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机风冷机工作不良等常见故障的快速诊断与修复

2011-02-15 19:23孟世和
中国医疗设备 2011年3期
关键词:床体球管停机

孟世和

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庆 400010

CT机风冷机工作不良等常见故障的快速诊断与修复

孟世和

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庆 400010

CT机因出现故障而停机待修,将直接影响临床医疗工作,因此对CT机出现常见故障现象进行快速诊断及修复是十分必要的,而对CT机常见故障的诊断及修复方法也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CT机常见故障产生的现象及原因,并从电路控制原理上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了CT机常见故障现象的诊断方法及修复处理过程。

CT机;风冷机;X射线探测器;扫描床;医疗设备维修

CT机是大中型医院广泛使用的重要影像设备,由于它具有图像分辩率高,诊断准确及实时扫描采集人体各器官剖面图像的功能,而被医院各临床科室作为诊断某些疾病的检查设备之一,它的检查诊断结果已成为临床开展医疗活动的重要依据。因此保证CT机在医院中正常运转,对医院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CT机是一台集电子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机械传动等技术为一体的大型复杂的精密医疗设备。它工作时从病人定位到扫描成像等全过程由主计算机控制多个专用计算机及相关电路和机械运动机构,在计算机精确控制监测和在各保护控制电路限制条件下正常工作,它设有系统和分系统软件自检诊断系统[I]。一旦计算机输出各控制信号及反馈接收到电路或机械传动、温度等不满足既定设置条件时,主控计算机将自动停止主机工作,并在显示屏上提示当前错误。这时只有排除故障,主机才能恢复工作,否则只有停机待修。而目前许多医院CT机的维护工作大都由专业公司在做,既耽误时间,费用也高,甚至因停机时间过长,而影响日常医疗工作。因此CT机的日常维护依靠医院的工程技术人员是方便快捷、可行的。因为自第一台CT机问世以来[2],CT机经历了几十年的优化设计,其电路,工艺结构都十分成熟,长时间运转也较为稳定可靠。经常容易出现的故障现象,其维修难度不大,费时不多,医院的工程技术人员只要熟悉CT机的工作原理和控制原理,并且能够判断常见的故障现象及所涉及的范围及内容,均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自行修复处理,无需停机待修而影响医疗工作。在CT机的维护工作中,我们发现主电路板及计算机主控电路板很少出现故障,而容易出现故障的大多数是主机的辅助电路及各保护电路,其中因某一电路受控参数异常导致该保护电路被启动,或机械传动误差过大,参数异常失灵等原因引起的故障现象较多。现以GE 16排螺旋CT机为例,分析说明几种常见故障现象的诊断及修复处理方法及过程。

1 风冷机工作不良

1.1 故障现象

CT球管温度超温,主机停止工作。

1.2 原因分析

此故障是球管油温过高,因为CT机球管装置,由循环油泵和风冷式风机及球管组成。当球管连续长时间工作后[3],产生高热油温,由循环泵带出高热绝缘油,其管的金属壁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经风冷式风机组成热交换器冷却强行散热,达到球管降温的目的。当风机转速不够或它的防尘罩被灰尘塞满时,均可导致风冷机冷却效率下降,从而引起球管内高热油温不能很好散热,球管外壳上的温度传感器被计算机监测到球管温度超温,主机自动停止工作。

1.3 处理方法

打开CT机架外壳,用手拉动机架露出球管及风冷机部分,先取下防尘罩,清洗烘干,再用手转动风机感觉转动阻尼大小,若过大应清洗转轴处污垢,直到转动阻尼较小即可。若风机受潮引起局部短路现象而导致转速降低,可用热风机加热除潮后再使用,此时只要通电后转速正常,球管温度逐渐会降低,故障提示消失,主机恢复正常。

