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对安徽省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2011-01-05 07:11邢孝兵周珊珊
铜陵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安徽省线性贸易

邢孝兵 周珊珊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 蚌埠 233041)

加工贸易对安徽省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邢孝兵 周珊珊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 蚌埠 233041)

基于对安徽省加工贸易现状的总结、归纳,文章利用安徽省1999-2009年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加工贸易增值系数法、加工贸易对GDP拉动度和线性回归三种实证方法,分析了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安徽省;加工贸易;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一、引言

对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主要是国内学者基于全国数据的分析。黄斌全、熊启泉(2010)[1]基于1981~2008年我国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数据的长期动态关系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经济增长对加工贸易规模增长的贡献较小,且存在着初期效应明显与后期效应弱化的现象。闫国庆、陈丽静(2005)[2]利用我国1981-2003年2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线性回归表明我国加工贸易每增长1个百分点,其中加工贸易的出口贡献率和进口贡献率分别是47%和53%。朱高鹏(2006)[3]认为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具体表现在出口创汇、促进出口基地形成、推动产品结构升级等方面。刘志忠、王耀中(2003)[4]同样也对我国1991年以来的加工贸易与GD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1992-2002年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度为7.04%,年均拉动度为0.5%。专门针对某省特别是中部地区某省就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开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还十分稀少。崔玮(2010)[5]使用1994-2005年省级数据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加工贸易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而在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的作用非常微弱。兰勇(2008)[6]利用湖南省1994-2005年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对湖南省加工贸易的发展问题做出了实证研究,并认为湖南省加工贸易对其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针对安徽省的分析作者仅见郭云、李磊(2007)[7]利用安徽省1995-2005年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加工贸易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认为安徽省加工贸易处于不稳定增长状态中,在全省经济总量中所占比例较小。近几年来,安徽省加工贸易获得较快发展,对安徽省经济的拉动作用应该有所增强。本文利用1999-2009年11年的数据对安徽省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分析。

二、安徽省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

(一)安徽省加工贸易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近年来,安徽省加工贸易的发展逐渐得到重视,加工贸易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尤其是在2004年以来,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幅度加大,加工贸易成为推动安徽省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如表1所示,1999年安徽省加工贸易总额仅7.43亿美元,2008年达到34.16亿美元,是1999年的4.6倍,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略有下降。其中加工贸易出口涨幅更大,1999年安徽省加工贸易出口额仅4.04亿美元,2008年达到25.69亿美元,是1999年的6.36倍。

表1 安徽省进出口贸易、加工贸易数据(单位:亿美元,%)

(二)安徽省加工贸易发展规模仍然不大,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差距

安徽省加工贸易发展规模仍然不大,安徽省加工贸易占安徽省进出口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大部分年份在20%以下,远远低于加工贸易发展较好的省份,如江苏,甚至也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下图1所示。安徽加工贸易在全国加工贸易中所占比重也一直较低,从未超过0.5%,而且1999年至2003年呈逐年下降态势,2003年所占比重仅为O.16%;2004年以后逐渐回升,为0.21%,但比重仍然很低。这说明安徽加工贸易在全国加工贸易中的地位十分落后。加工贸易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是很明显。这与加工贸易发展较好的沿海省份相比差距很大,甚至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也不小。这里选择加工贸易发展很好的省份代表江苏和浙江,选择中部省份代表安徽、江西和湖北及全国平均水平的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进行了比较,如下图2,该图较好的反映了这种差距。

从图1中可以看出,虽然中部皖赣鄂三省与浙江省的加工贸易占对外贸易比重大致相同且都处于较低的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皖赣鄂三省的这一比重变化较大波动明显,不如浙江省的平稳。此外,无论是安徽省还是中部其他省份,其出料加工贸易历年来几乎为零,但江浙两省的出料加工贸易发展较快,总量增加明显,江苏省2007年出料加工贸易为1225万美元,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为零,2009年发展到3360万美元。这也说明了安徽省与江浙两省在发展加工贸易上的区别。

从图2中可以看出,中部地区皖赣鄂三省的加工贸易占GDP的比重几乎相同,变化趋势不明显,多年来几乎处于水平位置。此外皖赣鄂三省的加工贸易占GDP的比重非常低,基本上都处于0.05以下,与全国平均水平有很大的差距。对于江浙两省,江苏省的加工贸易占GDP比重拥有绝对优势,远远大于全国平均水平,然后浙江省这一比重虽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相比较中部三个省份而言还是具有很大优势。江浙两省在加工贸易占GDP比重上的差距正说明了同是两个东部发达省份,其经济发展结构和模式存在的差异(这里不再赘述)。安徽省这一比重与全国平均水平以及江浙两省相差甚远。

(三)安徽省加工贸易发展在中部六省中没有明显优势

在中部六省中安徽省加工贸易发展速度并不是很快,1999年安徽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位于六省之首,为7.43亿美元,2000年湖北省超过安徽省,之后安徽省一直处于第二或第三的位置,具体见表2。

