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兵强将建一流

2010-11-10 01:43张向楠
中国石油石化 2010年8期
关键词:催化裂化钦州项目部

■文/张向楠

精兵强将建一流

■文/张向楠

广西石化350万吨重催装置建设者——中国石油第七建设公司钦州项目部全体员工抢进度、奔目标,优质高效完成了施工任务,展示了一流作风,树立了一流形象。

中国石油第七建设公司(下称七建公司)钦州项目部全体员工战春秋,度春夏,经过19个月的艰苦奋斗,于今年2月27日顺利实现广西石化核心装置——35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圆满中交的目标。

该装置包括催化裂化和液化气脱硫醇两大部分。其中催化裂化部分采用美国MERICHEM公司技术,国内同类装置仅有三套。另两套是多家施工企业联合作业完成,而七建公司独此一家承担全部施工任务,且建设目标是“国内领先,国际一流”。为此,七建公司调派精兵强将成立了钦州项目部,并组织铆焊队、管焊队专门负责装置核心部分的施工。1600名参建将士抢进度、奔目标,连续两个春节在现场度过,不仅优质高效完成了施工任务,而且荣获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资委联合颁发的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奖。

干一流工程 建一流装置

铆焊队长吴荣亮是七建钦州项目部经理助理。这位有32年工龄的老职工,参与过100多项工程施工。他带领的铆焊队100人,负责重中之重“两器”的预制安装。

“两器”,即沉降器和再生器,是催化裂化装置的关键部位,同时也是施工的关键环节。沉降器设备顶标高76米多、最大内径7米多;再生器长44米、最大内径16米,重2245吨。这些设备外形尺寸在同类装置内均位居全国之最,沉降器是国内首次采用热壁设计工艺。

工程开工前,吴荣亮和专业技术人员对黄岛、大连、兰州等同类工程进行了多次调研。对两器的现场组装、焊接、吊装、热处理等方案多次讨论修改,将两器组焊列为公司年度科技进步攻坚项目。吴荣亮还挑选了具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作风过硬的五个班组,其中有四个班组荣获过公司功勋班组、文明班组称号,实力雄厚。

吴荣亮除了学习先进经验,制定施工方案外,还下定了决心要把这套装置建成一流工程。他在铆焊队现场办公室前打出了“发扬团队精神,打造35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成国内一流产品”的标语口号,鼓励职工干好工程,树立荣誉。

广西地区天气炎热潮湿,7、8、9月份大干期间,气温持续在40℃以上。公司特意给钦州项目部职工配备了5身工装,都被汗水浸烂了。吴荣亮感慨地说,从2000年后,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工地上有人穿打补丁的工装。下班后大家都回宿舍休息,因为天气炎热消耗的体力太大了。

30多个电焊工配合60多个铆工,人手不够,铆工班的职工组对好后主动把活点焊上。哪个班组手头的活干完了,都会去问问其他班组有没有需要帮忙的。铆焊队规定每周日下午休息半天,这个时候,五个班长就会凑到一起,互相检查已完工程的质量,了解掌握下周施工内容。吴荣亮说有这样的施工班组,他这个当队长的特别省心。班长张雷祥却说:“吴队长给大家定的目标是建一流工程,我们必须好好干,不能给他丢脸!”

展一流作风 树一流形象

说起梁辉,七建公司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中国石油集团明星服务班组长、公司连续五年功勋班组长、连续两年劳动模范。荣誉光环下的梁辉却是一个普通的人、有一张朴实的笑脸。

梁辉当班长6年,当管焊队长时间仅有短短8个月,却承担着重点项目中的重点工程,肩上担子很重。他无所畏惧地说:“公司这么重视这项工程,项目部的管理又如此到位,只要我领着大伙踏踏实实好好干,就一定能圆满完成任务。”

梁辉所在的管焊队是七建国内第一支管焊队,由四个班组96名职工组成,承担着35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管桥、液化气、反再框架三个区的施工。说起管焊队的管理,梁辉谦虚地说:“各班组的自我管理都很好,我就是管四个班长,给他们服好务。”

在管焊队现场办公室,梁辉的电脑里关于重催装置的图纸等资料十分完整,可以随时调出使用。为了给四个班组服好务,梁辉每天早来晚走,总是提前准备好施工材料,联系好各节点检查人员,做好后勤保障,让大家工作安心、顺手。

四个班组更是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管工赵延荣班承担着核心反再框架区的施工,特点是管子大、重量重、材料种类多,而且全部用倒链配合安装,费时费力。最大的管子直径1.5米、厚22.7毫米、重7吨,3个人用3台5吨的倒链,拉了一天才安装就位。框架高82米,空手爬到上面已经是满头大汗,负重施工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赵延荣班的职工却乐此不疲。他说:“以前干管廊罐区之类的工程,虽然比现在轻松,但进步也慢,有了这样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我们班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升,收获大于付出。”

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管工刘承建班负责液化气区施工,从2009年8月15日到现场,不到两个月的时间,17名班员完成了5000多英寸管线的施工。刘承建说:“这个工程管子细,配件零散,不出活呢!”受设备材料影响,后期的施工更加紧张。刘承建提前着手,带领班员学习图纸,确保设备一到货立即安装,硬是把耽误的时间给抢了回来。

管工杨中华在采访中详细介绍了付管桥施工的过程。由于钢结构已经全部施工完,中间预留了空隙,管子需要从两头穿,用倒链往里拖,在中间接头,非常困难。其中有两根18英寸的管子,16米长、1.5吨重,需要经过80米的距离,6个人整整干了一天半的时间。杨中华还向笔者介绍了项目部近期开展的“我当值班安全员”情况,每个班员轮流当一天“安全员”,促使班员的自我要求更加严格,现场施工也更加规范。在贯穿钢结构制作、两器组焊吊装、无损检测、水压试验和气密试验等全过程中,钦州项目部未发生一起健康、安全和环境事故,累计实现了安全生产570天,共计700万工时。

电焊于旭东班的30多名班员在班长的带领下,时刻以大局为重,哪里需要配合去哪里。这项工程焊接质量要求严格,规定每种材质焊接都必须取证,于旭东加强班组技能培训,经常组织班员进行练习,做好考试准备,全面保证了施工需要。在现场,班组的一个小伙子正在焊接管子,笔者在班长的提议下,给附近的几个小伙子一起合了影。身着工装、头戴安全帽的他们精神抖擞,充满了青春的气息。

正是在这些充满朝气的一线职工的艰辛努力下,35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才能在短时间雄姿勃勃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工程中交后的任务依然艰巨,他们已经做好了全部准备,向着装置一次投产成功的目标奋进。

猜你喜欢
催化裂化钦州项目部
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获奖证书
房建施工项目部安全管理问题及其对策
催化裂化再生器壳体关键制造技术
西部陆海新通道背景下加强钦州水上消防建设的思考
多参数协同优化方法在催化裂化装置中的应用
中科炼化420 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一次开车成功
钦州坭兴陶艺造型设计初探
“钦州大蚝”豪气崛起
由关注到信任,由信任到首选——中铁四院郑州地铁项目部十年征程报告
项目部的企业所得税应如何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