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探究

2010-12-13 01:03梁红军罗才良
昌吉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学生宿舍宿舍环境

梁红军 周 立 罗才良

(1,2,3.石河子大学 新疆 石河子 832003)

兵团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探究

梁红军1周 立2罗才良3

(1,2,3.石河子大学 新疆 石河子 832003)

以和谐宿舍文化建设为目标,进一步发挥宿舍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既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推动,也是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该文通过对兵团高校宿舍文化现状的调查分析,指出了兵团高校宿舍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兵团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基本对策。

高校;宿舍文化;现状;对策

高校学生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休息、交往的多功能场所,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作风的重要环境,更是高等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1]。以和谐宿舍文化建设为目标,加强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推进宿舍文化大发展,对于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和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我们对兵团高校宿舍文化建设进行了研究。

此次研究我们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法等研究方法,重点对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兵团武警高等专科学校、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等 4所兵团主要高校进行了调查,为了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协调了男女比例,专业和年级比例等影响因素。为了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我们还对部分院系的宿室成员和学生管理者进行了访谈。同时在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同时,查阅了相关文献中的研究成果,为调研资料分析提供了理论参考。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900份,其中石河子大学 400份、塔里木大学 300份、兵团武警高等专科学校 100份、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 100份。回收有效问卷 862份,有效回收率为 95.8%。在调查的862名大学生中,男生 476人,占总体的 55.2%,女生 386人,占总体的 44.8%;在民族分布上,共有汉族学生 735人,有效百分比为 85.3%,少数民族学生 127人,有效百分比为 14.7%;一至四年级的学生人数分别为 201人,229人,324人, 108人,占总数的 23.3%,26.6%,37.6%和 12. 5%。(样本基本情况见表1 )

表1

一、兵团高校宿舍文化现状

(一)宿舍文化的物质层面

一是住宿条件上。生活在 6个床位宿舍的大学生有 763人,占 88.6%,实际住满 6人为91.5%;住在8个床位宿舍的大学生有44人,占5.1%,实际住 8人为 68%;所住宿舍为 4个床位的 54人,占 6.3%,实际居住 4人为 40.7%(见表2 )。由此看出,兵团高校学生宿舍床位设置普遍为 6个,个别是 4或 8个床位,在实际居住人数上以 6人为最多,8个床位的宿舍有 32%的是没有住满的,4个床位的学生宿舍很少。兵团高校大学生的住宿条件整体较好。

二是住宿环境上,学生总体上对当前学生宿舍楼的条件和环境是满意的,原因在于,近年来,兵团高校加大了学生宿舍环境建设的力度,整体规划和建设了一批学生公寓,很好地改善了学生的住宿环境。另一方面,学校领导对宿舍文化建设重视程度的提高,从环境育人的角度加强了宿舍环境的整治和宿舍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学生宿舍楼的环境。

三是在宿舍物质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方面。分别有 42.3%、52.2%、49.7%和 61.8%的学生认为宿舍环境对学生学习、生活、休息、心情的影响大(见表3 )。总体调查反映,宿舍的物质环境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是有重要影响的,需要教育工作者给予高度的关注。

表2

表3

(二)宿舍文化的制度层面

在宿舍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各高校均制定有学生宿舍管理规定,内容涉及学生宿舍卫生、安全和文明等方面,明确了学生宿舍违纪、违章的现象及其处理规定。并对大学生住宿晚归和夜不归宿的情况制定有专门的管理办法。学生工作部、团委和后勤等部门是学生宿舍的主要管理部门。总体上兵团高校在学生宿舍管理制度的建设上做的是很好的。

