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新品种红妃的选育

2011-01-25 09:27谈太明徐长城谈杰黄树萍
长江蔬菜 2011年4期
关键词:萼片株系父本

谈太明,徐长城,谈杰,黄树萍

(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430065)

茄子新品种红妃的选育

谈太明,徐长城,谈杰,黄树萍

(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430065)

利用国外茄子种质资源对国内茄子种质资源进行创新改良,进而选育出绿色萼片紫红色果皮的杂交一代茄子新品种红妃。该品种早熟,果实长条形,果皮紫红色,有光泽,果顶凸,果肉白色,纵径34.1 cm,横径2.95 cm,单果质量120 g,每667 m2产量4 800 kg。与对照品种(浙茄1号)比较,晚熟2~3 d,门茄自然坐果率高,畸形果少,前期产量低3.75%,总产量高9.53%。

茄子;新品种;绿色萼片;红妃

茄子(Solanum melongenaL.)是重要的茄果类蔬菜,嫩果富含营养物质,还含有少量苦味物质,有降低胆固醇、增强肝脏生理功能的效应。茄子产量高,适应性强,供应时间长,是全国各地喜食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因此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尤其在广大农村,茄子的栽培面积远比番茄大。茄子的类型丰富,从商品果果皮颜色上分,有白色、白绿色、绿色、橘红色、浅紫色、鲜紫色、紫红色和黑紫色等8种;而从果实萼片颜色来看,有绿色、紫色和绿紫色3种。但是,国内除了白色茄子和绿色茄子的萼片为绿色外,其他品种的萼片几乎均为紫色或绿紫色,鲜有萼片为绿色而果皮为紫红色或黑紫色的茄子品种。为了丰富品种类型,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于1997年开始陆续从荷兰、法国、印度、泰国、美国和意大利等国家引进了相关茄子品种,对国内重点茄子资源进行了创新改良,特别是绿色萼片的性状改良,进而选育出了绿色萼片、紫红色果皮的茄子新品种红妃。

1 选育经过

1.1 种质资源收集

1995-1999年,陆续从荷兰、法国、印度、马来西亚、泰国、美国和台湾等国家或地区引进了10多份茄子种质资源。通过对熟性、抗病性、适应性和产量等主要性状的比较,筛选出了马来西亚的红茄,美国的UM、UF,台湾的王马长茄、长生302和泰国的EWOO2等品种。

1.2 性状转育

利用有性杂交育种技术进行茄子性状创新改良,特别是绿色萼片的性状改良,共得到12份材料,见表1。

1.3 新组合配置

2007年,以G801为母本,G804、G805、G806和G807为父本配置杂交一代组合。2008年进行组合比较试验,小区面积13.3 m2,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比较熟性、产量、抗性和商品性,G801×G804的综合性状最符合育种目标。综合评价见表2。

表1 创新材料果实主要性状

表2 新组合比较

2 亲本来源

2.1 母本来源

母本G801是R18×王马长茄的高代自交系。

①R18的选育 R18是杭州红茄×302-0的高代自交系,其中杭州红茄是浙江地方品种,302-0是台湾长生302的变异株,果皮深紫红、无光泽,单性结实。R18选育过程如下所示:

1993年,杭州红茄作母本,302-0作父本得到F1;

1994年,种植F1,早熟,果皮深紫色,低温下单性结实,选2株进行人工单株自交留种,得到F21号株系和2号株系;

1995年,F21号株系种植100株,选早熟、分枝性强、果形好的单株共2株进行人工单株自交,单株留种,得到F3;

1996年,种植F31号株系100株,选早熟、结果多、果形好、有光泽的单株共2株进行人工自交,单株留种,得到F4;

1997年,种植F41号株系60株,选早熟、结果多、果形好、有光泽的单株共2株进行人工自交,单株留种,得到F5;

1998年,种植F51号株系60株,选早熟、结果多、果形好、有光泽的单株共2株进行人工自交,单株留种,得到F6;

1999年,种植F61号株系60株,选早熟、结果多、果形好、有光泽的单株共2株进行人工自交,单株留种,得到F7,1号株系编号R18;

2000年,R18种植60株,选早熟、结果多、果形好、有光泽的单株作母本,台湾长生王马长茄作父本,配制F1。

②G801的选育 2001年,种植R18×王马100株,选早熟、分枝性强、叶片小、萼片绿色或浅绿色、果形好的单株2株进行人工自交授粉,单株留种,得到F2;

2002年,种植F21号株系250株,选4株进行人工自交授粉,单株留种,得到F3;

