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B火了谁

2010-10-09 09:40李新苗
通信世界 2010年11期
关键词:三网广电运营商

本刊记者 | 李新苗

"NGB”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成为热词,到2010年3月已经铺天盖地。

连续几年,那些知名传统电信设备商,如华为、中兴通讯、UT斯达康、摩托罗拉等每年都参加3月召开的广电展,展示各自最新的三网融合产品、业务和方案。今年,爱立信、思科、大唐、普天、瑞斯康达等等也悉数到场,且均高调标榜其已涉入NGB领域。这些扎堆广电展的传统电信设备商们显然有备而来。

NGB魅力几何?

NGB到底有多大的魅力,能吸引这么多的传统电信设备商们涉足呢?从经费投入和市场机会上看,NGB“将有大量的机会”成为业界人士的共识。

NGB在2008年面世之时,就肩负着“开发成套装备,拉动相关电子产品市场”的任务,在三网融合的需求牵引下,利用科技创新,培育战略性高技术新兴产业,带着成为以“三网融合”为基本特征的新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目标。

对NGB战略最权威的预测,来自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作为NGB委员会委员,邬江兴指出,按照NGB在10年内实现2亿用户规模的目标计算,网络、业务平台和系统建设费用每户平均1500元(人民币,下同),网络建设的总投资将需3000亿元。

广电总局张海涛副局长在3月22日提及加快建设NGB时,表示要构建NGB传输网络、业务平台和管理系统,要结合三网融合试点,同步推进NGB示范区建设,还要加强NGB的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而广电总局科技司标准管理处处长盛志凡在对三网融合的解读中,表示未来三网融合必将统一业务平台(前端和终端),建立统一的运营支撑和管理系统,并认为待条件具备后NGB可获得“业务井喷式发展”。

在今年公布的NGB战略规划中,广电网将围绕网络、业务、终端、用户、运营和安全等6个方面改进现状。对此业内人士认为,3000亿元的长期规划中,每一步改进都是商机。NGB对传统电信设备商而言,显然是一次拓展市场的良好机会。

跑马圈地NGB

政府规划NGB以10年之功达成目标,而借势NGB,大批设备提供商已经开始准备新一轮跑马圈地了。

华为针对广电网络设计的整体解决方案,已在上海NGB示范网建设中投入使用,并“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该网络方案在Tbit的容量、ACR的接入、对用户的管理控制等方面所运用的技术,已经领先于电信运营商。考虑到广电同轴网的优势,华为还构架了全球首个 DTV+IPTV双模的解决方案。

中兴通讯在3月23日宣布推出NGB的整体解决方案,其中PON+LAN的方式相对PON+EoC在新型社区中将更为节省。另据CCBN2010广电展上的工作人员表示,之前CMMB的终端中,有接近90%都所使用了中兴通讯的整体解决方案。

三网融合的文件今年1月13日宣布,5天后爱立信已与深圳广电集团宣布共同开展在NGB技术标准下的三网融合、三屏联动解决方案及集成应用等方面合作。

思科近日也向业界展示了一系列满足多种业务需要、推动增值业务发展及助力实现“三网融合”的创新技术、解决方案和产品,构成其一站式服务平台。

CCBN2010广电展上,在UT斯达康展区,记者发现,IPTV解决方案退居小小一隅,取而代之的是NGB业务解决方案等以NGB为关键词的展板。

LINK

NGB的6大现状和改进趋势

● 网络:接入带宽利用不足,双向改造进程滞后,改进目标是实现宽带化和双向化。

● 业务:当前的互通不足,开放性、多样性不够,向开放化和连通化改进。

● 终端:技术规范不统一、家庭网络未能整合,改进目标是实现标准化和网络化。

● 用户:从参与度低和业务体验单调,改进目标是实现互动化和个性化。

● 运营:所有权太分散,营运效益和水准不高,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 安全:内容、网络、服务等的双向监管缺乏,改进目标是实现可管、可控、可信。

NGB的接入网方案是PON+EoC,相关企业的解决方案也竞相推出。CCBN2010上,瑞斯康达干脆在企业的Logo之下,直接标明“构建融合的NGB接入网”。海信传媒推出了名为“HiTV”的NGB解决方案,这也是家电企业首次推出电视运营平台与网络。四川长虹集团在其展台内不仅介绍了其PON+EoC的解决方案,还推出基于Wi-Fi的PON双向改造方案。

