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早期疗效分析

2011-01-29 06:47肖奇志湖南省双峰县人民医院湖南双峰417700
中外医疗 2011年13期
关键词:股骨颈置换术髋关节

肖奇志(湖南省双峰县人民医院 湖南双峰 417700)

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早期疗效分析

肖奇志(湖南省双峰县人民医院 湖南双峰 417700)

目的 分析微创后外侧小切口手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Garden Ⅲ Ⅳ型)的早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0月至2009年10月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45例资料,平均年龄73.5岁。微创小切口组23例与标准切口组22例进行比较。结果 2组资料患者年龄、术前诊断及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平均体重指数微创小切口组小于标准切口组。其余各项指标小切口组均优于标准切口组,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微创后外侧小切口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特点,适合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在临床中可推广应用。

微创小切口 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随着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技术(m inimall incision surgery THA,M IS-THA)的日趋成熟,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采用微创小切口技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更为适宜。在保证术后远期疗效的前提下,如何减轻手术创伤,降低手术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功能康复,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已经成为广大临床骨科工作者追求的目标。近年来关于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疗效是否优于标准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上仍存在广泛争议[1]。分析我院2005年10月至2009年10月,分别采用后外侧小切口及后外侧标准切口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分析术后早期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0月至2009年10月共45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小切口组23例,男11例,女12例,年龄63~82岁,平均年龄74.7岁,骨折均为GardenⅢ Ⅳ型。标准切口组22例,男10例,女12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71.8岁,骨折类型与小切口组相同。所有手术均应用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

1.2 围手术期资料

随访时应用调查表咨询患者切口满意度,术后1周摄标准髋关节正位X片,测量髋臼假体外展角、股骨柄假体倾斜角(股骨纵轴与股骨柄假体长轴之间的夹角)。记录身高、体重、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应用助行器时间、术前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根据下列公式计算体重指数BM I(kg/m2)=体重(kg)/身高(m2)。术中出血量包括术中吸收量和纱布内大致血量;术后引流量用量筒测引流袋中血量为准;手术切口长度在缝合完毕后测量为准。

1.3 统计学处理

统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小切口组与标准切口组术前资料分析(±s)

表1 小切口组与标准切口组术前资料分析(±s)

表2 小切口组与标准组术前术后各项观察指标对比(±s)

表2 小切口组与标准组术前术后各项观察指标对比(±s)

2组均获随访,平均随访20个月(6~58个月)。(1)2组中患者年龄、性别、术前诊断及患髋术前术后Harri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0.05);平均体重指数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1。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术后应用助行器时间,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术后X片示髋臼假体与股骨柄假体位置均良好,无脱位。2组髋内外翻角度在正常范围内。2组无显著性差异。随访调查显示,小切口组中88%患者认为过长的手术切口可降低对手术的满意度,术后仍存在较大的心理负担;标准切口组中则有85%患者认为如果缩小切口长度,对手术满意度会升高,术后康复信心增大,可降低术后心理负担。

3 讨论

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一般都需手术治疗,闭合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存在较高的骨折不愈合率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因此目前国内外学者多主张对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一期行THA[2~3]。应用THA治疗老年股骨颈移位骨折,术后可以获得早期活动,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且能保持较高的生活质量。对于老年股骨颈移位骨折的患者,特别是合并严重内科疾病的患者来说,标准切口创伤较大,手术本身有时会对患者造成致命的打击,因此小切口微创手术对这一群体尤为重要。通过2组疗效的比较,微创小切口组近期疗效包括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术后使用助行器时间、病人对手术切口的满意度和病人的心理负担等方面均优于标准切口组。

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微创技术,其目的为改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近期疗效,减少软组织挫伤,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4]。认为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禁忌证除全髋关节置换术常规有的之外,对于过度肥胖或者肌肉高度发达的患者,术中软组织牵开较困难,不适宜应用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采用“移动术窗技术”,通过不断的调查拉钩的位置和力量,在用一个小切口中显露不同层次的解剖结构。同时配合患肢不同程度的屈曲及旋转活动,可以使髋关节软组织充分放松,术野易于显露。通过仔细确定解剖标记,假体可精确固定于正确位置。对于术中发现显露困难即应延长切口,扩大显露范围。

根据资料比较分析表明,后外侧小切口术后近期疗效优于后外侧标准切口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而远期随访显示两组术后并发症及关节功能无显著差异。因此,对于全身情况好,骨折前具有较强的生活能力,对术后功能期望较高的老年股骨颈移位骨折患者[5],对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手术者来说行后外侧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不仅能够在保障患者生命相对安全的情况下去的良好的近期效果,同时对远期疗效并无显著不良影响。随着M IS-THA技术的逐步完善、经验的积累、手术器械及麻醉方法的改进,M IS-THA将成为内植物材料、操作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方法的有机结合体,其明显的技术优势将日益突出,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1]赵德伟,王卫民,芦健民.改良小切口技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20(1):3.

[2]GrifinFM,SeuderiGR,Insall JN,et a1.Total knee athroplasty in Patients Who were obese.w ith 10 years follow-up[J].Clin Orthop, 1998,356:28.

[3]于风宾,关岳嵩,王志伟,等.切口技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8):597.

[4] 毕剑,孙常太,黄公怡.8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后生活质量评价[J].中华外科杂志2004,42(23): 1409.

[5]杨玉辉,高忠礼,王金成,等.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23(2):111.

R683.42

A

1674-0742(2011)05(a)-0023-02

2011-01-20

猜你喜欢
股骨颈置换术髋关节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髋关节活动范围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3D打印人工髋关节获批准
中西医结合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