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机发展 适航护驾

2010-10-29 08:56
中国军转民 2010年3期
关键词:标准件民机商飞

编者按:“民机发展,适航护驾”已经得到广泛认同。2008年5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让中国的大飞机翱翔蓝天》的署名文章,文中明确指出:“要大大增强适航意识,适航审定部门要按照国际和国内的适航标准,从飞机的初始设计到整机组装生产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

应当指出从广义的角度来说,适航审定部门不能仅局限于中国民用航空局及其所属的单位,它也应该覆盖民用飞机的设计制造主体、供应商等单位的适航部门。

目前中国的ARJ21-700支线飞机已经飞上蓝天,而中国的大飞机也预计于2014年首飞。我们的相关单位是如何贯彻执行适航标准的,他们在工作中又做出了哪些努力?为此,本刊记者武鹏专程采访了相关单位工作人员,他们当中既有飞机研制主体单位的领导,又有民航当局的专家,还有企业负责适航工作的同志。下面是他们从不同角度为我们呈现的为国产民机保驾护航的体会。

高喜军 中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ARJ21-700新支线飞机西安现场指挥部总指挥

研制军机和研制民机有本质的区别,军机是为了作战需要,更强调其性能要求;民机是国民的需要,更注重其安全要求。虽然民机的航程、油耗、经济性、舒适性都很重要,但是都比不过安全,民机第一要务是安全,适航是什么,适航就是保证飞机安全。

民机的设计要满足CAAC和FAA的适航要求、民机在整个运行过程中要满足适航的要求、民机制造的质量要符合安全的标准,适航的要求是这架飞机最低的、最基本的安全要求。民机生产的质量部门要严格按照设计的准则、按照适航的要求来控制产品。中国的适航当局要严格按照适航的法律、规章和条例来进行适航审定。民机必须要考虑到国民的利益,民族的利益,乘机人的安全,这是宗旨。

ARJ21-700支线飞机现在完全是按照适航的要求来做,一个是满足CAAC的适航要求;另一个是满足FAA的适航要求,目的是为了使中国的民机今后能够走向国际主流市场。

ARJ21-700支线飞机的主体、结构件都是中国制造的,而由于系统件中国确实跟国外有差距,基本上是采购国外的。但不管是国内供应商还是国外供应商都要满足适航要求。

国内的供应商只需要取得CAAC认证。而国外供应商既要通过中国民航当局的适航要求,又要通过FAA认证或者EASA认证。中国ARJ21-700支线飞机是在中国适航当局的严格控制和监督下生产出来的,最终要取得CAAC认证和FAA认证。

中航商飞对每个供应商都派有适航代表和质量代表,质量代表要对供应商的产品进行验收,适航代表要检查产品的构形、符合性是否满足适航的要求。另外中国的适航当局在各个供应商处都派有适航的代表,同样对质量和适航要求把关。供应商生产的每一个组件和部件交付中航商飞的时候产品都要取得适航标签,适航标签是中国适航当局颁发的。在取得适航标签之前还有一个重要的程序是制造符合性声明,制造符合性声明是由中航商飞公司的质量代表提交的。比如说某个产品做好了,先要提交给中航商飞的质量代表验收,质量代表验收后,由质量代表向中国的适航当局提交制造符合性声明,证明供应商制造的产品和中航商飞设计的构形吻合,接着民航当局的适航代表再来检查,如果检查符合适航要求就颁发适航标签,然后才能把产品提供给飞机制造商进行总装。

中航商飞有比较完善的制度来保证飞机的质量,其中之一是有一支规模庞大的质量管理队伍,他们严格按照设计的准则、规范、构形和适航要求来考核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差一点他们都不签字。在这么严格的基础上,适航当局再来做严格的适航检查,看你符不符合适航的要求。无疑这样的做法对乘客的安全构筑了双保险。

当然,适航工作离不开高素质人才队伍的支持。中航商飞现在做适航管理的基本上都是北航、南航和西工大的硕士毕业生,这些人都经过严格的适航培训,对适航的条款都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