2003年,种植F34个株系,每个株系种植150株,在萼片绿色、综合性状优良的株系中选2株进行人工自交授粉,单株留种,得到F4;

2004年,种植F41号株系120株,选萼片绿色、综合性状优良的植株2株进行人工自交授粉,单株留种,得到F5;

2005年,种植F51号株系80株,选萼片绿色、综合性状优良的植株2株进行人工自交授粉,单株留种,得到F6;

2006年,种植F61号株系80株,选萼片绿色、综合性状优良的植株2株进行人工自交授粉,单株留种,得到F7;

2007年,种植F71号株系60株,选萼片绿色、综合性状优良的植株2株进行人工自交授粉,单株留种,得到F8,1号株系作亲本,2号株系作备份;另选2株进行组合配置。

③G801特征特性 植株半直立,株高81.3 cm,植株开展度87.5 cm×87.5 cm,分枝性强,生长势中等。叶片长卵形,绿色,叶长24.4 cm,叶宽12.6 cm,叶脉浅紫色,无刺。茎绿色、有茸毛、无刺。早熟,始花节位7节,簇生率80%,花柄绿色,花柄刺0~2个,花浅紫色,花药黄色,花萼绿色,有刺0~5个。果实长条形,果皮紫红色,有光泽,果顶凸,果萼顺直,果脐部白色,果肉白色,纵径24.2 cm,横径2.84 cm,单果质量85 g。

2.2 父本来源

父本G804是R20×EW002的高代自交系。其中,R20是云南地方品种,经过多代自交选择后,表现为早熟,果纵径35~40 cm,横径2.5 cm,果皮紫红色、有光泽,果肉白色,萼片紫色。EW002是从泰国引进的杂交一代品种,果皮紫红色,萼片绿色。

①G804的选育 1999年,以R20作母本,EW002作父本配置F1;

2000年,种植F1100株,选4个单株进行人工自交授粉,单株留种,得到F2;

2001年,种植F24个株系,每个株系种植250株,在接近育种目标的株系中选2株进行人工自交授粉,单株留种,得到F3;

2002年,种植F31号株系150株,选2株进行人工自交授粉,单株留种,得到F4;

2003年,种植F41号株系120株,选2株进行人工自交授粉,单株留种,得到F5;

2004年,种植F51号株系80株,选2株进行人工自交授粉,单株留种,得到F6;

2005年,种植F61号株系80株,选2株进行人工自交授粉,单株留种,得到F7;

2006年,种植F71号株系60株,选2株进行人工自交授粉,单株留种,得到F8,1号株系作亲本材料,2号株系作备份。

②G804特征特性 植株半直立,株高85.4 cm,开展度92.1 cm×92.1 cm,分枝性强,生长势中等。叶片长卵形,深绿色,叶长22.5 cm,叶宽13.0 cm,叶脉浅紫色,无刺。茎绿色有茸毛,无刺。早中熟,始花节位10节,簇生率30%,花柄绿色、无刺,花浅紫色,花药黄色,花萼绿色,有刺0~3个。果实长条形,果皮暗紫红色、有光泽,果顶平,果萼顺直,果脐部白色,果肉白色,纵径34.93 cm,横径3.21 cm,单果质量121 g。

表3 红妃与亲本性状比较

表4 2009-2010年红妃与对照比较试验

表5 果实性状比较

3 选育结果

3.1 与亲本比较

2009年,将G801×G804的商品名定为红妃,与其亲本进行田间品种比较试验。2月7日播种,在大棚育苗,3月15日分苗,4月8日定植,小区面积积13.3 m2,每小区定植40株,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水、肥等田间管理同常规。

表3试验结果表明,红妃有较强的杂种优势,比母本晚熟5 d,比父本早熟4 d;始花节位比母本高,比父本低;红妃前期产量比母本低22.1%,比父本高4.16倍;总产量比母本低7.5%,比父本高1.06倍。

3.2 品种比较

2009-2010年,以主要栽培品种浙茄1号(浙江省农科院蔬菜所选育)为对照(CK),进行品种比较试验。

2009年2月7日播种,3月15日分苗,4月8日定植,小区面积13.3 m2,每小区定植40株,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2010年2月5日播种,3月14日分苗,4月9日定植,小区面积20.3 m2,每小区定植60株,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水、肥等田间管理均同常规。

试验结果表明,浙茄1号比红妃早熟2~3 d,前期产量高3.43%~4.07%;红妃的商品性优于浙茄1号,总产量高9.30%~9.75%(表4、表5)。

3.3 品质测定

2010年,委托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了红妃的内在营养物质,结果表明,红妃蛋白质含量1.29%,干物质含量8.37%,可溶性糖含量2.84%,VC含量12.6 mg/kg,锌含量1.42 mg/kg。

