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用户数字信息获取行为优化探究*

2011-02-27 05:55周庆红重庆交通大学图书馆重庆400074
图书馆建设 2011年6期
关键词:数字信息长尾外文

周庆红 (重庆交通大学图书馆 重庆 400074)

近年来,数字信息日益成为高校用户主要获取的信息,但图书馆对用户数字信息获取行为的复杂性缺乏相应的正确认识,导致馆藏数字信息与用户之间长期存在着矛盾:一方面,用户认为图书馆馆藏数字信息不能满足其个性化需要;另一方面,图书馆因数字信息数据库使用率不高而苦恼。本文试图从备受商界推崇的长尾法则及二八法则的辨析入手,通过实证研究探寻高校不同层次用户群的数字信息获取行为规律及其与二八法则、长尾法则的契合点,促使图书馆引导用户优化数字信息获取行为,以实现数字信息效益最大化、满足用户需求的目的。

1 各层次用户群数字信息获取行为与长尾法则、二八法则

1.1 长尾法则、二八法则的核心因素分析

2004年10月,《连线》主编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提出了一个网络经济的新概念——长尾(The Long Tail)。安德森认为,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就可以和那些数量不多的热卖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1]。

巴莱多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提出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约20%,其余的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巴莱多定律又称二八法则或80/20法则[2]。

长尾法则的核心是:

●长尾的意义在于无限的选择,即个性化。

●“多品种”的小市场与“稀缺”的大热门市场的经济学相差无几,即无论流行程度高低,任何产品都能创造利益[3]107。

●大热门市场与小市场并存,后者地位日益上升。

●更多的选择和可获得性,更大的便捷性。充分的个性化必须辅以完善的选择助理服务[3]150。

二八法则的核心是:

●提倡“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经营方略。采取有效的倾斜性措施,确保重点方面取得重点突破,进而带动全面,取得整体进步[4]。

●在原因和结果、投入和产出以及努力和报酬之间存在着不平衡关系,即80%的多数只能造成少许的影响,20%的少数造成的却是主要的、重大的影响。

1.2 数字信息获取行为与长尾法则、二八法则的契合分析

1.2.1 数据来源与统计说明

笔者对重庆交通大学的数字信息获取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大体涵盖:用户的背景资料;用户对中外文数据库的需求、利用情况;用户获取数字信息的途径。调查问卷按教师、研究生及本科生层次进行抽样,由重庆交通大学图书馆管理委员会成员分头发放,采用当场填写、当场收回的形式。在发放的100份教师问卷中,获得有效调查问卷93份;发放的450份本科生问卷中,获得有效调查问卷450份;发放的100份研究生问卷中,获得有效调查问卷97份。

出于对数据可获得性的考虑,本次调查中数字信息以8种主要的中外文数据库为统计分析样本。这8种中外文数据库包括5种中文数据库,即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简称维普)、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简称CNKI)、万方数据库(简称万方)、超星数字图书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简称国研网);3种外文数据库,即 Science Direct Online(Elsevier公司的科技医学全文数据库,简称SDOL)、ProQuest Dissertations & Theses(博硕士论文数据库,简称PQDT)、SpringerLink China Consortia(外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简称Springer)。

1.2.2 数字信息在线使用情况与长尾法则、二八法则的契合分析

通过重庆交通大学镜像服务器上的数据库用户管理系统进行检索得出中文数据库的使用统计数据;外文数据库的统计数据则来自于数据库提供商提供的使用数据统计报告。重庆交通大学2007—2009年数字资源在线使用情况如表1所示。

将CNKI、维普2种数据库与其他6种中外文数据库的使用情况进行比较可以看出,CNKI和维普两大中文数据库3年来的年下载文献总量占8种中外文数据库年下载文献总量的77.2%,接近80%,符合二八法则。这说明CNKI与维普这两种综合性数据库最受高校用户欢迎,其文献使用量在所有中外文数据库中占有绝对优势;20%的数据库对用户的数字信息获取行为造成了主要的、重大的影响。

将CNKI与维普总的使用情况变化线与SDOL、PQDT、Springer的总使用统计情况变化线进行比较可知,近3年来CNKI与维普的年下载文献总量占所有中外文数据库年下载文献总量的比例分别为:87.1%、80.6%、70.5%,呈逐年下降趋势;而对3种外文数据库的使用统计却显示,近3年来,SDOL、PQDT、Springer的年下载文献总量在8种外文数据库年下载文献总量中的比例分别为:1.4%、0.95%、1.1%,用户对外文数据库的使用率较低(见图1)。

