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合作问题探索*——基于广州市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

2011-02-27 05:55卓毓荣广州大学图书馆广东广州510006
图书馆建设 2011年6期
关键词:中学图书馆

卓毓荣 (广州大学图书馆 广东 广州 510006)

自改革开放尤其是21世纪以来,在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重视下,我国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得到了加强,取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但是中小学图书馆依然是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中较为薄弱的部分,普遍存在投入不多、馆舍不够、书刊不足、人员素质不高、管理不善及图书馆利用意识淡薄等各种问题。对此,中小学图书馆应改变“封闭”办馆模式,加强与资源、人才、设备等占有较大优势的其他系统的图书馆(如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合作,争取通过他们的支持增强自身实力,在中小学教育发展中发挥应有作用。

1 中小学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合作的必要性

开展馆际合作、资源共建共享是图书馆早就提出的宏伟设想和追求目标,是目前图书馆界的热门话题。对资金投入并不宽裕、书刊资源和人才相对匮乏的中小学图书馆而言,加强与高校图书馆的合作非常必要。

1.1 馆际合作是现代图书馆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49年发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中就提出了图书馆资源共享问题。20世纪70—80年代连续10届的国际图书馆协会与机构联合会年会的中心议题几乎全部围绕国际协作、馆际协作、世界出版物的收集利用、图书馆新技术及网络应用等有关“资源共建共享”方面的问题而展开。20世纪90年代以后,新的媒体技术和数字化文献资源异军突起,其昂贵的价格和独特的使用方式迫使各类型图书馆接受馆际合作理念。目前,纵使是资源丰富、投入较多的国内外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也都纷纷走上了馆际合作、共建共享资源之路。较早开展馆际合作的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图书馆更是取得了不俗成绩,由此也证明馆际合作、资源共享不失为图书馆面对困境、共同发展的良策。既然如此,作为图书馆事业大家族中不可或缺的中小学图书馆,加强横向联系、与其他系统的图书馆(如高校图书馆)开展馆际合作就不应该再是选择,而应是必须,否则中小学图书馆将继续维持发展现状,难以满足中小学师生的需求并逐步走向边缘化。

1.2 中小学图书馆存在制约发展问题

近年来,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和加强,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毋庸置疑的是与其它系统的图书馆相比仍明显处于弱势,许多中小学图书馆都还存在馆舍面积不足、馆藏书刊资源缺乏、人员数量不够、素质不高等问题。近两年笔者以上门考察、电话咨询、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广州市所辖10区2市的100多所中小学图书馆进行了调研,其中有79所中小学图书馆的数据较为详细。对该数据分析发现,即使是经济发达的广州市,其小学图书馆的建设发展也同样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年文献购置经费 首先,图书馆文献购置经费普遍偏低且很不稳定,1/3的图书馆2007年和2008年的经费为2~4万元,超过10万元的图书馆仅9所,经费较多且相对稳定的只有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州广雅中学、培英中学、番禺区象贤中学和洛溪新城中学等少数几个学校的图书馆。其次,经费差别很大,经费最多的培英中学图书馆2007、2008年的经费分别达到100万元和50万元,而经费较少的只有几千元,西关外国语学校图书馆已连续2年零投入,入藏图书均为赠书,约734册。

(2)馆舍建筑面积 在被调查的小学中,除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协和小学和朝天路小学等一些著名小学设立了完整的图书馆(室)外,绝大部分小学并不具备图书馆(室)或没有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因此,下文比较分析的数据为中学图书馆数据。在中学中,建有独立馆舍且能真正称为“图书馆”的学校也为数不多,面积最大的广雅中学图书馆有5 000m2(生均1.79m2),面积最小的广州新穗中学图书馆仅约20m2(生均0.009m2)。79所图书馆馆舍面积情况为:800m2以上的中学图书馆有27所;600m2、500m2、400m2的中学图书馆分别有2、7、12所;400m2以下的有31所,所占比例为39.24%。即使以《广东省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馆舍面积的最低要求——“初级中学的普通初中图书馆馆舍面积400m2”[1]195作为衡量标准,目前广州市近40%的中学图书馆的馆舍面积不达标。