2 X线探测器过热

2.1 故障现象

主机运行环境温度超温,整机停止工作。

2.2 原因分析

出现此故障只要CT机机房的室内温度控制在25℃以下,可以判断故障来源于CT机架内环境温度增高[4],正常条件下最佳内环境工作温度在18~27℃[5],最高不能超过33℃,此时拆开机架外壳,观察机架内环境温度显示器,所显示温度已经超过33℃。该故障为内环境温度过高引起。而机架内主要引起发热的部件是X线探测器和X线球管总成两部分,它们散热发出的热量由机架内两个排风扇从机架内带出,与室内空气交换,而球管系统的温度由计算机专门监控,当机架内排风扇正常工作,可以确定是探测器过热导致机架内温度升高。

2.3 处理方法

打开机架外壳,取下X线探测器上方的三块防尘罩,清洁并烘干,先用高压吹气将探测器内的灰尘按照空气流通方向吹走[1],再用吸尘器抽吸探测器上方的灰尘,处理安装好后,机架内环境温度会逐渐趋于正常值,当故障提示消失后,主机恢复正常。

3 X线球管打火

3.1 故障现象

有时主机提示球管打火,并干扰成像系统,产生异常图像。

3.2 原因分析

引起球管打火的原因,可做如下判断,若升高仟伏电压球管打火频繁,而降低仟伏电压球管打火现象减少,并且打火时与干扰图像同步,此时可以判断球管内有气泡。因为CT球管长期使用后,由于球管内油温长期高热,有部分绝缘油被蒸发损耗而负压相对增加,当球管油封元件不良或老化后导致漏油,都会产生微小气隙,致使空气渗入油中,而产生气泡。当气泡随球管转动并在油中自由运动,若它靠近X线管阳极处较近时,将出现打火放电,并由此产生高频干扰信号,破坏当前的图像处理信号,导致成像干扰,而显示异常图像。

3.3 处理方法

取下球管总成,用一个比球管体积稍大,并可抽真空的箱体,加入适量的X线机专用的高压绝缘油,抽真空24h(分三次抽,前二次每隔6h,反复摇动X线球管,以帮助排出球管内的气泡,最后再抽12h),确定没有气泡后,根据环境温度的高低,决定按压球管膨胀鼓排出高压油的多少,最后封好球管即可(一般没有条件的医院只能更换球管总成)。最后在机架上安装好球管几何位置后,只要不再出现打火,对主机进行校验后,主机便可恢复正常。

4 扫描床升降电机异常

4.1 故障现象

扫描床不能完全升高,但可完全降低。

4.2 原因分析

它主要表现在扫描床升程下1/3范围内可升降,而下1/3处之上的升程范围,床体将不能上升。此时应拆开扫描床下盖,按动扫描床升降按钮,并同时用万用表测量M1升降控制电机的控制电压,测得24V正常电压,且用手感受到电机表面无温升现象,此时可以判断故障范围应该确定在升降电机上,而且可以确定电机绕组并无短路现象,应该是电机的电极被磨损,或电枢电极片上粉尘太多,而导电不良所致。

4.3 处理方法

取下升降电机,更换新的电极,并除去电枢极片上的粉尘,安装好后,扫描床升降正常,故障现象消失,主机恢复正常。

5 扫描床纵向控制继电器损坏

5.1 故障现象

扫描床纵向运动受阻,不受控制,不能水平前后运动,主机自动停机。

5.2 原因分析

因为扫描纵向移动要求相当平滑,精度要求很高[1],绝对误差不允许超过±0.5mm,否则启动保护电路停止主机工作。此时先拆开床体面板,露出M2水平运动控制电机,并拆开床体边盖,暴露出控制电路板,并观察电路板上的控制继电器K133,K134的工作状态,按动水平前后运动按钮,继电器分别动作,同时用万用表测量水平运动电机控制电压,测得24V正常值,用手感觉电机表面温升增高,且有激励噪声,说明电机处于工作状态。再测量水平控制电磁制动器有24V工作电压,很明显是逻辑控制出现错误,正常工作状态应该是当电机转动时电磁制动控制器不导电工作,只有电机静止时电磁制动器才导电工作。当扫描床水平轴向运动控制电路板能够驱动两个继电器动作时,这一控制过程均由两个继电器的接点转换控制,所以故障应出在两个继电器上。

