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三大解点

2010-12-11 09:23吕玉忠
产权导刊 2010年10期
关键词:传统产业

□/吕玉忠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三大解点

□/吕玉忠

进入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出现了十分复杂的局面:国内积累的深层矛盾与短期矛盾相交织;国内矛盾与国际矛盾相叠加;突发事件和不确定因素暴增。宏观经济调控的难度加大,中央高层发出了“两难抉择”的感叹,大有“斩不断、理还乱”之感。

中国改革开放自1978年算起,已有32个年头。到2009年我国GDP总量已达34万亿人民币,折合5万多亿美元,约占全球经济总量的8.5%;目前,我国外汇储备高达2.45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外汇储备大国;2010年6月末,中国持有美国国债8437亿美元,成为美国第一大债权国;2008年,我国外贸出口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2009年在全球经济减速2.2%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速达9.1%,全球经济一枝独秀;2010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中国为1.33万亿美元,日本为1.28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同时,多种矛盾交织和加剧。要拨云睹日、把脉未来,就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搞清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几大疑难问题。

一、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节点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界、金融界以及中央有关部门,对于我国宽松货币政策退出问题,争论十分激烈,目前仍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着深度影响。说白了,就是何时加息问题。

2010年3月开始,澳大利亚、印度、巴西、加拿大、韩国等相继加息。但迄今为止,美、欧、日三大经济体没有加息。2010年6月、8月,美联储两次宣布维持美元0%~0.25%的低利率不变;2010年7、8月,欧洲央行也两次宣布维持基准利率1%不变;2010年8月,日本银行宣布维持日元基准利率0.1%不变。

对我国来说,加息不加息,是一道高难度的单项选择题。由于严厉调控房地产和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我国经济自今年二季度开始下行,第一季度GDP增速11.9%,二季度回落了1.6个百分点。经济运行的惯性可能使回落的速度加大,这一点将会在今年三、四季度呈现出来。今年7月份,我国CPI的涨幅为3.3%,超过了3%的调控目标。与此同时,国内国际粮食、食品、蔬菜以及大宗商品涨价,成本推动型通胀与国际传导型通胀并存。过早加息,影响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过晚加息,通胀预期难于管理。笔者认为不宜过早加息,即使加息也要到明年上半年。理由是:中国最怕出现“滞涨”局面,在防止“滞涨”上,要把防止“滞”放在首位,因为经济停止了发展,一切矛盾的解决都无从谈起。

二、调控房价的着眼点

在现今的中国,只要你说房价必跌无疑,立马赢得万人拥戴;但你敢说房价还会涨,必遭千夫指,骂你个狗血喷头。

4月中旬,国务院出台文件,强力调控房地产。时间过去了4个月,房价走势如何呢?据国家统计局统计,7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了10.3%,出现了价升量跌的局面。具体讲,一线城市房价有所回落,二、三线城市房价上涨。除了房地产商死扛不降外,还有没有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原因?

目前,我国城市化率仅有45%左右(包括1.3亿农民工),如果今后2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达到75%,还将有3亿多人口由农村居民变为城市居民。在中国加速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房价要绝对下降,只能是一厢情愿。除非放弃城市化,改为田园化,让农民工返乡,让城市人下乡或出国。

这里就有个城镇布局问题。用什么办法使中国东、中、西部的城镇人口比例合理,资源、物流配置低损化呢?靠的就是房价。客观上讲,我国东部特大城市,人口到了爆炸的境地,而中、西部的中小城镇人口相对较少。以北京市为例,截至2009年底,北京实际常住人口为197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246万人,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726万人。北京是资源输入型的特大城市,98%的能源靠外地调入,人口爆炸导致水、电、煤、气、油供应紧张,道路交通堵塞严重。北京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0,为给北京输水,张家口、承德两市已将水稻全部改为种玉米。试想,如果我们强行让北京的房价在今后一个时期下降30%~50%,那会有多少流动人口涌入北京?给北京的资源、环境带来怎样的压力?为了不造成中国城镇布局的畸形发展,不要一味诅咒特大城市的高房价。

