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业关键能力为目标构筑高职药学类人才培养体系

2011-02-12 17:21程友斌刘德军王庆林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中医药分院连云港市222006
中国药房 2011年48期
关键词:药学关键实训

程友斌,刘德军,王庆林,许 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中医药分院,连云港市 222006)

以职业关键能力为目标构筑高职药学类人才培养体系

程友斌*,刘德军,王庆林,许 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中医药分院,连云港市 222006)

目的:探讨培养高职药学类专业人才职业关键能力的策略。方法:分析高职药学类人才职业关键能力的构成要素,提出以此为目标构筑培养体系的方法和内容,同时探讨评价职业关键能力的有效标准。结果与结论:高职药学类人才的职业关键能力包括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更新教育观念,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抓住教育主要矛盾,可逐步提高高职药学类专业人才职业关键能力和素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高职药学类专业;职业关键能力;培养体系

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之一是“以能力为本位”,此理念在经过近20年的职业教育改革后已深入人心,但是对于什么是能力,能力应该包括什么,却一直存在着不同的声音。职业教育改革初期,一度将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教育画上等号,认为职业教育仅仅是培养掌握一技之长的“蓝领”工人,教育工具化思想较为普遍,有急功近利和浮躁的一面。学校教育常常只注重发挥传授知识和培养操作技能这一功能,而忽略了对人才的全面培养,对学生职业关键能力培养涉及较少,投入和关注不够,尤其是对学生日后基本发展能力有至关重要作用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欠缺,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探讨。

1 高职药学类专业学生职业关键能力范畴

职业关键能力的概念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梅腾斯提出,他认为职业关键能力是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能适应不断变换和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的综合职业能力,一般包括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1]。社会能力是一个人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的基本发展能力,通常要求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承受较大工作和社会压力,善于自我调节;方法能力是要学会学习和工作的能力,任何学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都是有限的,加之世界每天都在更新与进步之中,这就要求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必须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专业能力是人的基本生存能力,要求掌握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上述3种能力中,社会能力是立身之本,最难培养,而又常受忽略;方法能力是发展之基,难度其次,却关注不够;专业能力是生存技能,最易实现,投入也最多。作为高职药学类专业学生,具体讲应该具备的职业关键能力就是具有爱心、能够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对患者用药负责,虚心向同行(药师)请教和学习,团结同事,尊敬领导,严格遵守制药企业、医院和医药公司等单位的规章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和要求进行操作,工作认真,事业心与责任心强,有集体荣誉感,团队意识好;能不断更新医药知识和理念,能查找和阅读国内、外文献,能自行设计实验或工作方案,调查、收集、整理、统计和分析医药信息,能主持或组织会议,能有效宣传和控制销售活动;掌握基本医药理论知识,能指导合理用药,具备制药、调剂、炮制、种植等基本专业操作能力。

2 以专业与非专业实践活动为平台培养社会能力

社会能力是不可以关起门来培养的,必须将其与社会充分地接触才可能实现。我校自20世纪末就在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了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专业社会实践活动、参观与体验每年一届的“制药机械博览会”活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充分地与各界人士接触,培养了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锻炼了学生吃苦耐劳的品格和毅力,初步了解了行业和社会的诸多方面,通过制定项目(任务)指导书,安排专人负责指导,做到“事前有方案、事中有控制、事后有总结”,已经建立起了一套完整有效的机制。我校还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有效的学生法制教育,培养学生“能守法、会用法”的法律意识,并通过签订责任状、办黑板报、主题班会等活动巩固效果。我校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院)合作、开设冠名班、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等形式,充分将中药文化、企业文化和专业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将企业(医院)的各项管理要素充分引入教学过程中,实现开放式办学。在以正面教育为主的同时,不回避社会负面问题,始终注意还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社会。

3 以任务或问题式的教学模式培养方法能力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现代“文盲”不再是指那些不识字的人,而是指不会学习的人。基于任务或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教会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能驱动(或调动)学生去自主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发散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能动性,同时可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高职药学类专业培养中涉及许多实验性的课程,无论基础实验、验证性实验还是综合性实验,均应改革其传统灌输型教学模式,如制剂分析、基础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实用中药化学、天然药学化学、中药炮制,甚至理论性较强的药事管理与法规,均建议采用以任务或问题为驱动的教学模式,教师授课只讲解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安全要求,余下大部分时间便是布置任务,或者学生自制任务,在项目(任务)指导书的指导下,查阅文献,分析问题,形成实施方案,进行过程与结果评价,反馈评估结果,改正错误,然后按照规定的要求与格式上交成果。在毕业前一学期,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安排,撰写毕业论文(设计),首先对毕业论文(设计)如何撰写与答辩进行培训,然后从药学服务、药品生产和质量控制,以及药品市场营销三个方向中,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拟定毕业论文题目,随后开展文献查阅等一些列研究性活动,最终形成毕业论文(设计),在规定日期进行答辩。由于我校教学中已多次完成类似过程,近年我校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和答辩水平逐年提高,可以看出该种教育模式使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了很大进步。

