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儿童普通话词汇相邻性词表言语测听结果分析*

2011-01-23 03:44刘畅刘莎张宁孔颖朱小娟郭媛媛郭连生杨宜林王素菊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1年2期
关键词:词表错误率声母

刘畅 刘莎 张宁 孔颖 朱小娟 郭媛媛 郭连生 杨宜林 王素菊

目前人工耳蜗的研究热点已经从植入技术转为植入者术后远期的言语能力、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的研究[1~3]。对于听障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年龄越早其听觉发育年龄越接近生理发育年龄[4~7],然而如何客观系统地评估人工耳蜗植入后儿童言语发育的轨迹,如何选择评价工具以及对评价工具方法学上的研究都需要更多客观的实验数据来验证和支持。

心理语言学领域对言语听辨的研究构建了邻域激活模型(neiborhood activation model,NAM),根据NAM理论,已有多种语言(英语[8]、粤语[9]、台湾国语[10])构建了词汇相邻性测试词表,并已开始应用于临床,目前汉语普通话版的测试词表也已编制完成。本研究旨在应用儿童词汇相邻性词表对不同年龄正常听力儿童进行言语测听,从词汇学及语音学两方面分析其语言的动态发展情况,为今后评估使用助听装置儿童的言语发育轨迹特征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测试对象 随机抽取北京城区某幼儿园大、中、小班共96名儿童作为受试者,年龄4~6.9岁。按测试时年龄[11]分为三组:4~岁组39人,平均4.48±0.28岁,其中男22人,女17人;5~岁组33人,平均5.29±0.19岁,其中男19人,女14人;6~6.9岁组24人,平均6.37±0.22岁,其中男13人,女11人。全部对象500、1 000、2 000 Hz平均纯音听阈低于20 dB HL,鼓室导抗图为A型,无耳科疾病史,均通过入园智力水平评测。

1.2测试材料 采用普通话儿童词汇相邻性词表(Mandarin dissyllabic lexical neighborhood Mandarin monosyllabic lexical neighborhood ,M-LNT-D& M-LNT-M)[12,13],其中M-LNT-D包括易词表3张,每表20个双音节词;难词表3张,每表20个双音节词;练习表1张,10个双音节词;M-LNT-M包括易词表3张,每张20个字;难词表3 张,每张20个字;练习表1张,10个字。词表的词汇来自3岁以上正常儿童日常口语语料[14]。

1.3言语测听方法

1.3.1地点和仪器 测试地点选择安静的教室,背景噪声小于35 dB(A)。使用电脑经扬声器播放录制的M-LNT-D和M-LNT-M语音材料,扬声器与儿童呈0°角,相距约1米[15]。使用B&K Type2209声级计实时监测,给声强度为70~75 dB SPL。

1.3.2测试程序 随机从4种测试情况(双易、双难、单易、单难)中各抽取一个词表[12,13],共4张作为测试材料,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依次播放词表[9,16]。正式测试开始前,播放练习表,使受试者熟悉测试方法,测试时间约10分钟,测试过程中安排受试者休息1 次,避免儿童对测试失去耐心并缓解疲劳。每个测试词仅给出一次,儿童反应方式为开放式的听说复述法。测试者用录音笔记录下儿童的语音材料,然后由2名从事听力言语研究的专业人员对录音材料进行分解,评判词汇语音学正误获得言语识别率,并对三个年龄组声母及声调的错误趋势和特征进行分析。对于双音节测试,每个测试词中只要有一个字错误即该词不得分;单音节词同法计分。在进行语音学分析时,将使用过的所有词表中每个声(韵)母或声调出现的次数累加作为分母,其总错误数作为分子,计算错误率。汉语普通话中拼音的音节结构为[17]:声母+介母+韵母+声调,声母21个,加上半元音y共计22种情况;声调标记为4种。本研究中将韵母和介母合并为韵母进行分析,用相同的计数方法获得声母、韵母和声调的错误率。

言语识别率=复述正确词(字)数/复述词(字)总数×100%

声母错误率=错误声母数/测试中声母出现总数×100%(韵母和声调同法计算)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6. 0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数据的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检验结果,选择秩和检验加方差分析或配对t检验。多个样本两两比较时选用Bonferrori法,检验标准为α′=α/m=0.05/3=0.017。

2 结果

2.1词汇学特征分析结果 4~岁、5~岁、6~6.9岁组双音节词表的言语识别率分别为89.94%±7.79%、92.27%±6.23%和95.42%±5.04%,均高于各自单音节词表的言语识别率82.62%±7.26%、89.68%±7.38%、92.08%±4.08%(P<0.05)(表1)。

难、易词表得分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分别将三个年龄组6张易词表和6张难词表所得的平均言语识别率进行纵向统计学分析,三个组难、易词表得分比较均为4~岁和5~岁组间得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7),5~岁组和6~6.9岁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17)(表2)。

2.2语音学分析结果 三个年龄组中韵母的识别率优于声母,4~岁、5~岁和6~6.9岁组韵母平均错误率分别为2.10%、2.26 %、0.94%,而声母平均错误率分别为11.91%、7.11%、4.07%。声母错误率随年龄增长总体呈现出下降趋势(图1)。

