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艺理论评论繁荣发展的基因和机缘

2010-11-25 22:57王中云
文艺论坛 2010年6期
关键词:文艺理论文艺图像

■ 王中云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艺理论评论在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构成和发展中,从来都毫无疑问地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时下面临国际社会“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于反渗透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国内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特征更加明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整合社会思想、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任务更加繁重;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催生出许多新的文艺样式、文艺表现形式和文艺传播方式,巩固阵地、引导文艺、占领文化传播制高点的形势更加复杂凸显”的复杂形势复杂情况①,作为既能在微观上就已有的文艺作品和文艺现象进行解读和评析而匡正创作之误、辨明视听是非,又能在宏观上对文艺创作及其规律进行整体的审视和把握而引导社会审美思考、建树科学文艺理论体系、推进文艺事业向前发展的文艺理论评论,其所要担当的社会责任将会越来越重。因为文艺理论是评论的基础,没有理论的发展,就不可能有文艺评论的稳步提高和持续发展。比如周扬早就说过,“如果文艺理论是正确的,可以推动文艺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如果是错误的,便会引导文艺向错误的方面发展”。还因为“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反复证明,文艺创作的繁荣进步,从来都离不开文艺理论评论的积极引导和推动……只有加强文艺理论评论工作,不断为文艺创作的方向提供正确引导,为优秀作品的诞生鸣锣开道,为优秀人才的涌现搭桥铺路才能更好地推动文艺创作的蓬勃发展,才能构成文艺事业的真正繁荣,也才能真正形成健康向上、科学发展的社会文化氛围和环境,更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②。

越来越重的社会责任担当,势必要求文艺理论评论不断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以自身繁荣发展的实现,进而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逐步深入。而在新形势新情况下,如何才能实现我国文艺理论评论的繁荣发展,无疑是摆在文艺理论评论工作者面前亟待于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此考察我国文艺理论评论得以实现繁荣发展的内在基因和外在机缘,不外乎是要求我国文艺理论评论的传播者站在正确解读和指导文艺创作、建树科学文艺理论评论、铸就社会先进文化,引领社会审美风尚的制高点上,以品牌意识的具有为动力,有效驱动品牌运作,实现文艺理论评论传播功能的完美释放;以价值自觉的持有为圭臬,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坚持文艺理论评论科学价值的标高,有机契合文艺理论评论的传与受;以理性抽绎和理性观照为坚持,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融会贯通,提升视觉文化时代文艺理论评论的品质;以社会集聚为延伸方式,合理整合新媒体时代文艺理论评论的传播媒介。只有在价值自觉的高度上强调文化的认同和价值取向的认同;在品牌传播的运作策划中讲求传播功能的完美实现;在媒介融合的传播背景下获得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才能真正从整体上实现文艺理论评论传播的繁荣发展。