4 红妃早熟栽培要点

4.1 播种育苗

武汉地区一般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播种,冷床育苗。2叶1心时,进行1次分苗(假植)。选健壮幼苗移栽到营养钵中,每钵留1株苗。定植前7~10 d,开始炼苗。

4.2 整地作畦

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保水保肥性能好、3 a以上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地块,经“三犁三耙”后整地作畦,一般畦宽(包沟)1.33 m,畦面整成龟背形,畦沟深24 cm。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667 m2施饼肥(菜饼)150 kg,进口三元复合肥25 kg,生石灰40~80 kg,过磷酸钙30 kg;或施有机肥4 000~5 000 kg,三元复合肥25~30 kg,生石灰40~80 kg,过磷酸钙30 kg。

4.3 定植

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冷尾暖头抢晴天定植于大棚中。每畦栽2行,株距40~45 cm,每667 m2栽2 400株。覆盖小拱棚。

4.4 田间管理

①温度和湿度控制 定植后闭棚,保温保湿促进缓苗。茄苗成活后,初期白天温度保持在30℃左右,夜间最低温度保持在10℃以上。后期温度白天控制在35℃以下,夜间10~20℃。极度低温时,在小拱棚外加盖草帘。棚内土壤保持湿润即可,尽量减少灌水次数,如湿度过大,则应加强通风。另外,小拱棚尽量早揭晚盖,以加强光照。

②肥水管理 幼苗成活后,施1次提苗肥,每667 m2施10~15 kg尿素或腐熟人粪尿。门茄瞪眼后追施腐熟的稀粪水或三元复合肥,以后每采收1~2次追施1次肥,每次每667 m2施10~15 kg三元复合肥,还可结合病虫防治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液。植株成活至开花前,一般不再灌水。开花结果期如土壤干燥,则可在晴天上午灌水,要快灌快排,并及时通风排湿。雨季应注意清沟排渍。

③植株调整 及时摘除植株基部萌发的侧枝﹑小芽,植株下部的老叶、病叶。整个开花结果期,植株应保持二叉分枝,摘除多余侧枝。有些品种有多花多果现象,则要适当疏花疏果。

④保花保果 温度低于25℃时,易引起落花落果,可用10~15mg/kg的2,4-D蘸花,或30~40mg/kg的防落素蘸花,切忌将激素洒落在嫩叶和嫩芽上,以免产生药害。温度偏低用高浓度,温度偏高用低浓度。开花当天上午进行蘸花,每朵花只能蘸1次,浓度过大易形成畸形果、僵果。

4.5 采收

采收的标准是看萼片与果实相连处的白色环状带,环状带不明显,表示果实生长较慢,要及时采收。门茄要早一点采收。采收时注意不要碰断枝条,有刺品种最好用剪刀采收。

A New Eggplant Cultivar,Hongfei

TAN Taiming,XU Changcheng,TAN Jie,HUANG Shuping
(Wuhan Vegetable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430065)

Hongfei was a new eggplant F1hybrid with green sepal and amaranthine skin.It was developed by crossing external and internal eggplant germplasm.It was early-maturing and the fruit was amaranthine and shining skin,white flesh, 34.1 cm in length,2.95 cm in diameter.The single fruit weight was 120 g.The average yield was about 72 t·hm-2.Maturity of Hongfei was 2-3 days later than CK,higher fruit-dropping rate,output at earlier stage reduced 3.75%,overall yield compared increased 9.53%than CK.

Eggplant;New cultivar;Green sepal;Hongfei

10.3865/j.issn.1001-3547.2011.04.008

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创新项目

谈太明(1958-),男,大专,正高职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为蔬菜育种,电话:027-88112334

徐长城,通信作者,正高职高级农艺师,E-mail:xuchangcheng2008@126.com

2010-11-11

猜你喜欢
萼片株系父本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过表达NtMYB4a基因增强烟草抗旱能力
系1. 征镒翠雀花系 Ser. Flavidilimba
亚组3. 高翠雀花亚组 Subsect. Elata
嫦娥5号返回式试验卫星小麦育种材料研究进展情况
籼粳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机收技术初探
衢州椪柑变异株系—黄皮椪柑相关特性研究
奇特优雅的尾萼兰
茶树新品种“湘波绿2号”父本的SSR标记鉴定
农杆菌介导快速、高效获得转基因烟草纯合株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