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之声

2010-11-10 01:42
中国石油石化 2010年8期
关键词:资源税炼油天然气

媒体之声

资源税改革应防止转嫁负担

2010年3月31日

日前,国家相关部门人员表示,“如果工作进展顺利,资源税改革方案年内将对外公布”。

多年来,过低的资源税税负,不仅使我国的不可再生资源浪费严重,助长了企业的无节制开采,而且使少数企业以极低的成本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与此同时,我国现行的原油从价税率为1.5%,远远低于10%的全球平均水平,不到美国、德国、法国的三十分之一。改革势在必行。

但公众担忧的是,在资源税改革过程中,企业会不会把资源税税负向老百姓身上转嫁?

目前,围绕着资源税改革将是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利益博弈的过程。就国家来讲,资源税改革将增加财政收入,必然会力挺这项变革;而作为企业,很可能会对这项公共政策抵制或反对;而作为群体最为庞大的公众,由于力量分散,缺乏利益输送渠道和代言人,很容易成为利益受损者。

要降低资源税推出的冲击,应考虑给资源类企业清费减负。尽管目前资源类企业税负不高,但依附于行业的各项收费,已成为企业的沉重包袱。笔者建议,在资源税改革启动前,先要对资源类企业进行一次税费合并清理。

与此同时,引入多元化竞争。政府除进一步优化石油、天然气、水等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外,重要的是,要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增加多元化竞争主体,这不仅能体现市场经济的公平与正义,也能有效防止税负转嫁。

此外,还应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消化因税负增加带来的负担;加大资源产品价格的监控力度,避免企业强势地位掌控定价博弈,肆意转嫁资源税负担。

(吴睿鸫)

“洋贿赂”问题应寻求国际司法合作

2010年3月29日

据媒体报道“戴姆勒被控在包括中国在内的22国行贿数千万,中石油、中石化牵涉其中”。

近日,中石化相关负责人公开表示:“我们也希望政府有效行使司法管辖权,严厉惩处胆敢挑战中国法律的跨国公司和不法商人”,态度非常明确,其意可以被认为是主张宣扬中国司法主权,让国外行贿者服膺中国法律,从道理上讲不可谓不正确。

近几年来,因行贿在国外被调查和受罚的跨国公司中,多有在中国行贿的报道。这些案件的行贿调查中几乎没有源自国内的消息。

只要我们深入一点,保持基本的客观,就当看到,所谓司法主权与国际合作其实并不冲突,信息源如果由外部提供,根本不存在不可反应、不必反应的道理,相反理应由此联动。中国已是《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缔约国,这个公约在序言中开宗明义,“腐败已经不再是局部问题,而是一种影响所有社会和经济的跨国现象,因此,开展国际合作预防和控制腐败是至关重要的”。

治理商业贿赂被誉为“反腐利剑”,对于“洋贿赂”寻求务实的国际合作,本身就是践履此一公约的题中之义。国外司法部门所透露的一些信息,应作为反腐信息充分共享。但目前作为国际司法信息并没有实现共享,我们的司法态度并没有明显展现。

虽然我们至今还没有一部专门的《反商业贿赂法》,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对跨国企业贿赂无能为力。所以,共享国际司法信息,积极寻求国际司法合作,哪怕法律有不完善,也足以展开一些行动,而不应因一些问题的制约被搁置一边。

(肖 擎)

从中石化1元钱转让地产股权看国资委

“清退令”

2010年4月2日

中石化下属企业以“1元”转让50%股权,令外界对央企贱卖国有资产的抨击声此起彼伏。有网民直言不讳地指出,中石化1元挂牌转卖旗下房地产公司,是变相对国资委“清退令”的抱怨。只不过,假设这些被转让的资产又是被78家央企中的16家以地产为主业的央企接盘呢?拿地的时候不计成本,钱是国家的;出让的时候,民企接得起吗?但如果内部人低价接盘,甚至超低价接盘,中间的损失还是国家的钱。

