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形势发展推进和深化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研究

2011-02-19 03:50严隽琪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参政党多党合作政党

严隽琪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北京 100081)

在我们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之际,由中国政治学学会、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国政党制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政党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当代中国政党研究中心、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秘书处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政党研究论坛在我院隆重举行。在此,我谨代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对论坛的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参加论坛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欢迎!

九十年前的今天,代表全国52名党员的13名代表聚集在上海一栋普通居民楼里,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革命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正如毛泽东所言:“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的90年,是经受住各种风浪考验,不断发展壮大,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的90年;是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90年;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90年;是广泛团结各方面力量,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民族复兴道路上取得辉煌成就的90年。90年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道路。90年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党,不愧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也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风雨同舟、团结奋斗的历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创立和发展的历程。“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9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实践充分证明,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鲜明的特质,是我们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有力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制度深深植根于中国的土壤之中,它既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也有别于有些国家实行的一党制,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这一制度“以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为基本特征,以合作、协商代替竞争、冲突,在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显示出独特的政治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各政党同心同德、真诚合作,团结奋斗、互相监督,既避免了多党竞争、相互倾轧所造成的政治动荡,又避免了一党专制、缺少监督所导致的种种弊端,实现了集中统一领导与广泛政治参与的统一、国家稳定与社会进步的统一、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统一,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新世纪新阶段,全球化、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对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建设和发展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课题。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推进和深化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研究,为多党合作理论创新和政策完善服务,为构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体系服务,是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也是理论工作者神圣的使命和职责。基于此,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我们召开以“中国政党制度的回顾与展望”为主题的研讨会,回顾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的历程,总结多党合作六十多年来的历史经验,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功能和价值,探讨多党合作理论和实践中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为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政治制度、不断推进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希望这次研讨会能高举旗帜、把握方向。

多党合作理论研究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多党合作制度理论研究的目的,从根本上来说,是为巩固和完善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大格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在研究中,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准确掌握中国共产党关于多党合作的理论和各项方针政策,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性,在涉及多党合作根本政治方向、重大原则和重大理论政策上与党的大政方针保持一致。

希望这次研讨会能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基础上,要解放思想,提倡积极探索和理论创新,注重对多党合作中一些前瞻性、前沿性和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努力开创理论研究的新境界。在研究中,既要注重政策层面的研究,为政策完善提供合理的建议,又要注重提升研究的学理性,善于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多党合作实践进行理论抽象,形成新的理论概括和理论观点,推进多党合作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要善于把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运用到多党合作制度理论研究中来,提升研究成果的理论品质。在民主党派工作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共产党加强理论建设、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对参政党建设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相比之下,参政党理论建设还比较欠缺,需要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

希望这次研讨会能联系实际、服务现实。

在多党合作制度理论研究中,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强化对实践的研究,提高对现实问题的回应性,使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够对多党合作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起到实实在在的促进作用。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既带有世界政党制度发展的一般规律,又有自身确立和发展的特殊规律。就其本质而言,是与西方政党制度不同的理论体系和制度体系,如果盲目地、不加分析地照搬西方政治理论和政党理论,必将从根本上危害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建设和发展。我们要在吸收人类政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国的实际,对我国多党合作的鲜活的实践内容进行创造性的理论研究,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西方政党制度的根本差异之处作出有深度、有解释力的阐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为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奠定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当前,参政党自身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年轻会员逐渐成为主体,他们需要的不仅是历史的回顾,更要有现实的剖析,既要以情动人,还要以理服人。这对我们的政党理论研究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希望这次研讨会能加强协作、形成合力。

开展多党合作理论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只靠某一方面的力量是做不好这项工作的。对于参政党,我们坚持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所以,一定要在这一理论框架下进行参政党理论研究。参政党都有各自的研究室,近年来也都在加强理论研究工作,但是,力量有限、编制有限,大部分人是兼职工作。民进中央研究室就将理论研究定位于以实际需求和现实问题为导向,积极开展为应用服务的理论研究。因此,在研究过程中,需要整合执政党和参政党、学术部门和实践部门的力量,不断形成合力,努力做到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相结合,统一战线内部研究力量与社会研究力量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把研究引向深入、推向前进。

猜你喜欢
参政党多党合作政党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庆中共百年华诞 促参政党自身建设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确立70年的主要经验及启示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发展70年的三维认识
传递民主党派声音 讲好多党合作故事
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性诊断及强化之道
国外政党加强和创新群众工作述评
提升参政党社会公信度的几点思考
论多党合作视角下的“同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