表2 1999-2009年中部六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对比表(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中部六省统计年鉴(2000—2010)。

近几年,报业广告经营大幅下滑,新媒体赢利模式不成熟,付费模式举步维艰,为了破除转型痛点,数字报业不断改变自己的盈利模式。

因此,尽管安徽省加工贸易近年来发展速度增快,但相比较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及全国平均水平而言,安徽省加工贸易总体规模小总量低,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及全国平均水平相差甚远。当然这也说明安徽省加工贸易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加工贸易对安徽省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一)安徽省加工贸易的增值系数分析

增值系数是衡量安徽省加工贸易创汇水平的质量指标,也是加工贸易行业升级的一种间接反应。增值系数=加工贸易出口额/加工贸易进口额。该指标反应出加工贸易在质量上的提高或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附加值程度。表3列出了近年来安徽省加工贸易增值系数。

表3 1999-2009年安徽省加工贸易增值系数(单位:亿美元)

由表3可知,安徽省加工贸易增值系数均大于1且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尤其是2002年、2003年、2007年和2008年这一指标超过2,说明安徽省加工贸易一直处于贸易顺差,且创汇水平不断提高。但到2009年,受金融风暴影响增值系数明显下降。中部六省的加工贸易增值系数差别不是很明显,如2009年湖北省为2.23,江西省为1.78,2008年湖北省为2.26,江西省为1.8,这说明中部六省的加工贸易创汇水平几乎相同。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09年江苏省加工贸易增值系数为1.73,浙江省为2.37。安徽省与东部发达地区加工贸易增值系数的差距表明安徽省加工贸易的发展余地很大。

(二)安徽省加工贸易对GDP的拉动度分析

加工贸易对GDP的拉动度表示GDP的增长率中有几个百分点是由加工贸易贡献的,即加工贸易的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与GDP增长率之间的乘积。即拉动度=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GDP增长率=(△X-△M)/△GDP×GDP增长率。资料来源:《安徽统计年鉴》(2000—2010)。

表4 1999-2009年安徽省加工贸易对GDP的拉动度(单位:亿元、%)

由表4可知,安徽省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度尽管比较低但仍表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到2004年有着明显较大幅度的上升,这是因为自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安徽省作为内陆省份滞后于东部省份逐渐开放自己的市场并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安徽省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度基本上都是正值,并在2004年以后随经济的发展有着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在2009年呈现出严重明显的下降趋势,这是由于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对安徽省整个对外贸易产生消极的影响。此外,由于安徽省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度基本为正,说明安徽省加工贸易对GDP的增长起着积极的作用,只是效果甚微。所以安徽省要加强加工贸易的发展力度。

(三)安徽省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线性回归分析

本文以Eviews6.0为分析工具,以1999-2009年安徽省加工贸易的数据位基础,分别做加工贸易进口总额、加工贸易出口总额与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对安徽省GDP的增长作用进行线性回归并检验。首先为消除异方差性对模型的影响,更好地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分别对GDP、加工贸易进口总额、加工贸易出口总额和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取对数,即lnGDP表示GDP,lnPTM表示安徽省加工贸易进口总额,lnPTX表示安徽省加工贸易出口总额,lnTPT表示安徽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

1.安徽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线性回归分析

以表1和表4的数据为基础,安徽省1999-2009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线性回归结果如下:

以上回归结果显示,在安徽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对GDP增长作用的线性回归结果中,自变量与常数项的回归系数t统计值都超过了临界值,具有显著性,表明安徽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对GDP的增长作用是明显的。但回归模型的DW值为0.764287,说明模型中存在着明显的正自相关性。故在原模型中添加AR(1)和AR(2)项来消除正自相关性,回归结果如下:

由以上回归结果可知,DW值由0.764287上升到2.647044,基本消除了原模型的正自相关性,模型的拟合优度也有明显的上升并且F统计值也达到了较高的显著水平。说明模型的所有回归系数通过了检验。

回归结果表明,安徽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对安徽省GDP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加工贸易每增长1个单位,GDP就会随之增加0.676936个单位。

2.安徽省加工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线性回归分析

同样利用表1和表4的数据,安徽省加工贸易出口总额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线性回归结构如下:

以上回归结果显示,在安徽省加工贸易出口总额对GDP增长作用的线性回归中,自变量与常数项的t统计值都超过了临界值,具有显著性。但模型的DW值仅为0.891117,这表明回归模型具有明显的正自相关性,故在原模型中加入AR(1)项和AR(2)来消除正自相关性,回归结果如下:

DW值由原来的0.891117上升到2.60958,表明消除了自相关性的影响。拟合优度也由原来的0.864005上升到0.940261,表明回归模型中的所有回归系数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F值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回归结果显示,安徽省加工贸易出口与GDP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加工贸易出口每增加1个单位,GDP随之增加0.631668个单位。

