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小拱棚黄瓜生理性病害及防治技术

2011-02-10 05:02撰文李红梅孙金霞
中国果菜 2011年6期
关键词:瓜条生长点拱棚

撰文/李红梅 孙金霞

早春小拱棚黄瓜生理性病害及防治技术

撰文/李红梅 孙金霞*

对早春小拱棚黄瓜常见的7种生理性病害的症状、病因、防治技术分别进行介绍。

小拱棚栽培;黄瓜;生理病害;防治方法

早春小拱棚黄瓜常见的几种生理性病害,造成不同的症状,其中有相同的病因,因此必须对症施治,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1、尖嘴瓜

症状:瓜条未长成商品瓜,瓜的顶端停止生长,形成尖端细瘦。

病因:早春小拱棚黄瓜生育早期植株长势弱,叶片小,黄叶,生长点受抑,根系生长不良或受到损伤;密度过大,光照不足,透光不良,瓜条膨大时肥水供应不足;植株生长后期表现衰老,或感病虫危害,或遇连阴天。

防治方法:选择耐低温弱光的黄瓜品种,如津春2、津优1、特优等;加强水肥管理,增施有机肥料,多施骡马粪等热性肥料,提高土壤的供水、供肥能力,连年种植蔬菜作物的地块,应当适量施用生物菌肥,促进根系生长,防止植株早衰,在黄瓜生长后期,以促为主,防止植株早衰,并及时防治病虫害;采用高光效无滴棚膜肥覆盖,增加透光度;合理密植,保证每个植株有充足的营养和生长空间。

2、大肚瓜

症状:瓜条基部和中部生长正常,瓜的顶端肥大。

病因:瓜条细胞膨大时,温度高,水分大,根系吸收能力强,浇水过量,不均匀;授粉不良或不完全,引起瓜条局部生长过快。

防治方法:适时适量浇水,控制温度,避免出现大的温差。及时摘除雄花以及卷须,减少养分的消耗。

3、细腰瓜

症状:细腰瓜又叫蜂腰瓜,瓜条中腰部分细,两端较肥大。

病因:白天光照弱,夜间温度高,昼夜温差小;钾素供应不足;植株体内硼元素缺乏。

防治方法:经常擦洗棚膜,增强透光率,连阴天如外界夜温在12℃以上时,可采取夜间通风的方法,增加干物质的积累;增施微量元素肥料,每667m2施1kg硼砂作基肥,增加钾肥的施用量,每667m2施硫酸钾15kg,在黄瓜结瓜期间结合病虫害防治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重施腐熟有机肥料,每667m2施腐熟的鸡粪2500~3500kg。

4、苦味瓜

症状:黄瓜中苦味素积累过多造成瓜条味苦无法食用。

病因:氮肥过多,磷、钾肥不足,特别是一次性施氮肥过多,易出现苦味瓜;黄瓜对氮、磷、钾的吸收基本遵循5:2:6的比例,否则会出现生育不平衡,造成徒长,或出现坐果不齐,侧枝上易出现苦味瓜;气温过高,高于32℃以上,致同化能力减弱,损耗过多,营养失调;土壤过于干旱;阴天多,阳光少,地温低,水分养分吸收受抑,易形成苦味瓜。

防治方法:配方施肥,使氮、磷、钾肥合理搭配;及时浇水,防止干旱;控制温度,避免高温、低温出现;小拱棚黄瓜上架后,及时摘除老叶、病叶;根据黄瓜不同生育阶段常出现的病虫害,针对性的提前预防;在生长发育后期,加强肥水管理,防止植株出现早衰;采取喷施300倍白糖液的方法,能够有效的防止苦味瓜的出现。

5、花打顶

症状:植株的生长点变成花器官,不再分化叶片。花开后,瓜条停止生长,可出现三种情况:植株长出10~22片叶时,生长点萎缩,在生长点处长出1~3个小雌花,或1片叶遮扣在生长点处;生长点处形成疙瘩,下部3~5节茎长2~2.5cm,并在疙瘩下长出2~5条侧蔓,侧蔓茎节间平均长6~8cm;生长点逐渐萎缩,附近小叶密集,叶腋间出现小雌花,在高温、高湿下生长点恢复生长,叶节继续伸长,但生长缓慢。

病因:土壤干旱、肥料过多而水分不足造成伤根,使须根死亡;弱苗、株型矮、叶小、老化,均易出现花打顶;土壤湿、气温低、地温低而发生沤根或根系吸收能力减弱会发生花打顶现象;植株被根结线虫为害,易出现花打顶。

防治方法:加强管理,特别是在黄瓜育苗期的温度管理,防止因温度低出现老小苗;定植时穴施白糖,每穴用量为10g,促进根系生长;在黄瓜结瓜期防止土壤干旱,采取浇水与追肥相结合的管理方法,避免植株早衰;出现花打顶用30mg/l九二O溶液喷施生长点。

6、化瓜

症状:瓜条长到2~5cm长,停止生长,萎蔫。

病因:连阴天、光照弱、密度过大、透光不良、光合作用减弱、养分积累不足;水肥不足、肥料配比不合理、植株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受阻,造成营养不良;瓜条之间争夺营养而造成营养不良;白天温度高于32℃,夜温高于18℃,光合作用受阻,呼吸消耗骤增,致营养不良;高温或低温下雌花发育不良;低温下光合作用和根系吸收能力受到影响,造成营养不良;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影响光合作用;夜温高、温度大,氮肥供应过多黄瓜徒长;对植株下部瓜采收不及时,会大量吸收同化产物,而植株上部雌花养分供应不足;病虫害引起叶片坏死变黄而影响光合作用,使黄瓜生长不良。

防治方法:控制温度,白天适温、适湿,温度一般控制在25℃~30℃,夜间15℃左右;合理密植;阴天低温时,可进行叶面喷肥;适当通风,可进行二氧化碳施肥;促进同化物质积累,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采用吡效隆800~1200倍液涂抹幼瓜能够有效的防止化瓜。

7、曲形瓜

症状:在植株生长的过程中,瓜条逐渐呈弯曲状态,在最初和最后的果穗发生较多。

病因:光照不足,营养不良,温度、水分管理不当。高温、低温、昼夜温差过大或过小,幼果被架材及茎蔓遮阴或夹长,也易形成曲形瓜。此外,植株生长不良出现早衰,或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不协调也常形成弯曲瓜。

防治方法:做好温度、湿度、光照及水肥管理,要避免温度过高过低,温差过大过小;合理配方施肥,根据黄瓜需肥特点,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防止黄瓜生长不良或营养生长过旺。

山东省兖州市农业局植保站

猜你喜欢
瓜条生长点拱棚
早春拱棚胡萝卜管理要点
天气转冷 拱棚多膜覆盖早进行
混合:教学模式的生长点
西葫芦脯的加工工艺
五香冬瓜加工方法
冬防西葫芦短粗瓜
不断蓬勃发展 不断涌现新生长点的无机材料
--先进无机材料论坛例记(Ⅱ)
不断蓬勃发展 不断涌现新生长点的无机材料
--先进无机材料论坛例记(Ⅰ)
西葫芦瓜小拱棚薄膜覆盖栽培技术
西瓜皮综合利用经济效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