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使用风险案例调查与降低农药使用风险的社区培训课程开发探讨

2011-02-10 06:56李亚红桂富荣罗荣马庭矗单绪南
长江蔬菜 2011年8期
关键词:销售商农药农户

李亚红 ,桂富荣 ,罗荣 ,马庭矗 ,单绪南

(1.云南省植保植检站,昆明,650034;2.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3.全国农技推广中心防治处)

农药作为农业重要的生产资料,在农业增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也给人类带来了很大为害。大部分农药是有毒的,有些农药还是剧毒、高毒,如呋喃丹、甲拌磷、久效磷等。农药毒性直接表现为对环境造成污染,对家畜、鱼类和人类安全造成为害,间接表现为残留于食物中威胁人类身体健康。据欧美国家研究,经常接触农药的人更容易患抑郁症、精神错乱甚至自杀。农药主要通过皮肤、被农药污染的空气和灰尘进入肺或通过带有农残的食物进入人体。据调查表明,在不使用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配农药的过程中手接触农药的几率为100%;在施药过程中,吸烟导致中毒的几率为35%,若逆风施药,有50%的机会接触农药,如果使用中出现喷雾器泄漏,则几率达100%。

社区培训的目标是降低农药使用风险,是一种应用剖析式、参与式的调查方法,对农药接触者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调查和分析,从而设计培训的形式和内容,组织一些降低农药使用风险的社区行动对农药的安全使用有重要作用。

通过调查使用者接触农药的途径和农药的使用过程,分析了存在的风险,提出降低农药使用风险的方法,以期为培训者提供参考性意见和建议。

1 调查地点、内容与方法

采取参与式调查和个体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云南省陆良县三岔河、小百户、小漠古3个乡镇的12个农药销售商店,以及社区周围的12家农户和3个乡镇周围的农田进行了调查。调查项目为:农药商店经营的农药品种、种类、标签等;农户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的信息来源、施药过程中的习惯;以及农田周围废弃农药包装物。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药销售商店室内环境条件风险

对12个农药销售店室内环境条件调查结果表明,从通风条件来看,有11个农药点通风条件较好,整体上风险不大;从经营范围看,有2个农药销售点与日用百货在一起销售,存在污染百货店的风险;从是否设有农药仓库来看,仅有7个店设有专门的农药仓库,占总数的60%。

通过对12个农药销售店销售商销售过程中是否戴手套、穿白大褂、使用钳子、销售后是否洗手等减少农药使用风险的措施进行观察和个体访谈结果表明,仅有一个店的销售商有防护设备,但在销售过程中也不使用;男性受调查者均有抽烟习惯,说明该地区的农药销售商在销售农药过程中存在极大的风险。

对3个乡镇农药销售种类、数量等的调查发现,三岔河、小百户、小漠古3个乡镇12个农药商店销售的农药种类均比较齐全,均未出现国家禁止销售的农药品种,农药标签的平均合格率分别为70%,90%和74.4%,化学农药的比例分别是91%,95%和89%,中等及以上毒性农药所占比例为46%,45.5%和40.7%。

2.2 从农民接触农药的过程分析风险

通过对农户个体访谈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年龄、文化教育水平的差异对产生农药使用风险的影响较小,但与该农户的经济状况以及是否受继续教育(如农民田间学校培训)之间的关系密切。

对农民使用农药剂量的决策因素进行分析表明,根据经验用药的农民人数占调查人数的46%,有25.4%的农民按照销售商推荐的农药剂量使用,23.0%的农民是根据别人所告诉的经验使用农药,而按照标签说明来确定用药量的仅占调查总数的5.6%。受调查的人员中95%以上都超剂量用药。

对施药时间、农民使用农药过程以及施用后的行为调查结果表明,有66.6%的农民施用时间是合理的;25%的农户在施药过程中戴橡胶手套和口罩,41.6%的农户穿雨衣作为简单的防护;在调查的男农户中有80%在施用过程中有抽烟习惯,有41.6%的农户农药落到身上后会及时进行处理,16%的农户在使用过程中有喝水的习惯。农药施用后,所有的农户均进行洗手,75%的农户进行洗澡换服,对于施用后剩余农药的处理,有41.6%的农户选择再喷一次,16%的农户会直接倒入田中。对于农民施药后的农药包装物,三岔河镇的农民均把包装袋废弃物带回统一处理,而其他的均丢弃在配药地点。