2.2.1声母错误率按发音方式[18]分析 按发音方式分析, 通音错误率发生最高,擦音最低(表3)。

2.2.2声母错误率按发音部位[18]分析 按发音部位分析,舌尖音错误率发生最高,唇齿音最低(表4)。

2.2.3各年龄组声母错误率 4~岁组儿童声母发生错误较常见的依次为z、s、c、p、n、r、ch、l、zh、b、g、t、sh、h、q、k、d、x、m、f、j;5~岁组依次为p、s、n、z、c、ch、r、zh、sh、l、b、t、h、q、g、m、d、k、x、f、j;6~6.9岁组依次为n、ch、p、c、l、zh、h、z、t、t、r、sh、g、d、b、k、m、f、q、x、s、j(表5)。

图1 三组声母错误率比较

2.2.4声调分析[18]4~岁组儿童声调错误率很低,6~岁组没有出现错误现象(表6)。

表1 各年龄组单、双音节词表言语识别率(%)

表2 各年龄组难易词表言语识别率(%)

表3 不同发音方法声母错误率分析

表4 不同发音部位声母错误率分析

表5 不同目标声母各年龄组声母错误率及实际发出声母

表6 不同声调各组儿童错误率(%)

3 讨论

3.1词汇学因素分析 NAM理论[19]从高级中枢层面解释了词汇信息是如何与输入的声音信号相匹配的,强调了词汇特征在言语听辨中的重要性,并且指出仅对言语形式和语音特征的辨别测试不足以解释复杂的言语听辨处理过程,而对词汇特征的分析可获得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对言语听辨的影响。

Kirk等1995年根据NAM理论研发了英语词汇相邻测试(lexical neighborhood test, LNT)和多音节词汇相邻测试(multisyllabic lexical neighborhood test, MLNT)[8],从难易两个层次分析正常儿童和人工耳蜗植入儿童间的差异,发现英语词汇的特征对言语识别有重要影响[20]。在本研究中,普通话版LNT和MLNT与英文版词表结果相似,无论难词表还是易词表,双音节词得分均高于单音节词,这是因为在口语字词识别过程中,双音节词较单音节词的言语冗余度高,从而可以提供更多的识别信息。另外,由于双音节词较单音节词的邻居数少[12,13],在言语识别过程中信号传入首先会激活记忆中一系列与该言语信号语音相近的音素/音位的集合,即激活了一个邻域(邻域是指与目标词汇在音素构成上相似的所有词汇的集合),在邻域众多的备选(即邻居)中根据对目标词汇的熟悉程度及词性等的计算判断,得到最可能出现的词汇,因此语音学上相似邻居数较少的双音节词较单音节词在选择过程中竞争作用小,因此也就更易识别。

本研究显示无论是易词表还是难词表从4岁到5岁时得分有显著提高,5岁到6岁得分也有提高,但无统计学差异,这与香港学者苏周简开对学龄前儿童粤语词汇理解能力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同[21]。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听觉系统、中枢器官和发音器官结构和功能的成熟。Moore[22]研究发现儿童言语感知的发育过程与人类听皮质的解剖学发育并行,直到11 或12 岁才完全成熟。4~5 岁儿童由于生理原因,言语听觉中枢及外周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对于这些儿童,从语音识别难易角度分析,混淆少、出现频率高的词易于识别;而从心理学记忆角度分析,出现次数多、强化作用显著的词易于记忆。所以,此年龄段的儿童对易词的掌握更优。随着年龄的增长,听觉系统的发育不断完善,儿童听辨精细语音的能力有所提高,故能够较好区分易混淆的音节。

3.2语音学因素分析 在汉语普通话音位系统中,辅音(声母和音节尾辅音)的重要性在强度和可懂度方面上虽不及元音,但就语音的自然度而言,辅音尤其是音节首辅音(即声母)是很重要的[23]。而且以往研究表明,无论是正常听力还是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其韵母的识别优于声母[24,25]。本研究结果也显示韵母的识别率优于声母。在对声母偏误分析中发现,构音障碍主要分为四类:替换、同化、脱落、增音,其中替代错误出现最多。在对声母的发音方式分析中发现,通音错误率最高,擦音的错误率最低;对发音部位分析中发现,舌尖音错误率最高,唇齿音错误率最低,这可能与该音位出现率的高低及发音方式的难易有关[26]。在全部受试儿童出现的声母替代错误中,一是表现为由于发音方式一样或接近、发音部位一样的原因,这些音容易混淆,不易分辨;另一表现是发音方式和部位不同的替代现象,如唇音和舌根音相互替代,塞音送气音与不送气音的相互替代等,这种错误与儿童掌握语音的程度有关,往往是用容易掌握的音替代不易掌握的音[27]。早期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够成熟,不能恰当的带动组成发声器官的神经、肌肉和韧带,表现为较多的发音上的偏误,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于发音器官的控制日趋成熟,发音错误现象会有所减少。声调是汉语所特有的,它的变化会导致语义的变化,因此其在区分语义功能和构成音节必要性的作用较大,且它只有四种分类,故声调习得完成的时间最早[14,25]。本研究也发现儿童的声调习得最早,在4岁组儿童中已很少发生错误,但普通话四声的习得不是平衡的,阳平的习得要晚于阴平和去声。

本研究采用M-LNT材料与以往采用自然产出方式获得的对于儿童声调及声母习得难易程度的分析趋势大致相同[25,26]。因此可将M-LNT运用于临床,作为快速评估助听装置使用儿童言语发育能力的标准化测试工具。

4 参考文献

1 卜行宽,莫玲燕,黄丽辉,等. 2004 年国际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和干预会议侧记[J] .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4, 39 : 702.