在制度认识上,有 29%的学生是完全支持学校制定的宿舍管理制度的,58.7%的学生持积极支持态度,13.5%是持基本支持态度,只有 1%的学生是反对的(见表4 )。通过访谈,学生认为,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制度是加强学生宿舍管理的内在机制,完善的宿舍管理制度是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在宿舍长制度选择方面,选择自荐的占39.8%,指定的占 40.6%,少数采取的是投票或轮流担任 (见表5 )。关于宿舍长的条件要求,认为要有领导能力的占 29.7%,有亲和力的占 54%(见表6 )。可见,自荐和指定是宿舍长产生的主要办法,亲和力是对宿舍长的主要要求。

在宿舍卫生制度安排方面,每周进行检查的占 80.8%,一周 1次的占 47.9%,一周二次的占 27.1%。在检查方式上,通知检查占 53. 6%,固定时间检查占 20.7%,抽查仅占 16. 7%(见表7 )。结果表明,每周进行宿舍卫生检查是宿舍卫生管理的普遍制度,通知检查是卫生检查的主要方式。

表4

表5

表6

表7

(三)宿舍文化的行为层面

宿舍文化的行为层面是指宿舍成员在宿舍生活过程中人际关系、感情生活、网络行为、参与活动等方面的动态体现。

在宿舍成员人际关系方面的调查中,有 45%的被调查者认为宿舍成员之间很融洽,有 45%的被调查者认为宿舍成员之间还行,不好和不清楚的仅占 4.4%(见表8 ),说明学生重视宿舍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宿舍成员之间的关系总体上是融洽的。

关于宿舍成员的恋爱情况,调查中 42.6%的学生有恋爱行为。对宿舍成员把男女朋友带回宿舍的态度,45.8%的学生持非常支持的态度, 45.6%的学生比较支持,持不支持态度的占14%(见表9 和 10),说明学生对宿舍成员谈恋爱是持支持态度的。

宿舍中拥有电脑和使用电脑情况。有电脑的占 29.2%,没有电脑的占 45.2%。用于上网的占 24%,学习的占 23%,查找资料的占 13%,看碟片的占 8%,玩游戏的占 32%(见表11 和12)。由此反映出,学生在使用电脑方面,大部分时间是用于上网、玩游戏和看碟片,这是令人担忧的。

对于宿舍成员参与集体活动的情况,持积极参加态度的占 53.7%,有选择性参加的占 16.2%,偶尔参加的占 10.6%,从不参加的占 2.3%(见表13),说明宿舍成员对于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

表8

表9

表10

表11

表12

表13

(四)宿舍文化的精神层面

在调查学生对宿舍的看法方面,同意“我觉得宿舍就是我家”的人数占到 59.3%。关于学生的宿舍责任感方面,有 86%的学生认为每个宿舍成员对宿舍的发展都是有责任的。对于舍友的态度,有 78.3%的学生喜欢自己的舍友。有 43%的学生不同意“宿舍只是睡觉的地方,对个人没有什么影响。”的认识 (见表14 )。可见,多数同学还是认同“宿舍是我家”的概念,喜欢与舍友相处,对宿舍的发展有明显的主人翁感和责任感。

表14

关于宿舍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方面(见表15和 16),认为影响很大的占 18.1%,较大的占51%。宿舍生活对学生能力的影响方面 (多选),认为促进学习能力提高的占 32.7%,增强了学生的生活自主能力占 57.5%,思想有所改变的占32.4%。由此说明,大部分学生认为宿舍在提高学生自主能力、学习能力和改变学生思想观念方面有重要的影响。

表15

表16

关于宿舍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影响调查 (见表17 、18、19和 20)。68.9%的学生认为宿舍文化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是有作用的,其中 25.6%的学生认为作用很大,80.3%的学生认为宿舍文化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情操,且35.1%的学生认为宿舍文化对自己的道德情操有深远的意义。有 58.4%的学生认为在学生宿舍张贴格言警句和励志名言的文化设计是很好的。高达 87.2%的学生认为宿舍文化有助于学生融入社会。由此看出,绝大部分学生肯定了宿舍文化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促进学生成长方面的作用。

