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研究*

2010-10-18 07:53曹哲新张家贵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0年19期
关键词:资源库服务平台教学资源

曹哲新,张家贵,杨 涛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管理中心,浙江 金华 338015)

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研究*

曹哲新,张家贵,杨 涛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管理中心,浙江 金华 338015)

建设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是国家加快高职院校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高职院校如何进行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建设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介绍建设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的一些体会。

教学资源;网络课程;服务平台

一、建设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的意义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指出:加快教育科研信息化步伐,必须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2006年11月3日,教高[2006]14号文件《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提出国家级示范院校要创建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对需求量大、覆盖面广的专业,中央财政安排经费支持研制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提出积极推进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平台建设,建设面向全国高校的精品课程和立体化教材的数字化资源中心,建成一批具有示范作用和服务功能的数字化学习中心,实现专业教学资料上网开放,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免费享用的优质教育资源,完善服务终身学习的支持服务体系。

目前部分示范院校包括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完成了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建设,但全国还有1000多所非示范高职院校尚未进行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建设,为避免其他高职院校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研究和探讨如何建设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设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的目标

目前,大多高职院校硬件基础设备和网络基础服务已经基本完成,如何建设高职院校的应用系统已成为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头等大事,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以共享数据库、统一身份认证、统一门户网站为软件平台,开发以“五位一体”为内容的校务管理系统,内含教学、科研、基地、招生、就业和公共服务等六大模块。同时以教学资源、数字图书馆、教学支撑系统、多媒体视频直播/点播系统为基础,集成现有资源,将共享型专业教学平台、网络课程平台、精品课程平台进行统一整合,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由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平台、网络教学系统平台、精品课程建设平台三个子系统组成。以资源统一建设管理为核心,构建网络教学与精品课程来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资源建设分散、信息孤岛的产生。三个系统可独立运行,也可实现无缝链接。

网络课程平台涉及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交流辅导以及评价测量等各个教学环节,主要由交互式授课系统、个性化学习系统、智能搜索系统、教学课件制作管理系统、作业批阅系统、辅导答疑系统、交流讨论系统和教学分析与评价系统组成,是电子备课、格式转换、互联网信息采编、异构数据库检索及内容管理的平台,是教学资源库后台资源制作、管理、加工的核心。

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是国家示范性院校展示和推广运用教学改革成果的重要平台,建成后,可建立省内外高职高专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应用平台,利用平台引导老师创作的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开放,解决校内外教学资源共享问题。同时也能为各专业不同层次的技能人才提供自主学习平台,实现对各类教育对象的开放,构筑多入口、多出口的立体化教育体系。它不仅仅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也是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的需要。由示范性建设院校牵头开展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可实现教学资源与社会共享,充分体现教学资源的社会价值。

三、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功能设计

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将本着开放性、共享型、可扩展性和高可靠性原则,整合、开发校内各专业优质教学资源,引进和开发国内外相关行业的资源,具有一定原创性比例和信息海量存储容量、设计科学规范和使用方便快捷的大型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体系,平台的架构模型如图2所示。

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功能:

1.具备完善的库类别

专业标准库、网络课程库、精品课建设库、专业信息库、专业特色专题库、专业试卷库、专业图片库、专业视频动画库、专业合作企业库、专业文献库。用户可自己维护自定义资源库的类别。

2.资源的共建共享

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访问、上传下载存放和使用库中资源。

3.Web 集成

基于Web的应用模式,使教学资源制作、管理,信息发布、教学交流、资源共享与交流都能在网上进行。

4.资源检索

为使用者提供资源库中资源的多种检索功能,如课程导航、资源库导航、专业专题导航等,方便学习者使用。

5.网上交流

提供BBS服务、教育论坛、电子邮件服务系统,为网络教学实现在线或离线网上交流、辅导。

6.自主学习

提供完善的讲授型网络课程库、多媒体课件库、素材和案例库、专家答疑辅导系统,使用者可以自主完成专业课程学习。

四、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的技术特性

1.先进性、实用性

系统采用模块化的架构设计,使用者根据需要可以禁用/启动部分功能。 采用 B/S(Browser/Server)结构,客户端不需要安装任何软件,有浏览器即可,所有内容都运行和存放于服务器端。界面友好,使用便捷;管理和维护方便。

统一资源管理与检索。平台对于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资源统一管理,如统一的资源管理、审核、发布,并提供统一的检索引擎等。允许用户根据需求定制相关的内容,如可配置的主页风格、内容、布局、分页方式和页面导航等个性化模式,将资源以一种易用的、可定制的、基于浏览器的Web界面方式呈现给用户,实现个性化应用。平台能够有效支持分布式部署,Web服务器可以和数据库库服务器分开部署,以提供更好的性能。

2.多功能、全面性

多种教学策略,公布网络课程内容、在线作业等;为学生提供大量有用的资源连接,实现基于资源的学习;通过课程论坛等模块实现协作学习策略。设计系统时,就应该尽量使各种教学策略尽可能融合到系统中,让教师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要以学生为中心。网络教学系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体现,所以,不论大的方面还是小的细节都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平台提供和流媒体服务器集成的特性,对流媒体的访问可以通过流媒体服务器提供的协议访问,可以有效增强对流媒体访问时的性能。

3.易用性

系统的设计采用 B/S(Browser/Server)结构。 客户端不需要安装任何软件,有浏览器即可,所有内容都运行和存放于服务器端。

系统在考虑提供丰富功能的前提下,实现了界面友好,使用便捷,以及管理和维护方面的方便性。若使用复杂,将会导致使用者望而却步。因此,在设计时,凡是可有可无的模块坚决不要,对于较复杂的模块,力争在界面上、人机交互方面进行优化,有效提供了系统的可用性。

