性质和人所接触的量,正常情况下使用符合标准(各种塑料材料均有相应卫生要求的国家标准)的塑料制品都是安全的。

废弃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回收利用标识)

塑料制品用过之后一般有4条出路:回收利用、堆肥、焚烧和填埋。回收利用是废弃塑料制品最经济、最环保的出路。近几年,我国塑料回收量对塑料实际消耗量的回收率只有20%左右,欧洲再生塑料平均回收率在45%以上,德国塑料回收率高达60%。

塑料回收利用的途径主要有:重复使用、再生利用、化学回收和热能回收。

需要注意的是,食品包装和医用塑料这两类产品制造时不允许使用回收利用料。医用塑料制品也不允许重复使用和再生利用。

塑料添加剂是指分散在塑料分子中,不会严重影响塑料的分子结构,而能改善其加工性能、使用性能或降低成本的化学物质。塑料添加剂是塑料制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材料。一些塑料制品的性能几乎完全取决于添加剂,如卫生性能、普通塑料的抗静电性能、阻燃性能等。

小小互动

塑料包装及塑料袋的安全使用

张大妈:现在,许多食品都有塑料包装袋,这些食品加热时可以连同包装袋一起蒸煮吗?

质检工作者:由于不少塑料本身的耐热性并不好,同时在加热后还会出现阻隔性、力学性能的下降以及部分有害物质析出等现象,同食品一起加热,有可能出现袋破及有害物质释放在食品上的情况,因此建议食品加热时尽量不要连同塑料包装袋一起蒸煮。

但是,按照GB/T 10004-1998《耐蒸煮复合膜、袋》专门设计生产的蒸煮袋(多用三层材料复合而成,具有代表性的结构为:内层为聚烯烃膜如聚丙烯膜,无毒、无味、耐热,作热合和接触食品用;中层为铝箔,作防光、防湿和防漏气用;外层为聚酯膜,作加强用),如目前许多真空包装的熟肉食品,加热时可以连同塑料包装一起蒸煮。

张大妈:目前我国有塑料包装膜的相关标准吗?什么样的塑料包装膜才是卫生健康的?

我国有众多的食品包装用塑料制品卫生标准,并分为原料和制品两方面,如对聚乙烯制品就有GB 9691-1988《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卫生标准》和GB 9687-1988《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国家对塑料包装有明确的技术要求:蒸发残渣、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脱色剂及溶剂残留。它们反映了食品包装膜、袋在使用过程中接触到醋、酒、油等液体时的析出物及重金属、色素、溶剂等的情况。如果使用了检测结果超标的塑料包装袋来盛装食品,则食品就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析出物的污染而随食物进入人体,长期积存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张大妈:垃圾袋为什么大都是黑色的?带印刷图案或有颜色的塑料袋有毒吗?

环保工作者:塑料材料特别是垃圾袋所使用的聚乙烯对日光中的紫外线和夏季高温敏感,会发生老化,降低材料的力学性能。为此,在垃圾袋的成型加工中加入了具有屏蔽紫外线抗老化功能的炭黑,从而使垃圾袋不易破烂,因此垃圾袋是黑色的。同时,黑色垃圾袋可以遮挡袋内的杂乱垃圾。

很多颜料本身含有镉、汞、铅等重金属有害特质。另外,印刷时,如果塑料的阻隔性不好,油墨、特别是油墨溶剂会渗透到袋的内层,使成品袋内有害物质残留,这些有害物质超过标准的规定将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但是,只要用标准规定的无害的油墨、溶剂及着色剂,塑料袋应该是安全的。当然,建议尽量用无色或只有简单印刷的塑料袋,这样可以避免或降低卫生安全方面引发的问题。

新标出台,难解困塑料一次性餐饮具“白色污染”

王小姐:现在的一次性塑料餐具越来越多,最近,国家又制定了塑料一次性餐饮具国家标准,是否会助推塑料餐具行业的大发展?“白色污染”会不会因此更加泛滥?