表17

表18

表19

表20

二、兵团高校宿舍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来看,兵团高校大学生宿舍的主流文化是积极、健康、向上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调查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主要在于:

(一)低俗文化现象存在,宿舍文化品味有待提高

在一些大学生宿舍文化中呈现着低俗的文化现象,一定程度上污染了宿舍的精神环境,也影响了大学生良好风貌的形成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些低俗的文化现象具体表现为宿舍装饰的趋俗化,文化内容以追逐影视明星为主,美人玉照跃然墙上,宿舍装扮花里胡哨,整体装饰布置缺乏高雅感、和谐感。一些粗野的词汇在宿舍中使用频率极高,宿舍里的污言秽语与公共场合的高谈阔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个别宿舍内活动处于以打扑克、看影碟为主要娱乐方式。宿舍“卧谈”常涉及一些不文雅的话题,等等这些势必影响学生宿舍良好风气的形成,应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足够的重视。

(二)注重宿舍管理和设施建设,忽视宿舍精神文化建设

一方面,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仅仅停留在对作息制度和卫生的管理上,只关注到表层宿舍文化建设,认为宿舍文化就是有一个清洁的宿舍环境、时尚的室内布置和严格的管理,而忽视了对大学生内心精神世界的探索。另一方面,主要停留在强调宿舍设施的改善上,在评价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时,更多的是对宿舍物质文化建设津津乐道,忽视了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中的核心部分——精神文化建设,使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三)大学生缺乏宿舍文化建设应有的主体意识

大学生在宿舍文化发展过程中起直接的作用,是宿舍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而调查发现,大学生普遍缺乏宿舍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一方面是主观认知不到位。从教育价值取向角度看,大学生思想中的实用、实效观念突出,比较注重成绩、奖惩等实际目标,对于宿舍文化建设缺乏必要的意识认知。另一方面是活动参与不到位。研究发现,部分学生缺乏参与宿舍文化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明确认识宿舍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无法真正投入到宿舍文化建设的活动之中。

(四)网络文化对宿舍文化的的负面效应

目前,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进宿舍,大学生为网络文化所吸引,上网已成为校园内的一种交流方式。从网络本身来看,网络信息的筛选检查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大量形形色色内容充斥其中,“功利化”、“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与网络文化在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模式、思想观念以及宿舍中的同学关系。部分学生沉溺于电脑游戏、虚拟网络,与人交流减少,影响着宿舍的作息规律和正常秩序。网络文化的负面效应影响着整个宿舍风气,对宿舍文化建设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五)宿舍文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有流于形式的倾向

一是领导管理工作的形式主义。与教学科研工作相比,宿舍文化建设属于精神文明范畴,显得虚无空泛。部分领导的意识淡薄直接导致他们在宿舍文化发展规划制定中有流于形式的现象。二是没有一个统一的、长远的且切合学校实际的宿舍文化建设目标。未能把宿舍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学风、校风建设,乃至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很好地结合起来。三是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和谐的、制度化的协商、沟通机制。在宿舍文化中,不少部门常常各自为阵、各管一切。

三、兵团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基本对策

文化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主体自觉活动的参与。因此,积极主动地建设是大学生宿舍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2]。兵团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应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构建积极健康的文化环境

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名论著《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当周围的环境和条件与对其施加思想教育的受体学生发生了共鸣,就会使受体学生在思想上得以感化,陶冶进而提高思想境界[3]。宿舍文化环境本身对学生就是一种教育。我们不仅要继续改善宿舍的基础设施,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还要围绕学生健康成长,创造积极、健康、高雅的宿舍文化环境。首先以美化、净化、齐化、亮化为基本要求,加强宿舍环境建设,营造宿舍优雅、清新、整齐、卫生的文化环境。其次进行室内楼道文化设计和艺术修饰,利用名人画像、警言语录构筑文化长廊,增加居住环境的文化品位,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不知不觉中接受文明风尚的熏陶和感染。再次是在宿舍楼内设立阅览室、自修室、文体活动室、党团活动室,宣传橱窗和公告栏,为构建积极健康的文化环境创造条件。