一、品牌驱动:实现文艺理论评论传播功能的有效平衡力

从传播的角度说,任何信息的传播都具有一定的功能,通常表现在个人、组织、社会三个层面并相互关联,浑然一体。文艺理论评作为繁荣发展文艺事业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工作的重要方式,是推动文艺创作的重要力量,必然要在探索文艺发展规律、甄别真假善恶美丑、推介优秀文艺作品、提高群众鉴赏水平、引领社会风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文艺理论评论传播首先不可否认地具有个人功能、组织功能和社会功能。并且,其个人功能主要反映在个人的社会化功能和个人的个性化功能两个方面;组织功能主要包括告知功能、表达功能、解释功能和指导功能;社会功能主要反映在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和文化功能,诸多功能既对立又统一地结合为一体。同时,任何信息传播的功能之间相互联系、相互重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成为统一整体的特点,一者决定了这些功能中任何一种功能的发挥,都与其它功能有关,依赖于与其它功能的互动以及支持。文艺理论评论的传播不仅应该客观地告知人们周围世界所发生的各种文艺事件、文艺现象和文艺思潮,也应该负责任地解释这些事件、现象和思潮背后的缘由,表达和宣传自己对这些事件、现象和思潮的态度和观点,而且,还应该引导和教育受众去如何正确地看待和处理周围世界发生的各种文艺事件、文艺现象和文艺思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文学艺术鉴赏观;引导和提醒文艺创作尊重文艺创作发展的必然规律,把握文艺创作的正确方向,坚守文艺创作与传播的社会伦理与道德。二者还决定了这些功能中任何一种功能的发挥的正常与否,都会影响到其他功能的正常与否。比如一种功能的过量释放,会导致对其他功能的挤压与侵占,进而引致功能释放的碰撞、失衡乃至无效。即文艺理论评论传播的功能所在,如其他社会信息的大众传播一样,虽然最主要的就是要造就一定类型的、符合某个阶级或某个社会集团的利益和需要的个人。而在既是个人社会化也是个人个性化,同时还是个人发现本身的“自我”的过程中,文艺理论评论的传播应该注意有效平衡表现在各个不同层面上的各种不同功能,立足个人功能的释放,着眼组织功能的具有和社会功能的实现,在具有告知、表达、解释和指导功能的基础上讲求政治、经济、教育和文化功能的实现,从而达到个人的社会化功能和个人的个性化功能的完整释放,使其和谐完美地成为一体,充分发挥出整体的功能效力。比如,不能因为文艺理论评论是意识形态领域中思想文化交流交锋的一种方式或者负有辨析文学现象、引导社会审美的责任就过度政治化、过度教化;也不能因为文艺理论评论是文艺创作的评价和推介而过度利益化、过度娱乐化。否则,文艺理论评论传播不仅难于履行职责,而且对受众文艺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构建造成误导,对社会文化需要的多样化造成伤害,反而成为文艺理论评论繁荣发展乃至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阻力。20世纪80年代前后与90年代以后这两个时间段里,我国的文艺理论发展曾针对文艺理论的过度功能化(过度的政治化等)有过去功能化③。尽管就当时的文艺理论发展看,文艺理论的去功能化在一些方面增强了理论对于文本的阐释力,起到了颇为积极的一面,然而,文艺理论的这种去功能化却减弱了其可以做出的对于人类的更大的帮助和贡献,使其彻底摆脱传统意识形态的控制和社会历史的限制,以至于在自身生命力和社会影响力方面皆不同程度地遭受损失。而且,我国文艺理论发展中的这两次去功能化,其缘由都包括政治功能、教育功能的过度释放。

基于以上,我国文艺理论评论的繁荣发展的首先考虑就应该是树立品牌意识,从品牌做起,在文艺理论评论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关系的交叉点上进行品牌运作。只有借助品牌的驱动,才能够促使传播者自觉地主动地站在品牌的高度审视、策划和运行,以累积和提高受众的品牌忠诚度为基础,有效实现自身功能的释放,以诸种功能的交织和融合,完美履行自己的使命和任务。

二、价值自觉:多元文化中文艺理论评论传受契合的节点

在一定意义上,文艺理论评论传播对文艺创作的读解和推介,以及进而对社会审美风尚的引领和对社会先进文化的建树,必然要通过为受众破解价值取向迷惘与价值选择困惑,与受众建立文化认同、价值认同关系,由价值取向的认同趋向价值的认同和文化的认同。在这个过程中,文化认同的核心是价值认同。价值认同基于价值取向的认同。价值取向的认同对于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有着非常的意义。并且,具有实践品格的价值取向,其突出作用是决定、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既反映了一种社会文化的倾向,也表明了一种人格倾向。如果不能在价值取向上达到认同,则很难通过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而达到在价值上的认同和文化上的认同。如果不能自觉扬弃自发价值,在价值自觉的高度上,结合眼前价值与长远价值、局部价值与整体价值、现实价值与历史价值,去进行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则很难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因此,文艺理论评论的表现和传播必须善于异中求同和同中树异,从纷繁复杂中发掘本源,从五彩缤纷中滤取本色,在各种文艺事件、文艺现象和文艺思潮的分析和评说中,过滤出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相互可以承认、容纳和接受或者大部份接受的价值观、文艺观和文化观。尤其在当前文化多元化、价值多元化时代,更应该使价值取向的具有和对于价值自觉的追求成为科学发展观下我国文艺理论评论创新、发展和繁荣的核心和灵魂,成为多元文化中文艺理论评论传播者和受众在思想观点和文化观念相契合的节点。