(3)馆藏书刊资源 在所调查的77所中学图书馆(有2个图书馆没有提交馆藏图书数据)中,总的生均图书为38.3册,生均图书最高的第81中学图书馆为87.5册,最低的花都区狮峰中学图书馆为11.9册(详见表1)。《标准》对生均图书要求一般是“高级中学的省一级学校60册”[1]193,最低为“初级中学的普通初中25册”[1]195。从表1 数据可见,仅6.5%的学校生均图书超过60册,近15%的学校达不到最低标准要求。而报刊种类上,馆均185.3种,比《标准》中的150种要求高出30多种,但各图书馆之间的差距较大,收藏报刊最多的广州玉岩中学图书馆,其报刊种类达450种,最少的花都区狮岭中学图书馆只有25种。其中,有32所中学图书馆的报刊种类不足150种,占被调查学校总数的41.6%,另有8所中学图书馆报刊种数达不到《标准》的最低要求60种,占10.4%。

表1 生均图书统计情况表

(4)人员数量及素质 中小学图书馆总体情况是人员数量不足、素质偏低,不少学校把临时工、临近退休和怀孕教师等安排在图书馆。由于编制不足等问题,许多图书馆人员存在兼职情况。根据广州市中学教育图书馆专业委员会调查统计,广州市的广东省一级中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平均只有2~3人,市一级中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平均只有1~2人,其中图书情报专业人员占总人数的65%,中学图书馆拥有副研究馆员职称的有2~3人,不到总人数的1%[2]。笔者调研的79所中学图书馆共有工作人员191人,馆均2.4人,其中只有1名馆员的图书馆有35所,占44.3%,这说明近一半左右的图书馆没有达到有2名管理人员的《标准》最低要求。中小学图书馆馆员素质方面,在学历上,有28人(占14.7%)为中专以下学历,不符合我国教育部2002年颁布实施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下文简称《规程》)所规定的“中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3]的人员素质的要求;在职称上,初级、其它职称(即无职称)人员分别有83人、39人,分别占43.5%、20.4%,两者所占比例高达63.9%。另外,有18所学校图书馆(占22.8%)人员存在兼职情况,所涉人员共21人,比例达到11.0%,人员数量、素质状况难尽人意。

从上文分析可见,即使在经济发达的广州地区,中小学图书馆的发展还存在许多严重问题,所以加强与外界合作,走联合办馆之路,无疑十分必要。

1.3 中小学图书馆馆际合作交流完全空白

在国外,中小学图书馆实行馆际合作并非稀奇之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中小学图书馆都非常重视与外界的合作交流,较早地开展了各种形式的馆际合作。例如,在日本,中小学图书馆与公立图书馆、公民图书馆、大学图书馆等建立起了相互协作的伙伴关系,实行资源共享、图书资料馆际互借,这些做法大大地推动了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向前发展[4]。但我国的中小学图书馆却长期处于封闭办馆的状态,不要说与系统外的图书馆开展合作,就是与系统内的图书馆沟通都很少,馆际之间的合作交流完全空白。笔者选择“题名”作为检索入口,以“中(小)学图书馆”与“大学、高等学校、高等院校、高校、师范院校、高师、教育学院、教院” 等词语用逻辑“与”进行组配的词组作为检索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检索,获得文章51篇,其中重复、关联性不大的文章有29篇,实际获得相关文章仅有22篇,其中最早的文章是施振宏于1992年发表的《教育学院图书馆如何为中学服务》[5]。可见,我国就“中小学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合作”问题进行理论探索的学者较少,研究时间也不到20年。实践方面,目前全国仅有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湖北教育学院、浙江教育学院等院校图书馆在为中小学服务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创建了一些有关中小学教科书、参考书目及具有基础教育特色的数据库,而为中小学师生提供书刊借阅服务的则仅有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等极少数高校图书馆。这些为中小学提供服务的高校图书馆数量与教育部网站2010年12月30日公布的我国普通高校达2 305家的数据相比,可谓凤毛麟角[6]。中小学图书馆与外界联系的空白状况亟待改变。

2 中小学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合作的可行性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高校图书馆具有的资源、人才、设备优势和政府对其开展必要的社会服务的鼓励政策等有利因素推动了中小学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开展合作,并且完全具备了实现的可能性。