2 Geers AE. Factors influencing spoken language outcomes in children following early cochlear implantation[J]. Adv Otorhinolaryngol, 2006, 64: 50.

3 周慧群,殷善开.耳蜗植入术后儿童听觉及语言发育的研究现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0,07:1.

4 Manrique N, Huarte A, Molina M, et al. Are cochlear implants indicated in prelingually deaf adults [J]?Ann Otol Rhinol Laryngol, 1995, 166(Suppl): 192.

5 Nikolopoulos TP, O 'Donoghue GM, Archbold S .Age at implantation: Its importance in pediatric cochlear implantation[J]. Laryngoscope, 1999, 109: 595.

6 Zwolan TA, Ashbaugh CM, Alarfaj A, et al. Pediatric cochlear implant patient performance as a function of age at implantation[J]. Otology & Neurotology, 2004, 25: 112.

7 周晓娓,华清泉,曹永茂,等. 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术后语音识别研究[J].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08, 6: 45.

8 Kirk KI, Mellon NK, Robbins AM, et al. Cochlear implants principles & practices[M].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00.25~259.

9 Yuen KCP, Ng IHY, Luk BPK, 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cantonese lexical neighborhood test -a pilot stud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 Otorhinolaryngology, 2008, 72:1 121.

10 Wang NM,Wu CM,Kirk KI.Lexical effects on spoken word recognition performance among Mandarin-speaking children with normal hearing and cochlear implants[J]. Int J Pediatr Otorhinolaryngol, 2010, 74 :883.

11 司玉英. 普通话儿童语音习得的个案研究[J]. 当代语言学,2006, 1: 1.

12 张宁,刘莎,盛玉麒,等. 普通话儿童词汇相邻性多音节词表编制研究[J] . 中华耳科学杂志,2008 ,6:30.

13 张宁,刘莎,盛玉麒,等.普通话儿童词汇相邻性单音节词表的编制[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9 ,17: 313.

14 刘莎,韩德民,张宁,等. 汉语普通话学龄前儿童日常口语词库的建立[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8 ,16 :121.

15 Wu JL, Lin CY, Yang HM, et al. Effect of age at cochlear implantation on open - set word recognition in Mandarin speaking deaf childre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 Otorhinolaryngology , 2006 ,70 :207.

16 Kirk KI, Pisoni DB, Osberger MJ. Lexical effects on spoken word recognition by pediatric cochlear implant users[J]. Ear Hear, 1995, 16:470.

17 朱维彬,张家騄. 汉语语音资料库的语音学标记和人工划分[J] . 声学学报,1999 ,24:225.

18 林焘,王理嘉. 语音学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02~121.

19 Luce PA, Pisoni DB. Recognizing spoken words: The neighborhood activation model[J]. Ear Hear,1998, 19: 1.

20 Krull V, Choi S, Kirk KI, et al. Lexical Effects on spoken-word recognition in children with normal hearing[J]. Ear Hear,2010,31:102.

21 苏周简开.香港学前儿童粤语词汇理解能力的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2:11.

22 Moore JK. Maturation of human auditory cortex: Implications for speech perception[J].Ann Otol Rhinol Laryngol,2002, 189(suppl):7.

23 吴宗济. 汉语普通话单音节语图册[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35~35.

24 Kiefer J, Müller J, Pfennigdorff TH, et al. Speech understanding in quiet and in noise with the CIS speech coding strategy (MED-EL Combi-40) compared to the multipeak and spectral peak strategies (Nucleus)[J]. Journal for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1996, 58: 127.

25 李嵬,祝华,Barbara Dodd,等.说普通话儿童的语音习得[J].心理学报,2000,32:170.

26 刘洁芬,吴立平,宋晓华.聋童语音的声学参数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1999(2):14.

27 龙墨,梁巍,周丽君,等. 聋儿语音获得分析[J]. 中国耳鼻喉科头颈外科,2006,12:313.

猜你喜欢
词表错误率声母
声母韵母
A Chinese-English List of the Sports Programmes in Winter Olympics 冬奥会项目名称汉英对照词表
上古汉语*kl-、*kr-类声母的舌齿音演变
声母顺口溜
声母歌
小学生分数计算高错误率成因及对策
正视错误,寻求策略
叙词表与其他词表的互操作标准
解析小学高段学生英语单词抄写作业错误原因
降低学生计算错误率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