确切地说,政策的不明晰导致了众多央企观望气氛浓烈。如何退出?谁来接盘?对央企只是参股的地产业务如何处置?由于这个“清退令”只是国资委体现的一种姿态,因而并不是人们想象中那么严厉。

业界观察人士认为,国资委要求央企退出房地产行业,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少数几家退出了,央企就从这个行业消失了。有关数据显示,2009年,16家央企房地产板块的资产总额为5616亿元,占全部中央企业房地产板块资产总额的85%。因此,即使一些央企退出,或象征性退出,也根本无法改变央企在房地产市场的基本格局。

国资委虽然定了一个退出时间表,但既没有具体的监管措施,也没有具体的惩罚办法。看来,国资委这道“退出令”的发布似乎仅仅是为了平息公众对政府在推高房价上具有不可推卸责任的愤怒。更何况国企要在这次“清退令”退出房地产行业,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现实。

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1元钱转让股权的事情,就不足为奇了。但是即便如此,中石化就可以如此“响应”国资委?有媒体发表文章,要求国家相关监管部门追究企业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杜绝中石化把国有资产不当回事,随意贱卖。

(邱 林)

俄明年延长ESPO输油线普氏新闻2010年3月29日

俄罗斯输油管线寡头OAO Transneft日前表示,公司计划2011年开始延长东西伯利亚—太平洋(ESPO)输油管线,预计在2013年完成。Transneft预计新建五个泵站,其中四个泵站位于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内,另一个位于阿穆尔地区。

ESPO管线首期工程于2009年底正式投用,西起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的泰舍特,通过萨哈共和国,东至阿穆尔地区的斯科沃罗季诺镇。二期工程将从斯科沃罗季诺镇延伸至俄罗斯太平洋沿岸的科兹米诺湾。二期工程完成前,ESPO石油出口将从斯科沃罗季诺镇通过铁路输送至科兹米诺。

俄罗斯是在2009年底开始从科兹米诺港口出售新的ESPO混和原油,买家主要来自于贸易公司以及韩国、中国和日本的炼油商。据悉,Transneft计划4月份将ESPO石油的出口量在3月份的基础上增加7.9%,达到130万吨。

ESPO输油管线的投用已经对其他石油生产国产生了威胁,包括欧佩克组织。

(晓 华)

印度液化天然气需求强增道琼斯2010年3月20日

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正刺激能源需求强劲增长,尤其是天然气的需求量快速增长,印度国内天然气产量已难以满足需求,只有寻求海外液化天然气LNG的供应。

全球最大的战略咨询公司麦肯锡日前在印度举行的第六届亚洲天然气伙伴峰会上公布的报告预测,到2015年印度对天然气的需求将从目前1.66亿立方米/天增加到2.3亿立方米/天至3.2亿立方米/天。其中,炼化行业新增需求达每天3500万立方米,电力部门为每天500万立方米,城市燃气可达每天1000万立方米至1200万立方米。

印度国内天然气产量约为每天1.32亿立方米,供气缺口靠进口LNG弥补。

当前印度位于Dahej和Hazira 两个接收终端的LNG再气化能力每年达1450万吨。位于古吉拉特邦西部Dahej的1100万吨/年终端由Petronet LNG公司运营,而位于Hazira的350万吨终端由壳牌公司运作。

印度石油部长Murli Deora预计,到2011年~2012年印度LNG再气化能力将达2000万吨/年。

(晓 华)

法国炼油业面临危机《油气杂志》2010年3月15日

法国石油工业联合工会(UFIP)主席Jean-Louis Schilansky日前表示,法国炼油工业正面临一种危险的境地,因为欧洲114家炼油厂中的10%~15%应该被关闭,以恢复供求平衡。

Schilansky表示,2009年法国成品油需求比上年下降2.8%,受炼油毛利疲软的影响,2009年法国炼油厂加工量从2008年时的8400万吨降至7200万吨,2009年法国汽油出口量同比下降17%,而柴油进口量同比增长38%,炼油平均毛利从1995年~2008年期间的23欧元/吨降至15欧元/吨。