(二)活化活动载体,以活动培养高尚宿舍文化

积极、健康、高雅、富有知识性、思想性和趣味性的宿舍文化活动有利于形成温馨和谐的宿舍氛围和高尚的宿舍文化。通过开展德育教育、自律行为教育等活动,把宿舍区建成学生德育教育的基地;通过开展宿舍装饰设计、自我形象设计、舍员才艺展示等活动,把宿舍建成学生美育教育的基地;通过开展基础文明教育活动,培养大学生“知行合一”“讲礼仪”的好作风,在行为上学会相互谦让和包容,学会处理矛盾,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通过开展文明宿舍、星级宿舍、友爱宿舍和学习型宿舍等的评比竞赛活动,举办宿舍精神文明建设月活动促进和谐舍风建设。

(三)激发大学生主体意识

以学生为本,突出大学生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努力激发其主体性的发挥是构建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关键所在。一是通过宣传教育,努力提升大学生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自觉意识。二是建立学生自我管理机制,引导学生自己参与宿舍管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职能,如根据各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吸收一些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学生参与到宿舍管理队伍中来,担任宿舍管理员,使学生成为文明宿舍的主力军。三是突出宿舍长职能,确立学生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才能和潜力的发挥营造一种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形成鼓励创造、追求创新的和谐氛围,催生宿舍文化的人性化[4]。四是,多组织以宿舍为单位的集体活动,加强舍员之间的感情交流,强化其宿舍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他们主动投身于宿舍文化建设活动中,使之成为自身内在的需求。

(四)党团组织进宿舍,发挥党团组织示范作用

将学生党团组织建设植根于大学生宿舍,对于引导学生提高其责任心和工作能力,对于活跃宿舍文化,改变宿舍文化氛围具有很好的作用。具体做法上,一是实行党员宿舍挂牌制度,即强化了大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发挥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又加强了宿舍党建工作。二是在高校学生宿舍建立党团活动室,为广大同学提供党团活动场所,加强对党的基本知识理论的学习探讨,增强党团组织的战斗力和影响力。三是把团支部建到宿舍区,一个宿舍成立一个团小组,3至 5个宿舍成立一个团支部,一个专业或年级按楼层建团总支,每幢楼设一分团委,实行团支部书记宿舍挂牌制度,发挥共青团组织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五)树立和谐宿舍文化建设目标,转变观念,加强领导

和谐宿舍文化就是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创造和谐环境,具有浓厚求知氛围、高尚道德追求、正确价值取向和共同理想信念的宿舍文化。构建高校和谐宿舍文化是宿舍文化建设的奋斗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高校宿舍管理者要转变观念。首先要提高对构建大学生和谐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认识,将和谐宿舍文化建设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高度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其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高校和谐宿舍文化的根本,用健康的思想占领大学生宿舍这块阵地。再次是要建立以主管学生工作和后勤工作的校领导为领导,学校学生工作部门和后勤管理部门为主,全校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1]赵政一.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J].宜宾学院学报,2008,(2).

[2]陈德静.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J].江苏高教,2004,(1).

[3]钟艺华.浅析宿舍文化中的环境建设[J].湘潮,2008,(7).

[4]张红明,牛凤霞.主体间性德育观下的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J].理论观察,2008,(2).

G641

A

1671-6469(2010)06-0025-06

2010-11-30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2008年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 (20080101)

梁红军(1968-),男,安徽阜阳人,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陆遐)

猜你喜欢
学生宿舍宿舍环境
莫里永学生宿舍
——贯穿建筑的连续上升走廊
热得快炸了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吉田寮:亚洲最破的学生宿舍
环境
学校到底是谁的
作品四
热得快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