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注牛血诊断牛锥虫病和中西结合治疗

2011-02-10 13:30林秀彬
中兽医学杂志 2011年3期
关键词:牛体虫体昆虫

林秀彬

(福建省福鼎市桐城街道兽医站,355200)

锥虫病俗称肿脚病、耳尾焦,由牛感染伊氏锥虫所引起。我市1983年曾大面积流行此病,笔者自创“兔大剂量注射待检牛血诊断牛伊氏锥虫病”,锥虫检出率高,以血虫净和中药防已黄芪汤加减治疗,自1998年以来治疗牛17头,治愈率100%。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1 传染方式

此虫寄生在血浆中,靠吸血昆虫如虻、厩螯蝇进行机械性传播。当吸虫昆虫吸病牛血或带虫牛血时,锥虫就随着血液被吸入昆虫体内,但锥虫在昆虫体内不能繁殖。当昆虫再吸取他牛的血时,锥虫则随着昆虫口腔分泌传入健牛体内而传播,流行季节多在 6、7、8、9 这四个月,昆虫多的季节。

2 症状

牛感染锥虫后,牛体若健壮,则成为带虫不发病的牛体,牛保持一定食欲,但会出现贫血,身体会日渐消瘦,逐渐损牛役用能力。当牛体过度劳役、草料不足,饲养管理差时,营养不良,抵抗力减弱,或感染虫体量过多则发作。首先牛呈间歇性发热,病牛体温升高到40℃以上,这时血液中出现锥虫,体温升高2~3日后恢复正常,血液中锥虫也减少或消失。7~10天后体温可再度升高,如此几经反复,病畜显著贫血,黏膜充血,食欲减退,流眼泪,或有大量分泌物。四肢和体下垂部水肿,运动失调,精神委顿,尾端、耳尖发生干性坏死,最后病牛极度贫血,消瘦,出现瘫痪、衰竭死亡。

3 诊断

笔者用兔大剂量注射待检牛血诊断牛伊氏锥虫病,分离到锥虫。此诊断法检虫率高。具体操作方法:

3.1 每头待检牛,采耳、颈静脉血30-40ml,每只

成年兔腹腔、皮下各注射5~10ml。每只兔总注血量不少于20ml。兔子若在牛病疫区选购,购前测兔体温1次,注牛血前再测体温1次,或采兔耳静脉血全血压滴,镜检查兔是否已感染锥虫。应选购无体外寄生虫、无外伤、被毛光滑、体壮健康的成年兔供用。

3.2 待检牛采血前,应先注射安钠咖20~30ml。

或先将牛牵着快走一段时间,以促进血液循环,然后采血。可先采耳静脉血,采血量不够时,再采颈静脉血。注射时兔子由助手倒提,在采血牛旁等牛血采来立即注射到兔体内,采血时可不用抗凝血剂。若牛血需拿回实验室注射兔子,采牛血时,采血瓶加抗凝血剂,以防血凝固。或将血注入入用的EDTAZK瓶中。

3.3 兔注牛血后,饲养观察20天,在饲养观察期间,每天上、下午各测兔体温一次。注牛血第三天开始采耳静脉血2~3次,作全血压滴镜检。发现虫体后再涂片用姬姆染色镜检。阳性兔4~7天体温升高40.5~41.6℃,此时采耳静脉血,作全血压滴镜检,可找到虫体,兔体温呈间歇热,同时阴鞘、阴囊、阴户首先出现水肿,继而耳叶水肿,然后后肢、前肢及全身出现水肿,眼结膜充血、发红,眼流脓性分泌物,食欲日渐减退并消瘦,后肢发软,拖地爬行,死于衰竭。一般25~29天死亡,最长也没超过31天。兔死亡剖检:脾、肝肿大,其他脏器变化不明显,脾肝肾淋巴结及水肿液能都检到虫体。肝虫体最多,仅凭阳性兔临床症状变可诊断,作为治疗依据。此方法检出锥虫率高,简便,兔子来源广,只要具有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就可作全血压滴在400倍较暗的光线下镜检,可查到不断游动的虫体,方便县乡临床工作者应用。

4 治疗

我市1983年水牛曾暴发伊氏锥虫病,发病以来治疗以血虫净(贝尼尔)效果良好。对严重的病牛四肢及体下垂部水肿严重的经血虫净肌肉注射或加5%葡萄糖盐水静注的病牛,临床上体温食欲虽已恢复正常,但水肿仍迟迟难消退,耳、尾干焦难恢复,此因虫体寄生血液中造成血虚,耳尾干焦,脾胃虚弱,水湿下注,故关节不利,四肢僵硬,行动不便,应用中药防已黄芪汤加减内服,水肿消退明显加快,耳尾干焦亦可慢慢恢复,收到良好治疗效果。

4.1 血虫净(贝尼尔、三氮脒)按每kg体重给药5mg用灭菌蒸馏水配成5%溶液以臀部深层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3天为一疗程,严重病可将血虫净溶于5%葡萄糖盐水中静脉注射。临床所见一般用药一疗程体温升高者就可恢复正常,2-3疗程痊愈。

4.2内服中药防已黄芪汤加减,给予健脾益气、

利湿消肿、兼补血虚。药用汉防已、黄芪、白术、当归、茯苓、党参、淮山、牛膝、独活、苍术,剂量按牛体大小病情轻重而定。

5 预防

在锥虫病流行地区,在流行季节,每年用血虫净给牛注射1次,可收到预防效果。

6 病例

2008年8 月笔者下村到桐城街道办事处三门里村,见一母水牛行动不便,于是向畜主询问。主诉此牛是外地买回不久,买时就发现四肢行动有些不便,卖主说因最近耕地忙,过劳,脚扭伤了,过几天就会好,便宜低价买回。买回后曾用桂枝煎红酒服过几次,不见好转,反而加重。现四肢有些肿大,食欲时好时坏。临床检查体温升高至40.5℃,流眼泪,四肢和身体下垂部有水肿,运动失调,精神差,拟诊为锥虫病。第二天给予该母牛(体重约400kg),用血虫净2g溶解于40ml灭菌蒸馏水配成5%溶液,臀部肌肉深层多点注射,每日1次。同时采静脉血20ml,放在人用的EDTAZK瓶中带回,注射于家兔背部皮下,饲养观察3天后家兔体温升高40.5℃,体温呈间歇热,同时阴鞘、阴囊首先出现水肿,继而耳叶水肿,然后后肢、前肢及全身出现水肿,眼结膜充血,发红,眼流脓性分泌物。此时采兔耳静脉血作全血压滴镜检找到虫体,即确诊该母牛身患锥虫病。继续肌注血虫净,同时内服中药防已黄芪汤加减,健脾益气,利湿消肿,兼补血虚。处方:汉防已100g、黄芪 50g、白术 30g、当归 30g、茯苓 30g、党参50g、淮山 60g、牛膝 30g、独活 30g、苍术 30g,水浸2小时后加水煎煮,取液候温灌服,每天1剂,连服4剂,共计治疗8天痊愈。

猜你喜欢
牛体虫体昆虫
RFID昆虫阅读放大镜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诊断及危重病例治疗
夏季奶牛饲养六注意
立秋后养牛三注意
借昆虫上课
牛咳嗽病症的中兽医诊疗分析
如何选购冬虫夏草
儿童阑尾蛲虫感染病理诊断1例
我最喜欢的昆虫——知了
昆虫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