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ZSM-5催化降解含酚废水反应条件的研究

2011-01-29 09:39张金军
泰山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苯酚水样去除率

张金军,豆 林

(泰山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系,山东泰安 271021)

酚类化合物(苯酚及其衍生物)的用途相当广泛,主要来源于煤化工、石油化工、制药厂、苯酚生产及酚醛树脂生产厂等.它是一种原生质高毒物质,对一切生物个体都有毒害作用,可通过皮肤、粘膜、口腔进入生物体内,与细胞原浆中的蛋白质接触后形成不溶性蛋白质而使细胞失去活性,尤其对神经系统有较大的亲和力,使神经系统发生病变[1].酚类化合物是工业废水中常见的高毒性、难降解有机物,不但危害人体健康安全,而且严重破坏自然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其用量与日俱增,含酚废水污染环境的程度日益严重,对人类所造成的危害也日渐加深.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对饮用水中酚的含量有明确限制,而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亦规定酚含量不得高于0.002mg/L.

目前,含酚废水处理方法主要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生化法.物理法包括萃取法、吸附法、精馏法、盐析法、超声降解法、离子交换法等;化学法有化学氧化法、湿式空气氧化法、超临界氧化法、缩聚法、焚烧法、催化氧化法以及光催化氧化法等;生物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流化床法、接触氧化法、厌氧法等.上述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但从综合治理的角度出发,都难以达到稳定、可靠和安全的目的[2-6].含酚废水处理技术的选择取决于含酚废水中的酚浓度、COD值及其他因素.

含酚废水的危害很大,一直是废水处理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世界各国都把酚类物质作为优先监测的项目,并对其排放严格控制.湿式催化氧化处理含酚废水安全、条件温和、无污染.本文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得价廉Cu-ZSM-5分子筛用于苯酚的催化降解研究,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含酚废水的降解条件.实验证明,该催化剂是一性能优良的催化剂,经该催化剂催化降解含酚废水,使含酚废水的COD去除率达到99.2%,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主要药品及仪器

药品:苯酚(AR),Cu(NO3)2·3H2O(AR),H-ZSM-5分子筛(硅铝比50),浓硫酸,NaOH,K2Cr2O7(AR),试亚铁灵,硫酸亚铁铵.

仪器设备:高压釜,恒温加热器,马弗炉.

1.2 Cu-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

在一定浓度的Cu(NO3)2水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H-ZSM-5沸石分子筛,于50℃水浴加热回流9小时;过滤,用二次水洗涤.在120℃空气中干燥6小时,在一定温度下煅烧4~6小时,即得Cu-ZSM-5分子筛催化剂.

1.3 实验操作步骤

1.3.1 含酚水样的配制

自制苯酚模拟废水(COD=7500mg/L,pH=5.7),实验中用NaOH固体或硫酸调节pH值.

1.3.2 催化降解过程

将一定量Cu-ZSM-5催化剂投入1L自制苯酚模拟废水水样中,然后移入高压釜中并加热至设定的温度.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以一定的转速开启搅拌装置,同时通入氧气,达到所需压力,此时定为反应的开始时间(t=0).每隔一定的时间取样进行分析,检测水样中COD的变化情况,分析水中有机物被氧化的情况.

2 结果与讨论

本实验统一采用COD去除率作为催化氧化处理效果的一个指标.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溶液中的COD.其原理为用定量重铬酸钾氧化有机物,然后用还原剂硫酸亚铁铵返滴,通过硫酸亚铁铵消耗量换算出有机物的化学需氧量(COD)[7].

2.1 pH值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

将1.8g Cu-ZSM-5催化剂投入1L自制苯酚模拟废水水样中,然后移入高压釜中并加热至160℃,以一定的转速开启搅拌装置,同时通入氧气.用氢氧化钠或硫酸调节水样的pH值.反应1h后,检测水样中COD的变化情况.结果见图1:

图1

由图1可知,使用Cu-ZSM-5作为苯酚降解的催化剂,体系初始pH值在3.5~5.5范围内,苯酚的去除率都高于90%,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性能.当pH值为4.5时,苯酚去除率为99.2%,接近完全去除苯酚.这表明催化剂Cu-ZSM-5在酸性pH范围内表现出优良的催化性能.苯酚自身具有较弱的酸性,实验中配制的苯酚溶液的初始pH值为5.7左右.文献[8]报道苯酚降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一般为邻苯二酚、对苯二酚、苯醒、羧酸等.这可能是由于苯酚降解过程中产生一些有机酸,提高了溶液的酸度,降低了反应体系的pH.

2.2 反应温度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

温度对于湿式氧化过程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将1.8gCu-ZSM-5催化剂投入1L自制苯酚模拟废水水样中,加入硫酸调节pH至4.5,然后移入高压釜中并加热至一定温度,以一定的转速开启搅拌装置,同时通入氧气.反应1h后,检测水样中COD的变化情况.结果见图2:

图2

由图2可以看出,反应温度对催化剂的活性影响较大.反应温度越高,含酚废水COD去除率也越高,达到同样的COD去除率所需要的时间也越短.从平衡角度分析,但当温度过低时,催化剂的活性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随温度升高,催化剂的活性逐渐升高.所以,当温度在160℃时,COD去除率可达到99.2%.

