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0-09-28 04:05殷振瑾闫远杰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针灸学医案基础知识

殷振瑾,闫远杰

(承德医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

案例教学法在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

殷振瑾,闫远杰

(承德医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

案例教学法;针灸学;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指以案例作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主题,通过讨论、问答等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了解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概念或理论,并培养学生高层次能力的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将长期以来习惯的“被动学习”过程变成一个“主动学习”过程,要求学生围绕案例进行思考、分析、归纳、推理,并通过课堂讨论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内容,有助于加深、巩固对学过知识的理解,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记忆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扩大知识面。

针灸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仅凭教师的单纯讲授难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对深奥中医理论的理解能力,针灸治疗之选穴配伍、补泻手法的运用,非实践不能领会其精妙。我们对针灸学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案例式教学法可以缩小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从而弥补学生临床实践不足的缺陷。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07级临床医学三大班作为实验班,采用案例教学法;以07级临床医学一大班、二大班作为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以《中医学》课程的针灸推拿部分作为教学内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授课教师相同。

1.2 研究方法

1.2.1 ⑴案例来源:古代名家针灸医案、近现代名中医医案以及当代名中医典型医案。所有医案均从公开出版的书籍中选取,均为前人临床实践的精华,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⑵案例的选取原则:①典型性:教学中如何选取典型案例极为重要。目前的针灸教学,教师较多运用自身临证的具体案例、或者所见案例,大多较为随意,不具有典型性。不典型案例展现出来的信息可能使学生形成概括化认识,容易以偏盖全。我们在选取案例时反复比较,从众多医案中筛选出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如在讲授“咽喉肿痛”的治疗时,选择薛己《外科发挥》中的医案:一男子咽喉肿闭,牙关紧急,针不能入,先刺少商二穴,出黑血,口即开;更针患处,饮清咽利膈散,一剂而愈。这个案例取少商穴治疗,因少商穴为治疗咽喉肿痛之要穴;另外,此例为咽喉肿痛重症,故采用了放血及清热解毒利咽药共同治疗。②精炼性:有些临床案例虽然较为精妙,但比较繁杂。本着精炼性的原则,选取病情诊断清楚、治疗过程相对简练的病案。③难易适中:选取案例注意难易适中的原则。本研究实施对象为临床医学专业大学三年级学生,考虑到学生的接受情况,选取医案时去除了一些较难理解的医案。同时,在选取时注意筛选不同难易程度的病例,以便运用时由易至难,便于学生理解接受。④生动性:在案例的选择上适当注意趣味性,尽量选取较为生动的医案。如在选取针灸治疗滞产的医案时,我们选取了徐文伯针灸催产的医案:“宋太子出苑,逢妊妇,诊曰:女。徐文伯曰:一男一女。太子性急欲视,文伯泻三阴交补合谷,胎应针而下,果如文伯之诊。”

1.2.2 案例的处理:⑴与教材内容融合:案例教学并不是脱离课本,而是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以及在书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案例选取后,应注意与教材中内容的融合。为了适应教学的需要,应将筛选后的医案进行再加工,去除与最后辨证治疗无关的内容,以及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加入适当解释。⑵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提高案例的运用效率,在教学中运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多媒体手段对所选案例进行处理,一方面加强视觉效果,另一方面使学生对案例的理解更直观形象。

1.2.3 案例在教学中的运用:案例教学法并不是老师在课堂上对于医案的简单讲解,而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⑴教师分析:在教学初期,由于学生掌握的针灸基础知识较少,此时的案例选取相对简单形象,采用的方法也是以老师讲授为主。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知识,并初步了解案例分析的方法。⑵课堂讨论:在学生掌握一定针灸基础知识后,案例教学的方式逐渐转变为以学生讨论为主的学习方式。具体步骤是,教师讲授相关的基础知识及治疗原则、方法,以多媒体的形式给出需要讨论的案例,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汇总意见后进行总结拓展。通过让学生将自己的处方与名家处方对比来体会其配穴思路,进而了解针药并用在此案例的应用意义。⑶课后复习:课后,教师选取1-2个相关病例上传至教学网作为课后习题,学生独立网上答题后,教师给予点评。

1.3 考核指标

1.3.1 问卷调查:通过调查问卷调查学生课堂参与情况,包括学习兴趣、课堂注意力、课堂参与意识等情况。1.3.2 理论考核:知识技能考核,包括穴位知识、病例分析两个方面,各占20分。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作行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问卷调查 发放调查问卷及知识能力考核试卷,实验班发放129份,收回123张,回收率95%;对照班发放253份,收回240份,回收率94%。调查结果见表1:实施案例教学法的班级对针灸感兴趣的学生达94.3%,明显高于对照班(P<0.05);实验班89.4%的学生在课堂注意力较为集中,明显高于对照班(P<0.05);实验班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较强,明显高于对照班(P<0.05)。

表1 两个班级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2.2 考核结果 见表2。实施案例教学法的班级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和病例分析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考核结果(±s,分)

表2 考核结果(±s,分)

3 讨论

传统的教学模式,针灸学教学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影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针灸学是一门临床性极强的课程,简单的被动接受式传统方式不利于学生临证能力培养。案例教学法通过精选古今名家典型医案,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深化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同时,学生在辨证施治的过程中,身临其境,学习到了名家临证经验之精华,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有很大帮助。

较之传统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对教师及学生均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课前应对所选案例进行认真分析研究,以便于课堂上能对学生进行较好的引导;教师课堂上应尊重学生的意见,进行客观评价;另外,教师在安排案例教学时,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讨论,使学生能充分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真正实现师生互动,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对于学生,课前预习相关内容,在充分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参与案例讨论学习;学生在课堂上要及时记录对特定案例的理解,并与老师的点评及医案中名家的处方相比较,从而较快地提高自己的临证能力。

我们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有的学生古文基础不好,在学习一些古代医案时存在困难。在教学过程中,也反映出部分学生的辨证能力不足,影响了案例学习的效果,对此类学生,应加强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

[1]邹丽敏.案例教学的教育价值及教学流程探讨[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4,24(2):39-41.

G642.4

C

1004-6879(2010)03-0336-02

2010-01-29)

猜你喜欢
针灸学医案基础知识
针灸学教材中行针手法来历考证
清律的基础知识
医案聊斋续篇 吐泻案
医案聊斋续篇 晨泄案
掌握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高职高专针灸学课程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新加香薷饮医案6则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针灸学教学方法的探讨
古医籍中刺络放血医案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