芯片环节,富士通微电子为NGB推出了整体芯片解决方案,其90nm的标清芯片在CPU、接口标准和功耗等各方面都主推“开放”理念,并以在众多广电运营商和设备商中的具体使用案例来证明其产品的广泛性。Sigma公司也宣布推出了广电专用的基于EoC的节能新芯片,总系统吞吐量可达160Mbit/秒。TriQuint 半导体公司推出TriAccess器件可为制造商和产品设计者提供支持HDTV、高速数据和视频点播等多种宽带服务的简化RF的连接。

软件方面,大唐融通提供了为NGB的省集中式客服支撑系统,配合广电运营商一省一网的改造。宏天科技则以配置管理系统为基础推出全媒体业务管理平台,并在广电领域首家推出利用数字证书纯软件的CA系统,利用与思科的紧密合作,该公司提出要在广电的后平移时代服务500万的客户。

索贝数码推出基于三网融合的网络电视台解决方案,目标是保证对用户的融合服务,让用户能够获得统一的一致性的体验。Nagravision条件接收 (CA)和数字版权管理 (DRM)技术与茁壮公司的交互解决方案相结合,双方将为中国电视运营商提供增强型端到端解决方案。

产业链背后的博弈

传统电信设备商用在电信领域的领先技术和思路,创新性地为NGB提供了多元化的解决方案和产品。而广电设备商们也看中了NGB在未来的发展态势,纷纷发布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方案。

记者了解到,广电设备商们非常看重NGB以及三网融合带来的机会,从前两年就开始对NGB的发展进行思考。凭借长期建立的合作关系和对广电运营商的深入了解,广电设备商们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尽管广电行业目前存在的机制体制问题,制约着广电行业的良性发展,但广电设备商也已经在规模化、规范化、统一标准等方面进行了准备。面对电信设备商的虎视眈眈,个别广电设备商提出,行业已经进入了“生死关头”,广电运营商应与广电设备商抱团来应对来自其他行业的挑战。

在采访中,也有广电人士对个别人认为的“NGB的开放,可能导致广电网络的数据外泄,因此不应给电信设备商们机会”这一看法表示反对。大部分人认为应该以开放、平等的竞争心态来看待当前融合的问题,通过各方面的参与,让NGB真正形成一个产业链。

正如北京大学信息学院教授、国务院三网融合专家组成员、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专家委员会委员李红滨所言,“NGB不仅是一张网络,而应连网络带终端,渗透到电视产业。”李红滨认为,通过借鉴iPhone智能手机能使欧洲3G业务提高40%多的例子,说明NGB产业“不应将自己圈到一个机顶盒里,甚至圈在几个方案里”。他指出,“信息领域曾有60%的产值出现在电视里”。

记者观察

设备商还掌握不了NGB的话语权

眼下正是国家基础设施NGB项目火热开建之时,市场机会也很多。

对广电设备商而言,其具有深厚的行业背景,完全了解运营商的所思所想,人际关系和网络资源丰富,这为优先占据地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对电信设备商而言,过硬的技术、知名品牌的产品、强大的市场营销团队也为开拓NGB做好了铺垫。

但是且慢,NGB的金子当真就能触手可得吗?

3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指出,NGB三步走的规划,需要十年的时间实现。广电网络的双向网改造虽然要跳跃式发展,但其在运营商体制机制上的改革亦需一个周期才能完成。同时,他还特意指出,“要警惕当前矮化三网融合意义的倾向”。其中提到说,要“警惕三网融合只是现有技术系统、管理机制、运营模式和标准体系的扩展或照搬”的思想,并指出,三网融合是国家战略性工程,体制和科技创新是核心,牵引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质量是根本目标。

另外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广电总局已经达成共识,三网融合试点方案预计5月出台,6月启动,其核心就是要在双向进入上找到切入点。

从这些情况分析,NGB将是渐进的,话语权也还在政府层面、还在运营商手里。而笔者在与一位广电行业人士交流时得知,目前不少广电运营商还处于对NGB如何进行的思索期,有人也对目前个别设备商提出的NGB方案并不认同。NGB是“大方向已经确定,细节上还有很多事没想好”。因此,笔者建议设备商们要在闹中求静,冷静分析。对NGB设备商而言,或许首先要选择好好研读三网融合在国家层面上的个中涵义,从而在自己所提出的整体解决方案中,能真正站在一定的高度和角度去考虑并帮助运营商对NGB进行正确的解读。(李新苗)

猜你喜欢
三网广电运营商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成都“三网融合”实现智慧治理
广电新闻出版整合对广电业发展影响的思考
取消“漫游费”只能等运营商“良心发现”?
一网不捞鱼,二网不捞鱼,三网捞出了……
EPON技术在广电网络的应用
第一章 在腐败火上烤的三大运营商
三大运营商换帅不是一个简单的巧合
三大运营商换帅
三网融合遇上4G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