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参政党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2011-02-19 03:50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参政党民主党派利益

张 峰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北京 100081)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是党中央为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凝聚强大力量而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有独特的作用和优势。胡锦涛同志在2011年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对党外人士指出:“希望同志们坚持以人为本,深刻认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团结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多做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好事。”

前不久,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交流研讨会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作出重要批示:统战工作是党的特殊的群众工作,具有联系广泛、智力密集、渠道畅通的优势,在服务社会管理当中大有可为。希望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创新思路,突出特色,为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作出更大贡献。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指出:统战工作是党的特殊的政治工作、群众工作,也是党的特殊的社会工作。统一战线注重人本管理、源头管理、柔性管理、间接管理、自我管理,能够畅通利益表达、协调社会关系、激发社会活力、整合社会力量,在社会管理中具有独特功能和作用。要立足党和国家大局、统战工作全局,对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进行系统思考和整体谋划,努力提高思路的科学性、规划的协调性、措施的有效性。

我国民主党派是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积极参与政治协商,履行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是一篇大文章。这篇大文章,不仅中共全党来做,而且包括民主党派在内的统一战线各界人士都来做,才能做好做实,做出成效。我们要依据统战工作是党的特殊的群众工作这一创新性的观点,着眼于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认真谋划参政党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一、不当花瓶,要当桥梁,畅通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表达渠道

凡是政党,都要表达一定阶级、阶层或群体的利益诉求。一种健全而完善的政党制度,必定是充分反映并协调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利益的制度。除非是在一党制的条件下,社会多方面的利益必然是由多个不同的政党来表达并进行博弈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概括起来,就是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结构是指一个社会中各种社会力量之间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把握社会结构的变化,对于新世纪新阶段统战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我国社会各阶层关系,必须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在发挥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军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作用的同时,正确处理和协调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等新的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全面兼顾和实现社会各阶层群众的利益,充分发挥社会各阶层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努力使整个社会更加生机勃勃、更加和谐融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不仅我国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发生了新变化,而且还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阶层。新的社会阶层,其中多数是劳动者。作为统战工作对象的主要是其中的私营企业主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胡锦涛同志指出:“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主要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的知识分子组成,集中分布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之中。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这个群体呈现出快速增加的态势。”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着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其利益代表具有最广泛性,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利益代表是一种十分复杂的过程,是分层次的。习近平同志最近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指出:作决策和实施决策,一定要更全面更科学地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坚持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引导群众摆正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办实事符合民意,做好事不超越民力。由此可以得知,根本利益、共同利益、特殊利益是有区别的。特别是表达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需要借助于多党合作制度的利益表达机制。我国的各民主党派是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虽主张立党为公、参政为民,但也有自己联系的重点社会群体。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各民主党派成员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群体,负有更多地反映和代表他们所联系的各部分群众的具体利益和要求的责任。”我国的民主党派现在还主要是历史性地域性的界别(民革、致公党、台盟)和职业领域性界别(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这种界别划分可以反映不同行业群体的利益诉求,但反映特定社会阶层利益诉求的作用不明显。民主党派应适应我国社会结构的新变化,进行界别调整,实现从职业性界别为主向阶层性界别为主转型,通过政党之间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矛盾。

参政党的利益表达作用要纳入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之中,着眼于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积极发挥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作用,通过提案、建议、协商等形式,积极反映所联系的群众及其他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促进党和国家重大决策知民情、顺民心、合民意,使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纠纷得以调处化解。对待参政党的利益表达作用,执政党要有较大的宽容度,不能因其反映的只是部分群众的利益诉求就认为是眼光狭隘,更不能因其不周详而求全责备。让参政党比较多地表达一些特殊阶层和群体的利益要求,通过与参政党之间的合作和协商,有利于解决根本利益和特殊利益之间的矛盾,使各种具体的利益得到兼顾和尽可能的实现,从而增强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作用。这是我国政党制度应起的作用。

二、不当摆设,要当纽带,把参政党成员紧密团结在执政党周围

凡是政党,都要起到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作用。一种健全而完善的政党制度,必定是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力量并为共同目标而进行力量动员的制度。除非是在一党制的条件下,任何核心政党或主导政党都需要与其他政党进行长期的或短期的合作。

改革开放以来,与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相顺应的是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的进步,随着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和交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使得形成社会共识的难度增大。一方面,群众文化消费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特征更加明显,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法治意识、监督意识不断增强;另一方面,思想道德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诸如一些人理想信念出问题,一些腐朽落后思想文化沉渣泛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部分社会成员思想道德失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在新的形势下,教育引导群众、疏导群众情绪等,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

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保持其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同时,自然面临着如何把因社会分化而出现的不同群体纳入政治体系的问题,从基本层面上说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问题,从工作层面上说是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的问题。执政党应尽可能地将游离于政治体系之外的社会力量吸引到党的周围,使之成为党的同路人和同盟者。如何做到这一点,最简便可行的办法莫过于充分发挥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优势,有意识地让作为参政党的民主党派更多地联系新的社会阶层和新的社会群体,从而形成完善的整合社会力量的机制。

