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还是“利益”?

2010-12-27 13:24
中国记者 2010年2期
关键词:公司化传播学院底线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在2010年第1期《今传媒》上刊文,表示要尽快建立有利于各方“利益”的激励平台。范以锦分析了财经杂志团队离职风波,认为,无论是“利益”还是“理念”,都与制度设计和股权设计有关。在利益上,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也就是对双方都有利的妥协办法。而同时,办报的内容理念与底线,也与制度设计有关。因为,没有理念的话,报纸办不好,大家利益都受损;同样道理,如果不把握好底线,发生严重导向问题,同样会导致各方利益受损。再讲发展的理念,是否着眼长远发展,还是考虑眼前利益,长远发展资本要有多大,这类问题也因大家的利益捆在一起,而得到妥善的处理。由此可见,“利益”激励的制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媒体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并不容易,但是,再难也要想办法实施,尤其是一些非时政类的报刊,已具备转制和建立激励机制的条件,其中一些早就实行了公司化运作,为何不尽快建立这种有利于各方“利益”的激励平台,而非要折腾一番才罢休。

猜你喜欢
公司化传播学院底线
某焦化公司化产VOCs达标提升技术方案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高建新教授
真相与底线
像办企业一样搞扶贫——国企合力在渭南脱贫上的公司化手法
戈恩被捕:底线不可碰
浅谈电视媒体广告经营的公司化与资本化
论国有农场公司化改革
新闻与传播学院
守住我国粮食安全的底线
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