3.安徽省加工贸易进口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线性回归分析

以上述数据为基础,利用Eviews对安徽省加工贸易进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线性回归的结果如下:

以上线性回归结果表示,在安徽省加工贸易进口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线性回归中,自变量和常数项的t统计值都超过了临界值,具有显著性。表明安徽省加工贸易进口对GDP有影响。但DW值仅为0.656098,说明模型存在明显的正自相关性,因此在原模型中加入AR(1)项和AR(2)项,回归结果如下:

可见,DW值上升到2.618098,因此消除了正自相关性。拟合优度也上升到0.933611,说明模型的所有回归系数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回归结果显示,安徽省加工贸易进口每增加一个单位,GDP就会相应地增加0.69787个单位。

(四)实证结果分析

由以上实证分析可知,尽管安徽省加工贸易在中部内陆省份占有一席之地,但相比较东部沿海地区及全国水平而言,安徽省加工贸易总体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从图2和图3可以看出作为中部内陆省份的安徽,其加工贸易无论从质上还是量上,都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有着较大差距。安徽省加工贸易的发展空间很大、发展力度有待加强。从表3可以看出,虽然安徽省加工贸易一直处于贸易顺差,但增值系数较小,且变化波动较大,这表明安徽省加工贸易在质量上需要提高,生产过程中的附加值程度也有待提高。原因在于安徽省经济相比较东部沿海地区而言欠发达、技术发展水平也相对落后。此外从表4反映出的内容来看,安徽省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度虽然基本为正但总体偏小。

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安徽省加工贸易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且加工贸易的发展往往具有滞后效应。因为安徽省加工贸易与GDP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性,这说明安徽省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起着推动的作用。此外,安徽加工贸易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略大于出口,因为GDP对加工贸易进口额的回归系数为0.697987,而对加工贸易出口额的回归系数为0.631668,这是因为安徽省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尚处于初级阶段,需要从国外引进大量的技术、设备和人才等资源。

四、对策建议

(一)政府层面

政府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为企业做好服务工作。对内逐渐开放安徽市场,吸引外商投资,对外开拓海外市场,扩大安徽发展加工贸易的市场。将加工贸易升级战略与“走出去”战略相结合。制定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尤其是要做好商标、专利、质量等基础性的保障监管工作,引导安徽省加工贸易健康发展,加大监管力度,防止不法行为的发生。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投资和贸易环境,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合理布局安徽省加工贸易的地域分布,多方向多区域发展。加强配套产业的发展。加强技术服务的力度,重点扶持那些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

(二)企业层面

夯实安徽省加工贸易发展的产业基础,大企业要充分发挥其再资源、生产以及经营上的优势,整合资源,利用兼并、上市等多种措施带动中小企业的发展,争取培养出一批具有强劲竞争优势的企业群。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增强出口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改变过去以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加工为主的局面,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型产品加工贸易,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要消化、吸收,更重要的是拥有自己垄断的技术。注重产品差异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提倡加大对自主品牌、自有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树立“中国制造”的良好形象,争取在加工贸易的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1]黄斌全,熊启泉.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互动发展的机理——基于1981-2008年数据的实证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0,(9):4-9.

[2]闫国庆,陈丽静.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5,(2):69-72.

[3]朱高鹏.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J].翰林学院学报,2006,(1):32-35.

[4]刘志忠,王耀中.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24(6):89-92.

[5]崔玮.我国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J].经济纵横,2010,(9):122-123.

[6]兰 勇.加工贸易对湖南省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4):55-59.

[7]郭云,李磊.安徽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07,(13):98-100.

[8]赵秀臣,柳泽倩.对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若干意见[J].未来与发展,2001,(5).

[9]邵海燕.安徽省发展加工贸易的问题和对策[J].铜陵学院学报,2007,(4):16-17.

[10]林毅夫,李永军.必要的修正——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再考察[J].国际贸易,2001,(9).

[11]闫国庆,孙琪,仲鸿生等.我国加工贸易战略转型及政策调整[J].经济研究,2010,(5):66-78.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Effect of Processing Trade towards the Growth of Anhui Economic

Xing Xiao-bing,Zhou Shan-shan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Bengbu Anhui 233041,China)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nhui processing trade ;Use 11 years’time series data which from 1999 to 2009,analysis the effect of processing trade towards the growth of Anhui economic by apply value-added coefficient method,the pull degrees of processing trade towards the growth of Anhui economic.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develop of processing trade can drive the growth of Anhui economy.And some releve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given at the last of this paper.

Anhui Province;Processing Trade;the Growth of Economic;Empirical Analysis

F061.2

A

1672-0547(2011)03-0020-04

2011-03-25

邢孝兵(1974-),男,安徽合肥人,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

周珊珊(1988-),女,安徽巢湖人,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安徽省线性贸易
渐近线性Klein-Gordon-Maxwell系统正解的存在性
成长相册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线性回归方程的求解与应用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二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