4.安全性、稳定性、开放性

系统在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安全的重要性,把安全管理作为产品平台的一个重要基础功能,全面支持PKI安全体系,支持SSL传输协议,提供细粒度访问控制,提供角色管理以及授权管理。利用角色作为平台访问权限分配的中介,有利于灵活适应用户的变更和进行使用权限的分配调整,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安全系统,进行权限设定和管理。

采用国际标准化资源描述和XML标准的数据格式,实现本系统的数据与其他应用系统和资源库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

提供资源检索的Web Service接口可以方便地和第三方资源库系统、其他应用系统无缝集成,有效解决与基于网络教育资源的网络教育应用系统集成的问题。

基于J2EE标准体系结构,面向对象组件化设计,采用Java、XML的开放式技术来构建和实现,具有非常好的跨平台特性和极高的安全性和开放性。同时能够实现对学校现有软件投入的支持,并提供开放、易用的开发编程接口,方便用户二次开发。

五、问题思考

1.标准兼容的问题

若要达到资源的重用、共享,必须遵循一定的元数据规范。目前国际上典型且公认的参照标准包括LOM元数据规范和Dublin Core。我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发布的 《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除了国标、部标,资源库还必须具备学校标准,缺乏数据标准,今后平台间无法实现共享。

2.资源标准的技术实现问题

资源中心的实质是资源元数据,元数据如何存储成为核心问题。常见的方案是用XML文件记录元数据信息。基于查询效率的考虑,采用数据库的方式进行资源元数据信息的存储,采用XML文件作为数据交换的格式。

3.功能的可扩展性问题

在数据库存储方案中,最为关键的是如何根据LOM标准和教育部资源建设规范,进行表结构的设计,因为标准提供的仅仅是一个规范,各个资源提供者都能够进行扩展,因此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成为系统是否能够兼容其他库中资源的关键,在表结构设计中采用了大量的词表,从而为系统的扩展奠定基础。因此在分类的设计上也必须考虑其扩展性。

4.与其他系统的接口问题

共享型专业教学的资源中心系统可以由多个分布式、松散耦合的节点组成,但各节点具有统一的、开放的架构,其底层的数据库结构按照教育部教育资源规范规定的资源类型进行统一。为了便于与其他资源库的资源共享,还需要实现元数据信息的导入和导出,需要资源中心提供符合规范的互换接口,这是不同数据库间共享的关键。

六、建设体会

1.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必须与学校门户、身份认证系统、数据中心整合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和网络课程平台时,缺乏统一门户、身份认证和数据中心等三大平台,导致学校教学资源无法统一管理,数据无法共享,建议高职院校建设教学资源服务平台时,建设统一门户、身份认证和数据中心等软件基础平台,通过身份认证系统加强管理,通过门户来展现,通过数据中心确保全校各种数据实时更新、准确无误。

2.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必须与网络课程和精品课程整合

目前,有些院校单独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和网络课程平台,两平台相互独立,不利于资源查询、调用,无法实现数据共享,教师需要重复上传教学资源。建议对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网络课程平台和精品课程平台进行整合,最好由同一家公司开发,确保三者实现无缝连接,底层数据共享,构成统一的教学资源服务平台。

3.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必须实现本地化修改

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一般由专业软件公司开发,学校必须组织有关软件人员与软件开发公司一道参与开发,让软件公司培养学校的资源库开发维护队伍,这样做既可以解除今后售后服务的后顾之忧,又可以实现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的本地化修改工作,确保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不断满足学校实际需求。

4.调动积极性,提高教学资源质量

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建设的成败,关键看有没有充足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生命力在于教学资源内容的经常更新和不断充实,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资源的更新现状进行了调查、评估、考核和管理。学校领导对教学资源质量要高度重视,必须充分调动全校专业主任、课程组长、专业教师的积极性,采取一套有效的考核管理机制来管理,把教学资源做成优质资源。

5.建设全省(或区域性)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

各高职院校各自建设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资金投入大,重复建设造成资金浪费,而且各资源管理平台之间缺乏协作,每所学校教学资源库产生信息孤岛。待条件成熟时,建议全省由教育厅牵头,以成功的示范院校资源库为基础,建设全省统一的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实现教学资源跨地区共享。

[1]教高[2006]14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Z),2006.11.

[2]韩锡斌.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的研究实践[C].第六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暨全国教育信息化论坛2002(6).

[3]韩锡斌.资源库成高职信息化核心[J].中国教育网络,2008(6):35-37.

[4]袁小红.基于网格技术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技术框架——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示范性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8(4).

[5]姜卫平,李蕾,庄汇文.科研基础设施与装备条件区域共享平台的资源整合[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9):1172-1174.

[6]王耀辉.网络教学资源库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5(2):63.

[7]严冰.“数字化学习港”教改项目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8(4).

[8]曾海军.发展高校网络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实践需求与创意设计[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6).

[9]田崇振.高职高专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33).

[10]罗红.对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8(8).

(编辑:隗爽)

G203

A

1673-8454(2010)19-0043-04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0年度(高校)研究课题“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CG229)和2010年度浙江省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示范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B105)。

猜你喜欢
资源库服务平台教学资源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建设之浅见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江苏省一体化在线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基于云计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数控加工专业资源库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基于共享资源库的混合式教学考核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