4 以完善实验实训基地软硬件建设为条件培养专业能力

高职药学类专业是培养能够在药品生产、经营、管理和使用一线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学生在校接受基本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如何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是关键,也是实现高职教育特色的关键。首先,在硬件方面,近年来,在国家、省、市各项政策鼓励和财政支持下,我校的实验实训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已经初步形成以产业链为框架构建的医药实验实训基地,按照“生产性、仿真性、先进性、经济性、共享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创新性八性兼顾”的设计原则[2],完成了药用植物园、中药饮片厂、药物制剂教学工厂、药品质量检验中心、药品经营与管理实训中心、中药鉴别和调剂实训中心等实验设施的建设任务,人均实验实训仪器设备价值达到8000元以上,实现了“教学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效益并存”的良好目标。其次,在软件方面,具有现代职教理念和创新精神、教学能力强、熟悉职业领域、掌握过硬技术的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一直认为被是职教目标的根本保障。为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我校从医药行业一线引进专业技术人员来校授课;鼓励教师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到企业(或医院)参加生产实践,每年1个月以上;相关专业教师可直接参与校中医药研究所、校中药饮片厂的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师全程参与学校实训基地的设计、设备采购、安装调试等;定期开办专项技能培训班,邀请医药行业技术专家和制药设备厂家的技术人员授课,提高专业教师利用新设备、新工艺的能力;充分利用与制药企业共建的“药品中试基地”,专业教师指导(参与)中试;安排专业教师到校外医药企业挂职,参与企业的相关论证、生产与管理。通过上述两方面的建设,现已能良好开展专业实验实训教学,学生技能和技术素质大幅提高,专业能力均达到了“实际、实用、实效”的基本要求。

5 建立有效机制,客观评价学生职业关键能力

培养体系是否完善,职业关键能力是否养成,客观评价是关键。传统评价模式中,经常忽视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评价,对专业能力和专业课的评价也只是一张试卷定高低,整个评价体系与社会、行业和具体岗位要求并不一致。为改变这一现状,在校学习与顶岗实习中,我校实行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渠道多途径,形成以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校内评价与用人单位评价、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并重,并与相关的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标准相衔接的评价体系,力争将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进行综合的全方位评价。比如,对学生社会能力的评价重点参考专业与非专业实践活动对象的意见,以优秀、良好、合格与不合格划等级;对方法能力评价重点考察过程与态度,对结果只作简单要求,以A、B、C、D划等级;对专业能力评价重点参考态度、过程与结果,以结果为主,具体以分数定良莠。同时,为强调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重要性,提高了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培养项目在整个学分中的所占比例。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培养的是具备社会生存发展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和掌握专业能力的人。以培养职业关键能力为目标,我校对高职药学类专业培养体系进行了大胆改革,并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反馈信息统计分析,效果值得肯定。

[1] 陈丽霞,邱 波.论行为导向学习方法和指教改革的关系[J].职业圈,2007,(19):32.

[2] 刘德军.五年制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职教通讯,2010,(9):73.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Medicine Specialty Personal Training System Using Vocation Key Ability as Target

CHENG You-bin,LIU De-jun,WANG Qing-lin,XU Xiang(Lianyungang TCM Branch of Jiangsu Union Technical Institute,Lianyungang 222006,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strategy of vocation key ability training for higher vocational medicine professionals.METHODS:Composition parts of vocation key ability were analyzed.The paper put forward concrete contents and methods on how to construct training system,and discussed the standard of effective evaluation to vocation key ability.RESULTS&CONCLUSION:Vocation key ability include social ability,method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To update education ideas,adjust and optimize the course system,seize the education main contradiction gradually raise vocation key ability and qua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medicine professionals,and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igher vocational medicine specialty;Vocation key ability;Training system

R95

C

1001-0408(2011)48-4605-02

*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药的资源、质量与新品种开发。E-mail:youbinsisi@163.com

2011-08-21

2011-11-06)

猜你喜欢
药学关键实训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新形势下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一招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高考考好是关键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