政府调控房价的着眼点,要有战略高度。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要理清脉络,该由政府承担的政府要勇于承担(如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动迁安置房),该让市场承担的就让市场的手调节。至于那些屯地待沽、投机炒作、扰乱市场,牟取暴利的不法之徒,必须用法律的手段,予以坚决打击。

三、经济转型的着力点

中国被称为“世界加工厂”,传统产业厚重,并且多数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能不能跨过经济转型这道坎,考验着全体中国人的智慧。

(一)为什么必须加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要从理论的高度厘清,就必须从资源、环境、气候变化强约束的视角去认知。

第一,资源瓶颈。中国的人均资源,尤其是人均生产要素资源,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一是耕地资源:中国耕地面积目前为18.26亿亩。人均耕地仅有1.3亩,而世界人均4.1亩。美国耕地面积1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0.5%;印度耕地面积17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57.15%。中国比印度国土面积多662万平方公里,但耕地比印度少7亿亩;中国和美国国土面积差不多,但耕地比美国少10亿亩。印度人均耕地是中国的2倍,美国是中国的9倍。

二是能源储备:

三大能源储备国际比较

从表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三大能源的储备量上,中国仅煤炭储备位于世界第三,但不足美国的1/2;石油不足沙特的1/7,仅为加拿大的27%;天然气俄罗斯是中国的21倍,伊朗是中国的13倍。

三是资源消耗:工信部部长李毅中今年5月27日说:“我国消耗了世界上46%的钢铁、45%的煤炭、48%的水泥、10%的油气,只创造了世界8%的GDP。”2010年7月20日,国际能源署公布数据称:“2009年中国消耗了22.52亿吨油当量,较美国的21.7亿吨油当量高出4%,已成为超美国的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费国”。数据公布后,遭到了中国有关部门的批驳。那么,究竟2009年中国消耗了多少油当量呢?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今年2月统计公报,中国2009年能源消耗总量为31.0亿吨标准煤。换算成油当量为21.32亿吨,略低于国际能源署公布美国2009年当年消耗21.7亿吨油当量。

2009年中国原煤产量29.6亿吨,同时净进口了1.3亿吨原煤。按照目前中国探明的煤储量1145亿吨计算,我国再有37年就完全把自己的煤储量用完。2009年中国消耗石油3.92亿吨,其中进口了2.02亿吨石油,进口率达52%。若按中国已探明的石油储量50亿吨计算,中国完全用自己的石油储量,仅够使用12年。

第二,环境的制约。长期以来,中国在国际分工中,扮演着“世界加工厂”的角色,不仅耗费了中国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而且加重了工业污染,环境和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我国的大江、大河、湖泊、近海污染相当严重。要使我国人民“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客观上就要求天变蓝、水变绿、空气变新鲜、阳光变灿烂。

第三,气候变化带来的灾害。我原以为,人类的造热运动和高碳生活,会把灾难留给子孙。现在看来,灾难降临的速度和级别远超预期,当代人就遭到了无情的报应。近几年来,报纸上、电视中,经常是一幕幕令人发颤的自然灾害场面。无论是东南亚的吞噬24万人的海啸、俄罗斯的熊熊大火、巴基斯坦的滔天洪水,还是中国的旱灾水灾交替、滚滚泥石流,无不昭示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美丽地球已不堪重负,正在走向不适于人类生存的边缘。大地在发颤、江河在咆哮、海浪在席卷、土地在干裂、洪水在肆虐、火山在喷发、物种在灭绝、臭氧层在击穿、北极在融化。所有这一切,都与人类无节制地疯狂排炭排硫直接相关。

(二)传统产业厚重,产能过剩

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工业化过程和工业积累,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高。2009年,中国第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0%、47%、43% 。第三产业(服务业)不但远远低于发达经济体,而且也落后新兴经济体(2009年印度第三产业占本国GDP的比例是55%)。在工业产业中,主要集中在重化工行业,以传统行业为主。国内传统行业的叠加和各地的重复建设,导致产能过剩。以钢铁、水泥为例,2009年,中国粗钢产量达5.68亿吨,全球第一,占全球总产量的48%;是世界排名前五的日本、俄罗斯、美国、印度粗钢产量之和的2.2倍。2009年,中国水泥产量高达165亿吨,占全球产量的60%。传统工业产业严重过剩,给国民经济带来了三大弊端:

第一,工业生产原材料价格传导失真。近几年来,中国的生产资料价格忽高忽低、时涨时跌,有时在短短的一两个月中,同种资料价格就相差悬殊,使企业进退维谷。生产资料价格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波动呢?根源在于产能过剩。当生产资料预期短缺时,全国同类厂家大量购进,押足库存,立马引起价格的上涨;当生产资料预期充足时,厂家纷纷压低库存,多数企业实行零库存,引起价格暴跌。由此可见,我国的资料价格不是由最终消费市场决定的,而是由企业产能决定的。这种失真价格的传导,给市场供应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性,也给国家宏观部门进行调节带来了难度。

第二,进口原料竞相抬价,出口产品竞相压价,使国家利益受损。由于我国产能的极大过剩,在进出口中,国内同类企业竞争白热化,进口产品暗中抬价,彼此不让;出口产品恶意压价,看谁最牛。以铁矿石为例,2009年中国进口铁矿石6.27亿吨,同比增长41.5%,但是中国没有拿到价格定价权,全球三大铁矿石供应商以同日本的新日铁订立的长协价为最终价。2010年上半年,我国进口铁矿石到岸价同比上涨了46.94%,使得我国重点钢铁企业利润率仅有3.47%,而淡水河谷一家公司今年二季度净利润就达到37.1亿美元。中国企业赔本赚吆喝,外国企业赚得盆满钵满。这还不能引起我们对过剩产能的深思吗?

第三,企业利润低下,核心竞争力乏力。由于众多的企业在传统产业链中低端竞争激烈,企业利润微薄,只能以牺牲环境、职工利益为代价勉强生存,企业无力进行技术改造、产品研发。长此下去,就会失去国际市场竞争力。

(三)经济转型的着力点

经济转型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强度大、难点多、时间长。既有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冲突,又有整体利益与地方、部门利益的矛盾;既有技术的瓶颈,又有市场和消费习惯的承受度。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既要有前瞻的战略,又要有务实的策略。

第一,拟定战略规划,保证经济转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经济转型不能过迟,也不能过急。过迟,会使我国失去历史跨越的机会;过急,有可能使我国出现产业竞争优势断档的风险,失掉原有的国际市场份额。从时间上看,经济转型至少要有七八年、甚至10年左右的时间。故此,客观上要求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结合“十二五规划”,拟定经济转型中长期规划,以指导地方、行业、企业有步骤地实施。

第二,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对于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国家要从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逐步提高新兴产业的比重。据悉,国家能源局正在制定“新兴能源产业规划”,规划将提出,2011—2020年,国家将累计投资5万亿元。2020年当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2亿吨,二氧化硫排放减少780万吨。与此同时,每年可增加产值1.5万亿元。

第三,坚决淘汰落后产能。2010年8月8日,工信部宣布,到今年9月底前,全国须关闭落后产能企业2087家,共涉及18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给地方政府带来了很大压力,对于眼前的地方财政收入、劳动力就业、GDP增长等会造成不小困难。地方政府、企业必然进行博弈,能否全面落实淘汰落后产能方案,考验着我国政府的执行力。

第四,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会形成落后产能,但传统产业绝不等于落后产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传统产业仍然是我国的重要支柱产业。这是因为,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客观上需要传统产业和传统产品;另一方面,中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消费习惯、消费水平,还需要传统产业提供传统产品。因此,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是当前的重中之重。要采取得力措施,千方百计促进传统产业企业间的并购、重组,提升传统产业的质量和效益,使单位产品的资源、能耗大大降低,达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目的。

渤海证券研究所)

猜你喜欢
传统产业
科技创新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研究
新经济时代实现传统产业升级的途径研究
未来5G:颠覆行业 改变生活
乡村振兴战略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研究——以保定市望都县为例
马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互联网+”时代传统产业发展的路径研究
将时尚思维融入手工艺传统产业——以衡阳竹木雕为例
互联网银行带来的金融新常态*
丘区传统产业仍大有可为
专家开方:传统产业创新互动做强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