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成长:伴随幼儿入园适应的家庭教育

2011-01-10 09:00张皓
基础教育研究 2011年21期
关键词:入园幼儿园家长

张皓

每一学年,幼儿园教师都会迎来很多新入园的小朋友,家长也会将适龄幼儿送去幼儿园。入园适应是孩子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是孩子一次重要的成长与改变,也是家庭陪伴孩子克服困难、适应新环境新生活的过程。幼儿教师面对幼儿入园有心理准备和工作经验,而大部分家长第一次面对孩子入园适应的问题,缺乏经验和心理准备。对此,本文专门从家庭的角度对幼儿入园适应问题进行探讨,力图帮助家长应对幼儿入园适应。家长良好的入园适应教育有助于减轻教师的入园工作压力,促进幼儿园新生入园教育教学的展开,为孩子开启美好的幼儿园生活。

一、入园前家长和孩子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1.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入园适应观

家长面对孩子入园适应出现的问题,如拒绝上幼儿园、哭闹不断、不愿意别人提及与幼儿园有关的事、情绪不稳定等,往往束手无策,一些家长会随之产生焦虑情绪。家长对孩子的入园分离情绪反应缺乏正确的认识,就会导致入园前家长产生焦虑情绪,同时,家长的情绪也会影响孩子的入园状态,并加重孩子入园的不适应,孩子的入园适应时间就自然延长了。所以,家长需要对幼儿园有信心,相信幼儿教师,这是缩短孩子入园适应时间的关键。

2.提前让孩子感知幼儿园的环境与生活

幼儿入园前,父母可以通过给孩子讲幼儿园的故事,或与孩子分享自己小时候上幼儿园时有趣的事,引发孩子想上幼儿园的兴趣,让孩子提前间接感知幼儿园的快乐,让孩子对幼儿园的生活充满向往。在入园前的一个暑假,家长应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独立进餐、睡觉、穿衣和入厕的训练,培养孩子独立自理能力。

模仿幼儿园的作息时间渐进式地渗透到孩子的生活安排中,让孩子在经过训练之后,对上幼儿园也有心理准备,进入幼儿园后就能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

二、刚入园时家长要帮助孩子度过入园适应期

家长对孩子的影响贯穿整个入园适应过程,入园前家长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入园后家长对待幼儿园、教师和孩子的行为及心态都会影响婴幼儿的入园适应,做好入园前的准备和入园后的配合工作能帮助孩子更快、更好地度过入园关,顺利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1] 因此,入园前家长和孩子要做好准备,到真正入园时,伴随入园适应的家庭支持和引导,家长、教师帮助孩子一起度过适应期。

1.在家营造积极的入园氛围,坚持入园

刚开始入园时,幼儿面对分离适应表现比较强烈,突出表现为拒绝入园,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应适当安抚孩子情绪后坚持送孩子入园,在家中为幼儿营造积极的入园氛围。比如,在家里多和孩子聊聊幼儿园的生活,告诉孩子幼儿园里有老师、小朋友,还有好多好玩的玩具,让孩子对幼儿园的生活有所了解;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要进幼儿园学本领了,帮助孩子树立起入园的自豪感,让孩子对幼儿园生活充满向往,并为孩子准备入园的物质准备,挑选孩子喜爱的上幼儿园所需的用品;不能在幼儿哭闹时恐吓孩子,如“再不听话就送你去幼儿园,让老师来管你”之类的话语会让孩子产生恐惧感或被遗弃感,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2]

2.主动与老师沟通,共同引导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

家园共育是促进孩子入园适应的重要途径。新生入园,许多幼儿园会对家长开展一系列的讲座和培训,以培养孩子入园后需具备的一些情感、态度、能力为主要目标,编写了故事、设计亲子游戏等并提供给家长,指导家长根据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有选择地做好准备工作。[3] 家长应认真学习积极参与,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和孩子将要如何在幼儿园生活,对孩子入园适应的教育才更有效和具有针对性,真正引导孩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顺利地度过适应期。此外,家长要主动与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家长对幼儿好的表现给予表扬,并引导孩子说说幼儿园的老师、小朋友以及在幼儿园里新奇的事,让孩子更愿意去适应新的环境。

三、入园适应后家长要泛化适应能力

在家长和老师的引导支持以及幼儿园的入园适应活动训练之后,幼儿就会越来越适应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他们也会认识同班的小朋友,也会慢慢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对幼儿园的生活表现良好的适应后,幼儿能够逐渐认识到幼儿园环境的要求,从而从心理上和行为上做出调整以达到接纳幼儿园生活的过程,具体标准包括情绪稳定、生活上能够进行初步的自我料理、乐意与老师和同伴沟通和交往、积极参加老师组织的活动、遵守班级的基本规则。[4] 家长应抓住幼儿在这个适应过程中进步的点点滴滴给予微笑和肯定,强化孩子面对困难的信心,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家长入园适应能力泛化到孩子家庭和幼儿园生活的其他方面,孩子就会慢慢适应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社会适应作为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社会适应是心理健康的表现,特别是儿童时期的经历对个体未来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婴幼儿在最初的集体生活环境中形成的社会态度和行为将会长期保持,影响一生,如果社会化一开始能得到顺利发展将有助于增强自信心,发展自我意识,促使情绪情感和品德意志的良性发展,反之,如果童年早期的适应出现问题,则会给以后的社会化进程埋下隐患。[5] 因此,家长要重视整个入园适应过程中孩子的成长,配合教师采取适宜的入园适应教育,引导孩子顺利度过早期的入园适应,健康幸福成长。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重庆 北碚,400715)

参考文献:

[1][5]邹卓玲.婴幼儿入园适应的过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

[2]蔡菡.从生态变迁的角度看入园适应——从人类发展生态学的视角[J].学前课程研究,2007(7).

[3]汤肖丽.2~3岁婴幼儿“入园适应”教育对策的实践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5(12).

[4]吴海霞.母亲教养方式、母子依恋与小班幼儿入园适应的关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5).

猜你喜欢
入园幼儿园家长
督学入园,指导促发展
家长错了
爱“上”幼儿园
九月来到,哭闹开场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