2.1 中小学主管机构单一,容易协调。

我国图书馆界提出资源共建共享并进行具体实践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但实行效果一直不理想,值得推广学习的成功个案也不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合作主体关系复杂,使其在实施过程中难于协调。中小学的主管单位统一,基本是各个地方的教育局(极个别的学校由省教育厅主管),办学经费几乎都来自于地方财政,渠道单一,所以中小学校图书馆对外合作、交流的协调工作不会有太多的障碍且相对较容易,这是中小学图书馆加强与外界合作中最具优越性的基础条件之一。

2.2 现代信息技术为中小学图书馆的合作创造了技术条件

近年来,信息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全面普及,尤其是现阶段全国各地不遗余力积极地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使现代信息技术在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图书馆中得到了应用,上海、广东和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包括中小学在内的各类型学校普遍完成了“校校通”建设工程。因此,中小学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合作中的日常交流、咨询答复等除采用传统的电话、传真方式以外,还可以借助网络,以E-mail、MSN、QQ等方式进行沟通。书刊的借阅除了通过过去的直接上门的方式外,还可以通过交换、同城快递等方式实现。书刊中的部分内容也可通过传真、网络进行传送。电子资源的利用则更加方便,只要在高校图书馆的网页上开通使用权限,就可不限时间、地点加以利用。也就是说,中小学师生有效利用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或接受高校图书馆提供的信息服务不再存在技术条件方面的障碍,中小学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开展合作不再是天方夜谭。

2.3 政府鼓励、支持高校图书馆开展必要的社会服务

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除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外,还增加了为社会服务的任务,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任务与服务内容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高校图书馆在为本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基础上,增加了社会化服务任务,对此我国政府部门也作了相应的规定。例如,我国教育部2002年2月修订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在第1条就提出:“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7]262,并在第21条指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地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7]265,这说明高校图书馆不仅是学校的,也是社会的,其为社会开展必要的文献信息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和提倡。因此,高校图书馆为中小学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作为其向社会开放与服务的一种方式,无疑会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和鼓励。

2.4 高校图书馆具备为中小学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条件

高校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事业中发展较快、基础较好的一个部分,不仅具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高性能的技术设备,而且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特别是综合性大学图书馆和师范院校图书馆,十分注重收藏教育类的书刊,这是其它系统图书馆无可比拟的优势。教育部2009年6月公布的“中国高校最集中的八大城市高校数量排名与简介”显示,广州市以拥有84所高等院校而位列第四[8],笔者选择其中5所综合性或师范类高校图书馆进行调研发现,它们在人才、资源和设备等方面实力相当雄厚。人才方面,馆员所涉学科专业繁多,外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学历、职称和科研能力也都很高。例如,广州大学图书馆的96名员工中80%以上都具有大专以上文化,其中有博士3人、硕士18人;在职称上,正高职称3人、副高32人、中级37人,中、高级人员所占比例高达75%。又如,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图书馆的65名员工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有45人,占69.2%;具有高级职称的为16人,占24.6%。在文献资源方面,截至2010年12月,5个图书馆的纸质图书共有1 342.5万册(件),其中教育学方面图书124 196册(件),与中小学教育密切相关的“G62初等教育”和“G63中等教育”两类图书近53 000册,详见表2。笔者调查的5所高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收藏量也十分丰富,中山大学图书馆的各种数据库(子库)达200多个,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和广州大学图书馆分别有77个和81个。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还自建了“教学参考书数据库”、“教育信息数据库”、“教育与发展心理学数据库”等一批教育特色数字资源库。

表2 广州市5所高校图书馆教育学科纸质图书收藏情况 单位:册(件)

仅从上述5所高校图书馆的人员、资源情况看,它们完全有水平、有能力为中小学师生提供必要的书刊借阅、电子资源利用和信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

3 中小学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合作的策略探讨

从上文分析可知,中小学图书馆加强与高校图书馆合作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教育行政主管机构、中小学和高等院校及其图书馆各方应予以重视并为之努力。