质检工作者:“白色污染”一度在我国泛滥严重,一次性塑料餐盒等塑料制品被认为是罪魁祸首。为此,1999年,原国家经贸委第6号令颁布了《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 (第一批),要求2000年底以前在全国范围内淘汰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并且希望推动可降解餐饮具的生产、使用和销售。此后的两三年时间里,国家有关部委和全国各地都相继颁布了“禁白令”,要求限期、淘汰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推广使用环保类型产品。在此期间,国家质检总局配套发布了GB 18006.1-1999《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通用技术条件》,用来规范可降解塑料制品市场。由于与普通塑料制品相比,可降解塑料制品价格过高,国内限制一次性塑料餐盒等塑料制品市场并没有给可降解塑料制品快速发展带来更多的商机。与此同时,一些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以及一些劣质有毒非发泡塑料餐盒仍在市场上销售,难以绝迹。

新实施的GB 18006.1-2009《塑料一次性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首要强调的是塑料一次性餐饮具的安全卫生性能和使用性能,其次才是塑料的可降解性能。由于一次性餐饮具很难回收再利用,其使用后大多是被填埋、焚烧,所以从保护环境出发,标准规定如果产品被宣称为“可降解”,其降解性能应该达到生物分解性能要求。据悉,标准中规定了生物分解性能,也是希望在降解塑料产业发展条件成熟时,不易回收的一次性餐饮具能逐渐用可降解塑料制作,从而为可降解塑料制品的长远发展埋下“伏笔”。

环保新手——降解塑料

李明:什么是可降解塑料?它分为哪几类?

环保工作者:降解塑料是20世纪70年代末被开发的一种功能性新型塑料,GB/T 20197-2006《降解塑料的定义、分类、标识和降解性能要求》规定,降解塑料是指经过一段时间和包含一个或更多步骤,导致材料化学结构的显著变化而损失某些性能(如完整性、分子质量、结构或机械强度)和/或发生破碎的塑料。

根据降解途径,降解塑料分为光降解塑料、热氧降解塑料、填充型降解塑料和生物降解塑料等几类。生物降解塑料是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人们开始研究的在自然界可以被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或甲烷)和水的降解塑料。

李明:可降解塑料有毒吗?对我们的身体有没有危害?塑料降解后对环境有影响吗?

环保工作者:按标准要求正常生产的降解塑料应该是没有毒的。但在目前,生物降解塑料产品的价格相对偏高,一些厂家为了节约成本往往偷工减料或者用低劣添加剂,更有甚者用普通塑料或回收塑料加工降解塑料制品,这些号称“降解塑料”的塑料制品根本不是降解塑料,而且存在潜在的安全卫生问题,是老百姓口中的“有毒”塑料。

一般来说,降解塑料降解成碎片后不会影响环境。如全生物降解塑料,其降解的方式产品几乎是同时被微生物消化,即使形成碎块,也会很快被环境消纳;再如光降解塑料,其降解形成的碎块一般不能再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但只要碎块的尺寸足够小时,也不会影响环境如土壤等。

李明:目前我国有降解塑料的标准吗?是否具备检测能力?

质检工作者: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评价生物降解塑料生物降解能力的相关标准和检验方法,这些标准有利地推动了行业的发展,促进了降解塑料的正确标识,为降解塑料进一步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在已颁布实施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了测试实验室,检验水平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主持人:关注标准,学习标准,普及标准,引导品质,指导消费。本期的《标准小课堂》就要和您说再见了,希望您能通过本期标准小课堂了解更多的日常用塑料制品标准知识,下期再见!

猜你喜欢
餐饮具降解塑料塑料制品
某铁路辖区餐饮具消毒效果分析与监管探讨
可降解塑料行业发展需解决三大问题
餐饮具清洗消毒工艺流程对餐饮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餐饮具清洗消毒工艺流程对餐饮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展望可降解塑料与建材包装材料
加拿大政府拟从2021年起禁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2017年7月塑料制品出口额同比增长11.1%
2017年1-7月塑料制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5.82%
可降解塑料的绿色环保发展路径探索
2012~2014年平定县餐饮具消毒情况分析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