对农户家中是否长期储藏农药以及使用后的喷雾器摆放位置的调查发现,在所有接受访谈的农户中,90%以上农户均采取现买现用的做法,仅有少部分农户将农药带到家中但放在与食物隔离的地方,而极少数的农户放在窗台以及与食物较近的地方。从使用后的喷雾器摆放位置来看,仅有1户农户将喷雾器放在卧室,其他的农户均放在柴房、工具室等产生风险较小的地方。

对农药中毒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表明,有8.3%的农户有中毒史,主要表现为头晕,中毒以后的农户一般不采取任何处理措施。

对社区周围的农田进行调查发现,所调查到的田块的田埂边以及附近河边的所谓配药点均有废弃的农药包装袋。

3 小结与讨论

通过对农药接触者经销商和农户产生的风险以及目前销售的农药种类、毒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表明,农民用药盲目性较大,对农药知识了解少,没有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部分农民有中毒史,有近1/4的农民用药依赖于农药经销商的引导、田间配药点包装袋乱丢现象严重;经销商在销售农药的过程中有80%以上不使用任何防护措施,许多农药店与百货店合为一个,厨房与农药仓库在一起,饮用水也在农药店里,甚至许多经销商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推荐农民使用大量的对病虫害防治无用的农药。

从农药产生的风险分析,农药风险等于农药毒性与接触机会的乘积,为此,笔者考虑从接触者的防护和减低毒性两方面入手,提出降低农药使用风险的措施。如农民在使用前应检查喷雾器是否正常;农药配制时应采用二次稀释方法;施药过程中应尽量均匀施药,使用过程中要做好安全防护;施药后施药器械要清洗干净,废弃农药包装物要做好处理;建立农药包装袋回收点;出现人员中毒要及时处理。经销商在购进农药时一定要购进合格的农药,并提高自身的病虫害防治知识,以便引导农户正确购买和使用合格农药。农药销售商在销售时直接将农药装进袋子发给农户,袋子费用直接加在农药费用里。

4 降低农药风险的社区培训课程开发

4.1 社区农民培训

农民培训课程开发和设计时应主要考虑农药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风险,提出开发和设计开展农民培训减小农药使用风险的内容。包括通过试验、专题等形式实现降低农药使用的风险。

农民培训课程的内容主要针对农药风险进行调查,在课程设计上将农药使用中将超剂量使用、农民防治信息来源缺乏、防护措施差、包装废弃物乱丢现象严重等问题作为培训重点内容。从使用前、使用过程以及使用后存在的问题分析预计产生的风险,最后提出相应的培训内容(表1)。

时间的设置上可以选择集中培训3~5 d,每次培训2.5 h。培训时间设计上,可以按基础知识内容培训占65%左右,试验占20%左右,团队活动占15%。培训的地点选择农户集体活动的场所。选择在整个社区中比较有威望的以及用药量大户,每小组20人左右为宜,以小组的形式参加培训。

表1 农药使用风险与课程内容设计

制作社区行动计划。降低农药风险社区培训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对社区的一部分农民培训来带动整个社区,实现降低农药风险,以达到减少农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社区行动计划应包括内容、时间以及谁来做等方面。

培训后辅导员通过培训前后以调查表的形式对培训质量进行评估。

4.2 农药销售商培训课程开发

与农药接触最多的另一个群体人员便是农药销售商,针对他们的培训课程开发主要侧重于安全防护措施和病虫害的基础知识。

培训内容主要针对农药销售商在接触农药后产生的风险进行调查,主要考虑农药销售商往往倾向于同时推荐多种农药给农民,销售时防护意识、防护措施差,将强调农药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以及销售商思想道德的提高作为重点内容,开展相关知识的培训,培训时间的设置可以借鉴农民培训。

[1]何小平.关于控制农药污染确保农作物质量安全的提案[OL].http://www.biotechworld.cn/technology/display/article/17125.

[2]孙祖雄.农户在无公害水稻生产中IPM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2008,28(7):37-40.

[3]袁会珠,王忠群,孙瑞红,等.喷洒部件及喷雾助剂对担架式喷雾机在桃园喷雾中的雾滴沉积分布的影响[J].植物保护,2010,36(1):106-109.

[4]李亚红,吕建平,韩忠良,等.发展农民田间学校促进农民素质提高[J].云南农业,2009(6):45-46.

[5]李亚红,桂富荣,吕建平,等.农民田间学校的实践与农民教育的思考[J].中国植保导刊,2008,28(10):42-44.

猜你喜欢
销售商农药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基于网络平台市场的销售商促销竞争策略研究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农药二次稀释 防治一步到位
具有风险规避销售商的供应链退货政策协调模型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