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源与市场的压力下突围

2011-02-13 13:06吕荣洁
中国石油石化 2011年1期
关键词:压气输气大港

■文/本刊记者 吕荣洁

在资源与市场的压力下突围

■文/本刊记者 吕荣洁

陕京三线的建设刚刚结束,陕京四线又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天然气需求急速攀升,逼迫输气管道非常规扩张。一条管道竣工之日,即是新的管道工程启动之时。在采访中,记者感受到,对于我国天然气管网的建设与运营,要以发展的眼光、全局的态度,正确处理好短期需要与长远需求的关系。

划分压力等级

尽管中国的天然气管道建设正在进入黄金发展阶段(总长达到约4.4万公里),不过,相比与我国国土面积相当的美国、俄罗斯,这个数字就微不足道了。

美国州际和州内总共49万公里的天然气管网是一个集输配一体化的系统,可以为48个州的几乎任何地区输送天然气或从其输出天然气。欧洲也为许多国家提高了管网联络,一个共同特点是多气源供气,提高供气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从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已进入管道建设的快速发展期,在管道快速发展时期天然气管网建设应适度超前,特别是要加强联络线建设,扩大其联通程度。

但是目前,我国没有对天然气长输管道的压力等级进行明确的划分,这样不利于天然气管网互连互通。“压力等级的制定主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我国主干管网将在今后10~20年期间形成,管道压力等级划分应考虑这一时期冶金工业和制管行业制管工艺水平;二是各级压力管道的可靠性、相互匹配及其对整个系统可靠性的影响。”中国石油规划总院高级工程师田瑛说。

算好经济账

我国天然气资源与市场的矛盾,更多体现在已经建成管道的运营或改造中。

以陕京二线为例,考虑到北京天然气需求每年20%以上的增幅,北京天然气管道公司赶在2009年11月冬季来临前,斥资20亿元完成了陕京二线增输改造,在榆林压气站的基础上,沿线新增兴县、阳曲、石家庄三座压气站,新增11台压缩机组。

增输后的陕京二线,管输能力从120亿立方米提升到170亿立方米,大大提高了向北京安全平稳供气的保障系数。那么,其他运力“吃紧”的管道是否也可以效仿呢?

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吴长春介绍,增设压气站是提高管道输气能力的一种常用方式,但也只能在一定范围内采用。输气成本与输气量是非线性的关系,管线输气量超过一定限度时,分摊到每立方米天然气上的输气成本就增加得特别快。虽然技术上可以通过增加压气站数目持续提高一条管道的输气能力,但当超过一定限度时,该管道的经济性就会大大降低。从经济性考虑,目前陕京一线、陕京二线不宜再增建压气站。

由于新增的压气站是在管线运行情况下建设的,需要与其上、下游的干线管道进行带压接头,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安全问题。

此外,对管道增设压气站后的运行能耗要有思想准备。由于管道输气的能耗不是与输量成正比的,随着管道输气量增大,输送单位立方米天然气的能耗会显著增加,“这是必然规律、正常现象。”吴长春说。

保护储气库

每当冬季用气高峰,天然气就会“入不敷出”,储气库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救命稻草”。然而,目前我国储气库的建设固然还很不足,运营起来也常常处于“超采”状态,很有可能破坏储气库。

储气库与油库不同,要在较深的地下,找到一个完全封闭的构造体,在地面用泵送的办法把天然气注入到这个构造中储存起来。“中国形成地下储气库的地质条件比较差。”在杨建红眼里,储气库是一种稀缺的矿产资源。它的建设与保护都很重要。

陕京管道周边的大港储气库群是补给北京天然气的重要气源地。

据中国石油北京油气调控中心调度一处副处长范莉介绍,进入2010年11月初,全国天然气用量就不断增长。11月15日,北京天然气管道公司大港储气库群从地下采气近570万立方米,第二天又采气800万立方米,以保证京津地区居民用气。

这让范莉回忆起2009年冬天的形势。当时,取暖季节刚过2/3,到了2010年1月7日,大港储气库就累计采气8.95亿立方米,超采了2.4亿立方米。高强度的采气已使大港储气库采气能力加速递减,最大采气能力从每日2800万立方米下降到不足2000万立方米。

“超采太厉害,会损害地下储气层的结构。”吴长春说。大港储气库属于枯竭气田型储气库。如果超采导致地下储气层压力低于允许最低储气压力,储气库的储气和采气能力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猜你喜欢
压气输气大港
《大港连云》
页岩气外输离心式压缩机运行分析与对策研究
输气站场危险性分析
压气站装上了“智慧大脑”
“10亿吨”超级大港的“重量”——《世界首个“10亿吨”超级大港诞生》采写体会
天然气压气设备工况智能化状态监测仪表设计
清管通球过程中气量损失分析及对策
省审计厅到都昌县大港镇开展送“红色”文化下乡活动
输气管道压气站完整性管理
“红旗”为什么这样红?
——西南油气田公司输气处合江输气作业区基层建设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