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受体阻滞剂结合电子生物反馈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效果分析

2011-01-30 08:02邱敏捷蒋杰宏陈志军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18期
关键词:生物反馈前列腺炎阻滞剂

邱敏捷,徐 乐,蒋杰宏,陈志军

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泌尿外科,广东广州 511400

Ⅲ型前列腺炎又称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CAP/CPPS),是前列腺炎的主要类型。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症状复杂多样且无特异性,常久治不愈,严重困扰男性生活质量。目前CAP尚无统一的治疗规范及标准,而且单用某一种药物或治疗方法,效果均不理想。我科2010年6月~2011年2月使用电子生物反馈治疗联合α受体阻滞剂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患者49例,效果良好,现将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2011年2月我科门诊就诊、病程3个月以上的Ⅲ型前列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共入组97例,年龄18~59岁,平均33.2岁。均以会阴区、阴茎、耻骨上部、腰骸部等部位疼痛或不适及尿频、尿痛、尿不尽感等排尿异常为主诉,同时伴有性功能障碍和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负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10分,尿常规检查正常,前列腺按摩液(EPS)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10个/HP,卵磷脂小体减少或消失(也可为正常表现、拟诊为Ⅲb型前列腺炎)。肛诊及超声波检查除外急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肿瘤等情况,同时排除膀胱炎、膀胱浅表肿瘤、急性下尿路结石、附睾炎、精索静脉曲张及神经官能症等疾病。

1.2 方法

将9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实验组(49例)。对照组仅接受α受体阻滞剂治疗,实验组接受α受体阻滞剂联合电子生物反馈治疗。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表1)。两组均接受4周疗程治疗,并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NIH-CPSI评分(包括疼痛与不适、排尿症状、生活质量评分和总分4部分),同时治疗前、后进行前列腺按摩液(EPS)常规检查。

表1 两组基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基本资料比较(±s)

实验组对照组组别 例数49 48年龄(岁)35.26±12.38 34.63±11.42病程(个月)12.34±4.67 11.74±3.32 CPSI评分(分)31.18±8.42 30.58±7.69

1.3 疗效评价

1.3.1 临床观察指标 以NIH-CPSI评分表采用问卷表调查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症状和生活质量评估。同时参考治疗前、后前列腺按摩液(EPS)常规检查结果作为疗效评价指标。

1.3.2 疗效判断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评价各项指标并进行比较。疗效判断标准分为4级,①治愈:NIH-CPSI评分较治疗前减少90%以上;②显效:NIH-CPSI评分较治疗前减少60%~89%;③有效:NIH-CPSI评分较治疗前减少30%~59%;④无效:NIH-CPSI评分较治疗前减少不足30%。以治愈+显效+有效的病例计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全部数据使用SPSS 13.0软件统计,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9.58%,实验组总有效率为63.2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n(%)]

两组在治疗前后NIH-CPSI表评分比较显示:4周疗程后,实验组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尤其排尿症状及总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CPSI评分结果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CPSI评分结果比较(±s,分)

组别 例数实验组对照组P值49 48疼痛或不适症状评分12.40±5.17 8.05±2.39<0.05排尿症状评分7.82±1.36 3.73±1.81<0.05生活质量评分6.49±2.32 4.20±1.78<0.05总评分25.47±4.14 13.26±5.81<0.05

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后前列腺液常规正常者分别为12例(25.00%,12/48)、27 例(55.10%,27/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无不良反应发生,无发生肛门外伤的并发症。

3 讨论

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男科最常见而又充满困惑的一种疾病,Ⅲ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临床上最常见,占所有慢性前列腺炎的90%~95%[1]。为50岁以下男性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它不但引起患者身体的种种不适,还对其心理健康造成重大危害,此外每年还耗费巨大的医疗资源。鉴于此,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目前已将CP列为影响居民生活质量最为严重的慢性疾病之一[2]。由于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依然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长期以来,无论是泌尿外科医师还是患者均对其治疗效果不满意,其治疗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认可慢性前列腺炎的综合治疗。

目前国内外应用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研究报道较多。Nickel等[3]在一组持续6周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中发现,坦索罗辛对Ⅲ型前列腺炎患者(NIH-CPSI,30分)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李昕等[4]应用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治疗Ⅲ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明显。

生物反馈治疗是20世纪60年代开展起来的一种心理行为治疗技术[5],是一种利用自然反射原理进行组织器官的功能训练,最终达到改善和协调局部肌肉和器官功能状态的一种新兴的生物行为治疗方法。Ye等[6]对62例临床诊断为的Ⅲ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了生物反馈治疗,所有病例均有明显的症状改善或痊愈,所有病例中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出现,总有效率达96.7%(60/62)。因而认为生物反馈治疗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方法[3,7]。

本文结合上述两种方法治疗Ⅲ型前列腺炎得到了很好的疗效,笔者体会如下:生物反馈治疗要得到患者充分信任,特别是患者应该明白如何作反馈时才能使患者配合治疗与复查。每次治疗前要充分了解患者最近的情况以便于随时改变不同的治疗模式,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持续改善。每次置入治疗电极时先作扩肛处理能有效减少患者不适感。复查取前列腺液时应采用个体化方式,使患者最容易取出的体位与方式。每次的复诊与治疗应与患者细心谈话,听取患者的表达,对治疗效果会有帮助。

总之,α受体阻滞剂结合生物反馈治疗未见任何副作用,患者依从性好,是治疗Ⅲ型前列腺炎值得推广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1]侯保山,夏欣一,潘连军,等.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尿酸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华男科学杂志,2008,14(3):245-247.

[2]Wenninger K,Heiman JR,Rothman I,et al.Sickness impact of chronic nonbacterial prostatitis and its correlates[J].J Urol,1996,155(3):965-968.

[3]Nickel JC,Narayan P,McKay J,et al.Treatment of chronic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 with tamsulosin:a randomized double blind trial[J].J Urol,2004,171(4):1594-1597.

[4]李昕,李宁忱,丁强,等.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萘哌地尔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J].中华男科学杂志,2006,12(3):234-239.

[5]杨菊贤.生物反馈治疗及其临床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3,6(12):1049-1052.

[6]Ye ZQ,Cai D,Lan RZ,et al.Biofeedback therapy for 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J].Asian J Androl,2003,5(2):155-158.

[7]史舒,赵振理,赵香梅.生物反馈治疗Ⅲ型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8,8(10):814-815.

猜你喜欢
生物反馈前列腺炎阻滞剂
更正启事
基于生物反馈的非遗表演沉浸式体验与交互研究
蝎毒肽作为Kv1.3离子通道阻滞剂研究进展
如何治疗和预防前列腺炎
如何预防和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辨识真假慢性前列腺炎
如何预防和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β受体阻滞剂在脓毒性休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