表1 2007—2009年重庆交通大学数字资源在线使用情况统计表

图1 2007—2009年两大中文(热门)数据库与3种外文(冷门)数据库的使用比例变化示意图

对于3种外文数据库与国研网,2009年与2008年相比的年下载文献量涨幅(分别为:2165%、59%、81%、49%)均大大超过2008年与2007年相比的年下载文献量涨幅(分别为:37%、25%、-5%、2%)(见图2)。

图2 2007—2009年冷门(“国研网”与3种外文数据库)数据库的年下载文献量涨幅比较示意图

这说明处于长尾尾部的个性化数据库为用户提供了无限的选择,利用率较低的数据库日渐受到用户的关注和喜爱,使得热门(长尾头部)数据库不再热,冷门(长尾尾部)数据库不再冷,用户在继续钟爱CNKI与维普两大热门数据库的同时,也趋于选择其余富有特色的数据库。

1.2.3 用户使用数字信息比例与长尾法则、二八法则的契合分析

从问卷统计结果来看,在各层次调查对象中,共有19%的用户未使用过馆藏数字资源,其大部分为一、二、三年级的本科生。可见,对于本科生人数占绝对优势的高校来说,有近20%的用户未使用数字资源造成了高校数字资源利用率普遍偏低。

图3 教师使用各数字资源的比例排序

图4 研究生使用各数字资源的比例排序

图5 本科生使用各数字资源的比例排序

通过图3和图4对教师与研究生使用数据库比例的比较显示,使用比例高居前3位的数据库分别为CNKI、维普、超星数字图书馆或万方。这说明处于长尾头部的这些综合性强、前沿性强、质量高的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与电子图书受到高校科研用户的普遍欢迎;其后的则分别是Springer、PQDT、国研网、SDOL,并且位居前3位与后4位的数据库使用比例大致符合二八法则。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从用户对馆藏数字资源的需求反馈意见中可见倪端:有82%的用户认为应增加世界三大著名检索数据库,即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特别是丰富且能代表学科前沿的文献资源,其中尤其要完善外文资源;另外,部分用户认为应增加统计类数据库,尤其是经济类数据库,如中经网数据库、国泰安金融数据库等。这说明约占总人数20%的高层次用户对位于学科前沿、富有个性化的数据库需求非常强烈,在反馈意见中具有较大的影响。

关于各层次用户对外文数据库使用比例的调查可以发现,用户层次越高,使用外文数据库的比例就越高;SDOL使用者最少、下载量最高,且教师的利用比例最高。这是二八法则中数据库利用人数与下载量不平衡的体现,说明SDOL及其他外文数据库与极少数高层次用户的需求高度相关。

1.2.4 高层次用户数字信息获取途径与长尾法则、二八法则的契合分析

教师与研究生两个群体对数字信息的利用率较高,他们获取数字信息的途径在高校用户中较具代表性。调查结果显示了其获取数字信息的主要途径:教师(83%)与研究生(87%)的首选途径都是“网络搜索引擎”,其次是“图书馆馆藏数字资源”,分别占57%、82%。这表明两大用户群体获取数字信息时都是两种渠道并行,并且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获取数字信息往往成为首选。

1.3 长尾法则、二八法则与数字信息获取行为规律

高校用户的数字信息获取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但仍然存在一定的规律,即数字信息的可获得性和易用性规律、数字信息寻求渠道规律、数字信息获取行为的惯性规律。在用户的数字信息获取行为规律中,长尾法则与二八法则赋予了其新的内涵。

数字信息的可获得性和易用性规律,即用户在获得数字信息资源、享受数字信息服务及使用数字信息技术时所遵循的“最小省力法则”[5]。

数字信息寻求渠道规律指用户既通过“稀缺”的正规渠道(图书馆数字馆藏),也通过“多品种”的非正规渠道(搜索引擎等)寻找所需要的数字信息,正规渠道与非正规渠道并用,并且正常情况下,后者往往会作为数字信息获取行为的首选[5]。

用户数字信息获取行为的惯性规律指20%在某一领域中作专深研究的用户,会更多地使用以前数字信息获取经历中自认为最有效的和最常用的数字信息渠道、数字信息来源及数字信息服务方式,并将自己的数字信息经验传授给其他用户,促使更多的用户利用[5]。

