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患者76例的脑电图分析

2011-02-12 05:42吕晓萍吕晓民叶国东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检验科吉林长春30033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年16期
关键词:异常者弥漫性波幅

吕晓萍 吕 洋 吕晓民 梁 喆 叶国东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检验科,吉林 长春 30033)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变化,老年人痴呆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拟回顾性分析76例老年痴呆患者的脑电图(EEG)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脑电图室2008年10月至2010年9月门诊及住院收治的76例老年痴呆患者,其中男54例,女22例,年龄60~82岁,平均68.2岁,病程1~6年。依据临床表现并经脑CT或MRI检查证实,大多数缓慢起病,痴呆症状以进行性智能减退为主,无意识障碍,早期以记忆力障碍明显,伴有情绪和性格改变。痴呆分类参照中国神经精神疾病分类标准进行。

1.2 方法 76例老年痴呆患者均于来院治疗1~7 d内完成首次EEG检查,应用EEG9000脑电图机(光电公司,日本),滤波30 Hz,走纸30 mm/s,标准电压100μν/Cm,电极安放按照国际10~20系统电极放置法,双耳垂为参考电极。患者取平卧位,在患者清醒、安静、闭目状态下常规进行单导、双导描记,清醒合作者做睁闭眼及过度换气试验,声光刺激诱发试验,描计时间20~30 min。如病人在检查过程中不予以配合,则根据病情轻重及配合情况,1 w内继续监测1次及增加描记时间,参照冯应琨《临床脑电图学》诊断标准进行诊断〔1〕。

2 结果

76例老年痴呆患者EEG异常72例,异常率94.74%。广泛轻度异常者43例(59.72%),表现为α波指数减少且慢波化(﹤8.5 Hz),波幅降低,以20~30μV为主,调节调幅差,散在或弥漫性出现低至中波幅4~7 Hzθ波,β活动明显增多,部分少量δ波;中度异常者19例(26.38%),EEG表现为α波指数明显减少,频率或慢波明显不对称,以病灶为主,可见明显局限性慢活动,额区、中央区、颞区弥漫性θ波及θ节律增多,夹杂出现少量δ波,调节调幅差,睁闭眼和过度换气试验无明显变化;重度异常者10例(13.90%),EEG表现为α节律消失且慢波化,广泛弥漫性1~3 Hz中至高波幅多形性δ活动,暴发性棘、尖波、棘慢、尖慢综合波。

本组老年痴呆患者中血管性痴呆(VD)48例,其中轻度痴呆23例,EEG正常2例,轻度异常17例,中度异常4例;中度痴呆19例,EEG轻度异常8例,中度异常9例,重度异常2例;重度痴呆6例,EEG中度异常3例,重度异常3例。

3 讨论

老年人痴呆是一种由脑部器质性或代谢性病变引起的进行性智能衰退为特征的大脑皮质的一种退行性病变。EEG作为研究脑功能的重要检查方法,可最直接反映脑细胞功能,对了解脑功能及病情变化有着重要价值,对老年性痴呆更具有临床诊断意义。健康成人EEG表现主要以α节律的主频率为主,α波慢化是人类大脑由正常组织功能转为老化或病理过程早期生理敏感指标〔2〕,慢化程度代表脑组织损害程度,脑部病变越重,慢波周期越长,波幅越低。本组76例老年痴呆患者EEG异常率94.74%,表现为基本节律变慢,波幅降低,α波消失或出现慢波,呈弥漫性出现,与文献报告相符〔3〕。本组病例中VD 48例(63.15%)占多数,因为老年痴呆患者多有高血压史、脑动脉硬化史,影像学检查多有脑梗死病灶,梗死局部出现θ波或δ波,多出现在额区、中央区、颞区。EEG基本节律减慢更是脑功能衰退的重要标志之一,弥漫性慢波增加,θ波和δ频带能量值相对增高,可能与大脑神经元代谢降低、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神经元退化变性和缺失有关。

本资料结果显示,因异常脑电图系脑组织神经元广泛损害所致,脑电图异常程度与老年痴呆程度呈正相关,痴呆程度越严重,脑电图异常改变越明显,表明老年痴呆临床表现严重程度与EEG异常检查结果基本一致。由此可见,老年性痴呆的脑电图检查虽不及CT或MRI的定位定性,但可判断老年患者脑功能损害程度,了解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变化,而脑电图对脑缺血极敏感,变化优先于形态学改变〔4〕,老年性痴呆患者脑电图更具有分析判断价值。因此,老年痴呆患者应及早行脑电图检查,通过这种无创性检查可帮助临床提供诊断和有助于及早治疗,对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1 冯应琨.临床脑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7.

2 Moretti Dv,Babiloni C,Binetti G,et al.Individual analysis of EEG frequency and band power in mild Alzhemers disease〔J〕.Clin Neurophysiol,2204;115:299.

3 黄远桂,吴声伶.临床脑电图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314.

4 朱德辉.脑梗塞脑电图某些规律的初探〔J〕.临床脑电图杂志,1992;1(1):20.

猜你喜欢
异常者弥漫性波幅
基于势流理论的内孤立波追赶数值模拟
CMYC、BCL2、BCL6蛋白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糖代谢异常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
社区老年体检人群炎性指标检测及临床价值研究
开不同位置方形洞口波纹钢板剪力墙抗侧性能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在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针灸治疗对多发性神经炎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研究
损伤功能梯度材料的波传播特性研究
CT与MRI技术用于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价值对比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