江国华 中国民用航空局华东地区管理局适航专家

中国的民机要走向主流市场,必需全部要跟国际接轨。当时ARJ21-700飞机启动时,国家提出一个重要原则:所有的原材料、设备、标准件全部进口国外成熟的满足适航要求的产品。所以中国民航局适航审查的时候就是按照这个原则来审定的。在ARJ21-700飞机研制过程中,装配需要的一些标准件遭到国外封锁。标准件国产化成为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之一。从适航审查角度来说,民机配套产品并没有国产和国外界定的问题,只要符合适航规章要求,都可以用于ARJ21-700飞机。

但是,当时国内能够生产相关标准件的企业其产品还达不到适航要求。比如说贵州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承力快卸锁已经用在军机上了,但跟国际同类产品相比还有一些差距,不能满足适航的要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同时为了使企业能够一步到位,成为世界一流的标准件供应商,我们对贵州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研制国产标准件提出了四点要求:

发动机用异型螺母

金属和尼龙六角自锁螺母

六角螺母

一、国产化标准件技术要求均不低于国外同一标准。

二、原材料采用进口材料。目前我国的基础工业尤其是材料工业跟国外差距还很大,用国内材料生产的产品一致性得不到有效控制,为了节省时间和成本,同时要取得符合性声明,获得TSO和PMA许可,标准件生产所用原材料目前从国外进口。

三、研究制定企业自己的生产工艺,满足产品性能要求。生产工艺要靠企业自己研制,这是自主知识产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

四、严格按照适航质量保证体系生产。中国民用航空局适航司制定了一套质量保证体系,只要严格按照这套体系生产出来的产品,才能保证研制的标准件产品百分之百合格。

承力快卸锁从2008年9月开始设计、生产到2009年3月取得民航适航认证,用了半年的时间。

还有一点要提的是,我们国家适航还是比较薄弱,不管是工业方还是局方,审查队伍和研制队伍都很薄弱,我认为是理念没有改变,我们要全员培训提高适航意识,除了课堂培训,还要现场培训。

王洪军 贵州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适航办公室主任

贵州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是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着手ARJ21-700飞机配套标准件国产化,起因是ARJ21-700飞机用的承力快卸锁被国外禁运了。

从承担承力快卸锁研发开始,我们就开始学习有关适航知识,通过中国民用航空局的网站上学习适航的法规和条例,请适航专家讲课、培训,了解相关知识,并形成了一套公司的适航管理制度,编写了《民用航空产品研制生产程序》等文件,并经适航专家修改和完善,为我们研制生产民机配套标准件产品提供了依据。

为了能够研制出合格的产品,公司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对进口的原材料进行严格复验,从源头上保证材料满足材料规范要求。第二,保证加工设备精度要求,去年公司投入了5000多万购买先进设备,从而保证了产品的一致性。第三,所有的工艺都经过评审,保证加工的工艺是合理的。

在产品研制的过程中,我们深有感触,适航对每一个环节都很严格,容不得丝毫马虎。适航当局对我们的审查很细,比如说每一道工序投放了多少件,下一道工序完成后剩了多少件,有多少是合格的,数据都要对上;然后审查每一道工序是不是按照审定的工艺标准完成的,每一道工序都要检查考核,非常严格。目前,公司生产的承力快卸锁已经成功装配ARJ21-700飞机。

中国目前还没有建立一套标准件的适航管理办法。在美国有QPL(合格产品目录)制度,按照有关标准研发出来的产品,经过美国相关质量部门鉴定合格进入到合格供应商目录,同时相关机构每两年对进入QPL的产品进行复查,如果两年以后复查达不到要求,就从QPL中撤销。如果产品的材料、尺寸、性能发生变化,就要报告相关部门再进行审查。进入QPL中的产品可直接提供民机研制选用。

发动机专用紧固件

十字槽螺钉组件

螺桩

猜你喜欢
标准件民机商飞
标准件库的建立与应用
来自合作伙伴的问候
中国商飞参加2020年南昌飞行大会 C919大型客机首次亮相行业活动
ARJ21飞机首次在中国商飞江西生产试飞中心交付
基于Stateflow的民机液压控制逻辑仿真与验证
基于数字虚拟飞行的民机复飞爬升梯度评估
民机研制风险管理浅析
MBSE在民机起落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Low-Cost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Node Design for Multi-Point Bolt Loosening Detection
CATIA V5标准件库的创建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