2 吸取长尾法则、二八法则精髓,优化数字信息获取行为。

2.1 注重20%学科专家的信息影响力,带动80%用户信息素养的整体提高。

根据用户数字信息获取行为的惯性规律,结合用户使用数字信息比例与长尾法则、二八法则的契合分析可知,全校近20%的用户,包括教师、研究生及大四学生等的信息素养较高,对数字信息的利用最有发言权。图书馆要吸收二八法则精髓,充分重视这部分用户的信息影响力,确保从重点用户取得突破,在专业课教学、实践等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融入信息素养教育。同时,图书情报专业人员要与其他人员充分合作,在课程设计和改革中处于战略决策者和革新者的主导位置,引导用户关注并使用长尾部分的数字信息渠道、数字信息来源及数字信息服务方式。

2.2 引导用户有效利用长尾尾部的数字信息获取渠道

通过数字信息寻求渠道规律,结合数字信息获取途径与长尾法则、二八法则的契合分析可知,将图书馆数据库资源和搜索引擎结合使用是科研人员最常用的一种获取学术信息的途径,但是不能有效地保证信息资源查找的全面性[6]。图书馆要吸收长尾法则精髓,既要将图书馆数据库资源和搜索引擎结合使用,又要充分利用与学科专业相关的学术论坛、BBS及一些综合性网站、政府网站、专家学者的博客站点等其他渠道;检索手段方面,既要使用基本检索和高级检索,又要注重分类、符号、布尔等检索方式的有效运用[6],从而将用户的注意力从长尾头部的热门数字信息获取渠道引向更多差异化、个性化的数字信息获取渠道,使图书馆的长尾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利用[6]。

2.3 组织、揭示数字信息,引导用户需求向长尾尾部移动。

面对长尾尾部富有个性化的数字信息,如何使其具有便捷性及可获得性,必须辅以完善的选择助理服务,帮助用户作出选择。为此,图书馆要对现有的各种中外文数据库及免费数字资源进行深层次的揭示和组织。资源的揭示不是简单的罗列和堆积,需要从用户的信息心理和信息行为的角度进行分析,按照知识体系和结构进行分类组织,从多个角度对资源进行揭示,以便用户方便、快捷地找到所需资源[1]。

此外,图书馆必须提供有效的检索机制,通过有效的排序、推荐,引导用户沿着发现的路径,实现供应和需求的有效匹配,使数字资源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实现深层次的无缝链接,使用户可以从一个入口获得全面的数字信息,从而引导用户在了解自己实际信息需要的情况下,主动挖掘自己需要的资源,降低获取数字信息时对信息服务人员的依赖,使资源得到更大范围、更大程度的利用。

3 结 论

通过对高校不同层次用户数字信息获取行为的实证分析可知,其与长尾法则、二八法则存在着诸多契合点。

与二八法则的契合点:20%的数字信息对用户的数字信息获取行为造成了主要的、重大的影响,使其创造了80%的文献使用量;20%的高层次用户引领用户的数字信息获取行为,使其呈现出数据库利用人数与下载量不平衡的现象;20%的低层次用户的数字信息获取行为是造成高校数字资源利用率普遍偏低的重要因素。

与长尾法则的契合点:用户在钟爱热门数据库的同时,也趋于选择富有特色的冷门数据库;获取数字信息是正规渠道(图书馆数字馆藏)与非正规渠道(搜索引擎)并行,并且通过非正规渠道获取数字信息往往成为首选。

高校用户的数字信息获取行为具有复杂性,本文仅以近年来商界推崇之长尾法则、二八法则,从数字信息的在线使用、使用者比例及获取途径3个层面分别对其进行契合分析,为优化数字信息获取行为提供量化测度数据,从而达到数字资源效益最大化。

[1]孙红卫. 长尾理论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J].情报杂志, 2008(8):105-106.

[2]刘艳苏, 桂秀梅. 二八定律与长尾理论在现代图书馆的共生应用[J].现代情报, 2009(8):40.

[3]安德森. 长尾理论[M]. 乔江涛, 译. 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6.

[4]从长尾理论和二八定律的比较去看用户体验[EB/OL].[2010-12-25]. http://cdc.tencent.com/?p=1378.

[5]颜端武, 王日芬. 信息获取与用户服务[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53.

[6]胡昌平, 贺 娜, 张俊娜. 网络环境下高校科研人员信息查询行为的调查与分析[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8(2):223-225.

猜你喜欢
数字信息长尾外文
外文字母大小写的应用规则
基于BIM的企业数字信息归档与利用模式研究
北京尚水数字信息产品介绍
数字有形状吗?数字信息精确性和品牌标识形状的匹配效应*
长尾直销产品图鉴
长尾豹马修
追踪长尾豹马修
李鸿章集外文补遗
数字信息时代图书馆职业权利缺失与回归路径
外文局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