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复位与手术切开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2011-01-29 06:47王斌晖
中外医疗 2011年13期
关键词:夹板肱骨肩关节

王斌晖

(湖南省永州市江华县人民医院 湖南江华 425500)

手法复位与手术切开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王斌晖

(湖南省永州市江华县人民医院 湖南江华 425500)

目的 观察手法复位与手术切开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36例(治疗组),手术切开内固定组36例(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优良率为94.44%;对照组优良率为80.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手术治疗相比,手法复位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并发症少、费用低等特点,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首选方法。

肱骨外科颈骨折 手术复位 手术治疗 疗效

肱骨外科颈骨折时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位于解剖颈下2~3cm,胸大肌止点之上,此处由松质骨向密质骨过渡且稍细,是解剖上的薄弱环节,最易发生骨折故名为外科颈骨折,此种骨折好发于中老年人[1]。肱骨外科颈骨折约占肩部骨折的23.3%。目前手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方法较多,但疗效不一。2007年2月至2010年1月,我科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和手术切开复位,异形钢板内固定或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共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72例,并对2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现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2例,男49例,女23例,年龄23~65岁,平均(42.50±3.77)岁,受伤部位:左侧34例,右侧38例。都属于闭合性骨折,根据X线片按Neer方法对骨折进行分类,32例为2部分骨折,30例为3部分骨折, 10例为4部分骨折。本组患者中有36例接受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有36例接受手术切开内固定治疗。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的术前检查,并行必要的X线片。手法复位组:选择仰卧位患肩垫高30~45°,臂从神经组织麻醉;一助手手心向前,用布带绕过患者肩腋下自外向内上方提拉,患肢前臂旋后位。另一助手握住上臂下端对抗牵引。外展型,患肢垂直向下牵引,术者两手拇指按住骨折近端的外侧,其余手指环抱骨折远端的内侧向外捺正,即可复位,然后用4块超关节夹板外固定,内侧板上端垫一平垫。内收型骨折,患肢边牵引边外展,术者两手拇指分别按住骨折远、近端的外侧,轻轻向内推,即可复位。用超关节夹板外固定后,用上肢外展支架固定于上肢外展位。复位3d后摄X线片,透视观察骨折复位情况,以后每周摄1次X线片,24h后即可作患肢手指及腕关节主动屈伸活动锻炼,2周后作患侧肘关节被动屈伸锻炼,3周后带夹板作患侧肩关节被动锻炼,6~8周后去除夹板加强患肢的功能锻炼。手术切开内固定组:患者仰卧患肩垫高,臂丛麻醉。采用肩关节前内弧形切口,由三角肌与胸大肌间隙进入骨折端,注意保护头静脉。有近端脱位者先行关节复位,复位后骨缺损予同种异体骨植骨。复位后不稳定者可克氏针临时固定,肱骨内旋易于钢板放置外侧。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安放于肱骨大结节顶点下0.5cm,结节间沟后0.5~1cm。放置导向装置及LCP钻头导向器。肱骨头一般用3~4枚锁定螺钉。骨折远端为皮质骨,根据具体情况使用普通3.5mm加压螺钉或锁定螺钉固定。骨质条件好的患者可行肱骨近端解剖钢板固定,近端螺钉及克氏针避免过长进入关节腔,影响关节活动。肩袖损伤,可将冈上肌和肩胛下肌肌腱用不可吸收线或环扎钢丝固定在接骨板的缝合孔上,合并肩关节脱位半脱位者关节囊修补。C臂透视下满意后冲洗伤口,置引流后关闭切口。

1.3 术后处理

术后抗炎消肿,术后3d即行患肩等长收缩活动及腕、肘的主动活动,3周后去除外展架,逐渐加大肩关节的被动活动度,以能耐受疼痛及不对抗为原则,8周后以主动活动为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随访6~24个月,平均(10.2±2.5)个月,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定疗效[2]。治疗组优良率为94.44%,对照组优良率为80.56%,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在随访中,治疗组出现骨性关节炎1例,关节僵硬1例,骨不连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对照组出现肱骨头坏死2例,骨性关节炎2例,关节僵硬1例,骨不连2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表1 2组术后疗效结果[例(%)]

3 讨论

肱骨外科颈骨折在临床上很常见,属于近关节骨折,其治疗方法很多,治疗上首先要考虑的是骨折对线对位和肩关节功能恢复问题。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但是对于手术切开复位来说,手术中要分离肌肉,对骨膜造成损伤,骨组织局部的血液供应要遭受破坏,不利于骨折处的愈合,不利于骨痂生长,同时还可增加瘢痕粘连发生,导致关键局部功能障碍、关节疼痛等术后并发症[3]。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具有以下优点:没有手术切开复位带来的瘢痕粘连等并发症,创伤小,对骨膜及周围的软组织几乎没有损伤,有利于骨痂形成和骨折愈合。再者采用夹板同时配合压力垫,能够取得良好疗效。还有在治疗过程中不需要复杂的器械,操作简单,治疗费用低,患者容易接受。但是采用手法复位治疗股骨外科颈骨折时,要注意:肱骨外科颈骨折后产生肩周炎的机会极大,必须强调手法整复时达对位对线良好,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要尽可能早期型肩关节功能锻炼,才能保证患者肩关节功能得到恢复[4~5]。对于骨折治疗后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锻炼方法,治疗过程中要积极指导,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才能使肩关节功能恢复。

手术切开内固定组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骨折固定牢靠,骨折对位好,肩关节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手法复位组则通过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的手术,为达到解剖复位,存在术中创伤大,内固定难度大,致使术后骨折愈合慢,肩关节活动恢复差的问题;而非手术治疗损伤小,费用较低,患者易接受,又能达到骨折对线对位,骨折愈合快,肩关节恢复好的目的。我们根据患者年龄、骨折性质及患者对治疗方法的要求,对年龄大不适宜手术者、肱骨外科颈粉碎严重或不愿接受手术者选择非手术治疗,宜选择手术治疗。

[1]曾绍雄,何镇祥.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观察[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24(24):143~144.

[2] 李占国.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 2009,16(7):197~198.

[3]李顺平,庞光枢.手法整复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83例[J].四川中医,2008,26(1):101~102.

[4]曹慎,曹谦.手法整复治疗老年人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45例小结[J].中医药导报,2009,15(6):52~53.

[5]李腾辉,林学波.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J].广东医学,2007,28(9):1493~1494.

R714.2

A

1674-0742(2011)05(a)-0038-02

2010-12-20

猜你喜欢
夹板肱骨肩关节
肩关节镜术后进行肩关节置换术感染风险高
石膏与小夹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钛夹板应用于美学区引导骨组织再生1例
边条翼夹板结构强度设计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肩关节生物力学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进展
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