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时效性

2011-01-05 07:11贾克蓉
铜陵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时效性心理健康心理

贾克蓉

(蚌埠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时效性

贾克蓉

(蚌埠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有它的特殊性,文章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特殊性之一的时效性,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档周期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素质要求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大学生;心理健康;健康档案时效性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有着其特殊的心理特征。随着高招人数的逐年增加,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多次发布文件,明确要求各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全国许多高校都把心理健康档案建设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常规性工作来抓,通过建档,了解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筛查出潜在心理“高危个体”,以利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989年,国家教委以12.6万名大学生为对象做过心理健康调查,结果发现20.2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从1992年开始,清华大学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中有20%左右的人心理素质不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1992年四川省“大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课题组对西南8所院校的4万名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有心理障碍的高达31.13%,其中比较严重的占12.42%,严重的占0.81%。1995年,内蒙古自治区对2万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占26.14%[1]。

2003年众多学者对2000年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标要远远低于同年龄阶段的其他群体,有20%~30%左右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约占总数的10%左右[2]。2004年7月4日,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14%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17%的人出现焦虑症状,12%的人存在敌对情绪。而且,大学生心理问题有着明显的阶段性。2005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发展研究院调查显示:46.6%的调查对象认为大学生目前的主要心理问题是精神萎靡不振。同时有10%左右的调查对象认为目前大学生存在自杀倾向[3]。从以上的众多数据中可以看出,当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如果不及时引导疏解,像马加爵那样的惨剧及学生自杀事件等还将出现。因此,建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提早建立医疗和预防系统,已成为学校和有关方面的一致认识和选择。

心理健康档案既不同于医生为病人建立的健康档案,也不同于学校为学生建立的学籍档案,与一般档案相比,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有它的特殊性。心理健康档案的特殊性主要有主观性、间接性、时效性、私密性。

心理健康档案的主观性是指心理健康档案保存的资料信息,无论来自心理测评,还是来自咨询记录,都有一定的主观性。心理测评往往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主观感觉对照表中的各个项目作出判断,心理咨询记录尽管在形式上是一种客观的记录,但咨询的方法、过程都受到咨询师自身观念的影响,本质上仍然是一种主观的评价。心理健康档案的间接性是指一般档案保存的往往是“史实”,是直接的资料,比如,学生的获奖情况、学习成绩等,有获奖证书、考卷等支持,但心理健康档案的信息,特别是心理测评的信息是一种间接的推论。心理健康档案的私密性是指心理健康档案的内容,无论是心理测试的分析报告还是心理咨询的记录都属于个人隐私的范畴,具有私密性。本文旨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时效性方面做一些探讨。

心理健康档案的时效性,是指心理健康档案的信息资料只能反映一段时间的个性以及心理健康状况,一旦过了时效,往往就没有评估的意义[4]。例如,建档时某个学生正在经历重大变故,这时测得心理焦虑水平就会比较高,但过一段时间,他的焦虑水平可能就回到正常的水平。心理健康档案的时效性意味着它的解释功能可能大于其预测功能,我们可以根据此时此刻的情况,合理解释为什么某个大学生会产生心理危机,比如他的个性和他经历的生活事件可能是造成他的心理危机的主要原因,但很难预测环境变化后他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就是我们不能根据一次“高度焦虑”的测验结果得出“他是一个高焦虑的人”的结论。

1.心理健康档案的建档时间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多事之秋”,而且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招生规模扩大、收费标准提高、学业压力增加和就业竞争加剧,有心理困惑、经济困难和学业困扰的学生不断增多,面对他们“成长中的烦恼”,如果不及时研究和解决,则可能影响其一生的健康成长。以一般本科为例,四年时间里,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只做“一次测试建档后就搁置”[5],笔者认为应做二到三次。

1.1 第一次,新生入学后。我国大多数高校在新生入学军训后不久就安排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测试。刚刚经过高考,又来自不同的地方,这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全面的普查很有必要,既能及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又能为有的放矢尽快解决问题提供依据。比如,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2006年新生心理普查结果发现,“2006年比2005年各种心理症状有明显上升”[6]。

表1 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2006年新生心理普查结果

1.2 第二次,二年级的下学期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共同学习、生活,大学生对自己对同学、对社会、对周围环境有了基本了解,由于家庭社会背景、经济条件、学习状况、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肯定存在不同的变化。心理上有变化,行动上可能就有异常行为。如果在二年级下学期开学的时候,再做一次全面普查,并且通过与第一次普查结果对比,更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2002年,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课题组对北京市高校学生心理素质状况调查的统计结果表明:北京高校大学生中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健康问题的占16.51%;女生(17.34%)的比例高于男生(16.07%);不同年级的学生中二年级最高(17.56%)[7]。这也证明,到二年级的下学期,大学生心理问题增多了,如果这时再来一次心理普查,它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及早干预和有效控制,并对特殊学生学业困乏、经济困难、情感困惑、人际困境、就业苦闷、行为困扰等进行有效及时性的辅导。

1.3 三年级的下学期或四年级的上学期

这个时间段,大学生逐渐成熟、理性,但是就业、考研、出国、个人情感等实际问题明显地摆在他们的面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明显突出。在这个时期,如果再来一次心理健康普查,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会更显著。