随着计划中位于Marseille-Fos港口110万立方米油品存储中心以及8万立方米Fos油库的即将建成投用,法国炼油商正在面临来自海外的竞争。

法国炼油工业所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欧盟和法国一些环保管理规定所带来的潜在成本。如果按碳排放成本为30欧元/吨计算,2013年更新的欧盟排放贸易体系将给原油加工业新增约2欧元/吨的成本。

(晓 华)

北美炼油业仍充满风险惠誉国际评级公司网站2010年3月29日

惠誉国际评级的研究报告显示,受更多炼油产能关闭预期以及财务状况仍然紧张的影响,北美地区炼油工业仍然处于信用风险中。

当前全球油品市场仍处于供应过剩的困境,一方面需求复苏疲软,另一方面炼油产能大幅扩张。全球范围内炼油扩能包括马拉松石油位于路易斯安娜州加利维尔的18万桶/天炼油扩能、信诚工业位于印度贾姆纳加尔的58万桶/天炼油扩能以及中国的一些新建炼油项目。

在美国,近来关闭的炼油产能包括瓦莱罗能源位于特拉华州特拉华城的一座21万桶/天的炼油厂,太阳石油公司位于新泽西州的一座15.5万桶/天炼油厂等炼油设施。惠誉分析师们表示,美国其他炼油商当前也正在考虑削减炼油产能。

据惠誉分析师称,炼油产能削减对于炼油商来说将减少固定的操作成本,但不会改进信用评级,相反可能会恶化信用评级,因为削减产能通常会增加每桶炼油能力的债务。

(晓 华)

俄能源价欲不与国外价挂钩俄罗斯《经济学家》杂志2009年12月

近年来,随着国外能源价格的上涨,俄罗斯国内能源价格也不断上升,导致俄经济的增长和竞争能力以及对居民生活产生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在整个经济改革年代,即在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国内的能源价格的增长速度始终都远远高于所有工业品的价格的增长速度。后来,这种态势继续发展,没有变化。例如,2000~2007年俄全部工业品价格上涨了2.8倍,加工业产品上涨2倍,能源产品则增长了5.9倍。

现在,能源价格已涨到极高程度,甚至对经济结构产生破坏作用。例如,国内航空由于燃油价格过高,乘客意见很大,许多航空公司已处于严重亏损状态。现在,俄罗斯有5%的居民利用国内航线,西欧为67%,美国为75%。

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国家,从来都不把本国的能源价格与世界价格挂钩。为了不让能源价格与世界价格挂钩,俄罗斯的能源价政策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支出和利润应确保能源再生产的需要,二是能源价格应满足国家的政策要求。

(高寿柏)

世界最大天然气产区之一欧洲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和商业》2009年12月

欧洲是世界天然气田最多的地区之一。2009年,欧洲(包括前苏联)的剩余探明可采天然气储量总计为63万亿立方米,但是,欧洲各国的差异极大。主要气田基本上集中分布在北欧和东欧。

欧洲的9大市场的容量占全欧总市场容量的90%以上。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是欧洲最大的天然气公司。欧洲天然气市场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上世纪90年代末起,欧洲天然气市场开始逐步放开,其中以英国的自由化步伐最快。

欧洲天然气产区中,可以划分出几个大的天然气生产国—丹麦、德国、意大利、英国、阿塞拜疆、俄罗斯、乌克兰。

文章介绍了欧洲各国天然气产量的预测方法,并以丹麦为例,进行了具体的演算。

文章认为,ARIMA(0,1,2)模型是预测天然气产量的最好的方法。根据这个模型的预测,2009~2010年丹麦的天然气产量将高于2008年的产量,并呈现出直线上升的态势。

(高寿柏)

猜你喜欢
资源税炼油天然气
探究炼油设备腐蚀与防护技术
第六章 意外的收获——石油和天然气
中国石化炼油销售有限公司
石油和天然气
对我国黄金资源税立法的若干思考
天然气:供暖季在即LNG价格持续走高
从小到大,由大走强—40载炼油节节高
天然气:LNG价格已经开始预热了么?
“剩”况空前 炼油之踵
7月1日起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