3.1 转变思想观念,认同中小学图书馆开展馆际合作的必要性。

在当今世界,信息国际化、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之势,图书馆再不实行开放就是作茧自缚。中小学图书馆只有由自我封闭向开放、合作发展转变,才能使资源、服务得到优化,才可能更好地为读者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中小学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的合作并非相对简单的系统内图书馆的合作,尤其是中小学图书馆目前还没有能力与高校图书馆实行资源共建,两者之间的合作实质上是单向的,主要是中小学图书馆共享高校图书馆资源、分享高校图书馆的成果及由高校图书馆向中小学师生提供文献借阅、信息咨询服务,因此中小学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开展合作同样需要转变思想观念。无论是合作的图书馆自身、还是中小学和高等院校的领导,甚至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都要认同中小学图书馆开展馆际合作的必要性,增强资源共享意识。其中,中小学图书馆必须彻底消除陈旧的传统观念,尽快结束图书馆自我封闭的状况,积极争取高校图书馆的支持和帮助;高校图书馆则要具备大局观念,具有与中小学图书馆开展合作的积极态度,要有为中小学师生提供服务的意愿;同时,中小学和高等院校的领导以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积极促进中小学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交流,以提高中小学图书馆的整体信息保障能力。

3.2 高校图书馆着力提高中小学图书馆队伍的专业素质

有调查称,图书馆服务所发挥的作用“5%来自图书馆建筑物,20%来自信息资料,75%来自图书馆员”[9]。要发展中小学图书馆事业、建设现代化的中小学图书馆,高素质的图书馆人才队伍不可缺少。但目前中小学图书馆人员不仅素质上达不到《规程》中“中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3]的要求,而且许多图书馆在人员数量上也达不到《标准》中“中学图书馆至少要有2名管理人员”[1]196的规定。加强中小学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应成为中小学图书馆发展的当务之急。高校图书馆应将加强中小学图书馆人员的培训作为中小学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中小学图书馆人员进行必要的文献分类、编目、检索尤其是网络存取及计算机管理系统运用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以此促进中小学图书馆整体办馆水平的提高。如果条件许可的话,还可以把中小学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安排到高校图书馆进行短期的见习,使其熟悉并了解现代图书馆的经营、运作情况。

3.3 教育主管机构加强必要的协调监管

过往经验表明,协调监管是保证一切合作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基础保障。在中小学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的合作问题上,除两个系统图书馆要有真诚合作的意向之外,还需要地方教育行政机构整体规划,成立机构统一领导,按照行政推动与自愿合作相结合的原则制订具体的实施办法,并对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协调监管。只有这样,中小学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合作才可能有序推进,持续发展。

3.4 政府提供经费支持,确保馆际合作稳定发展。

任何形式的馆际合作必然会增加参与图书馆人员的负担,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提供服务方读者使用资源的权益,所以对馆际合作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或者服务补偿是合情合理的。中小学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合作虽然由政府出面协调,并且高校图书馆不计成本支持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但是合作当中的通讯、资料复印、传送等依然会产生一定的费用。当然,这些费用可以由使用者个人支付,但从笔者所在馆开展馆际合作的实际情况看,要求个人支付费用的资源共享活动大都存在参与者较少的现象,效果不理想。因此,为保证中小学师生积极参与馆际合作,坚定他们共享高校文献信息资源的信心,地方政府应尽可能对中小学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馆际合作活动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以确保馆际合作稳定发展。

利用周末休息或寒暑假本校读者人数减少的机会向中小学师生开放、借鉴目前公共图书馆利用“书车”为中小学送书上门或由中小学办理集体借书证、为中小学校师生开放电子资源的使用权限等都是高校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合作并为中小学师生提供服务的具体措施,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不作展开论述。

[1]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教育政策法规文件选编:2004年[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邓柔盛.广州市中学图书馆发展战略[G]//图书馆工作论丛.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28-37.

[3]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图书馆年鉴:2005[M].北京:现代出版社,2007:474.

[4]罗朝猛. 日本:学校图书馆是学校心脏[J].素质教育大参考,2010(2):11-13.

[5]施振宏. 教育学院图书馆如何为中学服务[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2(1):36-37.

[6]普通高等学校校数[EB/OL]. [2011-01-04].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

[7]赵 洁, 刘凤侠. 信息时代大学图学馆利用教程[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9.

[8]中国高校最集中的八大城市高校数量排名与简介[EB/OL]. [2011-01-04].http//:forum.home.news.cn/detail.jsp?id=74161545&pg=3.

[9]杨红岩. 地方高校图书馆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4):21-22.

猜你喜欢
中学图书馆
图书馆
在多解中学创新
时间重叠的图书馆
图书馆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孩子从玩中学会了什么
诸暨市学勉中学
去图书馆