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对其成员和所联系的群众具有教育引导作用。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9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鲜明的特质,是我们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有力保证。”“同心”是民主党派思想教育工作的根本。只有做到同心,才能有境界上的同德,目标上的同向,行动上的同行。民主党派怎样做到与中国共产党同心,首先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政治制度的巨大政治优势,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不断增强接受共产党领导、与共产党团结合作的政治信念。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尽管在最高纲领上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有区别,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纲领上是完全一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理想信念、共同前进方向、共同奋斗目标。民主党派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目的是使执政党的政治主张成为参政党的广泛共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善于通过广泛深入的协商和讨论,使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成为各民主党派的共识。”为了形成共识,就必须坚持求同存异、体谅包容原则。不能要求民主党派成员在所有问题上都能取得完全一致的看法,有差异、有分歧在所难免。必须坚持求大同、存小异。在原则性的大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至于一些枝节性的问题,属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则应予以宽容。要营造宽松稳定的政治环境,既不因为民主党派成员中出现不同意见和认识问题,就怀疑甚至放弃与其团结合作的方针;也不因为个别民主党派成员的不正确的政治观点,就任其蔓延。而是在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加以正面引导。

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民主党派是体现进步性和广泛性相统一的政党。所谓进步性,是相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而言的,对民主党派进步性的判断,不仅符合历史事实,而且也具有现实性的意义。所谓广泛性,不是指代表利益的广泛性,而是指民主党派组织构成的广泛包容性。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吸收成员有严格的纯洁性标准,应当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而民主党派吸收成员却不必这样严格,应当能容纳不同进步程度的人士,历史上民主党派吸收成员曾有过“左、中、右”人士都要有的提法,这在今天仍然是有意义的。坚持民主党派的进步性和广泛性,就要尊重民主党派的组织独立,在发展成员上有较大包容性,只要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伟大祖国,哪怕是有不同政见,也可以吸收到民主党派中来,让他们在参政党的大学校和大熔炉中受到教育、经受锻炼、发挥作用,从而团结在执政党的周围,成为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可靠力量。这是参政党在我国政党体制中应有的作用。

三、不当看客,要当助手,配合党和政府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凡是政党,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都要出于一定的目的做群众工作。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这样,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也是这样。所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是做群众工作的主体,而民主党派是做群众工作的配合性力量。但这种配合性的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当前,社会管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人民内部矛盾多样多发,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众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位问题。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国家,社会管理任务艰巨繁重。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为此,就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与以往的群众工作不同在于四个新变化:一是群众工作对象广泛化。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构成情况发生重大变化。除了在公有制企业工作的部分工人外,大量员工在个体经济、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就业,还形成了数量庞大的农民工,新的社会阶层人数逐渐增多。二是群众工作内容丰富化。由于群众利益诉求呈现差异化、多样化特征,群众工作既有保障和改善民生、帮扶困难群众、协调利益矛盾的物质利益问题,也有教育引导群众、疏导群众情绪的思想工作内容,往往具有复合性特点。三是群众工作组织动态化。由于整个社会的开放性、流动性大大增强,尤其是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快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过去通过党和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层级组织架构覆盖到每个人的机制已经打破,必须构建纵横结合、全面覆盖的群众工作组织网络,建立群众工作的新机制。四是群众工作环境复杂化。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互联网迅速发展,特别是境外非政府组织的渗透,境外因素与境内因素相互交织、网上互动与社会互动相互交织,使得一些事件借助网络等新兴媒体被不断炒作、迅速放大,增加了解决的难度。这些情况说明,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越来越复杂,任务越来越艰巨。因此,群众工作要在继承和运用以往有效做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树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在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和政府主导作用的基础上,发挥各种社会力量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作用。胡锦涛同志指出:“群众工作贯穿于党和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健全的制度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根本保障。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都要高度重视和主动开展群众工作,同时支持统一战线各界人士、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共同做好群众工作,不断提高群众工作的系统性、协调性和持续性。”

民主党派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要自觉地为中共分忧解难,要深刻认识到没有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就没有民主党派的参政地位,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也是民主党派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历史上,一些民主党派曾提出作中共的助手的提法,如民进提出:“作为党的助手,有责任协助党来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九三学社提出:“九三学社作为党的助手,应当在党的领导下,当好联系群众的渠道,致力于社会主义民主,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就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这一新任务而言,党的助手这一提法值得继承和弘扬。

民主党派做群众工作,有自己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其一,民主党派是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政党,知识分子是知识的载体,也是社会良知的代表。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具有“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济世情怀。知识分子作为掌握着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群体,其强烈的爱国热忱、承担社会责任的崇高理念与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对群众有很大的感召力。其二,民主党派的骨干成员绝大多数不是专职党务干部,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都有自己的业务专长。他们立足本职工作,爱岗敬业,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学习和钻研业务,取得了一流的工作业绩,树立了良好形象。据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最近的一次问卷调查,在335位学员中,在专业领域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占82.07%,其中国家级奖励的29.96%,世界级奖励2.20%。他们对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有很强的影响力。其三,民主党派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有针对性地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就保障和改善民生等社会难点热点问题进行调研,建言献策,组织科技教育扶贫、智力支边、救助弱势群体等活动,规模虽然不大,但有良好的社会反应,这对广大群众具有示范效应。

民主党派要着眼于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特别是与群众有着天然联系的基层组织,配合党和政府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理顺社会心态,努力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推动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这是参政党的基层组织应有的作用。

猜你喜欢
参政党民主党派利益
庆中共百年华诞 促参政党自身建设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应当稳立本位
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性诊断及强化之道
民主党派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安排使用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利益调整要十分注重“稳”字
利益链与新垄断
提升参政党社会公信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