1.4 临时性

在大学四年中,对学生个人生活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会临时发生,如家庭成员的突然丧失、父母离异、失恋、与老师同学关系紧张、生活条件改变、遭遇重大挫折等,都可能引发大学生心理发生变化,这时大学生急需心理指导。

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不是固定不变的,应对大学生心理发展情况进行追踪记录,随时报送新近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档案,以保证及时有效地预防或治疗。

2.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时效性的目的

2.1 预测问题、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记录学生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反映学生现有的心理面貌的材料,是对个体心理发展特点、心理测试、心理咨询等情况的较全面、较系统的记录,它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另一方面,有利于预测、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2.2 以发展的眼光动态地看待大学生心理健康

人的心理现象不是静止、凝固不变的。学生的心理是随着其年龄、环境等条件不断改变和发展的,心理健康档案材料是过去情况的记录,它既不能直接说明现在,更不能直接描述未来,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指导和帮助学生。因此,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根据学生在校就读期间的心理和行为发展变化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和分析研究,使其不断充实、完善,并充分发挥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培养中的作用。使用心理档案时,不仅要研究已形成的心理品质,而且要善于发现、研究和预测正在形成的良好品质;不仅要看到学生心理品质的现状,而且要看到学生心理品质发展的前景。

2.3 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

让每一位同学开始关注并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心工作。要改变由消极的、诊治式的、面向少数人的心理咨询、心理矫治,转轨到积极的、塑造型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全程心理健康档案,可以帮助大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及动态。心理教育工作者可以采取多种科学形式欢迎大学生主动前来查阅自己的心理健康档案,并指导他们分析自己的过去,认识自己心理变化发展的历程,客观对待在校不同时期个性发展的优势和薄弱环节,共同探讨完善自我的策略措施,增强心理保健意识,预防心理疾患,发现和挖掘心理潜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未来。这是一条简便的、有效的帮助大学生进行正确认识自我的途径。

心理档案中关于职业能力倾向的测试,有助于大学生了解和把握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倾向,有利于帮助他们更好地确定职业方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避免择业就业目标选择的盲目性。

2.4 为用人单位更好地了解大学生提供依据参考

在现代社会,身与心健康同样重要。将心理健康档案作为学生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学生、学校有重要作用,对学生走上社会,立足社会,为祖国和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更具有重大意义。比如,现在很多单位在招聘的过程中都加入了心理测试环节,以便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无疑更好地满足了招聘单位的这一需求,用人单位通过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能够更加全面、具体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更好地判断出学生是否适合某个职位。对于学生,这就是在帮助其找准位置,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工作,有利于减少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后的诸多不适应。对于整个社会,这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一种有效途径。近年来,不断有各行业的大公司到上海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去购买“人格测试”软件,有的公司还投入相当的人力和物力开发研究新的心理测试软件,通过心理测试来了解求职者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和职业能力倾向等[5]。

高校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不仅有助于学生合理选择自己的就业方向,也有助于单位选拔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因此,从革新选拔人才机制的角度来看,高校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既有利于社会选拔人才,也有利于人才的脱颖而出。

3.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时效性的利用

3.1 责任到人

心理健康档案的管理,它与一般的档案管理又有所不同,它要求管理人员既要懂得档案知识,又要懂得学生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因此,学校要成立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指定专门人员来做这些工作。

3.2 责任人专业素养

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在传统的观念中,一般是由普通的档案管理工作者对其进行保存管理。由于缺乏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导致研究人员即使做了大量心理测评等基础工作,存档的材料使用价值也不高。为此,必须创新观念,全面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在懂得一定档案学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具有高尚的人格、扎实的心理学知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心理辅导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真实、全面、科学、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国外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的素质相当高,如由美国心理学会(APA)和全美学校心理学家学会(NASP)两个机构进行培训并取得硕士、博士学位者方可在美国从事学校心理咨询工作[6]。因此,此项工作如果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是难以适应学生工作新形势的。

4.小结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好动、焦虑、冷漠、恐惧、猜疑、抑郁、自卑、妒忌等心理障碍普遍存在于大学生中。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不仅仅是一种方法和技术,它体现的更是一种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有助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方法的改善,是现代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

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目的在于利用。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时效性,就是要用发展的观点,灵活运用,注意时效,注重实效。

[1]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李丽静.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N].经济参考报,2003-11-08.

[3]卢德平.当代大学生公众形象调查报告[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1):7-14.

[4]张晓文.也谈心理健康档案的管理和使用[J].兰台世界,2009,(12).

[5]何江.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设与管理[J].云南档案,2009,(7).

[6]程 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的探索与研究[J].教育探究,2007,(4).

[7]沈德立.北京市高校学生心理素质状况及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On the timeliness of college students'psychological health archives

Jia Ke-rong
(Bengbu college,Bengbu Anhui 233000,China)

Research shows that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mental health is not optimistic.College students'psychological health archives has its particularity.The article probes into the timeliness of college students'psychological health archives’particularity.And Suggestions on the documenting cycle of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archives and the quality requirements for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work team are put forward.

college students;psychological health;timeliness of health archives

G444

A

1672-0547(2011)03-0125-03

2011-04-30

贾克蓉(1966-),女,四川成都人,蚌埠学院办公室馆员。

猜你喜欢
时效性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 ?????? ????? ???如何提高“数学广角”课堂的时效性
试析如何确保新闻采访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增强基层新闻传播的准确性和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