之所以强调价值自觉的具有在文化多元化、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尤为重要,是因为价值多元化作为社会价值观念进步的一种现象,虽然带来了价值的苏醒、价值取向多样化,扩展了价值选择空间与选择的自由度,但同时也引发了价值冲突、价值矛盾、价值导向弱化和既有价值体系消解等现象,使人民群众在社会文化生活中产生了广泛的价值取向迷惘与价值选择困惑。当然也给文艺理论评论传播者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价值取向迷惘与价值选择困惑。如果文艺理论评论的传播者都尚且不能站在价值自觉的高度上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又怎能谈得上以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他人呢?比如,对审美、个体主体、人性、人道主义等有关文艺理论概念的解释,近来常常有人忽视或者无视这些概念在中国语境中存在和发展的特质,一味地被动地与西方学者的论述——西方文化语境及其语义接轨,显然就谈不上在价值自觉的高度上把握住了价值判断的基本特点和原则。再比如,我国的文艺批评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存在着某种失衡,即在促进文艺的多样化发展中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在引领多样化的文艺的科学发展上却几近“失语”,其症结所在显然也是缺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缺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科学发展的关怀。还比如,时下仍有不少文艺理论评论传播,不能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辨析思想、激浊扬清和去伪存真,放弃文艺审美的精神内涵,不在把握正确文艺导向、催生优秀文艺作品、引导大众审美追求,促进社会文化审美进步方面着力,只做了那些追逐经济利润而不讲社会效应的作品的吹捧者,更多地为发行率、收视率、点击率和票房价值等的提高而摇旗呐喊,以其“意见领袖”或者专家、权威的身份及其观察,直接地或间接地成为文艺理论评论繁荣发展的逆向推动力。所以,只有加强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导向机制的作用,文艺理论评论传播才能站在理论自觉和价值自觉的高度上具有现实观照的情怀和视野,直面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才能以正确的价值观念规约文艺理论评论传播实践,才能将正确的价值理想和文艺审美情趣推介给受众、影响于社会。

三、理性抽绎:视觉文化时代提升文艺理论评论品质的根本

其实,上世纪之初,巴拉兹就曾预言,随着电影的出现,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将取代传统的印刷文化。继而在30年代,海德格尔以著名的表述“世界图像时代”,指出了世界作为图像被把握和理解。60年代,德波宣布一个充斥着图像的“景象社会”的到来。“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丹尼尔·贝尔在他的《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中更是如此断言。的确,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语言学的转向”已寿终正寝,以语言为中心的文化开始向以形象为中心的文化转变,图像在不断地驾驭、凌越乃至征服文字,越来越多的思想家迷恋于“视觉的转向”,或“图像的转向”,或“视觉文化的转向”;越来越多的作家借电影或者电视剧来“增势”,用图像的力量为文字壮胆,文学创作、文学表现呈现出多媒体化……一段时间以来,图像符号充当了正文,语言文字被简化为时有时无的只言片语,只是图像符号的附庸和注释;到处是流光溢彩的图像,满眼是生动直观的画面,光和影的交织笼罩了一切,文化艺术形态的视觉化特征越来越明显。视觉文化在整体上以其特有的话语模式和表现优势,冲击了文本文化所构筑的文化格局和话语权掌控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阅读、感觉和思考世界的观察角度和思维方式。而在这样的变化中,文艺理论评论的表现和传播也必然要随着人们这种新的阅读行为,由对语言文字的关注转而成为对图像符号的青睐,用新兴的视觉文本编码程序取代传统的纯文字文本编码程序,用全方位的意境解读和新的多媒体符号表达给予人们更多的切乎实际的审美指导。