但若提高反应温度,反应体系的压力也就会相应提高,则进气的动力消耗也就越大,对反应器材质的要求也就越高.因此,从实用、经济、安全的角度考虑,本实验选择该反应的反应温度为160℃.

2.3 催化剂用量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

将一定量Cu-ZSM-5催化剂投入1L自制苯酚模拟废水水样中,加入硫酸调节pH至4.5,然后移入高压釜中并加热至160℃,以一定的转速开启搅拌装置,同时通入氧气.反应1h后,检测水样中COD的变化情况.结果见图3:

图3

催化剂投加量对含酚水COD去除率的影响较大,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加,COD的去除率也明显增加.这是由于催化剂投加量的增加,也就增加了催化剂催化作用面积,提高了苯酚和氧与催化剂活性中心接触的几率,从而使出水的COD浓度明显降低.从催化效果和经济的角度两方面考虑,本实验选择催化剂投加量为1.8g/L,此时COD去除率为99.2%.

2.4 焙烧温度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

将不同焙烧温度下制得的1.8g Cu-ZSM-5催化剂投入1L自制苯酚模拟废水水样中,加入硫酸调节pH至4.5,然后移入高压釜中并加热至160℃,以一定的转速开启搅拌装置,同时通入氧气.反应1h后,检测水样中COD的变化情况.结果见图4:

图4

焙烧温度是浸渍法制备催化剂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焙烧温度越高,浸渍在粒状载体内部表面溶液的水分产生的瞬时蒸汽分压过大,来不及扩散到载体表面蒸发,可能导致载体颗粒产生龟裂,还可能在催化剂的载体内外表面形成结晶,从而影响催化效率[9].温度太低时,会引起干燥时间延长,催化剂组分微粒会随水分一起迁移到颗粒表面微孔上,使组分在颗粒内外表面产生浓度梯度,从而影响催化反应时气体的有效扩散,影响催化效果.

由图4可以看出,420℃是最佳焙烧温度.温度太低,Cu(NO3)2没有完全分解氧化生成CuO,CuO的晶型也没有完全长好;温度太高,CuO晶粒的快速长大使催化剂比表面积迅速减小,影响了催化活性,而且也就可能会引起催化剂烧结,使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团聚,从而影响催化活性.

2.5 Cu-ZSM-5催化剂反应时间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

将1.8gCu-ZSM-5催化剂投入1L自制苯酚模拟废水水样中,加入硫酸调节pH至4.5,然后移入高压釜中并加热至160℃,以一定的转速开启搅拌装置,同时通入氧气.考察不同反应时间时水样中COD的变化情况.结果见图5:

图5

由图5可知,随着反应时间增加,苯酚去除率逐渐上升.30min时苯酚的去除率为91.1%,1h时苯酚去除率为99.2%,反应1.5h时苯酚去除率为99.6%,而2h时苯酚去除率接近100%.反应时间过长,相应的能耗要增加.考虑到加热以及废水排放标准等,取反应时间为1h.

3 结论

实验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得Cu-ZSM-5分子筛催化剂并用于苯酚的催化降解研究.结果表明:当pH为4.5、反应温度160℃、催化剂最佳用量为1.8g/L,焙烧温度420℃,反应进行1h时,含酚废水的COD去除率为99.2%.实验证明该催化剂是一性能优良的催化剂,经该催化剂催化降解含酚废水,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

[1]张锦李圭白.含酚废水的危害及处理方法的应用特点[J].化学工程师,2001,83(2):36-37.

[2]杨群,宁平,等.煤焦油在含酚废水治理上的应用[J].云南化工,2007,34(6):45-48.

[3]杨彩玲,魏瑞霞.含酚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1):102-104.

[4]于萍,等.高浓度含酚废水处理的新工艺[J].工业水处理,2002,22(9):5-8.

[5]王红娟,奚红彼,夏启斌,等.含酚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与开发前景[J].工业水处理,2002,22(6):6-9.

[6]Rana kidak,Nilsun H.Ince.Ultrasonic destruction of phenol and substituted phenols:A review of current research[J].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2006,12(3):195-199.

[7]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8]Guo J,Al-Dahhan M.Catalytic wet air oxidation of phenol in concurrent downflow and upflow packed-bed reactors over pillared clay catalyst[J].Chem Eng Sci,2005,60(3):735-746.

[9]夏至.Cu系湿式氧化催化剂的制备及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

猜你喜欢
苯酚水样去除率
一种苯酚焦油中苯酚与苯乙酮的回收方法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3-氟-4-溴苯酚
亚洲将引领全球苯酚产能增长
不同温度下弹性填料对ABR处理生活污水的影响
不同有机负荷下弹性填料对ABR处理生活污水的影响
HC油田N138区注入水配伍性研究
基于遗传BP神经网络的内圆磨削ZTA陶瓷材料去除率预测
我国相关标准水样总α、总β放射性分析方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平行水样分配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水样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