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2011-02-14 01:53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1年21期
关键词:环卫工人保障性用地

姜伟新:“十二五”时期保障性住房将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日前在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工作情况时指出,将坚持住房改革的市场化方向,总结和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十二五”时期的保障性住房将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

姜伟新表示,今年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1000万套的目标,截至9月底,已开工986万套,占年度计划的98%,预计11月底前可全部开工。下一步将从实际出发安排保障性住房建设年度计划,完善保障性住房公平分配和运行管理机制等。

他表示,将按照“按需申报、自下而上”的原则,确定明年的建设计划,提早做好项目、资金和土地的预安排工作。中央将继续加大资金补助力度,各地也要加大资金投入。在安排年度建设任务时,计划头一两年多一些,后几年少一些。这几年住房保障实行以实物保障为主;待住房供求关系缓和以及住房租赁市场有了一定发展后,将逐步转为以货币补贴为主。考虑到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镇化进程,以及住房市场状况差异较大,住房保障方式不搞“一刀切”。实践中,由各地区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保障房类型。

他指出,“十二五”时期的保障性住房将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特别是人口净流入量大的大中城市要较大幅度提高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的比重。

他称,将完善保障性住房公平分配和运行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申请审核和配租配售程序,并予以公开。严禁以任何形式向不符合住房困难标准的家庭供应保障性住房,努力防范骗购骗租保障性住房和变相福利分房等行为。将进一步研究保障性住房退出机制,一方面通过控制保障性住房户型面积,引导保障对象在收入条件改善、具备一定经济能力后自然退出;另一方面对租赁性保障房,要研究制订合适的、动态的、有利于退出的租金标准。对购置型保障房,要完善并严格执行交易时对收益调节的规定,消除牟利空间,确保保障性住房公平配置、合理使用。

此外,将加强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和质量监管工作,更加重视保障性住房质量问题。

中华全国总工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出致全国环卫工人的慰问信

10月26日是环卫工人节,中华全国总工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出慰问信,向辛勤工作在环卫一线的全国广大环卫工人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向长期关心、支持和理解环卫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和环卫工人家属表示诚挚的感谢。

慰问信表示党中央对环卫工作和环卫工人的重视、尊重和关怀,大大提高了环卫工人的社会地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环卫工人发扬“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行业精神,为创造文明、清洁的城市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作出了重要贡献。

慰问信要求各级环卫主管部门、工会组织和社会各界要同心协力,更加尊重、关怀和爱护环卫工人,更加理解和重视环卫工作,依法维护环卫工人的合法权益,认真研究解决好环卫行业存在的问题,为环卫工人体面劳动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希望广大环卫工人振奋精神,锐意进取,立足本职,提升自身素质,掌握好服务社会的本领,共同建设山清水秀、路洁人安、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前三季度全国建设用地同比增逾四成

国土资源部日前发布统计数据表明,2011年前三季度全国建设用地供应605.1万亩,同比增长40.8%,在国家政策带动下,基础设施用地的数量和占比增长明显。

国土资源部调控和监测司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全国建设用地供应总量同比增长逾四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占比明显提高。前三季度全国建设用地供应605.1万亩,同比增长40.8%。从季度情况看,供地呈逐季增长态势,其中三季度供地增速提高明显,环比增加54.9%,同比增加79.1%。从供应结构看,工矿仓储用地、房地产用地和基础设施等用地,同比分别增加40.3%、14%和74.8%,分别占供应总量的34.5%、29.4%和36.1%。在国家重点发展水利等政策带动下,基础设施用地数量和占比增长明显。

我国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2.4%

受国务院委托,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日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周生贤说,到2010年,我国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2.4%。比“十五”末提高20个百分点。

周生贤说,我国集中整治重金属污染等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确定了5个重点防控行业和138个重点防控区。

同时,中央财政增设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2010年下达资金15亿元,支持重点防控区综合防治、新技术示范和推广。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525亿元支持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带动地方投资3000多亿元。

我国还全面开展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鼓励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全国集中供热面积逾30亿平方米。同时,严格新车型环保标准控制,出台补贴政策加快老旧车辆淘汰,2010年我国新车的单车排污量比2000年下降90%以上。

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工作协调会召开

10月17日,科学技术部、中央组织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召开了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工作协调会。

会议简要回顾了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开展的主要工作以及专家队伍建设情况,高度评价了前一阶段开展的工作,并对试点工作的下一步任务及打算进行了探讨。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来武分析了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的意义,提出了“十二五”期间示范省建设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并强调四点意见:一是要加强部门合作,高度重视三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推进农村信息化工作;二是要加强对示范省的指导,要充分发挥国家农村信息化指导组专家的作用,全程参与指导;三是要加强农村信息化调研工作,准确把握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总结好的做法,研究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四是要在示范省建设工作中边抓试点、边研究、边引导,及时总结和交流。

住房城乡建设部与黑龙江省举行工作会谈

10月1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在京与黑龙江省省长王宪魁就双方进一步加强黑龙江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农村危房改造、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供热管网改造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筑节能等工作举行会谈。

截至目前,黑龙江省已全面完成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对此,姜伟新代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及保障性安居工程协调小组表示充分肯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齐骥,黑龙江省副省长于莎燕等参加工作会谈。

住房城乡建设部:为“生活更美好”设计城乡空间

日前,推动江苏城乡空间品质提升论坛在南京召开。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参加论坛并作学术报告。江苏省副省长何权在论坛上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齐康、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等参加了论坛。

仇保兴在论坛上表示,江苏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现阶段提出城乡空间品质提升和文化追求,可以说是为时不晚、恰到好处。城市的本质内涵是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优化城乡形象要从6方面入手:一是道路,要注重道路的可识别性、连续性、方向性和交叉点;二是边界,包括河岸的开放空间、被道路分割的区域、城市边缘(城乡边界)等;三是区域,要显山露水,形成人工建筑与自然风光的协调景观,将最美的景观让与最广大的群众享受;四是节点,包括广场、公园以及运动场、大学园区等大型公共建筑;五是标志物,包括有空间感染力的构筑物与自然物;六是遵循差别互补原则,整治村庄。

仇保兴强调,为“生活更美好”而设计城乡空间,要持续开展“美化城乡”的设计大赛;尽快制订江河湖海岸线景观保护规划,并以划线加以控制;对公共绿地、生物多样性区域和生态保护区划定“绿线”;精心制订历史街区和文物保护区保护规划,并以虚实“紫线”进行空间管制;结合节能减排来设计城乡空间、公园和交通;深入研究传统历史建筑、园林、城乡文化的美学因素,创造和谐的城乡形象。

论坛上,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周岚、副厅长张泉介绍了江苏城乡空间品质提升的思路以及空间特色体系规划。与会专家深入讨论并对城乡空间品质提升和文化追求达成共识。

猜你喜欢
环卫工人保障性用地
健全保障性租赁住房制度分析及其建议
装备保障性企业财务转型建设的思考
保障性少数群体平等就业权的立法和政策研究
呈贡区总工会:对一线环卫工人进行慰问
跟踪导练(五)(4)
暖心!环卫工人收集50多把弃伞送给路人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进展综述
环卫工人 工会一直在你身边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演变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