5.3 处理方法

取下纵向床控电路板上的两个继电器,用双零号沙纸对不圆滑或有毛刺的触点进行修正,直到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都接触良好即可,此时装好继电器后,按动扫描床水平纵向运动手控按钮,扫描床水平前后运动动正常,主机恢复正常。

6 扫描床体保护开关组件损坏

6.1 故障现象

扫描床在扫描过程中,有时突然停止,主机自动停机不能工作。

6.2 原因分析

CT机设计时从病人安全角度和紧急情况下考虑,在扫描床中部床边处设置有4~6个并联开关组,当病人在扫描过程中出现不良和不适症状时,病人可用手按动这组保护开关,而紧急停止扫描。当CT机长期使用后,特别是这一开关组的外套胶裂口后,潮湿空气进入开关接点,并在两接点处产生氧化物,在受潮情况下微动开关可漏电导通,造成主机扫描时无规律的自动停机保护。

6.3 处理方法

用万用表测量开关组件插头,正常电阻值应为无穷大,当测量到某一开关电阻变小时,必须更换,并用胶水密封好橡胶外套裂口处,封装好后,故障现象消失,主机恢复正常。

7 扫描床体边盖插头、座变形导通不良

7.1 故障现象

扫描床保护边盖电路故障,造成主机正常扫描中经常突然停机,并无法重新启动。

7.2 原因分析

造成这种故障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扫描床保护边盖,因病人每次检查上下床时其重力长期压迫致使边盖与床体发生部分变形,使得边盖与床体上的一对多芯插头座内的金属插针与插针座不能紧密配合,导致某个插针无法导通,由于扫描床运动产生振动,电路产生不可靠导通状态,而经常出现扫描中停机。

7.3 处理方法

取下床体边盖,取下固定在床体上的插座,用摄子修正插针和插针座芯的状态,然后取下原固定在床体上的插座不再安装回床体上,而直接插入到床边盖上的插头上,并用扎带扎为一体,这样处理后,无论边盖怎样受力变形都不会影响到该插头插座的联接状态,主机恢复正常。

8 总结

综上所述,在CT机的故障诊断及处理修复中,无论哪种型号的X线CT机,其基本结构大同小异,常见的故障现象都有相似之处,只要工程技术人员比较熟悉CT机控制的基本原理,按照主机提示的错误及故障现象去分析、查找、检测其相关单元的控制部分的电路或部件,CT机容易出现的常见故障现象几乎都能快速诊断,自行修复。

[参考文件]

[1]王晓庆.医用X射线机工程师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454-457.

[2]燕树林,王呜鹏,余建明,等.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CT/MR/DSA)上岗考试指南[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110-128.

[3]余晓锷,卢广文.CT设备原理结构与质量保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30-57.

[4]余建明.医学影像技术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4-43.

[5]王骏,甘泉.医学影像技术[M].南京:江苏大学出版社,2008:108-119.

[6]秦裕杰,董自荣.浅论CT机的保养与维护[J].中国医疗设备,2010,(4):78-79.

Quick Judgement and Maintenance to the Common Disorders of CT

MENG Shi-he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Chongqing 400010, China

TH774

B

10.3969/j.issn.1674-1633.2011.03.044

1674-1633(2011)03-0115-03

2010-07-30

作者邮箱:msh1125472581@qq.com

猜你喜欢
床体球管停机
CT设备中球管维护及检测措施分析
质量管理工具在减少CT停机天数中的应用
异位发酵床垫料利用期限及微生物组成差异分析
新生儿暖箱内床体倾斜与角度控制的实现
延长螺旋CT球管曝光时间寿命的探讨
雷克萨斯NX200t车停机和起动系统解析
欠费停机
飞利浦Brilliance16排CT故障分析与处理
发动机怠速-停机起动机的开发
减摩涂层注塑成型技术在导轨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