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病因及防治

2011-02-11 11:42党裔洁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3期
关键词:产道娩出孕产妇

党裔洁

(广西北流市陵城镇卫生院,广西 北流 537400)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产妇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是产科严重常见的并发症。它不仅影响产妇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我国孕产妇死亡中,其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3%,其中80%发生在产后2h之内,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因此,有效防止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非常重要。本文就我院自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发生的60例产后出血的病因及防治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在我科住院分娩产妇3268例,其中初产妇1865 例,经产妇1403例。发生产后出血84例,约占分娩总数的2.6%,年龄20~41岁。分娩方式:剖宫产820例,经阴道分娩2448例,子宫切除2 例,切除原因:前置胎盘,阴道多量出血,各种止血效果不显著。

1.2 诊断标准

以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为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2]。

1.3 产后出血量的测定方法

采用我国最常见、简便的面积换算及盆接法[3]。胎儿娩出后在产妇臀部放置消毒盘收集后用标准容器测量,在分娩过程中用纱布浸血计算法估计出血量,剖宫产术中吸净羊水后,以负压吸引瓶内刻度为依据,返回病房后对出血浸湿卫生纸用电子称称量并计算出血量。总出血量为产后2h出血量。

2 结 果

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①子宫收缩乏力53例,占63%;②胎盘因素18例,占22%;③软产道损伤6例,占7%;④凝血功能障碍7例,占8%。经支持对症处理等保守治疗后,2例无效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其余病例保守治疗均达到满意疗效。

3 讨 论

产妇出血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抢救首先应做好产前产时的监测,及时发现易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时给予恰当的预防措施,对减少产后出血有很大意义[4]。产后出血往往有许多社会、心理因素存在。因此,必须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的卫生保健意识。

3.1 产后出血常见因素是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其中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两个最常见的原因[5]。①宫缩乏力占出血的63%,原因有产妇精神过度紧张,过度疲劳,产程延长,滞产,难产,急产,分娩过程中使用过多镇静剂或麻醉过深;产妇子宫过度膨胀,肌纤维发育不良,影响肌纤维复缩,如双胎、巨大儿、羊水过多、双角子宫、疤痕子宫、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等均影响子宫收缩。②胎盘因素包括胎盘剥离不全、胎盘剥离后滞留、胎盘嵌顿、胎盘粘连、胎盘植入、胎盘和胎膜残留影响子宫收缩导致出血。③软产道裂伤子宫收缩过强,产程过快,胎儿过大,保护会阴不当或切口过小导致宫颈、阴道壁裂伤而出血。④凝血功能障碍为产后出血较少见原因。如血液病、重症肝炎、宫内死胎滞留过久、胎胎盘早剥、重症子痫前期、羊水栓塞,都可以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3.2 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

①加强婚前教育:做好产前及孕期保健工作,对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应提前做好救治准备,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积极预防分娩并发症,如发现有合并凝血功能障碍、重型肝炎等不宜继续妊娠的妇女,应及时动员孕妇在受孕早期终止妊娠。②认真观察产程:第一产程密切观察产妇情况,注意避免产妇疲劳,消除其紧张情绪,保证充分休息,注意饮食,适当补充液体和热量,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合理使用镇静剂,防止宫缩乏力,避免产程延长,尤其是正确估计胎儿体质量及产妇情况,对可能造成难产者可适时实行剖宫产,结束分娩,以减少难产的发生。③正确处理第二产程:耐心指导产妇正确运用腹压,防止胎儿娩出过快,正确掌握会阴侧切的适应证及阴道手术助产时机,正确指导产妇使用腹压,避免胎儿过快娩出造成软产道损伤,同时在二产程胎儿娩出后常规使用缩宫素,加强子宫收缩,以防止宫缩乏力而导致产后出血的发生。④正确处理第三产程:不过早牵拉脐带,娩出胎盘后,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胎盘胎膜娩出后,立即应用宫缩剂预防出血,并仔细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出血,如果产后有出血倾向者,立即建立产后静脉通路。⑤加强产后观察:产后2h是产后出血发生高峰期,产妇应在产房观察2h,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产妇回病房前应排空膀胱,鼓励母亲让新生儿早吸吮乳头,反射性引起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

3.3 产后出血的治疗体会

①明确病因,胎盘娩出后应立即触摸子宫,了解有无宫缩乏力,如无宫缩乏力但仍有出血,应考虑软产道损伤;如出现其他部位出血并有凝血倾向,应考虑凝血功能障碍。②正确估计失血量,正确估计失血量,发生异常及时处理 产后出血90%发生在产后2h内,因此胎儿娩出后胎盘娩出前,将积血器放在产妇臀下,准确测量产后出血量,如发生产后出血,积极查找原因,针对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及防治感染。③一般的宫缩乏力经按摩子宫和缩宫素治疗、软产道损伤经缝合修补效果均好。④宫腔填塞是手术治疗前最后一个有效措施。⑤保守性手术治疗(结扎动脉)对凝血机制异常和严重宫缩乏力患者效果并不理想。

[1] 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4-159.

[2] 乐杰.妇产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44.

[3] 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研究协作组.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4,29(9):514.

[4] 冯中琴.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配合[J].临床医药实践,2008,17(10):869-870.

[5] 刘付春,陈兢思,陈敦金.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产后出血处理指南”解读(2)[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25(3):161-162.

猜你喜欢
产道娩出孕产妇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及建议
产道保护凝胶对初产妇经阴道分娩中软产道及盆底的保护作用
软产道裂伤致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乡镇卫生院孕产妇保健的现状观察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臀位剖宫产改良式臀牵引术的应用
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助产法减少产妇会阴裂伤的临床观察
软产道损伤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阴道分娩软产道损伤76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