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护士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

2011-02-11 11:42刘智慧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3期
关键词:化学性锐器护士

刘智慧

(吉林省大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吉林 大安 131300)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各种诊疗技术在临床的推广应用,在诊疗、护理及其操作过程中,护士常暴露于各种职业性危害因素之中,若不注意采取得当的个人防护措施,容易造成职业性损伤,对护士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常见的职业性损伤包括针刺损伤、物理性损伤、化学性损伤、生物性损伤、心理性损伤、外部工作环境对护士造成的损伤等几个方面[1-3]。针对以上危险因素的防范措施介绍如下,以维护广大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1 造成护士职业损伤的常见危险因素

1.1 物理性因素

锐利器具刺伤、负重伤、电离辐射伤是护士常见的物理性损伤。

1.1.1 锐利器具的刺伤

这是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事故,尤以针刺伤多见。刺伤后可以引起20多种血源性疾病,特别是HIV、HBV和HCV感染;此外,还可以导致败血症、伤口感染等。造成此类伤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医院负责此项工作的部门不够重视,对临床护士由于职业暴露而导致的职业损伤缺乏足够的系统的教育、培训和监督管理,在上岗前的培训内容中缺乏有关锐器损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二是缺乏应有的防范损伤意识,虽然多数临床护士能够正确认识和了解被HIV,HBV,HCV污染锐器损伤的严重后果,但还是存在轻视和侥幸心理,对损伤防范不足,以为感染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三是缺乏防范锐器损伤的知识、技能和规范操作程序,很多临床护士都是在实际工作中被已经污染锐器刺伤后才意识到污染锐器损伤的防范,因此遵循规范操作程序是及其必要的。

1.1.2 负重伤

护士在搬运成箱的药品、急救时的担架等情况下,可引起护士出现脊柱、关节伤,由此造成下背部损伤后,不得不离开护理工作岗位。另外,因护士站立时间过长,下肢静脉曲张的出现率也明显高于其他医务人员,应引起重视。

1.1.3 电离辐射伤

由于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提高了诊断治疗水平的同时,由此产生的电离辐射会对护士的机体造成损伤,如出现白细胞数量减少、不良生育结构、放射病以及长时间接触因蓄积作用而出现的远期的致畸作用和致癌作用。

1.2 化学性因素

化学性因素所引起的职业损伤按病因分为以下两类:

1.2.1 细胞毒性药物引起的职业损伤

进入机体的方式有3种,一是含细胞毒性药物的气溶胶长期悬浮在空气中,可经呼吸道吸入;二是药物透过皮肤屏障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三是不注意手部卫生,沾染后经口摄入。护士在准备药液或给药时频繁接触细胞毒性药物,尽管暴露的剂量较小,但会因蓄积作用产生现时的和远期的作用,如白细胞数量减少,自然流产的出现率增多,以及“三致”作用的发生。

1.2.2 化学消毒剂引起的职业损伤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士经常接触各种消毒剂,轻者对皮肤产生刺激作用,引起接触性皮炎、鼻炎、哮喘等病症;重者可引起全身中毒或致癌作用。常用的空气、物品、地面等消毒剂有甲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戊二醛等,由于具有挥发性,可对呼吸道、皮肤及其粘膜、神经系统等产生一定的危害。

1.3 生物性因素

感染性疾病是临床护理过程中常见而严重的一种职业损伤。护士在接触传染病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如果不遵守护理常规,不注意个人防护,不仅造成自身感染,还会成为传播媒介,影响他人健康。

1.4 心理因素

护士的心理性职业损伤主要由高度紧张的工作和精神压力、倒班、生活缺乏规律性以及护患纠纷引起的“医闹”等因素引起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心理因素引起的身心疾病的患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目前较明显是高血压、冠心病、哮喘和溃疡病,胃部症状与焦虑、精神紧张、抑郁、生活无规律、超负荷工作等心理因素有关。因此,必须注意加强护理人员的心理保健。

2 护士职业损伤的防范措施

2.1 加强护理安全教育

医院必须制定和采取得力的预防措施,加强护理操作技术规范化培训和教育,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损伤,保证护理安全。

2.2 完善防护制度和设施

医院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职业损伤对护理人员和医院人力资源的危害,努力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完善医疗设备的防护措施,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建立护士健康档案。

2.3 防止意外针刺伤的发生,安全处理使用过的针头

一旦针头刺伤皮肤粘膜,应立即离心方向尽可能挤出伤口处的血液,用肥皂和流水反复冲洗伤处,然后用0.5%碘伏等消毒剂消毒。如为感染患者血清污染的针头刺伤,应立即采取相关紧急处理措施,随时观察,注射乙肝疫苗,进行相关病原体及其抗体检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4 化学性危害的预防

在接触抗肿瘤药物时,应做好个体防护工作。包括穿隔离服、戴口罩、帽子和乳胶手套等措施,必要时戴防护眼罩,从而防止药液和雾粒溢出对护士身心健康的影响。要安装空气净化装置,定期进行空气质量监测,严禁超标,减少化学性毒物进入机体的数量。孕期必须停止接触细胞毒性药物,以免影响胎儿发育。

2.5 生物性危害的预防

在接触患者体液时,应严格掌握洗手的时机及其消毒,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2.6 心理性危害的预防

要合理安排轮班制度。对工作量大、危重患者多的科室,必须将业务能力强的人员充实到其中并增加数量,减轻工作强度,减少护士职业压力,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投入到工作之中,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将心理性职业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

2.7 加强护士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如静脉穿刺必须做到稳、准、狠,一针见血,尽可能减少自身感染的机率。对于使用过的医疗废弃物品应该立即投入脏敷料的垃圾容器内,不许随处乱扔。阳性患者用过的器械,要先经过彻底消毒、浸泡,再清洗。

2.8 改善临床操作环境

安全规范的操作环境可以有效地减少临床护士被锐器刺伤的频率,如戴手套,采用安全注射器,医院应该提供方便丢弃污染的医疗废弃物等锐利废物的容器,尽可能减少医疗锐器刺伤的发生。规范医疗废品的处理,医疗垃圾应在卫生主管部门统一规定下,在固定场所焚毁。

2.9 建立健全防护管理制度

上岗前对护士进行医院感染、职业防护、安全工作技术和方法等岗前培训,强化安全防护意识,加强督查力度,积极改善临床护士的工作条件,减少非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加强职业暴露的登记管理制度,作好暴露后的药物处理以及心理疏导工作。

总之,护士职业损伤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根据各单位的具体情况,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制定和采取包括组织、技术及医学措施在内的综合性预防方案,避免护理职业损伤的发生,使护士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

[1] 崔虹.护士的职业危害(一)[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87,8(2):52-55.

[2] 陆培廉.预防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15-117.

[3] 王毓萍,范晓莉.职业性HIV感染不能忽视[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1):53-54.

猜你喜欢
化学性锐器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新型安全型锐器盒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锐器盒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
化学性急性咽喉水肿的急救与护理
2008~2015年全国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蒙医护理实习生实习期间锐器伤调查分析与对策
化学性事故现场医学应急救援模式--以处理日遗化武医学应急救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