实际上,图像作为与现实事物最接近的符号系统里的一种符号,其直观性和与图像信息展示的同时性,最能近距离地表现出自然的和社会的真实面目,最直接、最明确地传达意义,成为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但图像虽然直接精确地反映了现实世界,却毕竟是以固定的视点去选取特定空间范围内的景物而成型的,镜头限制了表现。或者说,作为符号世界中可指系统最不确定的符号系统,图像符号与逻辑符号不同④,由于自身的框定局限,意义延伸受限,也由于不具有“透义性”⑤,对其的阅读理解更容易停留在感性层面。也就是说,视觉文化的强烈的感性色彩和真实的毋庸置疑的图像呈现,一方面,让人们对于世界的阅读更加流利和明晰;另一方面,使人们对于世界的了解却越来越肤浅和越来越感到困难,把握不了实质。因为在视觉文化清晰而感人的视觉话语背后,隐藏的是某种刻意而为的虚构、意识形态的询唤,某种强权意志或政治偏见,某种社会力量和历史逻辑的运作,或者某种文化理念的价值诉求和幻觉诱导,以及特殊的意象符号所凝聚在视觉文化背后种种隐而不现、秘而未宣的深层本质。这个明显的问题使得看似容易和浅显的视觉文本的阅读变得非常感性化、表面化和浅薄化,也使得视觉文本阅读与传统文本阅读之间的区别更加显然。文本文化时代里的传统阅读,是一种具有充分自主性、广阔自由度的阅读行为,受众在阅读过程的各个环节上都呈现出鲜明的自主、个性化特征。而视觉文化的阅读则相反,阅读主体的主动性变成了被动受控性,阅读内容、阅读方式呈现出空前的趋同性,阅读主体的个性化特征也随之消解。同时,还因为在视觉文化时代,视觉文化产品遵循现代市场营销学最大程度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原则,极力迎合受众的阅读消费心理,投其所好,消遣娱乐性逐渐成了现代文化大众阅读的主导动机,造成受众追求感官享受、快餐式阅读而不明就里的接受习惯的大量产生,更是需要文艺理论评论在解读、鉴赏层面的引领和拨乱反正。

视觉文本解读的最高境界,要求解读者不仅具备影像的视觉直观性、实证性,更要具备语言文字的逻辑性、阐释性和说明性,即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并用,全方位地捕捉信息、感觉信息和诠释信息。因为形象思维是抽象思维的基础,抽象思维是形象思维的提升。只有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结合,才能够达到视觉文化解读的最高境界。换言之,图像是一种与现实实物最为接近的符号,必须依赖文字符号而完美;图像阅读能让人们在感性世界里直接地触摸和敏锐地感受,而意义解析为人们拓展被图像禁锢的空间,让人感受到固定视点之外更加广阔的空间,在理性世界里冷静全面地透视那些隐而不现、秘而未宣的深层本质,讨论那种刻意而为的虚构、意识形态的询唤,那种强权意志或政治偏见,那种社会力量和历史逻辑的运作,或者那种文化理念的价值诉求和幻觉诱导。视觉时代的文艺理论评论传播对视觉文本及其图像符号意义的解读和辨析,必须兼有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感性触摸和理性抽绎,不但首先要注意从适应受众感性接受能力的角度演绎共同的感觉,体现文本和符号的表现意义,而且要始终坚持在价值自觉的高度上进行图像符号背后的理性抽绎,提升视觉文化时代文艺理论评论传播的品质。或者说,视觉文化时代的文艺理论评论既要注意从文艺创作传播的实际出发,用受众熟悉的文本语言叙事说理,更要注意在满足受众一定的接受需要的基础上高扬理性和反思的大旗,重新拾回文本文化素有的丰富的想像、理性的反思、个性的创造和隽永的韵味体验,从而保证文艺理论评论传播的独特品质。

注 释

①胡振民:《贺信》,《中国艺术报》2010年5月21日。

②夏潮:《在第二届全国文联文艺理论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中国艺术报》2010年5月28日。

③文艺理论去功能化主要表现为:专注于文本研究、转向技术性分析、“思想淡出”等等。

④皮埃尔·吉罗曾说:“美学符号,由于其形象特征,它们比之逻辑符号来讲,是约定性很差的,因此,也是编码和社会化较差的。”皮埃尔·吉罗著,怀宇译:《符号学概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0页。

⑤所谓透义性,是指由声音和思想构成“双面体”的语言符号,作为能指的声音和作为所指的思想,在自然形态下形成一个特定的有机整体。

猜你喜欢
文艺理论文艺图像
1942,文艺之春
浅析p-V图像中的两个疑难问题
巧用图像中的点、线、面解题
Can “Contemporaries” Know How to Read?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中国文联出版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
□文艺范
名人语录的极简图像表达
关于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发展的几个问题❋
趣味数独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